從東晉才女謝道韞比喻雪花的故事中,看如何形神兼備地使用比喻句

2020-11-22 小話詩詞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記載了一篇東晉才女謝道韞回答如何將雪花作比喻的故事: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先將文中的人物和生僻詞語做一個簡單的解釋:謝太傅就是東晉時期大名鼎鼎的謝安,是當時力挽狂瀾的人物,就是由他指揮了淝水之戰,將前秦苻堅的軍隊打敗,挽救了東晉王朝,也讓苻堅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糗事。「兄子胡兒」就是謝安次兄謝據的兒子,名字叫謝朗。「兄女」就是指謝道韞,她是謝安長兄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的長子王凝之。「差可擬」就是說差不多可以比擬一下的意思。

謝家和王家在東晉是一個厲害的存在,劉禹錫的《烏衣巷》中就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王謝兩家聲名顯赫一時,但是今天我要說的不是他們兩家的地位如何顯赫的事情,而是說謝家的才女謝道韞的故事。

繪畫 xdy

還是回到《世說新語》中的這段記載。這段文字說的就是謝安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裡把自己的家人都召集到一起,大家圍爐取暖聊天拉家常,後來他和家中的晚輩們討論起文章和寫作的義理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討論著。這個時候了外邊的學越下越大了,謝安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問題,他就興致勃勃地問圍坐在他身邊的子侄們:「你們都說一下,這大雪飛揚的樣子像什麼呢?」

其實謝安是想借這個問題考察一下子侄們的學習情況與文採修辭之類的學問。謝安的侄子謝朗先開口說:「我覺得著大雪紛飛的樣子像是把鹽巴撒在了空中的樣子。」謝朗答完後,坐在旁邊的謝道韞接上了話題,就說到:「不如把大雪紛飛的樣子比喻成柳絮漫天飛起更好」謝安聽後高興地大笑起來,謝道韞的才思敏捷,從答如流一下子就脫穎而出了,她的回答要比他的幾個堂兄都要好。

我不禁思索起來,謝朗怎麼會把雪花飛揚的樣子比作撒鹽的樣子呢?雖然鹽巴和雪花在顏色上海有點相似,但是形狀上就差的遠了,而且往空中撒鹽,鹽巴重,鹽巴在空中也不可能形成飛舞的樣子吧,我只能說這是一個蹩腳的比喻,一點兒也沒有修辭,甚至也沒有一點兒美感。

反觀謝道韞的比喻,將漫天飛揚的雪花比作柳絮飛舞的樣子,無論從形狀相似性來說,還是從動態的飛舞狀來說,都是形神兼備的,既有形貌的描摹,也有動態的巧妙聯繫。這個比喻確實是非常絕妙的。將謝朗和謝道韞的比喻放在一下,高下立判,孰優孰劣,簡直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試著猜想一下,謝朗聽完謝道韞的回答後肯定是羞愧的無地自容。重要的事再說一遍,謝朗的這比比喻無論是形還是神都是不具備的,將飛舞的雪花比作灑向天空中的鹽,簡直有點不倫不類,更有東施效顰的味道。難怪乎宋代的蒲壽宬在《詠史八首·謝道韞》中還又記述了此事:

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今心而繡口。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

好了,今天謝道韞的詠雪的故事就講完了,《世說新語》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籍,對魏晉時期名士的言談往事以及逸聞趣事都有記述,而且還採取了分門別類的編排,書中反映了魏晉時期名士的言行、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誕的風氣,謝道韞的詠雪就編排在言行第二的第十二則中。

相關焦點

  • 小小的一片雪花有多美,普通人說像鹽,才女以柳絮比喻
    對雪花的讚美,也是各有各的不同,小小的一片雪花,天空下的一場雪,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如果說要我們去讚頌雪花,很多人除了「好美」,可能就說不出什麼了。古代的才子佳人眾多,他們對於雪的讚頌,是我們遠遠不及的。南北朝劉義慶在《詠雪》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某一個冬日,南北朝的風流宰相謝安在家中舉辦宴會,外邊大雪紛飛,室內爐火溫酒,謝安正在給後輩講解詩文。
  • 東晉才女謝道韞幸與不幸的一生
    一次,叔父謝安給晚輩們提了一個問題:《詩經》中哪句最佳?兄長謝玄先答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而謝道韞說: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詠懷,以慰其心。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謝朗的比喻也十分貼切,但顯然,後者的答案更與那個時代的風氣契合。自此,「詠絮才」成為讚賞才女的「標配」。02、嫁得王郎少才氣除了才華本身,才女的另一半往往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謝道韞也不例外。
  • 韓愈的《晚春》與《春雪》都寫了雪花,可以看出比喻和擬人的妙用
    句子的結構很清楚:主體+比喻詞+喻體。白雪是本體,飛花是喻體,作,是比喻詞。《春雪》中,寫的就是春天的雪,詩人把漫天飛舞的雪花比作美麗的春花。不過,像什麼花呢?詩人沒有說。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也描寫過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才女謝道韞在回答謝安石的:「白雪紛紛何所似「時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三)謝道韞 (東晉)( 謝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兒媳(349~409)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
  • 「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這是雪花,還是風骨
    看過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的朋友,估計對那位玉樹臨風,八面玲瓏,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的康熙肱骨重臣,大學士納蘭明珠印象深刻。實際上,明珠的兒子,比他更出彩。換句話說,今天的人們能夠提及明珠,大多是由於他不可世出的兒子——納蘭容若。
  • 女怕嫁錯郎的經典案例——才女謝道韞的別樣人生
    謝道韞:從小身揣王炸!半個時辰後,凝之散著頭髮出來,神情恍惚,滿臉興奮地告訴妻子,他已經向道祖借兵,道祖允諾將派十萬天兵助陣……當然,破城的那天,凝之的十萬神兵爽約了,有事沒來。王家兒孫家眷,均被圍堵在庭院中。
  • 那些美到爆的比喻句,都是怎麼寫出來的?
    錢鍾書本身就是比喻的高手,他認為,善不善打比喻是衡量一個文學家的標準。對於習作者而言,寫出一個比喻句不難,但寫好一個比喻句非常難。可以說,經典的比喻句,是生活經歷、情感體驗、深邃哲思的凝結。下面我們從大師們所寫的比喻句中尋找一些竅門。一、用心觀察,充分感味藝術來源於生活,比喻亦是。用心觀察生活,細緻深入的感味所見所聞的細枝末節,是寫好比喻句的根本前提。
  • 溫庭筠送別愛人,用一個少見詞牌,一個絕妙比喻,成一首悽美情詞
    這首詞的的絕妙處有三:第一是詞牌沿用唐教坊曲名《河瀆神》,鮮有此詞牌作品流傳後世;二是開拓了「謝娘」意蘊,一般謝娘或指的才女,或言歌姬,此處指的是愛人;三是比喻絕妙,用筷子比眼淚,可謂妙絕古今。這樣一首別具一格之作,加上情真意切,自然悽楚動人,流傳千古。
  • 語文中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語文學科知識的考查中會涉及到修辭手法的內容,不僅是選擇題的也是詩歌鑑賞題的內容之一。其中,很多同學會將比喻和比擬相混淆。接下來,中公講師將告訴大家一個容易易懂的辨別方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喻的定義。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辭格,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
  • 孩子不會寫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來看看這些例句以後碰到不用怕了
    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很多同學可能叫他們區分的時候會,叫他們找出來誰比喻成誰也會...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分為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例句:1、太陽西沉,天空出現粉紅的綢絲緞,那是晚霞。
  • 談文學作品中比喻的翻譯
    如何翻譯好文學作品,尤其是將文學作品中的比喻翻譯成為英語讀者接受的英文,這一點至關重要。作者以幽默、詼諧的筆調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深入細微地刻畫了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其語言充滿調侃的味道,常常於看似不經意間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比喻,讓整部作品展現出動人的語言魅力。  在翻譯過程中,如果比喻中的喻體在兩種語言中有著相同的聯想意義,而且在目的語中能夠找到對等的喻體,就可以採用直譯的方法。
  • 淺析英語中常見的修辭格:比喻
    比喻 (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語言藝術的升華,是最富有詩意的語言形式之一,是語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學功能的有機結合。英語中常見的比喻有三類:明喻、隱喻和轉喻。   1.
  • 學習小學語文修辭手法——比喻
    ◤基本結構:本體+比喻詞+喻體◢◆常用的比喻詞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樣、……是、成了……關於什麼是比喻,比喻由哪三部分構成,比喻的特點和要求,以及常用的比喻詞這四方面,大家一定要反覆地讀,反覆的去理解。特別是常見的比喻詞,大家要記清楚,只要出現了這些比喻詞,就要注意想是不是比喻句。例句1:共產黨像太陽。
  • 小學生作文比喻句寫實,老師:可以得高分,媽媽:氣得摔桌子
    其實,小學階段寫好作文還是非常簡單,只要平常注意細心觀察,寫作的時候再使用一些簡單的修辭手法,諸如比喻、擬人等,這樣的作文雖然不一定能夠得高分,但是,基礎分可以保證不丟分。就像下面這位小學生寫的作文《我的媽媽》,日常生活中觀察仔細,比喻句寫實,在老師看來一定能夠得高分。不過,要是被媽媽看到了,估計氣得要摔桌子。
  • 雅思口語考試中通常如何運用比喻
    在遵循「形而下」總原則的前提下,在講述個人經驗,描述日常活動或具體細節的時候,如果能熟練地將比喻這樣的修辭方式適當地運用到口語中,考生便更能凸顯個人特色,給考官留下好的印象。作為修辭學上的辭格之一,比喻無論在口語的描述、論證還是說明中都可以起到讓要表達的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的作用。
  • 英語裡帶貓的比喻句,有意思!
    不管是在哪種文化裡,比喻句都是非常常用的,因為比喻句形象生動、風趣幽默。英語裡也有很多比喻,特別是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帶有「貓咪」的比喻句!這句英語諺語由來已久,還有一種說法是like a cat on hot tin roof,即「像熱鐵皮屋頂的貓」,因為貓咪在熱鐵皮屋頂和熱磚上無法立足,會驚慌失措,所以人們就用這個短語來比喻「局促不安」。例如:He looked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in the wedding. What was wrong with him? 他在婚禮上坐立不安,他到底怎麼了?
  • 小學語文:比喻句摘抄大全,寫作文的絕佳素材!收藏好
    句子分為很多種類,有排比句,有擬人句,有比喻句,每一樣句子都有不一樣的用處,學生們要做的,就是將他們靈活運用起來,為自己的作文增添顏色。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則是比喻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比喻句要有本體、喻體、比喻詞,明喻暗喻咱們就先不說了,小朋友只接觸到明喻,什麼「貓的眼睛好像寶石一樣」「天上的白雲好像棉花糖」這種。然後是要兩樣不同類別的東西。再然後是要相似。這是很簡單的,學生們要理解起來十分輕鬆,但是,理解是一回事,自己寫的時候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