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再獲國際數學奧賽總成績第1名,AI能成為IMO 冠軍嗎?

2020-11-22 電子工程專輯

2020 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出爐,中國隊獲得 5 金一銀。這是中國隊在 2019 年和美國隊獲得並列第一後,再度拿下的總成績第一名。然而下一屆比賽,可能就有 AI 選手上場攪局了。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片來源:Maria Nguyen | Quanta Magazine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9 月 27 日,第 61 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通過官網公布了比賽的最終成績。中國隊的 6 名選手在本次比賽中摘取五金一銀,以 215 分獲得總成績第一。其中,來自重慶市巴蜀中學校的李金珉獲得 42 分,成為本屆比賽唯一滿分選手。俄羅斯隊和美國隊分別以 185 分和 183 分位列第二、三名;而第四到十名依次為:韓國、泰國、義大利(並列第 6)、波蘭(並列第 6)、澳大利亞、英國、巴西。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屆 IMO 或許即將成為一場被歷史銘記的比賽。原因有二:首先,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競賽首次在線上遠程舉行;其次,這很有可能是參賽的數學天才們不被人工智慧(AI)「打擾」的最後一屆比賽。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沒錯,計算機研究人員把 IMO 看作是可以證明機器能被設計成像人一樣思考的理想之地。如果一個 AI 系統可以贏得競賽,那就說明它在人類認知層面的某個重要維度已經可以和它的創造者相匹敵了。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AI 能成為 IMO 冠軍嗎?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於我而言,IMO 代表了聰明人在經過訓練後能夠解決的、最難的一類問題,」微軟研究團隊的 Daniel Selsamo 說道。他是「 IMO 大挑戰」(IMO Grand Challenge)的創始人之一。該項目旨在訓練一個 AI 系統在世界頂級數學競賽中獲得金牌。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自 1959 年起,IMO 就集結了全世界最擅長數學的高中生。在兩天的比賽期間,參賽者每天有四個半小時來回答 3 個難度逐漸增加的問題,每道題滿分為 7 分。就像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總分名列前茅者獲得金牌。名列前茅的 IMO 參賽者經常由此開啟「數學界的傳奇之路」。他們中的很多人選擇在這個領域繼續深造,變成了研究數學的頂尖學者。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比如 1994、1995 年連續兩次獲得 IMO 金牌的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後來成為了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並且在 2014 年 37 歲時因為對黎曼曲面和及其模空間的動力學和幾何學的突出研究,獲得了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編者註:2017 年米爾扎哈尼因乳腺癌去世,享年 40 歲)。還有最近一屆(2018 年)的菲爾茲獎得主之一、德國數學家彼得·舒爾茨(Peter Scholze):他曾在 2004-2007 年連續參加 4 屆 IMO 並獲得 3 塊金牌,代數幾何領域是其主攻方向之一,目前已經拿下了多項學術榮譽和重要獎項。中國青年數學家惲之瑋是 2000 年 IMO 的金牌得主,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數學系教授,因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獲得過拉馬努金獎和科學突破獎新視野獎。。。。。。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從左至右為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彼得·舒爾茨、惲之瑋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不過,IMO 和學術研究完全不同。從對數學知識的儲備來講,IMO 的問題是簡單的,因為它們不要求答題者掌握高等數學,即便是微積分都被認為超出了競賽範圍。然而,它們同時又極難。以 1987 年在古巴舉行的 IMO 競賽中的第 5 題為例: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n 是大於或等於 3 的整數。請證明平面上存在這樣一個含有 n 個點的集合,使任意兩點的距離為無理數且每 3 個點構成一個面積為有理數的非退化(三點不共線的)三角形。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和很多 IMO 的題目一樣,初看這道題似乎不可能成立。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你閱讀完題幹後會覺得『我做不出來』,」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 Kevin Buzzard 回憶道,他是「IMO 大挑戰」團隊的一員,曾獲得過 1987 年 IMO 的金牌。「它們對年輕學生來講是極難的問題,他們只有將自己知道的所有想法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做出這些題。」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解答 IMO 的問題常常需要「靈光一現」,而這個短暫的第一步對目前的 AI 系統來說是極難做到的。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舉個例子來說明。數學最古老的定理之一是歐幾裡德在公元前 300 年證明的質數有無窮多個。最初,歐幾裡德發現將所有已知質數相乘後再加一總能得到一個新的質數。雖然接下來的證明過程很簡單,但這個開放性想法第一次浮現時的確是一門藝術。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你無法讓計算機想出那個主意,」 Buzzard 表示。至少現在還不行。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艱難晉升之路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IMO 大挑戰」團隊正在利用一款微軟研究員 Leonardo de Moura 於 2013 年發行的叫做 「Lean」的程序。它是一個「證明助手」,負責檢查數學家的工作成果並將一些證明過程中簡單且單調的部分自動化。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Lean 的主頁。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de Moura 和他的同事想用 Lean 作為一個「解題者」,自行寫出 IMO 問題的證明過程。但是當前階段,它甚至還不能理解某些問題中涉及的概念。如果想改善它的性能,有兩點需要改變。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首先,Lean 需要學習更多數學知識。這個項目利用的是不斷發展的數學庫 mathlib。現在它包含一個上完大二課程的數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掌握的所有數學知識,但參加 IMO 它還存在一些基本知識缺口。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第二個挑戰更大一些:教會 Lean 如何利用它學到的數學知識。在 Lean 之前,依靠決策樹找到下一步的最佳行動,幫準其他 AI 成功在棋類比賽等複雜的人類競賽中勝出。因此,「IMO 大挑戰」團隊希望用類似的方法訓練 Lean 找到數學證明方法。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先產生上千個解題思路,再依次否決,直到系統遇到正確的那個停下來為止。如果僅僅通過這個方法就能使計算機產生那個我們想要的巧妙絕佳的解題思路,或許『IMO 大挑戰』就可以成為現實,」 Buzzard 解釋道。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玩轉」數學思路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而問題在於,什麼是數學思路呢?這個概念出人意料地難解釋。從高層次來看,數學家們在解決一個新問題時會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行為。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對很多 IMO 題目而言,一個關鍵的步驟是『揣摩』題目,尋找模式。」 Selsam 說道。當然,研究人員還不清楚該如何讓計算機和問題「玩遊戲」。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從低層次來看,數學證明本質上是一系列非常確鑿、有邏輯的步驟。IMO 研究人員可以向 Lean 展示之前 IMO 證明過程的細節來訓練它。但是在粒度更小(意味著數據更詳細)的層次上,對於特別問題的針對性證明會變得過於專業。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也就是說,「證明過程裡沒有能為下一道題所利用的東西。」 Selsam 說道。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為解決這個問題,「IMO 大挑戰」團隊需要數學家為之前的 IMO 題目撰寫詳細正式的證明過程。團隊會繼續利用這些證明過程,嘗試提煉出它們背後的技巧或策略。接著他們將會訓練 AI 系統在這些策略中搜索出一個「贏」的組合來解決之前未出現過的 IMO 題目。據 Selsam 觀察,難點在於,在數學比賽中獲勝比在最複雜的棋類遊戲中獲勝難得多。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或許圍棋的目標是尋找最佳棋路,而數學的目標是先找到最佳比賽策略,再尋找其中的最佳行動方案,」他說。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為金牌夢拼搏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IMO 大挑戰』目前還只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如果 Lean 參加今年的競賽,「我們或許會得 0 分,」 de Moura 說道。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不過研究人員希望在下一屆比賽到來之前,他們能努力實現幾個突破。他們計劃完善 mathlib 的知識庫,讓 Lean 能理解所有問題。他們還希望獲取往屆 IMO 題目的官方詳細證明,這樣就可以為 Lean 提供基本的賽事腳本用來學習借鑑。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或許到那時奧數金牌仍然遙不可及,但至少 Lean 能取得參賽資格,可以站在這場智力比賽的起跑線上了。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目前我們做了很多事,但並沒有值得圈點的實質進展,」 Selsam 說道,團隊任重道遠,「明年它將更加努力。」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或許若干年後,IMO 的金牌將不再屬於人類。nRp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再獲第一!2020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5金1銀,隊員保送清華北大
    數學競賽成績好,培養的數學家為什麼這麼少?通過競賽獲得保送資格,是不是一條很好的升學途徑?曾經獲獎的那些奧賽選手現在又在哪裡?咱們先從國際數學奧賽的性質開始說起吧。
  • 失落的四年:IMO中國隊再次「奪冠」之路
    9月27日,第61屆IMO競賽成績出爐,中國團隊以總分領先第二名俄羅斯隊30分的絕對優勢奪冠。這是時隔5年後中國隊再次獨攬冠軍寶座,2019年中國隊曾經與美國隊並列第一,但與第二名也僅有1分之差。IMO即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自1985年首次參賽以來,中國隊在1999年到2014年間,曾是這一賽事隊絕對霸主,15屆比賽獲得了12次冠軍。但2015年,中國隊似乎走下神壇,連續4年未能嘗到冠軍的滋味。
  • 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國隊去年全軍覆沒 今年3金1銅
    (觀察者網訊)2019年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國隊全軍覆沒,最好成績是獲得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無一金牌斬獲,一度引發爭議。時隔一年,第十二屆賽事於2月26日至3月1日再次舉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徵得主辦方同意和授權,包括中國在內,韓國、義大利和伊朗以同步遠程的形式參加比賽,但按要求不參加團體賽。3月2日,比賽結果揭曉,中國隊4名參賽選手在本屆賽事的個人賽中均有斬獲,取得3金1銅的優秀成績。
  • 國際數學奧賽中國時隔4年再奪冠,美國隊獲獎照片卻讓中國人笑了
    時隔4年,中國重獲IMO世界第一! 時隔8年,中國隊6名隊員全員摘金! 時隔3年,中國隊再獲滿分! 本文綜合整理自:環球時報、長江日報、浙江新聞等 經過16、17兩日的角逐,在英國巴斯舉辦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 2019)終於落下帷幕。 目前比賽結果已經公布,中美兩隊同以227分位列世界第一,6名中國隊員全部摘金!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IMO)結果出爐,中國隊在4年後重登冠軍寶座,以227分的總成績與美國隊並列世界第一,其中2名隊員獲得滿分,6名隊員全部摘得金牌,這也是8年來中國隊員再次全部摘金。這次重回巔峰,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學生的奧數實力。 然而,中國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奧賽金牌得主,但至今尚無一人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一些天賦異稟的數學頭腦,如遁入空門的柳智宇、從北大肄業的付雲皓,其後續命運更是令人唏噓。
  • 中國女學神再刷屏!比IMO難度高,羅馬尼亞數競,中國隊獲團體第一!
    2月26日至3月1日,線下賽場設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有來自19個國家,共計107名選手參賽。 線上賽場,則有中國、義大利、韓國等5個國家與地區,共計27名選手參賽,選手採用遠程比賽形式,在家中完成競賽考試。
  • 奧林匹克競賽獲冠軍,能保送清華北大嗎?答案很現實
    這兩天中國隊在奧賽奪冠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在英國巴斯舉辦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和美國隊以227分並列第一名,這次奪冠是中國繼2014年後再度獲得團隊冠軍。6位選手全部來自知名高中,其中高一學生2人,高二學生3人和高三學生1人,其中有四人已被保送清華和北大,另外兩人已進入預保送名單。很多網友提問說,只要是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都能被保送清華或北大嗎?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關係的話題,今天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
  • 中國隊蟬聯2020國際數學奧賽,但下屆可能就不只有人類參賽了
    【新智元導讀】2020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成績出爐!中國隊5金1銀且團隊總分第一。其中來自重慶市巴蜀中學校的高二同學李金珉拿下了滿分,成為本屆比賽唯一的滿分選手。IMO是世界上最負勝名的數學競賽,許多參賽者都在日後成為了數學界的傳奇人物。2020 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成績出爐!中國隊獲得 5 金一銀,成績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 2018年第59屆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今日公布,中國第三!
    今年在羅馬尼亞舉辦的第5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聚集了來自116個國家,615名學生參賽,總計217名領隊/副領隊和113名觀察員。中國隊連續四屆與團體第一無緣,以199的總分獲得第三名。第一名是美國,212分,第二名是俄羅斯,201分 此次比賽,團體第一的歸屬由關鍵是第6題決定。而這一題中國獲得19分(滿分42分),美國獲得31分,俄羅斯獲得23分。 另外,中國臺灣179分,排名第6,中國香港,89分,排名第49。中國澳門61分,排名第65。
  • 2020年國際奧數(IMO)成績公布,獨家深度解析!
    2020年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最終成績在千呼萬喚中終於出爐啦!個人成績排名前20位情況如下:中國隊4名選手均進入前20位、韓國和俄羅斯各有2名選手進入前20。加拿大、捷克、法國、喬治亞、匈牙利、蒙古、菲律賓、羅馬尼亞、美國、越南、紐西蘭、泰國各有1名選手進入前20。
  • 湖南16歲高二少年勇奪國際生物奧賽世界第一
    湖南師大附中迎來國際奧賽第32金↑彭凌峰與校長謝永紅在校園合影。通訊員 蘇曉玲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3日訊(記者 餘蓉)接觸生物競賽不到一年,入選湖南省代表隊;高一時,獲得全國生物學競賽決賽第一名並保送清華大學;進入高二,以選拔考試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光榮入選生物奧賽國家代表隊。
  • 兩位杭州學霸代表中國隊閃耀國際生物奧賽
    4位代表中國參加第31屆國際生物學奧賽學生合影。其中左一為姚前,右一為邵承駿本端記者了解到,這支金牌戰隊裡有2名杭州選手。趕緊來認識下他們——杭二中唯一參加兩門學科奧賽的學霸姚前 所在學校:杭二中濱江校區曾在第28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金牌,以全國第1名入選集訓隊、國家隊,現已保送北京大學。
  •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獻「攻略」: 深入研究中學、大學教材
    「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場上,中國隊已經連續『衛冕』多年了」。這是在今年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拿下物理金牌的學生薛澤洋說的唯一一句「霸氣外露」的話。大多數時候,他總是謙遜、明朗地一笑,覺得自己所獲得的一切,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在本月剛剛結束的第49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以下簡稱:奧賽)中,中國隊5名選手全部獲得金牌,團體總分收穫第一。
  • 中國能拿60%的奧賽冠軍,為何沒人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裡
    事實上,我們或許從奧賽冠軍這個獎項,就能看出一個門道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可以說是目前為止,青年人數學比賽的最高獎項,旨在激發青年人的數學才能,引起青年的數學興趣,每年舉行一次,截止到如今,全世界已經有80多個國家參加這項賽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數學天才們共聚一堂,交流切磋技術。而我國也在1985年,參加了這一項賽事。
  • 20年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國家隊表現出色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意在發掘和鼓勵對於計算機科學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促進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的計算機科學後備人才友好交流。首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於 1989 年在保加利亞舉辦,此後的 32 年中,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已經發展成為僅次於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第二大國際性學科賽事。
  • 華南師大附中勇奪第12屆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賽金牌!
    截至2016年,華附天文社成員,已經2次集齊三大國際天文賽事所有金牌。截至目前,華附天文社成員,已經榮獲共7枚國際天文奧賽金牌。科普時間:國際三大天文奧賽三大賽事主要包括:國際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IAO)、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OAA)、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APAO)。相對而言,IOAA是業界公認的級別最高、難度最大、競爭最激烈的天文奧賽。
  • 最強大腦:第61屆數學奧林匹克成績公布:中國隊五金一銀蟬聯總分第...
    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已經落下帷幕,在時隔20多年後,這項代表著世界範圍影響最大、級別最高的中學生數學競賽再一次出現低於13歲以下的少年參賽。
  • 第60屆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試題及競賽簡介
    日下午,開幕式; 7月16日上午,考試第1天; 7月17日上午,考試第2天; 7月21日,閉幕式和告別晚宴。,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袁祉禎,高二,武鋼三中 俞然楓,高二,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黃嘉俊,高一,上海中學 謝柏庭,高三,浙江樂清知臨中學 競賽簡介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青少年數學大賽
  • 「奧賽學霸」鍾子謙:連續2屆全國金牌、考進麻省理工,大陸僅3人
    其中一位名叫鍾子謙,被榕城家長們譽為「學神」,獲得清華大學保送資格,是第31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2019)金牌得主,在信息學競賽領域斬獲了不少成績。他在高一時,就拿下了第34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金牌,獲得清華大學本一線錄取優惠政策。
  • 江蘇省第6名獲金牌!錫山高中數學奧賽連續3年獲金牌,1年3枚金牌
    2020年11月28日,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在湖南長沙長郡實驗中學落下帷幕。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高二學生華遨宇同學以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績為學校學科競賽再添一枚金牌,取得了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破格入圍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