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與大連化物所圍繞「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

2021-01-07 生物谷
微生物所與大連化物所圍繞「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舉行雙邊交流會

來源:微生物研究所 2007-09-28 09:42

    微生物所與大連化物所圍繞「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舉行雙邊交流會 

    2007年9月20日,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的邀請,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研究員和陳樹林研究員課題組一行4人訪問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生物技術部許國旺研究員、趙宗保研究員、楊凌研究員等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圍繞「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的主要任務,就各自在工業生物技術相關領域開展的研究工作進行雙邊交流。許國旺研究員主持了此次交流會。   

    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部近年來在楊勝利院士的領導下,在代謝組學分析、生物基產品和生物能源開發方面勇於創新,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和院內的重要科研項目,是我國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大連化物所與微生物所各有優勢,期待著優勢互補的合作。   

    交流會上,微生物所與大連化物所8名師生就各自從事的研究工作,如微生物代謝工程和系統生物技術、大宗平臺化合物的代謝工程研究、纖維素基化學品的研究、複雜體系分離分析的技術平臺、代謝組學在微生物學中的應用、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植物代謝分析及其代謝網絡的構建,作了學術報告。在此基礎上,與會的40多名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主題報告會後,針對雙方課題組在「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中所承擔的具體任務,召開了課題組間的討論會。首先,雙方各自通報了現階段的工作進展和計劃,並提出了實際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許國旺研究員與李寅研究員對雙方課題組在圍繞973項目開展研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還就進一步的分工與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並確定了進度安排。交流會結束後,微生物所代表參觀了生物技術部相關研究組。 
   這次交流會對促進微生物所與大連化物所在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合作、推進兩所之間的強強聯合創造了有利條件,對「生物煉製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973項目的工作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發表天然產物微生物合成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團隊發表了題為Advanced Strategies for P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in Yeast 的綜述文章。
  • 大連化物所2.5億元先進光源項目落成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投資2.5億元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一期·極紫外相干光源項目」,在大連長興島經濟區竣工並進入設備調試階段。該項目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在100多米長的實驗室裡,安裝了電子注入器、直線加速器和自由電子雷射波蕩器等裝置,可產生世界上最亮的脈衝和波長可調的極紫外光源,時間尺度只有普通快門的萬億分之一。大連先進光源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首個超億元重大科學儀器研製項目,是我國科技基礎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利器,將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能源等領域的基礎實驗。
  • 大連化物所粗大事了,全世界羨慕嫉妒很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於1月15日終於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2018-08-16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市常務副市長盧林和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分別代表大連市政府和大連化物所籤訂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大連市政府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對「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予以支持。這標誌著「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進入正式啟動實施階段。  劉中民指出,「大連先進光源」是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和穩定高端科技人才來所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 化物所助力大連「潔淨能源之都」建設
    圍繞推進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大連市政府已與大連化物所建立月度協商機制。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並將其納入重點領域布局。集中力量建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大科學裝置是開展前沿研究、探索自然規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推動科學發展和原始創新的國之利器。在位於長興島的「大連光源」,來自國內外的多個科研團隊正輪流藉助該裝置開展科學研究。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相關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973」項目、中科院重大突破擇優支持、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的資助。
  • 973計劃項目「微生物多細胞體系的設計與合成」課題驗收會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王守棟)2018年10月14日,由天津大學主持承擔的科技部973計劃項目「微生物多細胞體系的設計與合成」(項目編號:2014CB745100課題驗收專家組成員包括:973計劃領域專家諮詢組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深圳大學陳思平教授,項目專家組成員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院士、北京大學吳曉磊教授、江南大學堵國成教授、天津大學張衛文教授,特邀同行專家(973首席)南開大學劉育教授、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蔡志明教授、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馮雁教授、浙江大學楊立榮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孫潤倉教授,以及項目依託部門管理專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李人傑副處長
  • 大連化物所實現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區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組(18T7組)研究員卿光焱團隊,通過構築基於生物分子響應性聚合物的仿生離子通道,實現了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識別與區分,同時揭示了一種基於「博弈」的轉變機制。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辛勤研究員逝世 享年81歲
    訃告:2020年6月24日22時46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辛勤研究員走完了光輝且實幹的一生,享年81歲。  辛勤,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圖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劉萬生 攝中新網大連9月19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19日在遼寧大連舉行,近400位海內外嘉賓出席大會。
  • 科學網—化物所的核磁共振研究回顧
    隨後,惠永正主持啟動了「九五」攀登預選項目「生命過程中主要問題研究」。1992年初,化物所所長袁權主持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中的化學和化工問題學術報告會」。這次報告會和1991年的考察,對於在化物所開展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中的化學和化工問題研究起到了促進作用。 1996年,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裝備了固液兩用超導核磁共振譜儀(DRX-400)。
  • 青島能源所構建高效產烴細胞工廠研究獲進展
    隨著藍細菌等天然產烴微生物脂肪烴合成途徑的發現,利用這類天然途徑作為合成生物學元件構建高效細胞工廠,成為一種可持續、可再生製備脂肪烴生物燃料的潛在途徑。然而目前已報導的生物產烴途徑效率都很低,不具備工業應用潛力,因此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大幅提高脂肪烴生物合成效率是當前的研究重點。
  •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2020-09-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健全完善研究所制度體系開展學習交流。
  • 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
    5月3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浙江省副省長成嶽衝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在揭牌儀式上致辭。2016年5月,在楊學明等有關方面的大力推動下,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喜結連理,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大連化物所國家技術轉移浙江分中心和杭州高等研究院。他希望,杭州高等研究院能成為一座連接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的橋梁,並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大連化物所成熟的科學技術在浙江地區轉移轉化,加快區域創新驅動的發展步伐,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活力。
  • 大連化物所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構建糖尿病腎病模型
    該工作中,研究人員從腎臟生理結構與功能特點出發,將前沿器官晶片技術與細胞生物學和材料學等方法相結合,通過多維分區的功能化晶片設計與構築,創新性地構建了含有原代腎小球組織(腎小球內皮細胞和足細胞等)、基質成分和血管樣機械流體的動態三維腎晶片系統,以期反映近生理的腎小球微環境和功能特徵。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高糖條件對腎小球屏障和濾過功能的影響。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這裡,2018年大連市科技活動周拉開了大幕,一場以「我和科學有個約會」為主題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向公眾免費呈現。兩天內,活動共吸引了來自高校、中小學、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12000餘名公眾前來參觀,規模創歷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之最。
  • 大連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國際專家診斷評估—新聞—科學網
    按照大連化物所「一三五」發展規劃布局,楊學明、包信和、劉中民、張華民、田志堅、王樹東、孫公權、徐傑、李燦、許國旺、關亞風等11位科學家分別向評估專家介紹了「能源相關基元及催化反應中重大科學問題」、「煤代油新技術」、「儲能關鍵材料及新技術」、「烴類清潔轉化及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化工過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燃料電池及氫能關鍵材料及新技術」、「生物質能高效轉化利用技術」
  • 大連化物所基於生物信息學方法揭示癌症中關鍵的去泛素化與泛素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子功能研究組研究員樸海龍團隊基於生物信息學方法,揭示了癌症中關鍵的去泛素化與泛素化分子相互作用網絡。  去泛素化與泛素化作用是生命體內至關重要的轉錄後修飾作用,參與到細胞周期、免疫調控、信號傳遞等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通路過程中。
  • 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此外,DPP-IV還參與了機體的免疫調節、細胞移行、細胞黏附和細胞凋亡等過程,其表達/功能的異常與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上述工作不僅為新藥研發及臨床DPP-IV抑制劑的個性化用藥提供了新的工具,也為後續開發商業化的DPP-IV生化檢測試劑盒奠定了工作基礎。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的支持。
  • 大連化物所發現單核錳催化劑的水氧化活性可媲美自然光合作用催化劑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減小尺寸,直至單核Mn(Mn2+/Mn4+)時,科研人員發現水氧化活性突躍上升到200s-1,是目前報導的多相催化劑水氧化最高的活性,也達到PSII水氧化多核錳催化劑的水平。表徵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單核錳催化劑上顯示與多核錳上不同的水氧化反應機理。這一研究進展不僅為發展太陽能人工光合成高效水氧化催化劑開拓了新的方向,也將引發人們在科學上對多核錳水氧化催化劑及其機理進行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