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實現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區分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組(18T7組)研究員卿光焱團隊,通過構築基於生物分子響應性聚合物的仿生離子通道,實現了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識別與區分,同時揭示了一種基於「博弈」的轉變機制。

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連接在糖鏈末端。唾液酸糖鏈分布在哺乳動物細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質表面,這種最外端位置及其廣泛的分布性使得唾液酸糖鏈在病毒感染、免疫響應、癌症發展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唾液酸糖鏈組成複雜,連接形式多樣,甚至存在連接異構體,導致其識別鑑定及結構解析存在很大難度。

該團隊將具有糖識別響應性的聚合物接枝到納米通道內部,利用不同糖鏈誘導聚合物收縮,從而導致納米通道不同程度的「OFF-ON」變化,以及輸出離子電流的可識別變化,實現不同糖鏈連結異構體的識別與區分。這一工作進一步拓展了仿生離子通道器件在生物分子識別傳感中的應用,尤其是在複雜糖鏈分子的識別和結構解析方面做出了探索,為後續實現複雜糖鏈單分子識別與解析做了鋪墊。同時研究組還利用智能聚合物的設計理念,構建了鈣離子自調控的仿生離子通道,以及環磷酸腺苷調控的納米離子通道。

相關成果以Edge Article形式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科學》上。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連化物所創新特區組啟動基金、興遼英才計劃等的支持。

大連化物所實現對唾液酸糖鏈連接異構體的精確區分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歷史熱文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通過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實現高效電化學固氮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研究員劉健團隊,與天津大學教授梁驥團隊、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教授孫成華團隊合作,通過亞納米空間限域策略,開發Fe-Cu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用於電催化N2還原反應,實現NH3高效率合成,為電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積碳定向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團隊在甲醇制烯烴(MTO)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在高溫下將失活SAPO-34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技術路線
  • 大連化物所等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大連化物所等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2020-11-0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實現常溫常壓製備高純度氫氣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鄧德會研究員團隊首次提出並實現了一種高能量效率製備高純氫氣的新策略:室溫電化學水汽變換(EWGS)反應。相關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自然-通訊》(Nat. Commun. 2019, 10, 86)上。
  • 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
    5月3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浙江省副省長成嶽衝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在揭牌儀式上致辭。2016年5月,在楊學明等有關方面的大力推動下,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喜結連理,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大連化物所國家技術轉移浙江分中心和杭州高等研究院。他希望,杭州高等研究院能成為一座連接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的橋梁,並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大連化物所成熟的科學技術在浙江地區轉移轉化,加快區域創新驅動的發展步伐,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活力。
  • 大連化物所發展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江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張東輝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在中性水團簇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  團簇在能源催化和大氣霧霾等諸多化學過程中廣泛存在,團簇表徵與性能研究對詮釋化學反應機理至關重要。
  • 大連化物所團隊發現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示意圖)大連化物所供圖中新網大連11月2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江凌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雋教授研究組合作,發現了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
  •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大連相干光源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江凌與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提出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
  •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作者:謝聰鑫 謝小芳 2019-03-03 02:18   來源:瀋陽日報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電解液利用率近100%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
  • 化物所助力大連「潔淨能源之都」建設
    圍繞推進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大連市政府已與大連化物所建立月度協商機制。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並將其納入重點領域布局。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大連化物所籌建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按照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模式運行,集合了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20餘個研究所的優勢力量,加快構建「1+X+N」開放融合的創新組織體系,組建能源領域強大科技創新「集團軍」。
  • 大連化物所粗大事了,全世界羨慕嫉妒很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於1月15日終於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 龍蟠科技與大連化物所籤訂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龍蟠科技公告,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大連化物所」),共同籤署了《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本次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深化了公司與大連化物所的戰略合作關係,公司將可以充分利用大連化物所的技術積澱、人才優勢,加快實現公司在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產業領域的布局。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圖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劉萬生 攝中新網大連9月19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19日在遼寧大連舉行,近400位海內外嘉賓出席大會。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大連化物所發現冰立方的新結構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江凌研究員和楊學明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雋教授研究組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了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
  • 大連化物所基於生物信息學方法揭示癌症中關鍵的去泛素化與泛素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子功能研究組研究員樸海龍團隊基於生物信息學方法,揭示了癌症中關鍵的去泛素化與泛素化分子相互作用網絡。  去泛素化與泛素化作用是生命體內至關重要的轉錄後修飾作用,參與到細胞周期、免疫調控、信號傳遞等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通路過程中。
  • 大連化物所推進「理論與計算化學中心」籌建工作
    大連化物所緊緊抓住機遇,從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現狀與趨勢綜合考慮研究所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發展與定位,大力推進 「理論化學與計算中心」的籌建工作。    目前,美國、以色列、德國、英國、加拿大的許多大學、科研單位和公司都有專搞理論及計算化學的教授和科研人員。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還原一氧化碳直接制乙烯
    央廣網大連12月20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陳瑞雪 高鶴華)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鄧德會研究員團隊成功實現電催化一氧化碳高選擇性直接製備乙烯,為高選擇性、低能耗地通過一氧化碳製備乙烯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利用水作還原劑,在常溫常壓的溫和條件下實現了一氧化碳高選擇性地電催化生成乙烯。一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到乙烯的法拉第效率高達52.7%。相比於傳統費託合成,該過程完全沒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基於一氧化碳轉化計算,生成乙烯的選擇性在70%左右,這打破了費託合成中C2產物30%的選擇性限制。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2020-01-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團隊成功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製備高純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