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醫療攜新一代甲基化液體活檢測序技術(AURORA)邁向百美元多癌...

2020-11-28 健康界

醫學中文網訊:在6月22日開始的2020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AACR) 年會上,基準醫療展示了新一代甲基化液體活檢測序技術AURORA在多癌種早篩中的研究成果: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100 Screening Test for Six Major Cancer Types。針對佔中國每年新發癌症人數65.2%,癌症死亡人數72.4% 的六大癌種,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結直腸癌,胃癌,食道癌和肝癌),基準醫療開發了一管式AURORA甲基化檢測技術,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高,實驗周期短,價格低廉,容易實現大規模臨床應用和普及。

 

AURORA技術的最大特點在於,對目標靶點富集進行了創新性優化,可以大大提高超低豐度ctDNA甲基化信號的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使其可以利用較少的甲基化標誌物即可達到檢測早期癌症的效能,並在提高檢測模型準確度的同時避免模型過擬合(overfitting)的問題。基準團隊整合了公共資料庫(比如TCGA資料庫)及自建的六大癌種的甲基化資料庫(超過2000例組織樣品和4000例血漿樣品全基因組甲基化分析),篩選出了針對這六個癌種最優的甲基化標記物(DNA methylation markers)並建立了相應的診斷模型。與囯際國內同類技術相比,AURORA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它在三大癌種早篩上的整體表現(ROC-AUC)分別為97.3% (肺癌), 96.2% (乳腺癌), 92.0%(結直腸癌);在相應的早期腫瘤(I期)中也保持著非常高的檢測靈敏度(在設定的99%特異性下),分別為82.4% (肺癌), 62.5% (乳腺癌), 54.5%(結直腸癌) 。

基準團隊正與囯際和中國合作者在真實世界中對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癌種進行更大樣本量的獨立驗證,並將在近期完成另外三種癌症 (肝癌,胃癌和食管癌) 的模型優化與測試。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將多癌種早篩推進到 < 1000 RMB 範圍,讓它真正造福於每一個人。

編輯:Cassie

審核:William

來源:藥明康德、基準 

相關焦點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由於臨床上極大的未滿足需求以及液體活檢技術的優越性,液體活檢在腫瘤早篩領域有望帶來一個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在2015年底的時候,JP摩根和高盛對液體活檢市場就做了相應預測,其中早篩的佔比是最大的。2017年3月,張鵾教授研究團隊於《自然·遺傳學》雜誌上公布了世界首創的高通量甲基化無創檢測新技術,該技術不僅可以在腫瘤早期進行檢測,而且能夠實現組織定位。隨後,張康教授和徐瑞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可以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後預測。這種新方法與原來常規的甲胎蛋白檢測相比,將肝癌的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幫助醫生發現更多的早期肝癌患者。
  • 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技術定義癌症早篩,萊盟君泰LAM助力精準醫療
    IvyGene檢測產品,該產品基於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技術,將在今年向公眾全面推出。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技術成為癌症早篩領域的發展方向IvyGene檢測所使用的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由中美頂尖科學家-UCSD人類基因組醫學研究所所長張康教授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團隊聯合完成,研究成果2017年10月發表於《自然》子刊,西京醫院和華西醫院也參與了研究。
  • 真正讀懂液體活檢 你離精準醫療再近一步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中山醫院)搭臺,邀請國內外大咖,就液體活檢最新發展現狀、不同生物標誌物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如何推動新技術在臨床中的實踐應用等話題,開展頭腦風暴。在「2018復旦中山液體活檢臨床應用高峰論壇」 上,國內外學者分別就液體活檢研究的四大方向發表了精彩學術報告,並展開討論。
  • 洞察| 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應用
    下遊環節主要依賴銷售能力與測序環節後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及解讀數據解讀需要對癌症基因組學數據的深度認知作為支持,因此不僅需要聯合測序技術與組學研究,還依賴於測序樣本的積累,但由於液體活檢並不是主要的腫瘤檢驗方式且價格偏高,尚不能進入醫保目錄,受眾規模小,醫院採購量有限,中遊企業對銷售渠道的依賴比較嚴重,目前涉足企業有藥明康德、華大基因、首度基因、貝瑞和康等少數企業。
  • Swift宣布推出最高通量單細胞甲基化測序文庫製備方法
    -在《科學》雜誌上公布的研究表明表觀遺傳標記如何能夠識別推動細胞多樣性的細胞亞型和調控元件密西根州安阿伯市2017年8月11日電 /美通社/ -- 為新一代測序 (NGS )提供創新型文庫製備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 Swift Biosciences,今天宣布根據該公司的Accel-NGS® Adaptase 技術,推出一種新的單細胞甲基化測序方法
  • 液體活檢急速升溫,檢測新秀不可忽視!
    液體活檢的優勢在於能解決精準醫療的痛點,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而且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高性價比。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包括CTC 和ctDNA,以及外泌體檢測。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關於液體活檢的行業動態及研究進展。
  • 腫瘤行業哪些基因測序公司更受投資人青睞?
    據鵾遠基因董事長高遠和CEO張江立介紹,鵾遠基因的目標是助力精準醫療,聚焦癌症早篩。提供癌症精準醫療各個環節的檢測與服務,研發和未來企業發展的重點是開發甲基化測序技術為基礎的癌症早篩早診產品。目前國內從事腫瘤液體活檢業務的公司主要採用PCR(體外核酸擴增技術)和NGS(高通量測序)兩大技術手段。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多種測序技術的對比,臨床金標準qPCR一次只能針對一個已知位點進行檢測,而一代測序可以同時檢測多個位點。晶片技術和二代測序的通量都非常高,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基因的多個位點,但是晶片技術的敏感度和準確性都遠不及二代測序。用一個成語來比喻測序技術就是「守株待兔」,那麼不同的技術和平臺有各自的特點。
  • 基於5hmC的液體活檢技術或有望實現胰腺癌早期檢測
    Bluestar Genomics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基於5-羥甲基胞嘧啶(5hmC)的液體活檢分析可追蹤與基因調控相關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有望實現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早期檢測。據悉,Bluestar計劃利用該技術在CLIA認證實驗室中推出一種早期、泛癌種、基於DNA甲基化的LDT檢測方法。
  • 腫瘤液體活檢技術:CTC和ctDNA孰優孰劣?
    在臨床實踐中,獲得腫瘤患者組織樣本只有手術活檢和穿刺活檢兩種。相比於傳統的活檢方法,液體活檢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簡單、能重複取樣等有點。液體活檢的發展歷程液體活檢包含了 CTC 與 ctDNA 技術 。直到 2000年以後,分子生物學與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 ctDNA 的突變檢測技術不斷成熟,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從當前研究角度將,ctDNA 在臨床應用潛力非常廣泛,主要涉及到腫瘤早期篩查、 腫瘤動態監測、耐藥基因突變檢測、評估腫瘤異質性及復發風險等作用。
  • 凱傑中國與燃石醫學在液體活檢領域建立戰略合作
    (NGS)檢測領域的領軍企業燃石醫學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循環腫瘤DNA(ctDNA)液體活檢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 液體活檢是腫瘤精準醫療發展歷程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突破。基於NGS的高通量測序技術,通過分析血液循環中的腫瘤突變DNA來判斷患者腫瘤的基因特徵,具有無創、可以多次取樣等優勢,在腫瘤診斷、療效監控、復發檢測等方面擁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然而,由於ctDNA在血漿中存在總量少、豐度低等特點,臨床應用中要求腫瘤ctDNA液體活檢平臺要達到極高的質量標準,才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 從三種檢測對象,看液態活檢助力反映腫瘤基因圖譜
    首先得說,「CancerSEEK」作為液體活檢領域的一項新技術,針對5種目前還沒有早期篩查手段的癌症,它的敏感性在69%-98%,特異性更是超過99%,且價格只要500美元。這的確是很大的突破。但這一優秀的表現是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得到的,對於早期尚無症狀的癌症患者,「CancerSEEK」就「無計可施」了,而這正是液體活檢技術面臨的艱巨挑戰之一。
  • 全球「液體活檢」公司大匯集,你要的都在這裡!hsmap系列
    Guardant Health坐標: 美國雷德伍德融資總額: 1.9億美元技術種類: NGS(高通量測序)(點擊框內屏幕查看更多):Guardant 360被用於乳腺癌、肺癌、皮膚癌、結直腸或前列腺癌測試,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臨床驗證綜合液體活檢可用技術,特異性99.9999%,是所有NGS方法中特異性最高的。
  • 產業的崛起:從產前診斷到腫瘤檢測,基因測序開啟預防治療新時代
    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研究、醫療、工業、法醫學等領域,市場潛力巨大。根據測序技術的根本原理,目前已經成熟或基本成型的測序技術主要有三代:以Sanger測序為代表的第一代測序,以Illumina邊合成測序為代表的第二代測序,以及以各類單分子測序為代表的第三代測序(有人將尚未成熟的這些新技術進一步劃分為第三代第四代測序,但我們認為目前並沒有太大意義)。
  • 泛生子生物晶片閱讀儀獲批上市 助力腫瘤液體活檢
    泛生子正在註冊申報的人EGFR基因T790M突變檢測試劑盒,以及正在開發的同類檢測試劑盒,均可以配套使用該儀器,廣泛應用於醫療機構、臨檢中心和科研院所等,有效提高檢測範圍、質量和速度。腫瘤液體活檢新戰力眾所周知,液體活檢技術被認為是癌症診斷領域裡激動人心的突破,在2015年MIT將其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
  • 2016液體活檢產業發展論壇--嘉賓頁面
    2011年8月,何偉先生歸國創立了格諾思博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簡稱格諾生物),致力於研發「精準醫療」領域中的關於「液態活檢」的診斷產品,並且填補了多項國際空白。格諾生物是「精準醫療」領域裡致力於腫瘤「液態活檢」診斷技術創新的先行者,也是全球首家開發出肺癌「液態活檢」診斷產品的生物科技公司。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其在 2020 年還獲得了 Karius、Kallyope 和 Tempus 的投資;其餘獲得巨量融資的公司還有傳染病液體活檢公司 Karius、精準醫療技術公司 Tempus 等。在此之後,在 2017 年液體活檢公司 GRAIL 在 B 輪融資中獲得了史無前例的 9.14 億美元以繼續支撐其對腫瘤早篩產品的開發,此輪融資由 ARCH Venture Partners 領投、強生跟投。
  • 中國液體活檢產業圖譜,涉及6個子領域、64家企業全景掃描
    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癌症的死亡率明顯降低,但每年出爐的癌症報告依然備受關注,全球每年新發病例和死亡人數依然都維持在百萬級。 無論是化療、放療、手術,傳統癌症手段均存在痛點。液體活檢的出現則有望顛覆傳統的癌症早期診斷和復發監控技術,為精準的用藥指導和治療方案提供實時有效的技術支持。
  • 基因領域:總融資9.86億美元與去年持平,基因治療浪潮即將來襲
    2018年,國內液體活檢企業融資金額為24.52億人民幣。與2017年創下的10億美元記錄相差甚遠,部分原因可能是受資本寒冬影響;並且2017年多家公司已經完成了大額融資。 免疫治療伴隨診斷成熱點 受到PD-1\PD-L1藥物進入中國市場的影響,液體活檢領域掀起了一股免疫治療伴隨檢測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