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秘人類細胞假尿嘧啶化新功能

2021-02-20 生物通

成熟的血細胞來自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血液生產需要精密的蛋白質表達調節,然而,對某些侵襲性血癌來說,造血幹細胞的蛋白質生產調節缺陷顯而易見。瑞典隆德大學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蛋白生產調節機制,該機制直接影響幹細胞功能。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6日的《Cell》期刊。

「造血幹細胞功能失調危及生命,在老年人群中特別常見。」項目組長Cristian Bellodi解釋道。「高蛋白合成水平是消除癌-起始細胞的關鍵所在。」

RNA是解碼遺傳信息的關鍵分子。RNA分子的化學結構受特異性酶修飾,許多嚴重醫學症候群以及各種癌症都與RNA修飾酶功能異常有關。然而,有關RNA修飾對人類發育和疾病的具體影響還存在大量未知區域。

Bellodi博士實驗室最近剛剛解開了人類RNA修飾的最常見形式,假尿嘧啶化(pseudouridylation)的重要功能。

新文章的關鍵發現是,幹細胞如果缺乏響應RNA假尿嘧啶(pseudouridine)修飾的酶,PUS7,影響細胞生長的蛋白質產量就會出現異常,蛋白質過載阻礙了幹細胞分化為血細胞。

進一步研究發現,PUS7酶有能力為一種被稱為miniTOGs (mTOGs)的未定義、非編碼蛋白RNA分子添加一個假尿嘧啶修飾。假尿嘧啶的存在激活了mTOGs對幹細胞蛋白質合成機制的抑制作用,從而確保蛋白質產量正確。

「新證據表明,PUS7和假尿嘧啶表觀遺傳修飾是維護人類幹細胞生長和血液製造的關鍵調節機制,」Cristian Bellodi說。

RNA修飾酶PUS7(綠色)在人胚胎幹細胞細胞核(藍色)中的定位免疫螢光圖

在不同類型的正常和惡性細胞中,假尿嘧啶修飾很可能對各種RNA分子都有影響。「我們的發現是在為探索假尿嘧啶化在人類疾病發展中的角色鋪路。」

原文標題

Pseudouridylation of tRNA-Derived Fragments Steers Translational Control in Stem Cells

相關焦點

  • 生科院研究人員揭示植物體內假尿嘧啶的來源及清除機制
    在眾多已知的RNA化學修飾中,假尿嘧啶(Ψ)可以算得上是一種高豐度常見修飾了。Ψ廣泛存在於tRNA、rRNA、snRNA以及mRNA等各類RNA中。隨著RNA的降解,假尿嘧啶(pseudouridine)和其他核苷一起被釋放在細胞中,形成游離核苷。而不同於常見核苷(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假尿嘧啶不可以被細胞重新循環利用,以免擾亂RNA固有修飾圖譜。
  • J Cell Bio:王曉晨等揭示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
    cell,」的文章,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高等動物中凋亡細胞清除缺陷可導致炎症、免疫紊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因此,研究凋亡細胞清除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細胞自噬與凋亡細胞清除是兩個均高度依賴於溶酶體降解功能的生物學過程。吞噬細胞中細胞自噬缺陷是否會影響凋亡細胞清除?
  • 研究實現單鹼基解析度假尿嘧啶檢測
    研究實現單鹼基解析度假尿嘧啶檢測開闢RNA表觀遺傳學研究新方向   北京大學伊成器研究組發展了一種通過化學標記和富集手段實現全轉錄組水平上假尿嘧啶RNA
  • 上海生科院揭示SUMOylation維持果蠅精巢幹細胞穩態的新功能
    該項研究揭示了SUMOylation調控果蠅精巢幹細胞穩態維持的新功能。  SUMOylation作為一種類泛素化翻譯後修飾對組織的發育以及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但是其在成體幹細胞中的功能鮮有報導。在趙允指導下,博士研究生呂向東和潘晨宇等充分利用模式生物果蠅的遺傳學優勢發現SUMOylation自主性地(cell autonomously)調控成體果蠅精巢中Cyst stem cell (CySC)的乾性維持;降低CySC細胞中的SUMOylation水平將會導致其提前分化,進而減少CySC的數目。
  • 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
    文章報導了一種通過化學標記和富集手段實現全轉錄組水平上假尿嘧啶RNA修飾的單鹼基解析度測序技術CeU-Seq,並繪製了人和小鼠細胞轉錄組中假尿嘧啶RNA修飾的譜圖。轉錄後修飾在生命體中廣泛存在(已發現100多種),而假尿嘧啶RNA修飾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
  • ...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文章報導了一種通過化學標記和富集手段實現全轉錄組水平上假尿嘧啶RNA修飾的單鹼基解析度測序技術CeU-Seq,並繪製了人和小鼠細胞轉錄組中假尿嘧啶RNA修飾的譜圖。轉錄後修飾在生命體中廣泛存在(已發現100多種),而假尿嘧啶RNA修飾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
  • 生命中心伊成器研究組揭示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transcriptome」的研究論文(DOI:10.1038/nchembio.1836)。文章報導了一種通過化學標記和富集手段實現全轉錄組水平上假尿嘧啶RNA修飾的單鹼基解析度測序技術CeU-Seq,並繪製了人和小鼠細胞轉錄組中假尿嘧啶RNA修飾的譜圖。CeU-Seq繪製人及小鼠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a)CeU-seq流程圖;(b)人細胞系及小鼠大腦和肝臟組織全轉錄組水平假尿嘧啶修飾分布;(c)轉錄組中假尿嘧啶修飾呈現出「刺激條件特異性」的特點。
  •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5 12:48:49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Charles M.
  • Stem Cell Rep:科學家成功鑑別出精原幹細胞自我更新因子的新功能...
    2018年7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信州大學(Shinshu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的新功能,FGF2是精原幹細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的一種自我更新因子,而精原幹細胞是精子產生的起源
  • Cell | 依賴巖藻糖基生物素化的相互作用來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cell上的文章,作者是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Zilei Liu,中國南京大學Jie P.
  • ...雞尾酒療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向肝細胞的分化 | Stem Cell...
  • Nat Cell Biol:科學家首次闡明細胞分裂的精細化機制
    所有的有機體都可以通過細胞的再生分裂能力來生長發育,而這種能力對於所有有機體都是必不可少,可以說生命就是通過這一過程而來的;當有機體經歷細胞分裂時,我們知道在細胞膜的內側會形成一種收縮環結構,當收縮環一收縮細胞就會被擠壓而形成子代細胞。儘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逐漸地揭開了蛋白形成的奧秘以及讓我們領悟了如何控制收縮環,但與細胞中自組裝結構相關的很多機制至今尚不清楚。
  • Dev Cell :細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觸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和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羅振革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在線發表了關於突觸形成精細化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是Caspase-3 Cleavage of Dishevelled Induces Elimination of Postsynaptic
  • Cell Research:精準解析造血幹細胞的內皮起源及特化路徑
    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位於成體造血系統的最上遊,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可產生所有類型的血液細胞。目前研究認為,HSC起源於胚胎發育中期的生血內皮細胞,主要定位在主動脈-性腺-中腎(aorta-gonad-mesonephros, AGM)區的背主動脈腹側【1】。
  • 揭秘T細胞力學傳感器的精細化結構
    2019年9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T細胞在細胞膜上有著特殊的T細胞受體(TCRs),其能幫助識別表達異常蛋白片段的功能異常細胞,如果發生癌症或感染,這類異常就會發生;當TCRs識別到這些異常肽類時,受體就會被激活同時也會幾乎T細胞來破壞或抑制異常細胞的進展,這類T細胞反應常常會被抗癌臨床療法所調節,TCRs就是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的受體,因為其異常會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疾病的發生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這種細胞起源於胚胎發育過程,個體成年後這種細胞可產生精子細胞和卵細胞。過去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成功率極低幹細胞學家Saitou教授使用動物皮膚細胞誘導成幹細胞,使用胚胎幹細胞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儘管他的細胞不能繼續發育,但是Saito發現如果將這些細胞移植到小鼠睪丸內,這種細胞能分化成熟並產生有功能的精子,如果將這種細胞移植到小鼠卵巢內,這種細胞能分化成熟並產生有功能的卵子,這種精子和卵子能在體受精。在人類細胞的同樣嘗試也取得部分成功,也能體外培養出生殖原細胞,但是成功率非常低,難以進行更多研究。
  • 【重大發現】表觀遺傳修飾家族又添新成員 & 組蛋白丁醯化新功能詮釋
    其中第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跟酮體代謝密切相關的表觀遺傳新修飾——組蛋白三羥基丁醯化[1];第二項研究深入揭示了該課題組先前發現的組蛋白丁醯化在表觀遺傳調控中的新功能[2];第三項研究與清華大學合作,首次發現了YEATS domain為識別新型賴氨酸巴豆醯化修飾的「閱讀器」。本文對前兩篇研究進行詳細報導[3]。組蛋白密碼蘊含了基因序列和生物個體性狀間的關鍵調控信息。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 Nature:揭示腸道杯狀細胞新功能---護送抗原到樹突細胞
    如今,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腸道中鑑定出一種護送食物抗原或蛋白到樹突細胞的細胞,即杯狀細胞(goblet cell),這樣免疫系統就不會對它們發起免疫攻擊。他們的發現闡明了排列在腸道壁上的杯狀細胞的新功能,因而給科學家提供一種潛在性靶標來治療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乳糜瀉(celiac disease)和食物過敏---這些疾病都是由於免疫系統過分活躍而導致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2年3月1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對基因表達進行精確的時間調控對於闡明一個基因在生物學系統中的功能至關重要,但到目前為止,在人類多能幹細胞中實現可誘導基因敲除,建立可誘導基因敲除的人類幹細胞系仍存在很大挑戰。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結合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和Flp/FRT以及Cre/LoxP系統成功實現建立了可誘導基因敲除的人類多能幹細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