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菌處理牛心包製備脫細胞支架的內皮化

2020-09-16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摘要:

文題釋義:

組織工程:主要研究種子細胞、生物材料、構建組織和器官4個方向,其核心是建立由細胞和生物材料構成的三維空間複合體,對病損組織進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重建並達到永久性替代,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應用市場。

牛心包脫細胞支架:經化學和物理方法去除牛心包中的細胞,形成無免疫原性或低免疫原性材料,構建組織工程支架。

背景:組織工程學研究常用的動物組織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微生物附著,而無菌是組織工程材料臨床應用的一項基本要求。

目的:觀察體積分數75%乙醇滅菌對牛心包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響。

方法:將牛心包組織分別用無菌PBS(對照組)、含1%抗生素(青黴素/鏈黴素/兩性黴素B溶液)的PBS、氯己定及體積分數75%乙醇進行滅菌處理。採用LB固體培養基評價4種方法的殺菌效果;採用VB染色評估4組處理對牛心包組織結構的影響;通過CCK-8實驗測定4種處理抽提液的細胞毒性。將體積分數75%乙醇滅菌處理的牛心包製作為脫細胞支架,與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共培養,觀察細胞的黏附與內皮化效果。

結果與結論:①體積分數75%乙醇和氯己定處理24 h的牛心包滿足完全滅菌的要求,1%抗生素處理組和對照組可見明顯菌落形成;②VB染色顯示,體積分數75%乙醇、氯己定和1%抗生素處理的牛心包膠原纖維呈波浪狀排列整齊,結構緊湊,彈性纖維含量較少但結構清晰;③體積分數75%乙醇滅菌處理的牛心包不影響L929細胞的增殖活性,培養1-3 d內的細胞存活率均在100%以上;氯己定滅菌處理的牛心包有很強的細胞毒性,導致細胞死亡;④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可在脫細胞支架表面正常生長與黏附;在20 d的種植期內,第8-12天脫細胞支架表面黏附的細胞最多;⑤結果說明,體積分數75%乙醇能夠有效消滅附著在牛心包上的所有微生物,不會影響牛心包的組織學完整性與生物相容性。

ORCID: 0000-0002-3448-8230(劉飛)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牛心包, 滅菌, 75%乙醇, 脫細胞支架, 組織工程, 內皮細胞化, 生物相容性, 細胞黏附

文章來源:劉 飛, 張冠鑫, 劉曉紅, 王立成, 徐志雲. 滅菌處理牛心包製備脫細胞支架的內皮化[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28): 4562-4566.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豬結腸脫細胞支架聯合結腸癌HCT116細胞的體外共培養
    :一種通過化學、物理等方法對新鮮豬結腸組織進行脫細胞處理後得到的天然支架,能為細胞提供天然細胞外基質成分的三維生長環境。背景:近年來脫細胞支架已被廣泛用於各種腫瘤的研究,支架的空間排列、生物力學性質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均有助於還原腫瘤細胞生長的微環境。目的:探討豬結腸脫細胞支架作為結腸癌體外模型的特點與優勢。
  • 人脫細胞羊膜支架促進Scleraxis修飾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體外成韌帶分化
    :是一種通過對人新鮮羊膜進行物理或化學脫細胞處理後得到的天然支架材料,支架材料內含有較多的膠原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及細胞外基質等分子,能夠促進細胞在其表面生長並參與調控種子細胞的分化。方法:取足月產胎盤羊膜組織,採用化學-酶消法對人新鮮羊膜進行脫細胞處理。
  • 南開大學團隊人工血管支架研究獲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吳軍輝 通訊員 張博)人工血管支架現已廣泛應用於血管重建等重大外科手術之中。但常用材料——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am,簡稱PCL)製備的人工血管支架卻因其生物惰性高、細胞生長慢而極大影響了臨床效果。
  • 基於軟骨衍生細胞外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
    :基於軟骨衍生的細胞外基質cECM/PCL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其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DOI:10.1016/j.matdes.2020.108773衍生自脫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外基質(ECM)已在各種臨床前和臨床應用中用作生物支架。但是,缺乏機械性能和形狀可控性是一個缺點。相比之下,合成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設計出具有良好機械性能的支架,但它們的生物功能有限。
  • 執研BASIC BASE:脫細胞真皮基質分析及應用
    脫細胞真皮基質由於完全沒有了細胞成分和Ι、П型細胞相容性抗原的主要免疫活性,故一般不會誘發排斥反應。但脫細胞真皮基質保留有正常膠原的三維結構和真皮中含膠原支架的細胞外基質能為組織細胞的再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支架結構,具有創面覆蓋、組織缺損填充、引導組織再生和支架等作用。
  • 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對小鼠巨噬細胞系表型的調控
    背景:前期研究證實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可有效促進關節軟骨缺損修復再生,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但是其促再生機制尚未闡明。目的:探究豬來源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支架對小鼠巨噬細胞系表型極化的調控。方法:以豬膝關節軟骨為原料,通過溼法粉碎、差速離心、冷凍乾燥的方法製備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支架。
  • 雷帕黴素藥物塗層支架應用進展
    (2)作為預防支架內再狹窄有著雙重機制,即能選擇性地抑制增殖細胞的增殖反應,而對血管再內皮化無抑制作用,同時能顯著減少局部血管壁細胞因子的產生和炎症細胞的激活。(3)僅產生細胞周期阻滯作用,而無細胞毒作用,因而對血管壁的癒合不產生影響。
  • 感受態細胞的製備和轉化
    受體細胞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如電擊法,CaCl2 ,RbCl(KCl)等化學試劑法)的處理後,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了暫時性的改變,成為能允許外源DNA分子進入的感受態細胞(Compenent cells)。進入受體細胞的DNA分子通過複製,表達實現遺傳信息的轉移,使受體細胞出現新的遺傳性狀。
  • 脫細胞異體真皮生物學特性
    脫細胞異體真皮特點脫細胞異體真皮就是將異體天然皮膚利用組織工程技術,經過獨特的加工處理方法將異體皮膚完整去除表皮,並徹底清除真皮中所有的細胞成分的基礎上完好的保留真皮的三維空間結構,移植後可作為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移行、新生血管形成的一個良好的支架。ADM移植後不引起受體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 大腸桿菌化轉、電轉感受態細胞的製備
    化轉感受態的製備原理受體細胞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RuCl 等化學試劑)的處理後,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能容許外源 DNA 的載體分子通過。實驗步驟1.取1mL過夜培養液,接入100ml LB (或SOB)液體培養基中。
  • ...Macro Letter|熱熔靜電直寫列印可生物降解的個性化冠狀動脈支架
    摘要:可生物降解的冠狀動脈支架是永久支架的替代品。這些設備旨在在血管癒合後降解,而留下再生的動脈。臨床上可用的可生物降解支架的最初一代需要比不可降解的支架厚得多的支撐杆(約150μm),以確保足夠的機械強度。然而,這些較粗的支柱被證明是支架臨床失敗的關鍵因素。當前的挑戰在於製造既具有薄的支柱又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的支架。
  • 實驗百寶箱-基礎篇-感受態細胞的製備
    (3)將該菌種懸液以1:100的比例接種,取1.oo ml 菌液轉接到100mL LB液體培養基中,37℃振蕩培養3~4h至OD600在0.6-0.8之間; (二)  感受態細胞的製備10min,棄去上清,加入2mL預冷的0.1mol/L的CaCl2 溶液,輕輕懸浮細胞,冰上放置(務必冰上放置);(注意:以上操作完成了新鮮感受態細胞的製備)(三)感受態細胞的分裝與凍存
  • 組織培養時各種滅菌特點
    (烘燒和灼燒)、溼熱(常壓或高壓蒸煮)、射線處理(紫外線、超聲波、微波)、過濾、清洗和大量無菌水衝洗等措施;化學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過氧化氫、高錳酸鉀、來蘇水、漂白粉、次氯酸鈉、抗菌素、酒精化學藥品處理。
  • 納米纖維大孔支架製備技術在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應用與意義
    背景:用於骨組織工程的仿生多孔支架要求具有類細胞外基質納米纖維結構和連通大孔結構,從而有效支持細胞植入、黏附、增殖等行為,促進組織再生。目的:結合最新相關研究動態,綜述用於骨組織工程的納米纖維大孔支架製備技術研究進展。
  • 支架誕生記:從選材到塗層,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鎳鈦合金(NiTi)主要用於製作自膨脹支架。NiTi彈性好,且具有形狀記憶的特性,在遞送過程中是摺疊的,一旦到達病變後因為溫度升高可以自動膨脹回支架形狀。不過鎳離子對血管壁存在毒性,需要特殊處理以減少影響;另外NiTi在X光下可見性較差,也需要添加不透X光的物質。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
  • 可降解支架:我們走到了哪裡,未來又在哪裡?
    掃描電鏡發現儘管兩種支架的厚度不同,但在1個月時Absorb與CoCr-EES都能完全內皮化。不過在另一項使用兔子的研究中,Absorb在28天時的內皮覆蓋率要低一些。所以在不同的動物模型中,內皮化存在不小的差異,很難推測人類冠脈的內皮化情況。
  • 大腸桿菌電轉化感受態細胞製備及轉化方法
    這都是我幾年來經驗總結啊,覺得有用一定要頂大腸桿菌電轉化感受態細胞製備第一天: 1. 將適合菌株(如XL1-Blue, DH5α)置於LB或其他營養豐富的培養基上,在37°C下過夜培養 2. 高溫滅菌大的離心瓶(250-500ml)以備第二天搖瓶用 3.
  • 脫細胞技術在組織工程氣管構建過程中的應用與特點
    物理法通過超聲、高壓、凍融等物理手段破壞細胞膜達到脫細胞效果;化學法利用去汙劑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細胞溶脹破裂完成脫細胞過程;生物酶法主要使核酸酶、胰蛋白酶對組織及器官進行脫細胞處理。去汙劑聯合酶法:是以脫氧膽酸鈉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為基礎的脫細胞方法,通過脫氧膽酸鈉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破壞細胞膜、消除細胞DNA,消除組織和器官的免疫原性,並保留細胞外基質,為細胞生長和增殖提供物質基礎。通過化學法和生物酶法結合,可有效提高脫細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