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獄內無間風雲,警方利用「獄偵耳目」,揭穿兇手真面目

2020-12-04 透聊

導讀:2002年,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鶴峯縣,先後有八個人得了一種怪病,這種怪病的特徵就是,得病者先是掉光頭髮,然後神志不清、抽搐、休克等症狀,久治不愈,有的最終死亡。就算幸運地存活下來,也是生不如死。

很不幸的是,恩施中營鎮派出所所長鄭春階也得上這個怪病,去醫院檢查,查遍了所有的項目也沒有查出病因,醫生們束手無策。鄭春階想到前三個得怪病死亡的人慘狀,不由得害怕。這幾個人先後發病了之後,終於引起了當地衛生委的重視 。

於是他們申請了專項基金來研究這個怪病。幾位醫學教授在仔細研究之後,大膽猜想,這幾個人得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某種重金屬導致的。

果不其然,教授們在發現鄭春階體內有一種叫鉈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不是輕易會接觸到的,如果說誤食,先後八個人都是因為食用鉈中毒才會這樣的。他們的家人和身邊的其他人也並沒有誤食。所以推斷這一定是有人故意投毒。用鉈投毒害人這並不是國內第一件。

但是知道了有人投毒想要查出這個人也並非易事,受害者之間沒有很緊密的聯繫。受害者也是也不清楚自己得罪了誰。專案組的人員,首先把犯罪分子定位為有一定知識水平的,一般人是不會知道鉈的。然後犯罪分子肯定是小肚雞腸,記仇的。經過一番研究,聯合五個中毒未亡的人說的有過節的人,最終確定了一個嫌疑人,那就是趙慶芝。

他是當地的會計,高中學歷,但是聰明好學,喜歡鑽研,申請了兩項專利了,這個人還喜歡記仇,他與這幾個中毒者都有些過節。

但是這些都是猜測,沒有證據。巧合的是,在調查趙慶芝的過程中,卻發現趙慶芝挪用了公款25.5萬,於是逮捕了趙慶芝,趙慶芝承認了挪用公款,卻沒有承認投毒。只能把趙慶芝暫時收押。趙慶芝在獄中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叫「眼鏡」的人,眼鏡這個人很仗義,在獄中處處幫助趙慶芝,在獄中的老大要打趙慶芝的時候,挺身而出,救了趙慶芝。趙慶芝很感謝這個眼鏡。

眼鏡收到家中的信,和趙慶芝訴苦,說自己進來了,老婆外面受了欺負。趙慶芝一聽,決定幫助眼鏡,他告訴眼鏡,他有一種東西,偷偷給那人吃了,那個人慢慢就會病死,神不知鬼不覺。趙慶芝寫信讓老婆把東西偷偷送給他,一開始老婆害怕沒送進來,後來趙慶芝又寫信,老婆才送給趙慶芝。

原來,眼鏡是警方安排在獄中的臥底,就是傳說中的「獄偵耳目」。就這樣,趙慶芝暴露了,這件案子破解了。

相關焦點

  • 獄偵耳目
    袁的身份,正是警方通稱的「特情」,即警方線人。而袁這類在看守所內的特情,官方表述稱之為「獄偵耳目」。南方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袁連芳的多次現身,不過是中國獄內偵查制度中的尋常一幕,如杭州市司法界一位廳級官員所言:「(袁連芳的)調用是有依據的,是公安的偵查手段。」
  • 叔侄蒙冤入獄無人擔責 警方「獄偵耳目」遭質疑
    本報記者周喜豐浙江、安徽報導  「獄偵耳目」  2006年4月13日,中央電視臺第12頻道《第一線》欄目推出「浙江神探」系列報導之「無懈可擊聶海芬」。  該報導稱,杭州市政法界流傳著「三大女殺手」之說,時任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預審大隊大隊長的聶海芬便是其中之一。
  • 浙江檢方首提「獄偵耳目」:堅決防止指供、誘供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檢察院的報告中首次提出加強對留所服刑人員及「獄偵耳目」使用的監督,堅決防止「獄偵耳目」違規留所服刑,對犯罪嫌疑人指供、誘供情形發生。此外,浙江全省法院將嚴格執行證據制度,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如果不能排除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予以排除」。
  • 「獄偵耳目」袁連芳獲減刑出獄後中風癱瘓
    減刑裁定被指涉密2011年年底,為繼續調查「獄偵耳目」袁連芳在兩起命案中涉嫌作偽證的問題,早報記者曾到對袁作出兩次減刑裁定的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採訪,該院院長翁鋼糧在參加審判委員會會議期間,離席接受了早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吉林版「叔侄冤案」沉浮21年 警方被指用獄偵誘供
    金哲宏案與著名的浙江張氏叔侄冤案有眾多相似之處,同是少女搭車遇害,同是司機被控姦殺,警方在破案時同樣利用獄偵「誘供」 ,也同樣在沒有直接物證和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將被告人送進監獄。於是該案也被稱為「吉林版叔侄冤案」。  2013年,浙江的張氏叔侄沉冤昭雪,十年冤獄終得無罪判決,而金哲宏至今仍在獄中喊冤。
  • 浙江"兩院"報告反思冤假錯案 建議全面整頓獄偵耳目
    題:浙江「兩院」報告反思「冤假錯案」 建議全面整頓「獄偵耳目」    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19日電(記者 嶽德亮)出席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19日審議《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和《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兩份報告不約而同地對「冤假錯案」進行了反思,並建議偵押分離、公安機關全面整頓「獄偵耳目」。
  • 無人證物證又見獄偵耳目,吉林現翻版浙江叔侄案?
    權義  澎湃資料       【編者按】       少女搭車被害,司機獲罪入獄,被害者體內未留下精液,案發現場沒有目擊者、沒有嫌犯留下的指紋、毛髮、腳印,全部的犯罪證據除了當事人的口供,就是獄偵耳目提供的材料。不要以為這只是11年前浙江叔侄冤案的情節。
  • 線人尼爾的救贖|線人|妙警賊探|neal|獄偵耳目
    一個滿腹經綸、無所不會的天才,從小孤苦無依,熱愛看書、擅長陰謀論,居無定所,不修邊幅,喜歡用知識懲罰惡人,亦正亦邪是以行騙為生的萌萌的騙子。也是Neal行騙時,最得力的隊友。Moz以其豐厚的學識、古靈精怪的發明創造徵服了Neal。同時,Moz也被Neal的天賦所折服。
  • 浙江叔侄冤案再調查:獄偵耳目曾跨省調動作偽證
    2004年4月21日,杭州中院一審判處張輝死刑、張高平無期;當年10月19日,浙江高院終審改判主犯張輝死緩、從犯張高平有期徒刑15年。張氏叔侄何以被認定為兇手?個中內情或已難考證。但2011年11月,記者查閱該案卷宗時意外發現了一份手寫的 「辦案經過」,內文表示,警方起初的懷疑,始於叔侄二人對案發當晚與死者分別時間的供述。
  • 新疆監獄系統獄偵骨幹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受訓
    原標題:新疆監獄系統獄偵骨幹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受訓亞心網訊(通訊員 伊力哈木江 張玉龍 胡煜明/文 王濤/圖)為進一步加強獄內偵查工作,確保監獄安全穩定,經廳局研究決定,與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聯合舉辦獄內偵查處業務培訓班。
  • 廣西司法惡例:被告疑遭刑訊逼供暈死 獄偵耳目作偽證
    廣西玉林兩幼童遭投毒死亡離奇命案:兩被告疑遭刑訊逼供 獄偵耳目作偽證  一起「手段殘忍、情節嚴重」的「投毒案」,兩名被告僅各自獲刑15年。  18年前發生在廣西玉林、導致兩名幼童死亡的這樁離奇命案,至今備受質疑:案發一年多,警方才立案偵查;被告均稱被刑訊逼供;疑似「獄偵耳目」被指騙取被告信任作偽證……  澎湃新聞獲取的重要資料還顯示,在案件移送檢察機關起訴前,玉林市政法委就專門組織公檢法機關開會「討論」。當時,參會人員認為該案存在疑點、證據單薄。但最終,時任玉林市政法委書記的趙炳火拍板稱:「就判兩個。」
  • 「監獄、看守所耳目偵查」還需要嗎?
    對了,我說的不是監聽或者誘惑偵查,儘管它們同樣披著神秘的面紗,而是獄偵,又名監獄、看守所耳目偵查。   據《東方早報》2011年11月21日報導,2001年5月,袁連芳因販賣淫穢製品牟利罪被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法院判刑6年,卻在服刑的一年內時間分別出現在河南省鶴壁市及浙江杭州兩地的看守所內,成為兩起驚世血案背後的神秘證人,而被指證的人均為其同室犯人。
  • 點擊今日第1116期:強姦案背後的監獄無間道-搜狐新聞
    監獄線人如何「工作」:不說便打,不背材料不許睡 捧出來的「牢頭獄霸」2008年浙江3名檢察院領導專文談過「獄偵耳目
  • 吉林金哲宏殺人案再審 疑遭獄偵耳目誘供
    和劉忠林一樣,金哲宏今年50歲了,兩人都在被吉林高院認定為殺人兇手後持續申訴。不同的是,劉忠林於4月20日被吉林高院再審宣判無罪,而金哲宏重病纏身,依舊在監獄中苦候。金哲宏入獄前的照片。資料圖2014年4月29日,澎湃新聞獨家報導吉林金哲宏疑案。
  • 官場耳目:晚清的坐探
    因此,清代各類會典和政書對這個群類的人並無著墨。所以我們今天對坐探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在晚清官場、政局中的位置與影響亦知之甚少。如果說幕友、長隨為地方官的手足,為其排憂解難、鞍前馬後;那麼坐探則不失為其耳目,為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1895年,候補知縣曹和濟奉河南巡撫劉樹堂之命前往天津探聽中日戰爭的軍情。
  • 臨清市看守所召開專題會議 研究耳目物建與使用
    管教民警應通過平時的談話教育,選擇能夠積極改造、自身素質較好,同時罪行較輕,服從管理,積極公平反映問題的在押人員,設立為耳目,這樣能夠準確掌握獄情動態。    二是做好耳目身份保密工作,確保耳目人身安全。
  • 《殺人回憶》:韓國真實犯罪案件改編!上映16年後兇手歸案
    韓國電影以極大的寬容度聞名,題材與內容包括政治諷刺、犯罪事件改編以及對社會黑暗面的真實反映。然而在眾多犯罪題材的影片之中,有這樣一部特殊的存在。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在影片上映後的十幾年中,犯罪分子依舊處於潛逃狀態,直至16年後才被確認抓捕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