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耳目:晚清的坐探

2021-01-09 澎湃新聞
「坐探」

1900年,受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劉坤一舉薦,試用縣丞李景枚入職上海文報局,參與該局日常事務。供職期間,他的公開身份是上海文報局的駐局委員。而鮮為人知的是他另外一個身份——浙江巡撫衙門的駐滬坐探。

「坐探」,亦稱「坐探委員」,簡言之,即為官員派駐某地的探員,專事各類信息與情報搜集。坐探非幕友、長隨,充任者多為候補官員,但他們又並非正式職官。因此,清代各類會典和政書對這個群類的人並無著墨。所以我們今天對坐探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在晚清官場、政局中的位置與影響亦知之甚少。

如果說幕友、長隨為地方官的手足,為其排憂解難、鞍前馬後;那麼坐探則不失為其耳目,為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1895年,候補知縣曹和濟奉河南巡撫劉樹堂之命前往天津探聽中日戰爭的軍情。對所擔角色,曹和濟有一番自述:「乙未春,奉巡撫劉公檄,作諜津門,五閱月,耳目隘,粗得聞見。時會集江、浙、閩、蜀先到之刺探諸君,又採諸輿評,當日搆釁僨事各緣由,稍稍悉梗概。」(曹和濟:《津門奉使紀聞》,中國近代史料叢刊《中日戰爭》第一冊,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版)將自己的身份定義為「作諜」、「耳目」,這是曹氏自陳,亦是作為親歷者的他對坐探這一角色的歸納。

「坐省」與「坐京」

就「耳目」的性質來講,清代還有兩種與之類似的群體:「坐省」與「坐京」。「坐探」與「坐省」、「坐京」既有相似一面(有時,甚至是同一類人的不同稱呼),也有不同之處。「坐省」亦稱「坐省家人」、「省友」,多由州縣書吏、長隨家人或佐雜差役等充任,常年駐守省城,溝通督撫部院、藩臬兩司,為州縣探聽信息,包攬錢糧解領、投文解犯、刑命案獄等事務,在地方行政機構運作中起居間協調的作用(參見裴丹青:《清代「省友」初探》,《中研院近代史集刊》第八十八期)。「坐京」亦稱「坐京家人」,一般由封疆大吏派駐京城,刺探朝廷動態。例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即為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坐京」(參見茅海建:《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在制度上,官職中本有提塘一職,負責中央部院與各省之間的公文往來。提塘官由各省推薦諮送兵部,「凡抄刊章奏事件,寄交各省敕書印信物件,以及各部院尋常諮行外省公文,俱交給遞送」(《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七〇三,《郵政•塘務》)。但由於同為朝廷命官,提塘官與督撫之間私通信息多有不便,「坐京」則無此顧忌。李鴻藻之孫李宗侗曾對「坐省」與「坐京」有一概括:

坐京者,等於民國初年之各省駐京辦事處,不過後者為公開掛牌之辦事處,而前者極為秘密,各省督撫皆有之。「坐省」為府縣派駐省城的人,見於雍正硃批諭旨,則「坐京」一名稱亦必甚早。「坐省」、「坐京」皆指其人而言,並無機關,其職務以向省中報告京中政府的動態為主。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上排中間者)

事實上,「坐京」的存在也並非秘密。乾隆皇帝曾申飭兩淮鹽運使伊齡阿在將其調任粵海關監督後並未及時謝恩,言語中即提及「坐京」:「前朕明降諭旨已經四十餘日,兩淮鹽政向有坐京家人,得信甚速,原不待接奉部文,況前月二十七日,又經降旨令其據實回奏,計此時亦應接奉,乃伊齡阿仍佯為不知任意遲延,是其因調任監督,意存不滿即此可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一百二十四)由此可見,至少在乾隆朝,地方大員派遣「坐京」已是公開之事,並得到朝廷的默許。

坐探的委派

與「坐省」、「坐京」相比,坐探並沒有處理公務的職能,而「坐省」與「坐京」有時則兼具坐探的偵查功能。從外延上看,坐探要超過「坐省」與「坐京」。那麼,作為官員的「耳目」,坐探的委派遵循著什麼樣的邏輯,諸多的坐探又有怎樣不同的種類呢?

坐探的委派,並非大員特權,上至督撫、下至府縣,無論文武,皆可派遣親信駐守某地探聽信息。1894年,中日甲午期間,浙江巡撫廖壽豐以南京信息傳遞太慢,特派候補縣丞熊儶前赴天津坐探軍情。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南北交通不暢,浙江署溫州鎮總兵白海珊委任候補縣令李承淵赴上海坐探防務。1906年,安徽與浙江交界地區匪患不斷,兩江總督周馥、安徽巡撫恩銘飭令皖南諸州縣嚴加防範。時任蕪湖關道童某為偵知土匪動向,即委任佐雜程子秋為坐探,趕赴浙江建德調查匪情。前舉諸例中,坐探委員的身份有都是公開的。但根據委派官員的目的,坐探有許多時候又都是秘密委派的。比如,龐棟材被控一案,我們即可得知,坐探的隱秘性。龐棟材原為上海寓言報館的館主,化名龐芝林,因中法藥房控訴一事被判罰洋一百元。此事一出,貴州巡撫龐鴻書即致電上海道臺詢問案情,稱已委任龐棟材為駐滬委員,不知龐芝林是否即為龐棟材。經道臺瑞澄的調查,龐芝林確為貴撫的坐探委員。有時,坐探也會替上司處理一些秘而不宣的事務。例如,李景枚就曾為時任浙江巡撫張曾敭轉遞閩防同知的一封信札及茶葉兩箱、燕窩四匣(《張曾敭檔九》,虞和平主編《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九十七冊,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

從情報內容來看,坐探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為刺探敵情,一為刺探政情。對前者,地方官員安置坐探刺探軍情、匪情是常見的表現形式。例如,1863年12月,回民叛亂在陝甘一帶蔓延,察哈爾都統阿克敦布派佐領四處查探敵情。他在給朝廷的奏報中寫道:「現在寧夏及黃河兩岸回匪盤踞,並無北竄聲息,綏遠等處回民均各安業;沿河口岸及毗連甘省之蒙古地方,早已設防,復安設坐探,派兵分扎。」(《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卷八十九)在戰時通訊不繼的情況下,坐探的委派就顯得更為必要。再如義和團運動時期,因京津一帶電線被斷,南北溝通不易,兩江總督劉坤一即委派多名坐探前往上海、天津等地探聽軍情,「隨時飛電密報,以便早為布置,有備無虞」。

與刺探敵情者具有一定的突發性、特殊性相比,刺探政情者,則更是一種常態行為。刺探政情的坐探所提供的信息種類繁多,大至軍政外交、小至官民衝突皆在其搜羅範圍內。以浙撫張曾敭的坐探為例,中英間的開平礦務糾紛、中俄間關於東三省鐵路與礦產權益的談判、粵漢鐵路商股認購情形、上海租界罷市始末、朝廷的人事變動、江西等省的警政籌辦事宜等等,都被他們記錄在案,呈送杭州的巡撫衙門。坐探報告對各類信息的敘述詳略不一,多則數百字,少則二十餘字。

坐探的「情報」

從現存史料來看,晚清的坐探對教案、和約、路礦權益等涉外事務的關注度頗高。尤其是教案,記錄得尤為詳細。這或許與晚清的政治生態有緊密關係。教案、路權、礦權等涉外事務的處理日益成為晚清地方官倍感棘手的問題。在傳統的日常政務之外,這些涉外事件與他們黜陟褒貶的關聯越來越大。特別是庚子事變之後,外國勢力強勢介入中國政治,教案等問題的解決是否得當往往可以決定地方官員的仕途。就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因南昌教案處理不善,江西巡撫胡廷幹、布政使周浩被革職,按察使餘肇康被交部議處。鑑於此,封疆大吏們希冀搜羅更多的成例以資借鑑也就不足為奇了。

坐探報告中另外一類值得關注的信息,則是有關他省的政情或朝廷大員的動向。廣西的匪患、江蘇的漕運、廣東的路政、各地督撫上奏的條陳建議等都是坐探探聽的重點,有關封疆大吏的調動更是重中之重。例如,因安徽巡撫誠勳屢被彈劾,清廷有意撤換之。圍繞皖撫的歸屬,浙撫坐探姚張樹、李景枚兩人持續關注,一有風吹草動即寫入坐探報告中。例如:「(政府)擬以署東撫楊士驤補授,又聞袁慰帥以楊撫才堪勝任,懇恩補授東撫,二說未知孰是。」(《張曾敭檔九》423頁)甚至類似兩江總督周馥回到南京、載澤何時出京這樣的細枝末節,也頻繁出現在坐探的報告中。可見,對政情的關注是地方要員派遣坐探的重要目的。

在呈遞的報告中,坐探並非只是單純記錄事情的原委,有時還會加上自己對時事的看法或評價。例如,姚張樹在一份報告中描述了清廷計劃通過總稅務司與各國商議,擬撤銷設在通商口岸的外國郵局,以此應對中國郵局的巨額虧損。但姚張樹認為朝廷此舉並無可行性:「今已非其時,國家亦無此巨款購回,似非總稅務空言即能照辦也。」(《張曾敭檔九》371頁)從實際發展的狀況來看,清廷的這一策略的確沒有成功。再如,南昌教案發生後,姚張樹除了描述各方反應之外,也在報告的字裡行間流露出自己的擔憂:「省城人心惶恐,匪徒藉端仇教,後患正難逆料。」(《張曾敭檔九》395頁)可見,坐探的角色,一則搜集情報,一則,也略為屬官盡幕僚的職責。

那麼,坐探所搜信息的準確性又如何呢?這與他們的信息來源直接相關。事實上,坐探報告中常見「津報雲」、「京報雲」等字樣,這說明報刊實為坐探的重要信息來源之一,風聞言事也就成了自然之事。而晚清時代的報刊文章,泥沙俱下,謠言、訛言是常見的事。如此一來,坐探所呈遞報告的準確性必然難以保證。現舉一例以資佐證。李景枚於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向浙撫張曾敭寄出一份報告,內稱十一月二十六日中日雙方在北京達成新約,並將條約內容十二款節略抄錄。根據籤約日期與地點可知,此一新約為《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其附約。儘管李氏的報告準確指出條約內容有十二款,但無一款與最後公布的條約正文相同,內容相差甚巨。在撤兵、開埠、鐵路權益等關鍵問題上的敘述更是與原文有著天壤之別。例如,在日軍撤兵的時間上,附約只規定日本護路兵將與俄國護路兵同時撤退,並未寫明具體時限。但在李氏報告中則稱「日本在南滿洲之兵隊十八個月內盡行撤雲」。附約中並未提及日本租借關東州的期限問題,李氏報告則憑空出現了「關東半島之租藉以一千九百卄三年三月為限期」(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彙編》338-341頁,三聯書店1957年版;《張曾敭檔九》364-367頁)。李景枚自言報告內容由西報翻譯而來,可見坐探無法避免以訛傳訛。

張曾敭

在清代,統御天下的皇帝設其「耳目」,江寧、蘇州、杭州三大織造所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充當皇帝的御用「耳目」,這是我們所熟知的。而這裡所論述的,鎮守一方的地方官以「坐探」作為搜集情報的「耳目」,則讓我們看到一種層級化、隱秘性的政治文化。這種「耳目文化」所指向的一個核心問題就在於確保信息來源渠道的多樣性及準確性,以利於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孔飛力曾通過「叫魂」一案,對清代中國政治與信息傳播之間的因應作了非常精到的分析。皇權與官僚之間對信息資源的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那場妖術大恐慌從開幕到落幕的一個核心因素。申而論之,一個政府的有序運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信息的有效掌控。軍政信息的傳遞系統能否高效運作,直接影響到政治權力的表達與實踐。另一方面,類似邸抄、京報等公開化、制度化的信息來源在時效性與準確性上愈來愈無法滿足各級官員對政治信息的需求。因此,他們才需要藉助私人關係,通過坐探來構築一條排他性的信息通道,以便從容應對瞬息萬變的政局。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在歷史場域中隱而不彰的坐探也是地方政府的組成部分。他們側身官場,人微言輕,卻又在無形中改變著官場。

(本文載2016年7月10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

相關焦點

  • 5部官場小說:從村幹部到市長,主角在官場上左右逢源適應規則
    小編最近迷上了官場小說,今天整理了一下,就在這推薦給大家了,保證每本小說都讓人愛不釋手。5部官場小說:從村幹部到市長,主角在官場上左右逢源適應規則。《官場現形記》的結構,依然是傳統的「移步換景」,如串珠狀地展開情節,如此,便可輕易地展現晚清中國,晚清官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各種人物,各個方面的萬千醜態,最要緊的是,小說深刻地揭示了官場的諸多潛規則,讓今天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的我,瞠目結舌,油然感慨,自己雖沒有檻外人的清高,卻還是檻外人般的不懂事。
  • 陳曉平:張之洞的香港「坐探」何獻墀
    中法戰爭期間,張之洞高度依賴香港「坐探」提供法軍情報,其中最重要的是何獻墀。何獻墀是省港電報、大嶼山銀礦、香港中華商會的創始人,廣州自來水的首倡者,一生致力於在香港維護華人權益,為晚清香港重要的華人領袖,也是張之洞發展近代工業的啟蒙導師。何獻墀事跡在大陸幾近失傳,是士紳排斥「新階層」的結果。
  • 晚清三屠:袁世凱殺義和團不眨眼,張之洞一人花光朝廷國庫
    晚清官場有三屠之說。何為民屠、官屠、財屠?這是晚清三位大臣的外號,合稱晚清三屠。這三位分別是誰呢?民屠袁世凱,官屠岑春煊,財屠張之洞。三位皆是晚清的封疆大吏,慈禧老佛爺跟前的大紅人。三人的外號因何而來呢?且聽我慢慢敘來。民屠者,屠民也。屠,即屠殺。袁世凱得到這個稱號,與他在山東當過巡撫有關。
  • 獄偵耳目
    看守所內的獄偵耳目,一般分兩類:一類了解人犯動態,主要用於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保證監所安全,名為「控制耳目」;一類配合預審,主要用於突破重大案件或疑難案件,名為「專案耳目」。袁連芳正屬於後者。  按照法律規定,餘刑在一年以上的罪犯,都必須移送監獄服刑,但因為「任務在身」,袁連芳在杭州市拱墅看守所呆了三年半。圖為杭州市拱墅看守所。
  • 錦衣衛:大明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為何在明亡時不見蹤影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錦衣衛除了檢查百官,錦衣衛還負責收集朝野內外的各種情報,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其成員星羅棋布,散布在民間各處,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四處收集各種情報,供朝廷決策。錦衣衛從不屬於任何組織和個人,只對皇帝一人負責,說白了,錦衣衛就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那麼,必然也是皇帝最信任之人,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權力極大,只忠於皇帝。
  • 愛耳目攝像機入駐「萬悟互聯體驗館」
    近日,智能攝像機行業領先品牌的愛耳目,成功入駐由薈圖科技與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聯合打造的「萬悟互聯體驗館」,探索多樣化營銷模式,並亮相 「萬悟互聯E空間2016全媒體新品發布匯」暨萬悟互聯體驗館試營業媒體見面會。
  • 「監獄、看守所耳目偵查」還需要嗎?
    隨著神秘證人袁連芳的浮現,這個為某些偵查人員熟稔但為公眾所陌生的偵查方式終於浮現在公眾面前,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獄偵」,或者稱「監獄、看守所耳目偵查」,也就是公安機關利用監獄、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罪犯作為偵查機關的耳目,幫助偵查機關發現線索,獲取證據,得以偵破案件的一種偵查方式。   積十多年在檢察機關工作的實踐,我當然知道一些公安機關在使用「耳目偵查」。
  • 專訪愛耳目劉圖南:家庭關愛新「看」法
    劉圖南告訴我們,他們大概在8年前就提出了做家庭安防產品的設想,劉所在的團隊便是北京愛耳目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百度i耳目的技術支持方。愛耳目的團隊大約在5年前就開始試驗家庭安防產品,3年前由於跟百度的機緣一起做了小度i耳目。它的前身是一家叫做中視裡程的安防產品公司,主要面向2B的安防市場。
  • 愛耳目智能攝像機走進埃及科技展
    近日,愛耳目智能攝像機搭載百度雲平臺,首次在埃及高科技展上完美亮相。與此同時,正在埃及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與埃及總理伊斯梅爾一起參觀了此次由中國政府主辦的高科技展,而作為高科技創新產品的愛耳目智能攝像機更獲得了習大大的高度關注。
  • 他就是北京派來的坐探
    體壇周報特約記者徐崗長春報導 「X,沈祥福就是北京派來的坐探!」4月10日的長春經開體育場,一名主隊球迷憤怒地罵著。沈祥福木然坐在椅子上,木然面對滿場此起彼伏的下課聲。
  • 臨清市看守所召開專題會議 研究耳目物建與使用
    管教民警應通過平時的談話教育,選擇能夠積極改造、自身素質較好,同時罪行較輕,服從管理,積極公平反映問題的在押人員,設立為耳目,這樣能夠準確掌握獄情動態。    二是做好耳目身份保密工作,確保耳目人身安全。
  • 夜視能力超強 愛耳目小白攝像頭天貓到貨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行情報導)愛耳目小白家庭攝像頭是一款13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它可以輸出720P級別的影像,它擁有90度超大可視角,輕鬆覆蓋屋內各個角落,並支持雙向語音通話,關愛爸媽關愛家庭就靠它。目前,愛耳目小白家庭攝像頭天貓商城有售,價格299元。
  • 皇甫崢崢: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
    2020年10月24日,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歷史系皇甫崢崢副教授以「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為題,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進行線上講座,介紹了其新近整理史料《晚清駐英使館照會檔案》。本次講座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戴海斌教授主持。
  • 在人耳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出自: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語)》、《史記》……諸書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在人耳目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指都已熟知。 在人耳目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在人耳目(zài rén ěr mù) 成語釋義: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 官場小說,只屬於中國男性的致幻劑
    閻真《滄浪之水》《滄浪之水》是最早一批官場小說之一,也應是迄今為止影響最大的官場小說,對眾多理想主義者給予了一場現實主義教育。這本書講述了主角池大為的宦海沉浮歷程,細緻地描寫了他的心態變化和多次重大選擇的操作手法,藉助他以及他生活之中接觸到的一眾體制內知識分子,討論了知識分子在官場何以立足的大問題。
  • 小度i耳目怎麼更改重新綁定另一個帳號
    如果想換另一個帳號,才需要原來帳戶上把綁定的小度i耳目註銷一下設備,然後再重新綁定一次就可以了。下面我來演示一下小度i耳目怎麼更改重新綁定另一個帳號?通過下面這個方法把你的小度i耳目註銷掉。退出以後,然後再點擊【開始我的耳目生活】這一步很重要了,需要在這裡輸入你新的百度帳號,然後在這裡登陸上去就可以了。登陸成功以後,然後再點擊我的攝像頭下面的【+】,然後就會確認你是不是要綁定在新的帳號下面。最後再按照怎麼連接的方法,再次連接一次就會綁定在新的帳號中去。
  • 《走進國學》楊景龍: 「新天下耳目」的蘇軾詞
    蘇軾的這些貢獻讓其在詞壇佔有重要地位,後人用「新天下耳目」來形容蘇軾詞作的獨特。  本期節目起,國家二級教授、安陽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楊景龍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新天下耳目」的蘇軾詞。    通過楊景龍教授的梳理,我們知道詞其實是一種和樂歌唱的詩體。
  • 官場小說:秘書的下場
    其實,官場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領導不願意重用你,但也儘量照顧性安排一個合適的去處,咱就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幾斤幾兩。尤其是面對鐵板一塊的官場小圈子,千萬不要固執硬碰,不懂得拐彎,不能夠變通,很可能面臨被排擠的命運。體制內的人,做事可以高調,做人和說話最好中規中矩,一個人越是中庸穩重,越有好機會和舞臺。你說是嗎?
  • ...智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作投資北京愛耳目...
    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耳目」)。現就具體情況公告如下: 1、業績目標及補償 原《北京愛耳目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協議》第4.1條業績目標規定:「愛耳目核心管理層股東趙曉俠、李玉會(豐繼明)承諾,愛耳目2015年至2017年各類智能攝像頭實際銷售數量每年分別不低於50萬個、200萬個、400萬個,合計650萬個。
  • 小度i耳目,邁出百度智能家居的一小環 | 獵雲網
    但是小度i耳目有一點還是讓我眼前一亮。在小度i耳目的FAQ(常見問題)下,有幾個回答很有意思。產品要接近用戶必須要態度親和有趣,官方的死板回答會埋沒這方面價值。 但好似小度i耳目火起來不是因為上述這些,而是因為百度聯合北京動物園上線了國內第一個網上直播動物園活動,視頻的主角是動物們,成載體是小度i耳目。 可以肯定的是,直播動物園的活動很是成功。智能硬體,動物,小孩,o2o。各個詞彙都適合於媒體,報紙,電視臺做報導素材。加之6月1。小度i耳目算是刷了一遍人們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