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心臟病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小則引起身體不適,嚴重則可能會危及生命。當心臟病病情嚴重之後,患者往往都需要進行手術來治療,其中心臟支架手術就是心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一種,許多心臟病患者對此也是很熟悉。
心臟支架有什麼作用?
心臟支架又稱為冠狀動脈支架,是在心臟介入手術中常用到的醫療器械,它的放置由一個導管引入,到達血管狹窄的部位後,導管上的球囊撐開,將心臟支架撐到貼在血管內壁,從而起到支撐冠狀動脈的作用,支撐開的冠狀動脈能夠保持擴張狀態不塌陷,疏通血管,解決因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問題。
什麼情況下需要放支架?
雖然說心臟支架算是冠心病患者的「保命神仙」了,但放置心臟支架的手術畢竟也是手術,而且心臟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做手術會有更高的風險,而且放了支架之後也不能治療好自的冠心病,因此他們也更加懼怕和拒絕做這個手術。
而且在自己能走能吃的時候,大家都不覺得自己的心臟有太大的問題,所以覺得能拖一時是一時,實在不行再放個支架。但是在下面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及時做心臟支架了:
血管堵塞程度超過八成。血管堵塞超過80%,已經非常影響心肌供血,這個時候還不做心臟支架,可能會導致心肌長期慢性缺血,功能開始下降。同時80%堵塞到完全堵塞距離很近,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血管完全栓塞,發生心梗。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梗發病突然,需要快速及時地救治,否則心肌會因為長時間缺血死亡影響心臟功能。而防治心臟支架能夠快速打開已經閉塞了的血管,恢復心臟功能,其作用效果比溶栓劑和藥物治療都要快且好。
心絞痛。不穩定出現的心絞痛、或者經過長時間運動後出現的心絞痛患者都可以使用心臟支架,達到預防心梗發生的作用。
一個心臟支架可以「管」幾年?
小九也收到過一些患者的私信,詢問放支架以後可以保證多久不生病。
心臟支架主要由金屬合金製成,理論上來說置入血管後可以使用終身,但現實情況是,有7%-8%的患者在置入心臟支架後,又會因為再狹窄的情況需要再次植入,以下這些原因都有可能會引起置入心臟支架後血管再次狹窄,影響術後療效。
飲食不注意。冠心病與飲食習慣在較大程度上有關聯,日常飲食重油重鹽都可能增加原本的高血壓、高血脂情況,為本已經脆弱不堪的血管再次增添壓力。
藥物服用不規律。放心臟支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它只是緩解了血管狹窄的情況,而並沒有根本治療冠心病問題,因此還需要保持吃藥習慣,這樣才能防止血管再次出現狹窄的情況。
久坐不運動。有的患者認為自己有心臟病,運動會對心臟不好增添心臟負擔,這種想法恰恰是錯誤的。適量的運動能夠幫助控制血壓,還能有降血脂的作用,從長遠角度來看是保護心血管的一種做法。
因此,對於心臟支架可以用多久這個問題,關鍵在於每個患者術後的自我管理,只要在飲食起居等方面多注意,患者一樣能夠健康長壽。
參考文章:
【1】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臟支架後也有「壽命」?做好這幾點,支架才能持續暢通》,丁香園,2020-4-30
【2】馬景濤.心臟支架術後仍需調養維護[J].老年健康,2012(9):16-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