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來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特別版本:竹鼠,能不能當成藥用動物來養?

2021-01-21 瀟湘晨報

問:桂林的一位聽眾向我們提問說,她家是桂林農村的,村一直養竹鼠來賺錢。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後,她們都響應號召處理了竹鼠,每一隻補償了180塊。現在父母閒下來了,不知道幹什麼好,畢竟她們年紀大了。原來養竹鼠很輕鬆,吃的也都是甘蔗、竹子之類的綠色材料,又沒有汙染。現在養蛇的,可以賣給製藥廠,養孔雀的可以賣給公園當觀賞。那麼,能不能讓她們繼續養竹鼠,幫找人來收購去製藥廠呢?

答:這個問題,早已經有了參考答案。根據廣西林業、財政等部門2020年6月下發的《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家養陸生野生動物的處置方式主要包括這幾種,分別是:綜合利用、轉產轉型、科學放生、種源留存、無害化處理以及國家規定的其它處理方式等。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竹鼠的藥用價值並不算特別高,並且竹鼠沒有列入相關藥典及醫藥標準,目前也沒有專門進行竹鼠藥用化的企業,竹鼠無法開展轉產轉型,也不能在市場上售賣,所以不建議您的父母繼續進行竹鼠的養殖,父母可以考慮進行雞、鴨、牛、羊等有更廣泛市場前景的畜禽進行養殖。

201001竹鼠養殖.mp31:59

來自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記者:雷俊

【來源: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竹鼠、果子狸…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完整名單來了
    竹鼠、果子狸…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 111為指導養殖戶合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範圍
  •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竹鼠、蛇等都不能吃了
    《決定》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堪稱「史上最嚴」。很多人疑問,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不能再吃了?2月26日,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和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研究員胡慧建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後,具體哪些動物能吃,可參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及以後公布的相關名錄。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麂子、果子狸等不能吃了!
    對確需退出、在四川有自然分布或歷史分布的,經評估後優先放歸自然;對不能放歸自然的,積極協調收容救護機構收容;對採取上述措施不能處置的,採取無害化處理,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國家林草局《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執行。收容、無害化處置經費由縣(市、區)財政承擔。
  • 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等45種野生動物
    到今年年底前,竹鼠、果子狸、豪豬、鴻雁等45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養殖繁育行為,全部關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發布《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 64 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範圍。其中,對竹鼠、果子狸等 45 種野生動物,今年 12 月底前要停止養殖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對刺蝟、豬獾等 19 種野生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但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麂子、麻雀、娃娃魚都不能吃了!
    對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和明確按照水生動物管理的動物,納入家禽家畜和水生動物管理。對可轉為科研、藥用、展示等非食用性用途的,支持依法依規轉作他用。對確需退出、在四川有自然分布或歷史分布的,經評估後優先放歸自然;對不能放歸自然的,積極協調收容救護機構收容;對採取上述措施不能處置的,採取無害化處理,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國家林草局《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執行。
  • 年底前竹鼠、豪豬等45種野生動物將停止養殖
    政策來了,聚焦野生動物分類管理,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禁食野生動物」的呼聲強烈。1月21日,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對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在其飼養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嚴禁對外擴散,禁止轉運販賣」。2月24日,全國禁食野生動物決定通過,竹鼠作為「三有」保護動物亦在本次禁食行列。
  • 45種野生保護動物年底前停止飼養!網友:人工繁育的鸚鵡能養?
    寵物鸚鵡也能被拍賣?無底價,網友:撿漏虎皮鸚鵡僅5元拍得 前幾天看到林業局發公告了,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完整名單,我就趕緊點進去看有沒有鸚鵡品種,原來是禁食名單,以前人工繁育的可食用野生動物,現在不準吃了,反正我不吃野生動物和我沒什麼關係,鸚鵡做為觀賞鳥,所以不在裡面,那麼我們看看都有什麼品種,以及最近關於鸚鵡的政策。
  • 竹鼠禁養了!瀘州合江養殖戶改行當羊老闆
    今年,我國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趙強和羅軍養殖的竹鼠。「禁野令」剛出,不少涉及野生動物養殖的農戶損失不小。「竹鼠不能對外賣,也沒有收入,面對每天的支出,我每天都很焦慮。」
  • 賀州竹鼠養殖業何去何從?最新消息來了!
    市民鄧先生:「我在八步區蓮塘鎮蓮塘村開了家養殖場,專門飼養了500多隻竹鼠,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售賣,導致竹鼠滯銷沒有收入,生活已無經濟來源,不清楚現在是否還能養殖和售賣竹鼠?如果不能養殖,是否會有補償?市民鄧先生飼養的竹鼠「現在還處於疫情期間,自己養殖的這些動物該怎麼辦,難道我們養殖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竹鼠這樣死去嗎?」
  • 官方:積極引導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等45種禁食野生動物
    國家林草局:積極引導今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等45種禁食野生動物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記者胡璐)為指導養殖戶合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範圍。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生效,深海大龍蝦還能吃嗎?
    就拿竹鼠為例吧,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有飼養竹鼠的傳統,有些地方竹鼠養殖業還形成了規模效應,飼養竹鼠甚至成了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手段。竹鼠養殖技術在央視七套《每日農經》、《致富經》等欄目還多次報導過,公開出版的養殖技術書籍也不少。而此次全國人大「全面禁止食用」的決定並沒有羅列相關動物名稱,竹鼠到底未來能不能養,怎麼養?農戶和企業其實挺糾結的。
  • 所有野生動物都不能吃了!常德處置蛇類40萬餘公斤、竹鼠5萬餘公斤...
    日前,常德市鼎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將1000隻鴻雁和斑嘴鴨帶到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放生,這是該區積極響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退出政策採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今年來,該區積極開展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退養補償工作,對鴻雁、斑嘴鴨等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放歸自然,蛇類、竹鼠、豪豬等實施轉作他用或無害化處理。
  • 禁養竹鼠的損失,不能讓養殖戶自己扛
    疫情之後,食用野生動物的危險性,引發了全社會的反思。為了回應這種關切,今年2月,全國人大出臺了關于禁食野生動物的相關決定。隨後,農業農村部4月8日發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5月8日徵求意見截止。這個目錄通過後,進入這個目錄的,才可進行以商業為目的的養殖和食用。
  • 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因為隔離,一個「養蛙聯盟」1700噸存欄蛙不能賣
    實際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30多年發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已在我國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養殖種類也很繁多。 姚平英是一名竹鼠養殖戶,現在養著55隻竹鼠。「去年才引進了40隻竹鼠繁育,目前都還沒賣過。」1月底,姚平英的所有竹鼠被封控隔離,目前林業部門先後來了六七次,囑咐她現在絕不能出售。這段時間,竹鼠的生老病死也在嚴厲的監管之中。
  • 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果子狸、豪豬等在內
    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果子狸、豪豬等在內  olivia chan • 2020-10-09 15:43:13 來源:前瞻網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都不能吃了!
    全面停止辦理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獵捕以及出售、購買、利用陸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相關活動的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對因科研、藥用、展示等非食用性利用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落實檢疫檢驗。對已發放的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繁育和出售等行政許可證件及文書,依法及時撤回、註銷或變更註明許可事項。
  • 果子狸、竹鼠、豪豬等64種野生動物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布通知明確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其中竹鼠、>19種野生動物允許非食用目的的養殖通知明確,其所指的禁食野生動物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布前養殖食用、不屬於畜禽範圍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動物和以保護繁育、科學研究、觀賞展示、藥用、寵物等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
  • 吃竹鼠等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罰!
    3月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自治區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申華林介紹,《決定》彌補了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關於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漏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 不得食用的在養野生動物如何處置?權威解答來了
    「禁食野生動物」決定出臺後,不得食用的在養野生動物如何處置?對於在養野生動物善後處理,農業農村部表示,國家林草局先後發布了貫徹落實《決定》的通知、《關於穩妥做好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的通知》,5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對在養野生動物處置、養殖戶補償、轉產轉業等作出安排。
  • 24萬名從業者面臨轉型壓力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亟需調整
    報告顯示,受「史上最嚴野生動物禁食令」影響的物種涉及蛇類、雁鴨類、雉雞類、竹鼠、豪豬、果子狸等六大類,相關從業人員超過24萬、在養動物估值超110億元、設施投資估值約74億元。  對於能夠轉型做藥用等其他用途的在養野生動物,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竇樹華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非食用利用養殖審批規定,針對科研、藥用、展示等野生動物的審批、檢驗檢疫等具體規定,明確審批條件、程序、提交材料、規範檢驗檢疫,防治疫源疾病的傳播擴散,降低養殖主體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