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籃球新勢力
2020年上半年,被視為韓國籃球希望之星的呂俊碩結束了海外留學生涯回到國內。由於在澳大利亞學校的英語和學業得不到認可,他決定暫時放棄進軍NCAA甚至NBA的夢想,轉而回國發展。雖然職業生涯受到一定程度打擊,但他雄心不改,希望能夠成為韓國青年一代領袖,帶領韓國國青重回亞洲之巔。
呂俊碩,與李賢政、楊載民一起,被譽為韓國籃球三大希望之星。
出生於2002年,身高2.04米,場上司職大前鋒的呂俊碩成長速度驚人。
早在初中時期的龍山中學,他在全國錦標賽與平原中學的決賽中,取得了44分、31個籃板的成績,帶領球隊奪得了冠軍。升入龍山高中後,在2018聯盟會決賽中,他以37分、21個籃板的表現帶領球隊獲得了冠軍。
2018年夏天,年僅16歲的呂俊碩得到了韓國國家隊的徵召,參加了在泰國舉行的U18男籃亞青賽。
雖然比身邊隊友都要小2歲,而且是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但呂俊碩依然成為韓國隊的定海神針,場均得到16.2分,6.2個籃板、1.8次蓋帽和1.2次搶斷的不俗數據。
他和李賢政兩人扛著那支韓國國青前行。雖然個人發揮亮眼,但球隊整體實力欠佳,在四分之一決賽以85-90不敵郭昊文領銜的中國國青,之後的排位賽中韓國隊又連續不敵伊朗和巴林,最終位居第八。
而在2019年NBA「籃球無疆界」亞太訓練營中,他給人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全程表現突出的呂俊碩,獲得了全明星球員和訓練營最有價值球員的稱號。
呂俊碩獲得「籃球無疆界」MVP
然後他又參加了在芝加哥舉辦的2020年NBA全明星周末的「籃球無疆界」全球訓練營,在那裡和NBA球員們零距離接觸,現場接受了NBA球星塔克·法爾和帕斯卡爾·西亞卡姆的指導和經驗分享。
這樣一位天賦異稟的青年才俊,必然無法滿足只在國內發展,事實上,從剛開始接觸籃球時,呂俊碩就想去海外深造。
早在2017年呂俊碩還在讀初三時,就曾經和李賢政一起參加過亞洲太平洋訓練營,當時澳大利亞NBA學院的球探對他產生了濃厚興趣,希望能招募他至學院。不過呂俊碩的父親認為,最好讓他先體驗一下國內的高中生活,於是出國的計劃被推遲。
另一方面,2018年U18亞青賽上韓國輸給中國,最終僅位居第八的現實,給了呂俊碩「很大的刺激」。
在那屆比賽,他因為身高出眾被教練安排打5號位,但呂俊碩認為自己的技術特點更加適合打3或者4號位,最終教練沒有採納他的意見,而他也沒能完全發揮實力,留下了巨大遺憾。
這樣的結果,更加堅定了呂俊碩出國的想法。
2018年10月份,為了提升個人實力並徹底轉型,呂俊碩和好友李賢政一起前往澳大利亞NBA學院訓練,參加在那裡的澳大利亞U20青年聯賽。
兩位韓國籃球的希望之星共同奔赴海外打球,引發了國內輿論界的關注,畢竟他們倆在U18亞青賽上的耀眼光芒給了韓國民眾很大希望。
特別是韓國籃球多年在亞洲被中國壓制,並且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強國入亞之後,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還要擔心日本、菲律賓等球隊逐漸超越,韓國人希望這兩位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小將能夠儘早承擔起引領韓國籃球的重任。
但誰能想到,兩個人的命運在澳大利亞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軌跡。
繼承韓國傳統優勢的李賢政擁有充沛的體能、精準的三分、兇悍的防守,他在澳大利亞以及先前U18亞青賽的活躍表現,受到了眾多美國大學的關注。其中,戴維森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最終他選擇了戴維森大學並於2019年5月入學。
李賢政已被視為韓國男籃下一任核心
戴維森大學是美國排名前十的文理學院,是現NBA最頂級明星之一的史蒂芬·庫裡(Stephen Curry)的母校。學校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培養投籃手的教育體系,庫裡就是戴維森大學投籃手教育體系下最成功的的代表人物。
對於李賢政來說,進入戴維森大學意義重大,他是在歷屆韓國選手中繼李恩貞、崔鎮洙、申在英之後的第4位入學戴維森大學的選手,是第2位入學戴維森大學的男性選手。
國際籃聯(FIBA)稱李賢政為亞洲最有潛力的選手。早在今年7月份,FIBA通過官方網站,討論了李賢政進軍NBA的可能性。
而呂俊碩則陷入了掙扎之中。
原本他的目標是從澳大利亞進軍NCAA,李賢政進入戴維森大學令他非常羨慕,因此也到處打聽消息,看是否有實現目標的機會,但他發現現實比想像中要難。
「如果只看籃球,我完全有能力可以考上。但是相比籃球,學校更注重學業,所以這部分對我來說是有點難度。再加上我的英語不是很好,還要用英語學習,即使100%打籃球,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學習上對我來說會比較吃力。」呂俊碩在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透露了自己的最大難處。
雖然在澳大利亞的籃球場上,呂俊碩用基本英語和教練隊友溝通沒問題,但是進入文化課堂,難度就完全不一樣,學業上的壓力讓呂俊碩感覺非常辛苦。
日常生活更是讓他感覺無聊。「雖然和朋友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但是周圍什麼都沒有,所以無處可去。這裡只適合運動和學習。除了偶爾和朋友們打電話聊天之外,沒有什麼可以打發日子的事情了。澳大利亞的朋友們偶爾會在家裡開派對,但我個人並不喜歡這種氣氛。」
在這種情況下,呂俊碩和父親進行了溝通,做出了一個無奈卻又果決的決定:提前結束澳大利亞的學業並返回國內。
今年上半年,他回到韓國,再次回到了母校龍山高中。由於龍山高中並不認可澳大利亞NBA學院的學業,呂俊碩不得不留級,重新念起高二,和自己的師弟師妹們成為了同班同學,這讓他一度感覺很不自然。
這種鬱悶心情唯有靠籃球來消解,呂俊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訓練中,在澳洲的打磨讓他的個人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而回到國內更是讓他沒有對手。
他展現出了更為強大的一對一能力。以往面對比自己高10釐米的選手,他會無能為力,但如今可以背身籃下強攻。不僅如此,在澳大利亞他還學會了一手3分球,可以讓自己的投射距離變得更遠。
在面對對手的包夾防守時,他依然能夠非常冷靜地處理好球,有時甚至可以以控球後衛的身份去支配球,這讓他在高中選手中顯得鶴立雞群。
從2020年開始韓國籃球徵程的呂俊碩,有可能在2年後參加KBL新人選拔賽。他的身體條件非常好,潛力無窮。前全州KCC主教練秋升均帶著他一起訓練後曾表示:「俊碩一定會成長成為很厲害的選手,雖然只教了他一個動作,但是他能從一個動作當中衍生很多東西,很有想法也很有才華。」
KBL的一位相關人士也表示:「如果呂俊碩參加KBL選秀的話一定會受到很多球隊的關注。因為年紀小,只要教得好,就完全有可能成長成為宋喬昌一樣代表韓國男子籃球聯賽的選手。」
宋喬昌畢業於三一商業高中後,立即參加了KBL新人選秀,並以第3順位加入了全州KCC,迅速成長成為聯賽頂級選手。
而呂俊碩雖然選擇回國發展,但本人並沒有放棄更高的目標,「我的終極目標還是進軍海外市場,這一點沒有變化。雖然可能比較難進軍NCAA,但是我想挑戰NBA夏季聯賽。但在那之前我想是不是應該先服完兵役。」
「雖然不知道我以後會在哪裡打球,但是我想以韓國選手的身份到達職業的頂峰,不管是KBL還是NBA還是其他地方,我都會希望得到最高評價。」他說。
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項任務,是2020年U18男籃亞青賽,因為疫情的原因,這項賽事的最終時間和地點都暫未確定。
不過呂俊碩已經信心滿滿,他希望能夠幫助韓國國青重返亞洲前四。事實上自從2017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加入亞籃聯之後,韓國男籃在亞洲青年級別賽事上一直未能進入四強。呂俊碩希望,從最近的這次比賽開始,他和隊友必須拿出更多的精力來改變這種狀況。
「我想贏得冠軍。我必須和球員們談談,告訴他們帶上更多的能量——就像我一樣。」呂俊碩說。
—END—
更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