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和遺傳的關係

2020-08-28 Wannabe

其實呢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的人說喝酒是練出來的有的人說酒量是天生的。

但有研究證明飲酒基因是可以遺傳的

2013年12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酒量大小及有無酒癮,絕非後天鍛鍊養成的,而是由「飲酒基因」所決定。

首先,他們培育出一種愛酒勝過喝水的老鼠,證明了喝酒習慣具有遺傳性,是由基因決定的;接著,他們設計了「酒精挑戰」賽,要求300餘名受試者在8分鐘內喝下一份濃度為20%的酒精溶液。喝完後,他們還需填寫表格,記錄自己的感覺;一種特殊儀器,還被用來測量酒後身體晃動程度,說明受試者醉酒程度。

研究者Raymond L. White發現,15號染色體上部分基因與喝醉程度緊密相關。這一飲酒基因是一群基因在起作用,經過複雜的變化過程後,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有趣的是,飲酒基因能隨繁殖代代遺傳。換言之,老爸能喝一斤,兒子肯定少不了八兩。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人是否醉酒,取決於血液中乙醇的濃度

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步態蹣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了0.7%,人就會死亡

對於乙醇的承受力人與人的差異很大,這是由於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

酒精(乙醇)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肝臟的酶系統中的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

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

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和乙醛對人體危害最大

在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數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

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為乙酸,而是以乙醛繼續留在體內,使人喝酒後產生噁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

也就是飲酒量大小取決於你體內乙醛脫氫酶有多少,也就是你體內的解酒能力與遺傳有關係的;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人,大量飲酒後,都是會引起身體不適。所以要適量飲酒喲,遇到推不掉的酒局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酒嚼解酒糖護肝醒酒,防止宿醉

相關焦點

  • 酒量可以後天練出來嗎?專家:酒量的大小,關鍵在於這個因素
    我們首先來搞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酒量。人們常說的酒量是指從飲酒開始到出現酒精中毒所能承受的酒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酒量大小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而不是後天能練出來的。同樣,喝酒臉紅也是由基因因素決定,臉紅恰恰意味著不能喝酒。我們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
  • ...多個影響酒量的新基因,大規模基因組分析揭示酒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過量飲酒被認為是遺傳和非遺傳危險因素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過度飲酒者在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上顯著高於常人,但很少人研究報導基因位點與飲酒量的關聯性。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確定與極端人群飲酒水平相關的遺傳因素,並使用模型生物和基因晶片技術檢查結果的功能有效性。
  • 新研究發現:多個影響酒量的新基因,大規模基因組分析揭示酒量高低...
    過量飲酒被認為是遺傳和非遺傳危險因素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過度飲酒者在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上顯著高於常人,但很少人研究報導基因位點與飲酒量的關聯性。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確定與極端人群飲酒水平相關的遺傳因素,並使用模型生物和基因晶片技術檢查結果的功能有效性。
  • 山東人酒量其實一般?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發
    日本人群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重疊長期以來,中國人的很多遺傳疾病研究,都直接應用外國人的數據和結論。但由於不同地域人群和種族之間的歷史淵源和遺傳背景存在著巨大差異,如果把具有其他人群偏向性的知識和結論直接用作中國人的疾病風險評估、遺傳諮詢或診斷治療依據,並不完善和可靠。
  •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能不能喝酒?它說了算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為啥同樣的酒,不同人的反應差別巨大?能不能喝酒,到底看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點01.酒量大小能遺傳嗎?兇殘的乙醛遇到它的天敵乙醛脫氫酶(ALDH)會轉化為相對無害的乙酸(醋的成分),最終乙酸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整個過程中乙醛脫氫酶(ALDH)是酒精代謝的關鍵酶,決定了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酒量大小。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有人說,「喝酒上臉的人,說明酒量很好,放倒一桌人沒問題」!也有人說,「酒量是練出來的,只要多喝就能越戰越勇」。一、喝酒臉紅和臉白,誰的酒量更大?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有些人喝酒臉白。為什麼臉紅?
  • 誰的酒量好?基因說了算!河南人酒量全國名列前茅,比山東人還能喝
    比如,河南人和藏族、蒙古族人民一樣,酒量居於全國前列;一喝酒臉就紅的人,不是因為酒量好,而是因為代謝能力差。這些觀點都來自首次發表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4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
    基因測序研究表明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無疑將加速對自閉症的理解和個性化治療方法的推進。它幫助人們認識到,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那麼,基因檢測究竟在何種程度上能幫助人們預防和治療自閉症呢?在未來是否可以幫助趕走自閉症及其他精神類疾病呢?
  • 酒量真的能練出來嗎?
    這些人通常也只是發生對酒後某時段的記憶問題,但其基本技能和知識都不會受到影響,行為動作也不會有問題。人為什麼會喝斷片兒?要知道,酒精實際上是一種麻醉劑,可以刺激人的大腦。由於不同的人對酒精的耐受性不同,所以有的人酒量很大,喝很多酒也不會斷片兒,而有的人酒量較小,其身體對於酒精的耐受力也比較差,就容易發生斷片兒。與此同時,一個人由於身體素質的變化,其對酒精的敏感性也會隨之變化。酒量能不能練出來?
  • 年齡和遺傳關係對非洲象雄象聯繫的作用
    因此,雄象往往會選擇年齡相較的親戚組成夥伴關係並彼此搏鬥陪練,即年齡相近的雄象和具有較高成對遺傳親緣關係的雄象將有更高的關聯指數(夥伴關係)遺傳樣本收集和微衛星基因分型:採集雄性糞便樣本,提取DNA進行基因分型。成對遺傳親緣關係的估計:估計所有雄性個體成對的遺傳親緣關係(R)。人工智慧分析年齡、遺傳親緣關係與雄象關聯的相關性:採用人工智慧檢驗年齡相似性和遺傳親緣關係是否影響雄象的關聯模式。
  • 大象的酒量怎麼樣?
    愛喝酒不打緊,有的人酒量大,而有的人喝不了幾口就張牙舞爪,讓同行小夥伴處理不及。人況且這幅德行,那其它的動物發起酒瘋來可就更加不受控制了。尤其是大型動物,那可真的是排山倒海啊。所以說,動物也能喝醉嗎?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細談一下動物們的酒後狀態,尤其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跟酒的不解之緣。
  • 酒量越大,肝臟「解毒」功能越好?醫生:這樣說,不對!
    相信很多人也會有和標題一樣的看法,認為確實如此啊!酒量越大的人,肝臟解毒功能就越好,越不容易得肝病。難道不是這樣嗎?甚至還有人能列舉出身邊的不少的例子,某某酒量特別好,一次能喝一、兩斤高度白酒都不醉,檢查肝功能也正常。
  • 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更好?中國最大規模全基因組研究告訴你
    由於不同地域人群和種族之間的歷史淵源和遺傳背景存在著巨大差異【2】,如果把具有其他人群偏向性的知識和結論直接拿來作為中國人的疾病風險評估、遺傳諮詢或診斷治療依據,是並不完善和可靠的。因此,基於大規模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的中國人群隊列研究,形成獨立自主和高質量的中國人群特異性數據和研究體系,將是我國精準醫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 癌症和遺傳到底有多大關係?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細胞會增長、分化和死亡,但癌症細胞只增長和分化,並不死亡,這種細胞的永生導致了失控,身體無法承受而走向死亡。這種細胞瘋長是因為基因變異,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癌症是遺傳的嗎?如果回答是,賴投胎。如果回答不是,賴自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有很少一部分癌症,大約5%到10%是遺傳的。
  • 推斷系統發育關係和鳥類物種多樣化遺傳機制
    推斷系統發育關係和鳥類物種多樣化遺傳機制「鳥綱是四足類動物中分化程度最高、物種最為豐富的一類脊椎動物,目前已知約10500種鳥類物種,廣泛分布於地球各種生境,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及維持機制的重要物種類群。」論文第一作者馮少鴻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 谷養康糧食酒爆料:12生肖酒量排行,排名第一的是……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人天生會喝酒:白酒二斤半、啤酒隨便灌;有人天生不能喝,一杯就倒,所以每個人的酒量都是不一樣的。今天谷養康糧食酒就來閒聊一下:十二星座的酒量排行,酒友們自覺對號入座。>>第十二名:屬羊酒精對於屬羊的人來說,就是用來消愁的好伴侶。一杯酒下肚,他們各種亂七八糟有的沒的思緒心情都跑出來了。喝完之後,他們就倒頭呼呼大睡!
  • 日本人哭了:難怪酒量差,原來刻在基因裡?
    《日本經濟新聞》基因解析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進步正在不斷弄清「日本人的本質」。日本人進化為不善飲酒等情況浮出水面,同時還發現了即使是日本人也能劃分為本州型和衝繩型等多樣化群體的可能性。很多日本人被認為酒量小,這是進化的結果。大阪大學的教授岡田隨象等人在1月發行的英國科學雜誌上透露了這一消息。研究人員解析了17萬名日本人的基因組,找到了在過去1萬~2萬年裡配合周圍環境而產生變化的29處。基因組本體是2條鏈相連的DNA,以4個「文字(鹼基)」記錄遺傳信息。
  • 經常喝斷片兒,酒量就真的練出來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不過,喝酒斷片並不是說自己完全喝多了,而是介於開始喝醉和已經喝醉之間,斷片會忘記身邊的人和事,但是人體基本的技能、知識卻不會受到影響,行為動作也不會有問題!所以有部分人在喝酒到一定程度後,行為會突然變得冷靜,甚至還能做到「酒後吐真言」;但是當你第二天問對方時,他一定會矢口否認,並說出渣男語錄:我喝多了!
  • 酒精代謝能力測試,你的酒量由基因決定!
    在酒桌文化的影響下,想增加酒量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只要每天喝一點,逐漸增加,酒量就會增加。但是這個方法真的正確嗎?據了解,人體內有一系列基因決定了不同人對飲酒反應的差異。這些基因從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練喝酒沒用。因為基因不同,每個人的酒量也不同。期間飲酒容易導致性激素分泌紊亂,促進肝癌的發生。
  • 科普冷知識:哪種動物的酒量最大,千杯不醉?
    世界上能最能喝酒的動物,連人都喝不過它,它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呢?還有哪些動物酒量比較大呢?還有黑猩猩也有喝酒的習慣。生活在非洲幾內亞的一群黑猩猩懂博蘇語,經常喝當地人的酒。當地人經常在酒棕櫚樹上割個口,掛一個地窖,把從洞口流出來的甜汁撿起來。這種果汁經過幾個小時的發酵就可以變成酒。傳呼機上方掛著大葉子,以防昆蟲進入地窖。黑猩猩偷酒的方式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