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朋友聚會,工作交際應酬,喝酒總是很難以避免。
觥籌交錯之際,有些人幾杯酒下肚,面不改色,一點事都沒有,有些人沾酒就臉紅,甚至一杯就倒。
有人就覺得很納悶:酒量到底由什麼決定?酒量能練出來嗎?
酒量能練出來嗎?
我們首先來搞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酒量。人們常說的酒量是指從飲酒開始到出現酒精中毒所能承受的酒量。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酒量大小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而不是後天能練出來的。同樣,喝酒臉紅也是由基因因素決定,臉紅恰恰意味著不能喝酒。
我們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飲酒後,乙醇進入人體後,首先在胃吸收,然後再進入十二指腸和小腸,最後在肝臟內由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進行分解代謝,先是由乙醇脫氫酶變成乙醛,然後氧化成乙酸,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這其中乙醛能導致臉紅、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嚴重不適的感覺。這其中乙醛能引起面紅耳赤、心率加快、神經興奮。如果一個人的乙醛脫氫酶少,則乙醛無法及時分解,不能很快轉化為乙酸時,會發生乙醛堆積,超過一定量,就發生酒精中毒,就是人們常說的「醉酒」,我們就認為這種人的酒量小。如果一個人的乙醛脫氫酶多,我們就認為這種人的酒量大。
而分解乙醇的乙醇脫氫酶和分解乙醛的乙醛脫氫酶的活動性大小,正好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不是通過後天練習就能得到的。
總而言之,喝酒是無法後天鍛鍊出來的,因為人體肝臟分解乙醇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沒有辦法通過後天練習得到提高。許多人長期飲酒後,覺得自己越來越能喝酒了,其實那是一種錯覺,是因為其身體長期受到乙醇的頻繁刺激而逐漸變得麻木,這種情況下酗酒對身體的損害更加大。
一個人的酒量無論大小,喝酒過多總歸是有害健康的,容易產生胃腸不適、頭昏腦漲等不適症狀,甚至還有可能出現胃出血、酒精性肝硬化等嚴重危害。因此,喝酒者一定不要酗酒,也不要相互拼酒和勸酒,以免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傷害。
結語
總之,人的酒量是由先天決定的,無法在後天練出來,其大小與人體中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密切相關。每個人的肝臟中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存在著很大差異,含量多則表明酒量大,含量少則表明酒量小。
參考文獻
[1]蘇揚,張瑞珍.酒量能練出來嗎[J].家庭保健,20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