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代謝能力測試,你的酒量由基因決定!

2021-03-05 惠州國一生物健康管理中心

 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惠州最新資訊

也是喝酒,有些人喝一千杯也不變色。有些人一碰酒就臉紅。在酒桌文化的影響下,想增加酒量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只要每天喝一點,逐漸增加,酒量就會增加。但是這個方法真的正確嗎?據了解,人體內有一系列基因決定了不同人對飲酒反應的差異。這些基因從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練喝酒沒用。因為基因不同,每個人的酒量也不同。期間飲酒容易導致性激素分泌紊亂,促進肝癌的發生。

提取DNA檢測酒精基因酒量 自出生就已確定

什麼是酒精基因?簡單地說,就是和酒精分解有關的一系列基因,有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等,他們決定不同人喝酒之間的反應差異。影響最直接的一個基因是乙醛脫氫酶(ALDH2),如果發生異常,乙醛就會在體內大量堆積,嚴重傷害肝臟。

人在出生時,酒精基因就已經決定了其酒量大小,終身都不會改變。我中心開展的酒精基因檢測,正是通過檢測乙醛脫氫酶對應的基因型,來分析一個人對酒精代謝能力的強弱,從而判斷是否適合飲酒。

人體的ALDH2主要分三種類型,即純合野生型、雜合突變型、純合突變型,分別代表三種不同酒精代謝能力的強弱,檢測中三種類型只有一種會呈陽性,反映檢測者相應的解酒能力。其中,純合野生型代表解酒能力好,雜合突變型為差,純合突變型為很差。而如果解酒酶無活性,則代表受檢測人對酒精代謝能力非常差。而人在出生時,酒精基因就已經決定了酒量的大小,終身都不會改變,再怎麼練酒量都沒用。

39%受檢者不適合喝酒:

據介紹,酒精基因檢測的程序並不複雜。被檢查者只要提取口腔黏膜脫落細胞,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提取DNA,通過信號點的圖譜確定被測者的基因型。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達到99.9999%以上。

基因不同酒精耐受量不同 長期喝酒易致性激素分泌紊亂促進肝癌發生:

酒精進入人體以後,將近90%要通過肝臟代謝,才能分解排出體外。剩下的10%幾乎可以通過揮發或者直接通過小便排出。酒精被吸收進入血液以後流到肝臟,肝臟中有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酶可以把酒精分解為乙醛,最後分解成乙酸排出體外。而乙醛本身就容易造成肝細胞的損害,因此,有專家戲稱,每次喝酒都是一個引起急性肝炎的過程。

臨床上有研究發現,大量喝酒的人體內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的比例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如果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可以促進肝細胞代謝,甚至會促進肝癌細胞的生長,從這一角度來講,長期喝酒會導致性激素紊亂,造成肝臟裡面不正常的惡性細胞的生長。

我國對酒精性肝病的界限是有規定的,對男性來講,如果平均每天飲酒的酒精量超過80克,長期下來會造成對肝臟的損壞,也就是說達到了酒精性肝病的診斷標準。

80克酒精量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專家舉例說,40°的白酒,相當於100毫升的酒裡面有大約40%的酒精含量,當然,計算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密度。80克的酒精,大概就相當於200毫升,也就是4兩白酒。

另外,如果本身就有C肝或者B肝的患者,再喝酒,對肝臟的損傷就更大。臨床上很多B肝患者,長期酗酒,導致肝硬化發展的機率更高,也更容易向肝癌發展,所以一定不能小看酒精的危害,尤其是肝病患者。

相關焦點

  • 酒精代謝基因檢測了解一下
    一個人的酒量是由基因決定的,所謂的酒量多少,取決於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能力。
  • 酒精基因檢測5年大數據 猜猜你的基因是啥類型?
    這個秘密在於從你父母那裡遺傳來的基因!前不久,「酒精基因檢測」的話題在我們身邊傳遍開來,對於長期被別人說「不耿直」的「一杯倒」來說,或許酒精基因檢測能成為你的「免死金牌」。其實,「酒精基因檢測」技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5年前,浙江醫院便在省內最早開展該基因的檢測工作,至今已檢測了4千餘人次。其中統計在案的樣本人次有3187人。
  • 酒精代謝的個體差異與進化
    不同的人酒量差異很大,酒量大的喝酒如喝水,酒量小的一口醉倒。有人喝酒臉紅,有人喝酒臉白,也有人面不改色。這些都有其生化基礎。酒精代謝的主要途徑是通過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進行氧化分解。這兩種酶的差異是決定酒量的主要因素。
  • 酒量和遺傳的關係
    其實呢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的人說喝酒是練出來的有的人說酒量是天生的。但有研究證明飲酒基因是可以遺傳的2013年12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酒量大小及有無酒癮,絕非後天鍛鍊養成的,而是由「飲酒基因」所決定。
  • 酒量由先天基因控制?過度飲酒會造成哪些巨大的傷害?
    我們知道酒精易溶於水和油,進入胃和小腸後會被血液吸收作用於全身,當然也包括影響最大的腦細胞。隨著血液濃度的升高,酒精對大腦的影響區域便會擴大。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為0.02%-0.15%,控制理性大腦的大腦皮質部分的活動會被抑制,而控制情感活動的大腦邊緣系統的作用則會增強,這樣一來,會讓人心情變好,也就有了「借酒澆愁」一說。
  • 想練酒量?這件事情你一定得知道
    雖然有很多人說過了,但還是先說一下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酒精,也就是乙醇,主要是在肝臟代謝,第一步是乙醇被代謝成乙醛,第二步是乙醛被代謝成乙酸,第三步是乙酸被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整個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步裡面的乙醇脫氫酶(ADH)和第二步裡面的乙醛脫氫酶(ALDH)。所以說酒量是酶決定的,而酶又是基因產生的,因此問題的核心在於基因。
  • ...多個影響酒量的新基因,大規模基因組分析揭示酒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然而這種關聯性基因的發現僅限於酒精代謝性基因——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這兩種基因的錯義突變使得人的酒量變低,從而避免過度飲酒。通過群體基因分析,與飲酒相關的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變異在歐洲人中出現頻率較低,但在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人群中較為常見!
  • 新研究發現:多個影響酒量的新基因,大規模基因組分析揭示酒量高低...
    然而這種關聯性基因的發現僅限於酒精代謝性基因——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這兩種基因的錯義突變使得人的酒量變低,從而避免過度飲酒。通過群體基因分析,與飲酒相關的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變異在歐洲人中出現頻率較低,但在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人群中較為常見!
  •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能不能喝酒?它說了算
    整個過程中乙醛脫氫酶(ALDH)是酒精代謝的關鍵酶,決定了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酒量大小。酒量是酶決定的,而酶又是基因編碼(ALDH2)的,那麼——問題的核心在於基因型,也就是說酒量大小是能遺傳的。
  • 酒精代謝基因檢測了解一下
    在醫院的急診科,因酒精中毒送醫的從來不少。一般醫生會根據醉酒是否嚴重,採取不同的應急措施。通常,被送到醫院的,還都挺嚴重。驗血、心電圖、補液、補充糖分、保暖……檢查、應對都要一一跟上,嚴重的醉酒還真可能有生命危險。為什麼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很大程度上和基因有關。喝酒對自己到底有多大影響?酒精代謝基因檢測了解一下。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實這兩種情況都無法說明酒量。喝酒臉紅,體內殘留乙醛;喝酒臉白,體內累積乙醇。這兩種情況都對人體產生極大地損害,因此不能以面色來判斷一個人的酒量。較能喝的人一般是體內兩種酶含量極高的人群,這類人可以較快地將酒精代謝排出。這麼看來,會不會喝酒這件事,難道真的是天生的?
  •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不但酒量差,患癌風險還高!
    酒量好不好,究竟是啥決定的? 提前吃東西,喝酒真的會不難受嗎? 關於喝酒這件小事,咱們今天就好好來嘮一嘮。 喝酒臉紅≠酒量好,而是基因突變了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是這樣的。
  • 酒量可以後天練出來嗎?專家:酒量的大小,關鍵在於這個因素
    有人就覺得很納悶:酒量到底由什麼決定?酒量能練出來嗎?酒量能練出來嗎?我們首先來搞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酒量。人們常說的酒量是指從飲酒開始到出現酒精中毒所能承受的酒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酒量大小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而不是後天能練出來的。同樣,喝酒臉紅也是由基因因素決定,臉紅恰恰意味著不能喝酒。我們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
  • 誰的酒量好?基因說了算!河南人酒量全國名列前茅,比山東人還能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記者 王訪賢/圖這篇文章或許會改變你之前的一些看法。比如,河南人和藏族、蒙古族人民一樣,酒量居於全國前列;一喝酒臉就紅的人,不是因為酒量好,而是因為代謝能力差。這些觀點都來自首次發表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
  • 酒精在人體內是如何代謝掉的?
    逢年過節,少不了與親朋好友舉杯共飲,有些人酒量好,有些人喝了半杯白酒就醉了;我國飲酒文化歷史悠久,要說有什麼高效的解酒藥都是騙人的,酒精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會通過肝臟代謝,沒有任何藥物能在體內把酒精直接分解掉;不過喝酒後適當喝點葡萄糖能加快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速度,喝熱蜂蜜水能減輕頭痛,喝酒前吃點富含澱粉
  • 山東人酒量其實一般?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發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日前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你了解「基因」嗎?原來,基因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核老師這就帶你一探究竟!基因為什麼這麼火?據核老師觀察,現在的年輕人,都對認識自己,有無限的好奇心,什麼心理測試、智商測試、情商測試之類的,已經不夠這幫孩子「玩耍了」。近兩年,一種新鮮又有趣的「測試遊戲」逐漸火了起來。
  • 看看這個基因研究咋說的
    就像科學家努力研究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和基因突變,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發現適合的疫苗和特效藥。基礎醫學的研究,最終還是要落到臨床上來,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就這個研究而言,先說說大家比較感興趣的——酒精代謝能力。
  • 經常喝斷片兒,酒量就真的練出來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所以有部分人在喝酒到一定程度後,行為會突然變得冷靜,甚至還能做到「酒後吐真言」;但是當你第二天問對方時,他一定會矢口否認,並說出渣男語錄:我喝多了!既然如此,為何喝酒會有「斷片」表現呢?而當攝入酒精過多時,興奮表現就會逐漸消失,大腦因此進入短暫休眠期。如果這階段再次攝入一定量的酒精,大腦就會暫時進入長時間休眠。而在這同時,在腦內掌管記憶的顳葉也會短暫喪失功能,從而出現失憶症狀。所以喝酒斷片,就是酒精對大腦造成記憶損害的表現。長此以往,酒精就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導致記憶力下降,對大腦造成永久性傷害!
  • 基因突變讓人類祖先獲得40倍的酒精代謝速度
    幾乎所有的人種都有長期的飲酒文化和歷史,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能力,甚至有學者認為酒精對人類進化可能具有重要意義。關於這一點學術界有一個「醉猴假說」,最近有兩項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一個是來自英國的研究,在野外發現非人類靈長動物黑猩猩喜歡喝酒的自然行為。另一個研究發現人類飲酒能力強的突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