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惠州最新資訊
也是喝酒,有些人喝一千杯也不變色。有些人一碰酒就臉紅。在酒桌文化的影響下,想增加酒量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只要每天喝一點,逐漸增加,酒量就會增加。但是這個方法真的正確嗎?據了解,人體內有一系列基因決定了不同人對飲酒反應的差異。這些基因從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練喝酒沒用。因為基因不同,每個人的酒量也不同。期間飲酒容易導致性激素分泌紊亂,促進肝癌的發生。提取DNA檢測酒精基因酒量 自出生就已確定
什麼是酒精基因?簡單地說,就是和酒精分解有關的一系列基因,有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等,他們決定不同人喝酒之間的反應差異。影響最直接的一個基因是乙醛脫氫酶(ALDH2),如果發生異常,乙醛就會在體內大量堆積,嚴重傷害肝臟。
人在出生時,酒精基因就已經決定了其酒量大小,終身都不會改變。我中心開展的酒精基因檢測,正是通過檢測乙醛脫氫酶對應的基因型,來分析一個人對酒精代謝能力的強弱,從而判斷是否適合飲酒。
人體的ALDH2主要分三種類型,即純合野生型、雜合突變型、純合突變型,分別代表三種不同酒精代謝能力的強弱,檢測中三種類型只有一種會呈陽性,反映檢測者相應的解酒能力。其中,純合野生型代表解酒能力好,雜合突變型為差,純合突變型為很差。而如果解酒酶無活性,則代表受檢測人對酒精代謝能力非常差。而人在出生時,酒精基因就已經決定了酒量的大小,終身都不會改變,再怎麼練酒量都沒用。
39%受檢者不適合喝酒:
據介紹,酒精基因檢測的程序並不複雜。被檢查者只要提取口腔黏膜脫落細胞,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提取DNA,通過信號點的圖譜確定被測者的基因型。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達到99.9999%以上。
基因不同酒精耐受量不同 長期喝酒易致性激素分泌紊亂促進肝癌發生:
酒精進入人體以後,將近90%要通過肝臟代謝,才能分解排出體外。剩下的10%幾乎可以通過揮發或者直接通過小便排出。酒精被吸收進入血液以後流到肝臟,肝臟中有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酶可以把酒精分解為乙醛,最後分解成乙酸排出體外。而乙醛本身就容易造成肝細胞的損害,因此,有專家戲稱,每次喝酒都是一個引起急性肝炎的過程。
臨床上有研究發現,大量喝酒的人體內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的比例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如果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可以促進肝細胞代謝,甚至會促進肝癌細胞的生長,從這一角度來講,長期喝酒會導致性激素紊亂,造成肝臟裡面不正常的惡性細胞的生長。
我國對酒精性肝病的界限是有規定的,對男性來講,如果平均每天飲酒的酒精量超過80克,長期下來會造成對肝臟的損壞,也就是說達到了酒精性肝病的診斷標準。
80克酒精量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專家舉例說,40°的白酒,相當於100毫升的酒裡面有大約40%的酒精含量,當然,計算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密度。80克的酒精,大概就相當於200毫升,也就是4兩白酒。
另外,如果本身就有C肝或者B肝的患者,再喝酒,對肝臟的損傷就更大。臨床上很多B肝患者,長期酗酒,導致肝硬化發展的機率更高,也更容易向肝癌發展,所以一定不能小看酒精的危害,尤其是肝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