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諾貝爾獎」,看這些世界頂尖高校

2020-10-18 景鴻教育

近日,新的一年諾貝爾獎陸陸續續公布獲獎名單:

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J·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莫恩·賴斯(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的貢獻。

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

出生在紐約市,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1960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醫學學位,並在斯特朗紀念醫院和西雅圖大學醫院接受內科培訓。

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

1952年出生於美國薩克拉門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美國病毒學家、醫學家,洛克菲勒大學教授 ,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和傳染病實驗室的負責人 ,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

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

英國生物化學家,1972年,霍頓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加拿大卓越研究員計劃病毒學研究員、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病毒學教授,並擔任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主任。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物理學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州的一個醫生家庭。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羅傑·彭羅斯先進入倫敦大學的附屬中學,而後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UCL)。

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

1952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78年獲得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學。現任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太空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慕尼黑大學名譽教授。

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1965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美國天文學家,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化學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她們是諾貝爾化學史上第一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也是諾貝爾獎得主中的第55、56位女科學家。


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1968年出生在法國的奧爾日河畔瑞維西 ,法國科學家,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

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

1964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科學家,1989年畢業於美國波士頓的哈佛醫學院。現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三大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的國籍分布

第一名:美國281人次(42.7%);

第二名:英國93人次(14.1%);

第三名:德國72人次(10.9%);

這三個國家佔比合計超過2/3,壟斷性非常高。後面是法國33人次,日本22人次,瑞士20人次,瑞典17人次,荷蘭15人次,蘇聯/俄羅斯13人次,加拿大12人次,以上是前十名。後面是奧地利、丹麥和澳大利亞各9人次。其他國家合計53人次。

中國臺灣地區3次(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三人同時也為美籍華人),中國香港1次,這些人主要是在美國進行的相關研究。中國大陸只有莫言、屠呦呦獲獎。

高校為這些獲獎者提供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及學習氛圍

他們在英美高校所受到的良好的教育,為他們日後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無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我們不能把他們的學術成就與獲獎完全歸功於他們當初所在學校所提供給他們的教育,但無可否認,當如此多的人、在如此多的名校、幾乎不約而同地接受教育後願意去從事學術研究並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不能不令人深思、也不能不令人去探究:他們所接受的大學教育是怎樣的教育。

考入名校的價值絕不是學習知識,名校的意義還在於獲得一個好的社交圈與好的價值網絡。在名校,可以遇見很多大師與高手,同他們交談,會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也能近距離感受他們的人生狀態,而這種感受就像是一顆種子,會深深地進入到自己內心,等待以後的生根發芽。

另一方面,社會,或者說人類的共識會更傾向於他們,這使得他們獲得社會資源會更容易,得到良好機會與培養將會更多。校友資源是名校畢業生所能獲取的另外一筆重要財富。

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5所大學

(根據維基百科整理1901年至2018年間數據)

哈佛大學

獲獎人數:158人,美國

哈佛大學(英語:Harvard University)為一所本部坐落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其因歷史、學術影響力、財富等因素而獲評為世上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哈佛於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

劍橋大學

獲獎人數:118人,英國

劍橋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座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大學。它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的起源為一群牛津大學的學者,因與牛津市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劍橋。劍橋與牛津這兩所在中世紀建立的英國大學,在校務運作、學術聲望、社會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經常合稱為「牛劍」。

伯克利加州大學

獲獎人數:107人,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文: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縮寫:UC Berkeley 或 CAL),簡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又常被譯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許多科系位於全球大學排行前十名,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常被譽為美國乃至世界最頂尖的公立大學。

芝加哥大學

獲獎人數:98人,美國

芝加哥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Chicago),簡稱芝大(UChicago),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常年位列各大學排行榜世界前十。

哥倫比亞大學

獲獎人數:96人,美國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稱: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上城晨邊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常春藤聯盟成員。她被視作世界上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頂尖高校的數據蛻變,從CNS頂刊科研數據到諾貝爾獎的期待!
    ,施一公等新一批高端科研人才的帶動,讓中國目前有了世界頂級學科,作為中國頂級高校每年1~2篇CNS主刊論文成為最低標配,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更是每年10+的數據。2019年數據,中科大數據出彩相比2018年的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國高校CNS主刊的數據統計來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表現出彩,超越了的北京大學,僅在上半年就比2018年全年的數據都強,而南京大學也似乎恢復了活力,從2016~2018年連續三年未能發表CNS主刊論文,而到了2019年,僅在上半年就完成了
  • 2020諾貝爾獎相繼發布,這些大學又成贏家
    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納與她的法國同事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得獎。
  • 2020中國最頂尖的42所高校匯總:上海財經大學上榜!考上就是賺到
    就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各式高等院校2100餘所,就類型而言,包括師範類、財經類、理工類、綜合類、藝術類等;當然,這些院校也有很多的層次劃分,例如原985工程大學、原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大學等;按照歸屬關係,也分為副部級院校、省屬院校、省部共建高校等。
  •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開幕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10-20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
  • 20年19個諾貝爾獎!從日本「井噴式」獲獎看中國未來科研成果
    ,日本一共產生了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7名為日本籍。就連日本在2001年提出將在50年中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狂妄之言」,如今看來,將很有可能可以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顧日本諾獎獲得前後,或許能帶給我們一點啟發。這一批日本諾獎獲得者大多出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大都畢業於日本頂尖大學,並在大學裡任教研究,其中東京大學6人,京都大學5人,名古屋大學3人。
  • 一個從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楊振寧教授和李政道教授195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獲得的。 清華大學在1997年為加快理科發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並聘請楊振寧教授出任中心榮譽主任,楊振寧教授在清華期間,為提高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和引進世界級人才立下汗馬功勞,而他的一座諾貝爾獎被計算為清華大學所擁有。
  • 2018年1月高校ESI統計數據公布,看看中國和世界頂尖大學的差距!
    而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是基於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可以按照按被期刊論文的引用頻次的高低確定出位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等,因此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 2020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背後的高校故事(一)
    這是諾貝爾獎的魅力。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30分開始,本年度的諸個諾貝爾獎將依次揭曉。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兩個學術機構——卡羅琳斯卡學院與瑞典皇家科學院內的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最新諾獎得主的工作,進入到了最後關鍵階段。
  • 2020諾貝爾獎塵埃落定 從東西方教育看名人名校效應
    2020年10月5日-10月12日,是今年諾貝爾獎的「開獎周」。各高校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備受關注,因為從一定層面上體現出該校的學術實力和在世界學術界的地位。據相關資料統計,美國哈佛大學以162人諾獎人數位居榜首,劍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別以121人、109人位列二、三。
  • 2020年江蘇高校排行榜,「全國教育看江蘇」,省內有15所雙一流
    江蘇高校多而且學校實力強,不管是部屬還是省屬,都是相當強悍的。部屬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航、南理工等,省屬如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等,都是相當好的學校。今天塔尖給大家介紹2020年江蘇高校排行榜,江蘇有11所211大學,還有4所非211入選了雙一流,它們是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這四所大學都是行業內的知名院校。
  • 哪些高校培養出過諾貝爾獎獲得者?看了絕對嚇你一跳!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是在某一領域取得了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那麼到目前中國又有那些高等學府培養出過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呢?
  • 全球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上榜19所
    諾貝爾獎是世界各界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獎項,是學術界個人最高榮譽。自稱賓大高材生的「懂王」川普,對圓夢諾貝爾獎可謂相當執著。尤其在追求諾貝爾和平獎方面,一騎絕塵。但對於留學家庭來說,最關心的還是獲獎者國籍、畢業於哪所高校、在哪所高校任職……因為諾獎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的科研能力及教學質量。史丹福大學博士石毓智曾說:「衡量一所大學的水準,一是看它的科研成果,二是看它的學生素質。」
  • 諾貝爾獎2020悉數發布,帶你走進南澳諾貝爾獎的名人堂
    近日,2020年的各個諾貝爾獎項相繼公布,許許多多默默推動人類各方面發展的研究和作品再次吸引了無數人的視線!而這些年最受關注的諾貝爾和平獎在欽佩和感嘆他們非凡的貢獻和成就之餘,對於我們廣大的留學生來說,諾貝爾獎項還有一些特別的作用,那就是通過諾貝爾獎項,可以看出該地區和高校的科研實力和教學強項。要說起澳洲在諾貝爾獎中的表現,就不得不提南澳州了。南澳被譽為澳洲的「學習之城」,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南澳最不缺的就是歷屆的諾貝爾獎得主!
  • 2020年泰晤士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國內地5所高校進百強,北大...
    這份排名覆蓋了全球43個國家/地區的250所高校。僱主們投票支持本國和世界各地的院校,前提是它們要在國際上招聘人才。 (圖表:2020年全球頂尖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Top 10) 國家上榜數量與實力排名
  • 2020年諾貝爾獎收官!關於它,這些事你知道嗎?
    Rice)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Doudna)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而且獎金不但沒有發完,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居然增加到
  • 2020年諾貝爾獎收官!關於它,這些事你知道嗎?
    Rice)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Doudna)共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 而且獎金不但沒有發完,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居然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要知道,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單項獎金只有15萬瑞典克朗(約合11萬人民幣)。
  • 看這一篇就夠了丨2020年諾貝爾獎全部出爐
    諾貝爾獎是由諾貝爾獎基金會主辦的綜合類獎項,共設置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6類獎項。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截至目前各類獎項已全部出爐。由於他們的發現,現在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的血液檢測,這些檢測基本上消除了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極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
  • 縱覽2020年諾貝爾獎,看這一篇就夠了!
    值得注意的是Ghez是自1901年頒發第一個諾貝爾獎以來獲得物理獎的第四位女性(另外三位分別是分1903年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另外還獲得1911年的化學獎)、1963年的Maria Goeppert-Mayer,以及2018年的Donna Strickland。)。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 ——黑洞。
  • 頂尖高校必須有頂尖學科,全球ESI前1‰專業的國內十大高校排名!
    頂尖高校的標配中國教育部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大學,那麼如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呢?其中頂尖的學科數量是頂尖高校的標配。近日,世界數據統計機構科睿唯安公布了新一期的ESI統計數據,其中中國內地高校共有290所高校入選大名單,中國內地高校有138個1‰學科上榜,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大學分別有8個學科並列全國第一,考慮到中科院大學的體量,因此8個學科似乎有點少,似乎中科院大學比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差一些。
  • 2020年諾貝爾獎揭曉
    易智編譯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諾貝爾獎各大獎項的獲得者。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