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咱東高村鎮的西紅柿,我敢說是平谷區最好吃的!我們種植的是脆皮水果西紅柿,酸甜爽口,老少皆宜,每天訂單不斷,我們誠信經營,科學培育,這幾年收入越來越好!」近日,在平谷區東高村鎮崔家莊村的農業設施大棚內,農戶龔金茹正在忙碌,西紅柿長勢喜人,紅色的果實點綴在綠葉之中,果味誘人。
東高村鎮「脆皮水果西紅柿」長勢喜人
「我家第二年種植大棚西紅柿,不僅品種好脆皮多汁,種植收益比往年增收一倍,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龔金茹感慨地說。2019年平谷區出臺了種植業設施升級改造獎勵政策,崔家莊村集中連片167棟大棚率先實施了種植類農業設施大棚升級改造工程。改造項目包括操作間門窗的更換、規範電路安全、修復斷裂後牆、增加後牆保溫、整體更換鋼骨架等內容。改造後的大棚,內部空間高度增加了,且結構牢固結實,方便機器作業,村民幹活更加安全放心。
崔家莊村位於京平高速沿線,有設施溫室大棚330棟,佔地面積470.8畝,年產蔬菜200萬公斤、大棚桃16.2萬公斤。全村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設施溫室大棚種植,前幾年棚體結構老舊破損嚴重,田園基礎環境較差。升級改造後,集中連片溫室大棚田園環境煥然一新,棚內夜間溫度較改造前提升5攝氏度左右,有利於寒冷季節農作物生長。藉助平谷區的好政策,農戶鮑國利也種了4個大棚的西紅柿,嘗到了大棚升級改造的甜頭。首次嘗試種植原味一號水果西紅柿並取得成功,售賣價格高達每公斤50元,平均每畝將增收3000元至5000元不等,種植收益大幅提高。龔大姐家兩個棚種植西紅柿,隔一天摘一次,基本都是客戶提前預訂,京外客戶通過鮮果快遞的方式寄送。「有農業專家地頭給我們培訓種植管理技能。」龔金茹笑著說。
農戶龔金茹正在包裝西紅柿
村黨支部做強「一村一品」產業服務保障工作,特成立北京眾旺果蔬產銷合作社,採取「基地+農戶」的形式,組織採購、供應種子和化肥等生產資料,在鎮農業部門對接幫扶下,引進7個鮮食西紅柿新品種,合作社已有5戶村民選擇試種新品種,聘請市農機推廣站專家每周到地頭指導培訓種植技術,並印發《京味鮮食番茄秋冬茬溫室栽培技術規範》種植手冊,目前幼苗定植長勢良好。支部扶持合作社將電商產業鏈向前延伸至農產品生產端,從選種、育苗、施肥、包裝、銷售等環節介入,把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生產軌道。
東高村鎮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培育了一批果蔬品類,像崔家莊西紅柿、南宅莊戶歐李、趙家務大蔥、大旺務豆角等,也幫扶壯大了一批蔬菜種植企業和合作社,像京東綠谷、京同源特菜、崔家莊蔬菜種植合作社等,在強鎮富民的同時大力發展了村集體經濟。下一步,東高村鎮將按照平谷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的規劃和要求,發揮蔬菜產業優勢,研究制定蔬菜產業發展規劃,打造蔬菜種植集中連片區,以科技支撐主導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加強產業的標準化建設。還將農業發展與鄉村旅遊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具有東高村特色的休閒農業品牌,助力平谷區農科創建設。
編輯 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