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

2020-11-29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位點的時空組織

2020-06-19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在哺乳動物細胞核中,染色質DNA的複製在時間上的有序組織被稱作「複製時間程序」(replication timing program),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因組的穩定性及其功能【1】。研究發現在時間上離散的「複製域」(replication domain,RD)中包含多個複製子(replicon),而每一個複製子中包含多個潛在的複製起始位點(replication origin)【2】。在每一個細胞周期的S期中,一個複製子中只有一個起始位點被激活,並被用以完成DNA複製。

近期的高通量測序研究揭示在基因組中,複製域與染色質中普遍存在的結構性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共享了相同的界限,顯示拓撲關聯域TAD是複製域RD的穩定調控單元【3】,並且暗示染色質的結構對於DNA複製起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前的測序結果顯示,DNA複製起始位點的激活是在複製域層面被調控的:一旦一個複製域的複製時間被決定了,那麼其中的複製起始位點的篩選和激活就是靈活的和隨機的。然而,基於DNA combing等的研究證實,在一個複製域中,多個複製起始位點的激活在時間上是高度同步的,因此也暗示了一種有趣的可能性,即複製起始位點的空間組織或許決定了它們的選擇性和同步性【2】。

6月15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孫育傑課題組與謝曉亮課題組等合作在PNAS上發表題為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Spatio-temporal Propagation of Human Replication Foci Mediated by CTCF-organized Chromatin Structures的研究成果,他們利用超高分辨顯微技術揭示了由CTCF介導的染色質結構決定的複製斑的時空傳播【4】。

在文中,為了理解在一個複製域(400~800 kbp,200~500 nm)中被激活的複製起始位點是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上組織分布的,孫育傑課題組在哺乳動物的細胞核中結合時序螢光標記、免疫螢光標記和超高分辨顯微成像技術(STORM)直接觀察了單個複製斑(replication focus,即複製域在細胞內的成像學定義)的時空分布和組織。研究者們定量地分析了複製斑的分布、物理形態、原位序列長度和其中包含的複製子個數,並首次表徵了單個複製斑的原位表觀遺傳學標記,揭示了它們在細胞周期的S期中的高分辨動態變化。

研究者們為了獲取時空信息,在細胞周期的S期早期中對複製斑進行時序標記時發現,DNA複製在時空上呈現出一種有序的分布模式:在空間上,先複製的DNA被後複製的DNA包裹,而這種空間上的包裹關係在S期晚期顛倒了順序,並且可以被咖啡因處理調控。這一重要的發現顯示優先激活的複製起始位點可能位於複製域的內部並且是被同步激活;因此,DNA複製在空間上呈現出沿軸向向外的傳播。

隨後,研究者們發現DNA複製的這種空間特異的分布特徵在CTCF敲低的細胞中消失了,而CTCF是一個重要的染色質結構的組織分子,介導了染色質環狀結構的生成。CTCF在複製起始位點篩選中的重要性又進一步被生物信息學分析證實,即DNA複製時間測序數據和CTCF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數據有很高的相關性。最後結合計算機仿真模擬不同的染色質構象和複製起始進程,本文的超分辨成像數據呈現了一個全新的「由CTCF組織的染色質結構調控的DNA複製傳播」(CoREP)模型,解釋了之前研究發現的單個複製域中多個複製起始位點發生同步激活的現象。本研究闡明了在亞複製域RD層面上複製起始位點篩選和激活並非是隨機的,從而揭示了染色質構象在調控DNA複製中的重要作用。

據悉,孫育傑(北京大學BIOPIC,生命科學學院,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謝曉亮(北京大學BIOPIC,ICG,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自清(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和蘇乾博士(雪梨科技大學Lecturer)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蘇乾博士和趙自清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6/12/2001521117

參考文獻

1.Rhind N & Gilbert DM (2013) DNA replication timing.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5:a010132.

2.Fragkos M, Ganier O, Coulombe P, & Mechali M (2015) DNA replication origin activation in space and time. Nat. Rev. Mol. Cell Biol. 16:360-374.

3.Dixon JR, et al. (2012) Topological domains in mammalian genomes identified by analysis of chromatin interactions. Nature 485:376-380.

4.Su Q, Zhao Z et al (2020)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Spatio-temporal Propagation of Human Replication Foci Mediated by CTCF-organized Chromatin Structures. PNAS

來源:BioArt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位點的時空組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
    【學術前沿】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位點的時空組織 2020-06-19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Cell :孫育傑/李程合作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
    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具有有序性和動態變化性,構成細胞核中各種生物學過程的全新調控層次。通過成像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者發現染色質高級結構分為染色質環(Loop)、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A/B區室(A/B compartment)和染色體領地(Chromosome territory,CT)等多個層級。
  • 【學術前沿】李國紅/朱明昭合作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
    而這個信息傳遞過程依賴於DNA複製這一基本的細胞活動。DNA複製包含起始、延伸和終止三個步驟。細胞在G1期時,複製起始識別複合物(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ORC)識別染色質上的複製位點,進一步的招募DNA解旋酶MCM等,形成複製前體複合物(pre-Replication Complex),完成複製起始位點的認證。
  • DNA複製的起始機制
    引自諾貝爾基金會檔雖然不同生物中的複製基因和起始蛋白等會有很大差異,但DNA複製的起始過程都符合識別複製起點-加載解旋酶-組裝複製體這個基本程序。複製起點的識別由起始蛋白負責。細菌的起始蛋白是DnaA,含有HTH(螺旋-轉角-螺旋)DNA結合結構域和AAA +(與多種細胞活性相關的ATPase)結構域。
  • 我國科學家揭示全新DNA複製起始位點調控機制
    DNA複製是一個確保遺傳信息精確傳遞的生命過程。細胞在DNA合成前期G1期時,複製起始識別複合物識別染色質上的複製位點,進一步招募DNA解旋酶MCM(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等,形成複製前體複合物,完成複製起始位點的認證。而當細胞進入複製期S期時,被認證的複製起始位點被選擇性地激活使用。真核生物DNA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受DNA序列和表觀遺傳因素共同調控。
  • 非常規PRC1介導的H2AK119ub1蔓延可能受到染色質高級結構的調控
    責編 | 兮真核細胞內,DNA與組蛋白八聚體纏繞1.7圈形成核小體結構,然後核小體串珠經過逐級壓縮形成高級的染色質結構。表觀遺傳因子通過調節染色質結構的開放與關閉,控制了基因的表達與沉默,從而維持了不同譜系細胞內基因的差異表達。
  • 染色質結構形成及DNA複製叉穩定性維持的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但是,經過100年的研究,產生組成性異染色質結構的根本機制還沒有被確定。DNA複製是核心生物事件,其發生在染色體上。當DNA複製叉沿著染色體DNA移動並複製、合成DNA時,它會碰到許多內源的DNA複製叉停頓點。這些停頓點的大部分應該是由DNA二級結構導致的。各種DNA重複序列往往能形成多類型的DNA二級結構。
  • Protein&Cell|核纖層蛋白對染色質高級結構等調控
    但是,研究者對於隔離與定位A/B區室和染色體領地的調控因子與機制認知較少,同時對影響染色質運動狀態的因素了解有限,染色質高級結構與運動狀態的關聯性尚不清楚。已有對染色質高級結構和運動狀態的研究結果提示,細胞核核膜附近的核纖層區域對染色質的結構和運動狀態維持、相應基因表達調控均有重要作用。
  • B細胞環狀染色質結構:產生龐大的抗體庫對抗感染
    16年後,Busslinger團隊如今闡明了Pax5如何調控這種環狀結構的形成。這項研究的一部分是Busslinger團隊與維也納分子病理學研究所的Jan-Michel Peters團隊合作進行的。Peters團隊近期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環狀蛋白複合黏連蛋白是驅動染色質環擠壓的分子馬達(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z3418)。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而目前關於DNA複製、細胞周期以及表觀遺傳組學之間關係的機制分析為複製偶聯的染色質裝配和複製後染色質的維持提供了一些見解。DNA複製複合體是一個大的蛋白質-核酸複合體,除了DNA複製相關的因子之外還包括染色質複製相關的必需蛋白【9】。關於染色質複製過程中的細胞表觀遺傳記憶部分,主要包括新、舊組蛋白的核小體組裝途徑以及組蛋白的回收利用對於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的作用。圖1 核小體結構1.
  • Nature:莊小威團隊實現染色質組織的直接成像
    Nature:莊小威團隊實現染色質組織的直接成像 來源:生物探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1-28   今日/總瀏覽:4/3303
  •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147bp的DNA纏繞在組蛋白八聚體後形成核小體念珠結構是染色質的一級結構,之後經過不斷地摺疊堆積,最終形成了複雜的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
  • 研究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及染色質運動狀態...
    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具有有序性和動態變化性,構成細胞核中各種生物學過程的全新調控層次。通過成像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者發現染色質高級結構分為染色質環(Loop)、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A/B區室(A/B compartment)和染色體領地(Chromosome territory,CT)等多個層級。
  • ...Ausin 團隊發現植物組蛋白變體H2A.Z從染色質中移除的分子途徑
    06月0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染色質生物學研究團隊(Israel Ausin教授課題組)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Steven E.
  • The Plant Cell | 首都師範大學劉良玉/作科所路則府合作揭示光周期介導的染色質開放程度變化具有組織細胞特異性
    在光周期開花途徑研究方面,植物葉片被認為是感知日照長度信號的主要器官,基因的轉錄水平調控對於葉片維管組織中開花刺激信號的產生至關重要,而染色質的結構和修飾是決定基因轉錄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植物葉片感知光周期信號過程中,染色質的開放程度變化是否具有組織細胞特異性,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科學問題。
  • 生物物理所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的調控機制
    該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能夠通過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幫助在染色質進行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並進一步發現受H2A.Z調控的複製位點相比於其他的複製位點有著更高的複製信號,也更偏向在複製期早期被激活使用。DNA複製是一個確保遺傳信息精確傳遞的生命過程。
  • 我國學者在酵母DNA複製與姐妹染色單體黏連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核小體是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145-147bp的DNA雙鏈以左手螺旋環繞核心組蛋白八聚體構成。
  • SMARCB1突變影響mSWI/SNF複合物介導的染色質重塑
    SMARCB1突變影響mSWI/SNF複合物介導的染色質重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6:20 美國哈佛醫學院Cigall Kadoch團隊近期通過研究SMARCB1突變揭示出一個核小體酸性模塊相互作用位點
  • 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
    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的機理清華新聞網3月14日電 3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課題組聯合中科院物理所李明研究員等人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題為《Snf2介導的染色質重塑中DNA滑移機理的研究》(Mechanism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