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

2020-12-07 清華大學新聞網

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的機理


清華新聞網3月14日電 3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課題組聯合中科院物理所李明研究員等人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題為《Snf2介導的染色質重塑中DNA滑移機理的研究》(Mechanism of DNA translocation underlying chromatin remodeling by Snf2)的研究論文。該工作解析了不同核苷酸狀態下Snf2-核小體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染色質重塑的機理。

SWI/SNF家族蛋白利用ATP水解產生的能量移動核小體在基因組DNA的位置,重塑染色質。這對於控制遺傳物質的開放性,調節基因轉錄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陳柱成實驗室近期報導了Snf2與核小體結合的結構 (Liu, Nature 2017),但這個早期的工作並沒有明確檢測到DNA移位。染色質重塑蛋白如何利用ATP水解的能量推動核小體滑移依然是一個讓人困擾的難題。  

圖1. Snf2-核小體複合物在不同核苷酸狀態的整體結構以及核小體滑動模型

在這個研究基礎上,陳柱成繼續與李雪明實驗室合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進一步確定了在不同核苷酸(ADP和ADP-BeFx)狀態下Snf2-核小體複合物的高分辨結構(圖1)。他們發現在一個ATPase循環過程中,Snf2存在打開-閉合的構象變化。在打開狀態下,Snf2在核小體結合點(SHL2)引起1bp DNA的凸起,這個形變沿DNA鏈向入口端傳遞,使得1bp DNA被拉入核小體。而且DNA前導鏈比後隨鏈有更明顯的移動,顯示DNA的「扭曲-滑移」運動。ADP-BeFx的結合導致酶構象閉合,核小體恢復到自然狀態,沒有明顯的扭曲。Snf2介導的這種DNA運動模式超出一般想像。

為了確認這些實驗結果,陳柱成與中科院物理所李明實驗室合作,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smFRET)確認了溶液狀態的DNA運動與冷凍電鏡結構一致。最後,研究者提出了染色質重塑的兩步走」DNA波」模型:第一步,ATP水解,Snf2張開,把DNA從入口端拉進,並在SHL2處儲存1bp DNA形變(「DNA波」);第二步,ATP結合,Snf2關閉,使得DNA形變向出口端傳遞,就像水波沿湖面傳遞一樣,最終實現DNA對組蛋白的相對移動。這個模型表明Snf2水解一個ATP,移動1bp DNA。同時也解釋了DNA移動的方向性機制。所以,本論文解答了染色質重塑過程中DNA移位的基本原理,相信此研究結果在染色質領域會有非常廣泛的影響。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研究員、李雪明研究員,中科院物理所李明研究員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生李美靜、夏顯、田元元和劉曉玉,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生賈棋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課題由中國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供經費支持,並得到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市高精尖結構生物學中心的資助。

全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029-2

供稿:生命學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陳柱成研究組發文闡述「模擬開關」染色質重塑蛋白的結構與...
    清華陳柱成研究組發文闡述「模擬開關」染色質重塑蛋白的結構與調控機理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12月6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研究組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題為「模擬開關染色質重塑蛋白的結構與調控」(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of the chromatin remodeler ISWI
  • ...陳柱成課題組在《科學》合作發表長文闡述RSC複合物重塑染色質...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課題組在《科學》合作發表長文闡述RSC複合物重塑染色質的機理清華新聞網11月1日電 11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北京大學生命學院高寧與美國猶他大學Bradley Cairns課題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核小體結合狀態的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的結構
  • 近期系列染色質重塑複合物相關重大成果
    染色質重塑複合物利用ATP的能量移動核小體在基因組上的位置和組成成分,在控制染色質結構、調節基因轉錄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根據結構和功能的特點,染色質重塑複合物可以分四大類:SWI/SNF、CHD、ISWI和INO80【1】。這些分子機器的運行機理,即如何利用ATP水解的能量推動核小體移動和組蛋白交換,一直是一個未解的科學問題。
  • ...與鄭州大學在《自然》合作發表人類早期胚胎染色質調控研究的論文
    清華生命學院、醫學院與鄭州大學在《自然》合作發表人類早期胚胎染色質調控研究的論文清華新聞網5月11日電 5月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頡偉研究組、醫學院那潔研究組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孫瑩璞研究組緊密合作,在《自然》期刊發表題為《人類早期胚胎染色質研究揭示基因組激活前後表觀遺傳轉換規律》(Chromatin
  •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發文報導哺乳動物早期胚胎譜系特異表觀...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發文報導哺乳動物早期胚胎譜系特異表觀基因組的建立過程及動態調控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12月5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研究組在《自然-遺傳》期刊(Nature Genetics)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題為《小鼠早期胚胎發育譜系分化過程中表觀基因組動態調控》(Dynamic epigenomic
  • 新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徐彥輝課題組解析了人源染色質重塑複合物BAF結合核小體的冷凍電鏡結構,對染色質重塑機制和
  • 染色質重塑機制新理解!《科學》主刊發表復旦大學新成果!
    染色質重塑機制新理解!《科學》主刊發表復旦大學新成果!該成果報導了人源染色質重塑複合物BAF結合核小體的冷凍電鏡結構,對染色質重塑機制和BAF高頻突變致癌機制的理解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結構以及底物識別機制上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雪明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curli菌毛生成系統的組裝和底物識別」(Assembly and substrate recognition
  • 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組報導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
    然而,病原菌是否能夠抵禦ROS的脅迫,進行DNA損傷的修復鮮有報導。在酵母和動植物中發現,染色質重塑複合物通過調節染色質上核小體的分布、染色質的結構以及控制基因的表達等方式來影響細胞的生長發育,並參與DNA修復的調控。病原菌染色質重塑複合物是否應答寄主產生的ROS修復DNA的損傷尚不清楚。
  • 中國科大在染色質重塑SWI/SNF與INO80複合體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染色質結構調控對於真核生物的基因轉錄、細胞周期發展、DNA複製、重組和損傷修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催化染色質結構改變的酶,包括組蛋白修飾(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以及類泛素化等)和染色質重塑(ATP依賴性的DNA移位酶),通常組裝成多亞基的複合體來發揮功能。
  •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147bp的DNA纏繞在組蛋白八聚體後形成核小體念珠結構是染色質的一級結構,之後經過不斷地摺疊堆積,最終形成了複雜的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
  • 結合核小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結構獲解析
    結合核小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09:13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Patrick Cramer課題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惠珊在PLOS PATHOGENS 在線發表了題為Verticillium dahliae chromatin remodeling facilitates the DNA damage repair in response to plant ROS stress 的研究論文,發現了土傳病原真菌通過染色質重塑應對寄主活性氧物質
  • .& Cell :孫育傑/李程合作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
    細胞核內DNA完全展開長達2米,而一般細胞核的直徑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組在細胞核內處於高度摺疊的狀態,同時不斷發生運動變化。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具有有序性和動態變化性,構成細胞核中各種生物學過程的全新調控層次。
  • 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Smarca5促進胚胎期造血幹祖細胞發育
    因此,研究各個造血組織中,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造血幹祖細胞,比較其染色質開放狀態及基因調控差異,將為體外誘導獲得具有較好移植重建能力的造血幹祖細胞提供理論指導。研究發現,在產生和擴增/分化等不同發育階段的造血幹祖細胞中,染色質可接近性和轉錄組存在動態變化。深入機制探索發現,染色質重塑因子Smarca5通過與核仁蛋白Nucleolin相互作用,促進染色質重塑,調控造血相關的轉錄因子與基因組結合,進而促進造血幹祖細胞發育。研究人員利用模式動物斑馬魚,聚焦染色質可接近性和轉錄組,研究胚胎期兩個造血組織中造血幹祖細胞的基因表達動態調控。
  •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
    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發文報導蛋白非經典分泌過程關鍵步驟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4月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葛亮課題組在《細胞》(Cell)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蛋白跨膜轉運調節非經典蛋白分泌」(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 兩篇Nature首次重建出染色質重塑蛋白-核小體的三維結構
    這正是染色質重塑蛋白(chromatin remodeler, 也譯作染色質重塑劑)發揮作用的時候。染色質重塑蛋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通過在核小體上來回地滑動來拆開DNA片段,替換單個組蛋白,讓DNA片段釋放出來用於轉錄,並且最終在轉錄完成時再次壓縮它。
  • NURD複合體依賴ATP的染色質重塑活性是為了有利於組蛋白脫乙醯基
    依賴ATP的染色質的物理修飾的染色質重塑複合體是以ATP水解酶為繼化中心的多種蛋白染色質的物理修飾主要是通過依賴ATP的染色質重塑複合體來實現的。多數依賴ATP心的多種蛋自裡鹽複合體。M-2複合體不僅有染色質重塑的作用而且還有組蛋白脫乙醯基的活性,可能是分別通過M-2/CHD亞基和HDAC來實現的。此外,在一些醇母啟動子中,而要SWI/SNF和GCN5協同作用,在最近分離的CARMI複合體中至少含有8個SWI/SNF成分,其中包括ATPase Brg1成分。
  • 微生物所在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研究中獲進展
    然而,病原菌是否能夠抵禦ROS的脅迫,進行DNA損傷的修復鮮有報導。在酵母和動植物中發現,染色質重塑複合物通過調節染色質上核小體的分布、染色質的結構以及控制基因的表達等方式來影響細胞的生長發育,並參與DNA修復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