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肝病,大家都會想到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肝纖維化。其實,肝纖維化處於「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四部曲的重要位置。對於慢性肝病患者而言,肝纖維化程度的進展直接影響到治療方案及預後,治療及時得當,肝纖維化是可以實現逆轉的,否則,纖維化最終會發展為肝硬化,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千萬不能忽視肝纖維化的危害,實施動態監測、及時發現早期肝纖維化並進行合理治療,顯得十分重要。
一、認識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臟內瀰漫性細胞外基質(特別是膠原)過度沉積。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許多慢性肝臟疾病均可引起肝纖維化,其病因可分為:
(1)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汲蟲病等);
(2)先天性代謝缺陷(肝豆狀核變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3)化學代謝缺陷(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藥物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肝汁性肝硬化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
在臨床上難以將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截然分開,因為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近年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表明,如果能給予有效的病因治療,或能直接抑制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或促進其降解,則已經形成的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轉的。
二、肝纖維化的臨床症狀
(1) 疲乏無力:肝纖維化臨床表現為早期常見症狀之一;
(2) 食慾減退:往往是最早症狀,有時伴噁心、嘔吐;
(3) 慢性消化不良症狀:腹脹氣、便秘或腹瀉、肝區隱痛等;
(4) 慢性胃炎:許多慢性肝炎患者出現反酸、噯氣、呃逆、上腹部隱痛及上腹飽脹等胃區症狀;
(5)出血:由於肝功能減退影響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肝纖維化臨床表現常出現蜘蛛痣,牙齦出血,皮膚和黏膜有紫斑或出血點,女性常有月經過多。
三、肝纖維化不良後果
如果治療不當,肝纖維化可通過兩大危害形成肝硬化:
(1)肝組織結構的破壞:肝纖維化使肝內血管受壓扭曲、閉鎖或動脈與靜脈之間出現「短路」吻合,造成門靜脈系統血管阻力增大,形成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腹水生成和胃底食管靜脈曲張,有上消化道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潛在危險;
(2)肝組織功能障礙:正常肝細胞之間的血液微循環通道因纖維組織成分的沉積而造成循環障礙,影響肝細胞的血液供應,使因炎症受損的肝細胞不易修復甚至加重損傷,直至功能正常的肝細胞愈來愈少,最後導致肝功能衰竭。
四、肝纖維化預防保健
(1)情緒穩定:肝臟與精神情志的關係非常密切。情緒不佳,精神抑鬱,暴怒激動均可影響肝的機能,加速病變的發展。心情開朗,振作精神,會有益於病情改善;
(2)動靜結合:肝纖維化代償功能減退,並發腹水或感染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在代償功能充沛、病情穩定期可做些輕鬆工作或適當活動,進行有益的體育鍛鍊,活動量以不感覺到疲勞為度;
(3)用藥從簡:盲目過多地濫用一般性藥物,會加重肝臟負擔,不利於肝臟恢復。對肝臟有害的藥物如異煙肼、巴比妥類應慎用或忌用;
(4)戒菸忌酒:酒能助火動血,長期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飲酒可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並容易引起出血。長期吸菸不利於肝病的穩定和恢復,可加快肝硬化的進程,有促發肝癌的危險。
(5)飲食調護: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於消化飲食為宜。做到定時、定量、有節制。應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堅硬生冷食物,不宜進食過熱食物以防並發出血;
(6)積極預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臟實質性變性而逐漸發展的一個後果。要重視對各種原發病的防治,積極預防和治療慢性肝炎、血吸蟲病、胃腸道感染,避免接觸和應用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減少致病因素。
五、巖藻多糖可抑制肝纖維化
多項研究表明,巖藻多糖通過消除肝臟中的脂質過氧化來減輕肝硬化。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研究發現:巖藻多糖使用量為100mg/kg時能夠顯著抑制肝纖維化關鍵途徑TGF-β1/Smads的表達,同時抑制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1(TIMP-1)的表達,促進金屬蛋白酶-9(MMP-9)的表達,說明巖藻多糖通過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抑制肝纖維化過程。
《Int. J. Biol. Macromol.》最新研究表明,50mg/kg的巖藻多糖能顯著降低大鼠和小鼠肝臟酶和炎症因子的釋放,抑制TGF-β1/Smads途徑減少肝纖維化。
參考文獻:
Li et al., Am. J. Chin. Med. 48:1-16, 2020.
Hong et al.,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75: 833-840, 2011.
Chale-Dzul, J., R et al., Int. J. Biol. Macromol. 145: 500–509, 2020.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巖藻多糖」。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