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水字是什麼意思?「特別之處」也許你想不到

2020-12-04 致青春的華華

我們常常說:「水是萬物之源」。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你一天可以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同時我們也知道有個詞叫做「上善若水」,水滋潤了萬物,給予萬物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它卻從來不向我們索取,不和任何人比較高下,這也許就是水的善。我們常聽人說上善若水,這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水那樣善良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但除此之外,水本身也有自己的特別之處被世人歌頌。讓我們來看看「上善若水」的水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別之處?

首先「水」就是水的淡定和從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離開了水都會失去它原本的樣子,如果我們要來讚揚水的貢獻,那麼幾天幾夜都是說不完的。水被看作萬物之源,但它卻從來沒有因此而浮躁張揚,依舊保持自己淡定從容的心,安靜地流向低處,並且總能在低洼處看到水聚集在一起。如果我們也能夠像水一樣,相信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會有所改變。

其次就是是水的凝聚力。我們都知道水沒有形狀但卻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雲霧、蒸汽、冰雪……但無論是哪種形態,最終它都會融為一體,會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而這一點又恰恰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所缺失的。我們現在能經常看到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都很努力地朝著自己的方向進步,但是又因為缺乏凝聚力,往往事與願違,對於水的這種品質在這裡顯得尤其珍貴。

水又是公平的。我們用來盛水的器皿,不論鍋碗瓢盆、金銀銅鐵,又不管是木碗金碗還是陶瓷碗,水都會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自己容身於哪種地方而有所變化。如果有誰想要瘋狂破壞,水就會毫不客氣的溢出。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好像有關係走後門到哪裡都很受用,但是這些對於毫無背景的人有失公允,因此水的這種品質正好是我們這個社會很需要的。

最後一點,水是透明的。我們看到的墨水有黑藍紅各種顏色,但這個時候它已經不能稱之為水了,而是後來添加的東西。因此對於水來說,那麼沒有顏色的永遠就是它,這也就是它問心無愧、始終如一的模樣。這樣的品質恐怕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上善若水,並不只是簡單的像水一樣「水利萬物」,它身上的很多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這些「特別之處」也許你想不到。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能積極評論哦!

相關焦點

  • 說一說「上善若水」,什麼樣的善才能稱為上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並且為其中博大的胸襟,淡泊的境界所折服。但感佩之後,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比如說,小編還記得之前高考的時候,小編背過許多成語,那些成語的意思跟小編理解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你們大家是否也遇到過這種呢?比如說空穴來風,我們大家都可能認為他的意思是空的洞穴容易招進風來。但是並不讓他的意思是指的是毫無根據的話。還有小編之前經常混淆的望其項背。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都誤解了
    我們經常聽到的成語「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當時老子教導孔子說,你要學仁德,應該跟水去學,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有謙之德,這就叫「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只是很多人會誤以為,它單純指一個人的德行出眾,就像水一樣綿延不絕。
  • 解讀《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他所著的《道德經》用樸素的辯證法講述了無為而治的道理,其中「上善若水」一詞頗有些耐人尋味。 平常不論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一幅山水墨畫上題有「上善若水」四個大字。仔細讀來,總會有一些恍然大悟存在其中。 首先是「善」這個字,平常所說的「善」就是指為人向善,所以就會將這種意思帶入裡面。
  • 老子的上善若水,讓人體會出了多少人性之惡
    有人也許沒有完整地讀過道德經,也沒有聽說過老子曾經說過的很多話,可是一但提到「上善若水」這個成語,都會很熟悉,甚至自己還經常用這個成語,追求這種品質。老子讚美上善若水之德,以引起世人對上善的深刻理解,反襯出現實社會中的人性之惡,最終又用人性之惡,烘託出了人性的原始之善。所以上善若水成為老子哲學思想中千古傳誦的盛名格言。
  • 書法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通過小故事看大哲理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人的品格應該向水一樣,做事情行雲流水,靜止如水。聯合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劉鍇明行草書法《上善若水》 (作品來源:易從網)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盡。
  • 「上善若水」到底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包含詩詞歌賦也包含各種戲劇話本等等,而詩詞的關注率最高,且生活中也時不時用上幾句詩詞,頗有一番風雅之意。但很多時候詩詞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意思,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的意境裡表達的也並不是詩詞所含的意思。我們今天來分享就是這樣一個詩詞,「上善若水」,其實剛說出來,很多人是很迷茫的,也沒有什麼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上善若水」,中國的詩詞文化很深厚也頗有淵源,但我們了解的確實寥寥無幾。
  • 海洋日說水:上善若水,水有水德
    恰巧今天是國際海洋日,在海洋日說水,從中國的「上善若水」說起。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現已成為一個時髦的文化標籤。不一定每一個使用這一標籤的人,都理解這句話裡的靈魂:水。水?不理解?
  •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水為至善至柔,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水。水有千萬種的風情,看你喜歡她的是哪一種。我喜歡她潤物細無聲。也許是雨後蛙的叫聲,也許是塵埃逢著雨水泥土的清香,亦是原本乾涸的小河轉眼間潺潺流淌的聲響。詩中雨,雨中詩相戀相望!還記得有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是:山的沉穩,水的靈動。那時就覺得特別有意境和哲理。喜歡小橋流水的婉約,也欣賞大山大水的壯闊。
  •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或者見過吧?很多人會顧名思義去理解這個成語,認識是真正的善良會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所以這個詞會被人誤解,那麼這個詞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來說一說「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在最早「上善若水」這個詞的出現是在我國古代的《道德經》中。當時的意思是「偉大的善良就像是水一樣,水會幫助自然界成長,但是不會奪取自然界的任何東西。我們先來說一說水這個東西被人們怎麼看待的吧?
  • 《道德經》問答第8章-上善若水與上善治水之辨
    本章的「上善若水」作為老子著名格言經常被引用,可以說是一種最完善的思想格局,不管我們從哪個角度去解釋,都不能改變這是一種高境界的理論。這也是下面我要提出另一種看法的前提。當我在仔細閱讀帛書甲本後,發現原文寫的是「上善治水」,說明老子的原義和王弼本告訴我們的有很大差別。
  • 解密《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
  • 名言名句欣賞,上善若水,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老子著作《道德經》裡上善若水章中寫過這麼一段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水呢是最善的,人應該向水學習。
  • 老子講「上善若水」的7種境界,你若能達到4種,就很了不起了
    歡迎來到文學漫談,今天我們來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上善若水」,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也是最著名的一句話。為什麼說「上善若水」呢?,老子認為悟道人的平性與水很接近。老子說解釋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 人生哲理: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 生活映像 1、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原來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看完就明白了
    「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原來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但是畢竟我們和古人相距的時間太久我們理解到他們的詩句意思大部分都是通過字面以及當時的文化社會背景,多少都會有一些偏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這個詞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這詞就是「上善若水」。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它真正的意思吧!
  • 我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到底隱含著什麼樣的人生智慧?
    為什麼那麼多大佬都喜歡在辦公室或家裡掛上一幅「上善若水」的字畫?因為水最接近於道,這個成語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它的原文是:【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我讀經典】古文今譯: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樣。
  •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能方能圓,曲直隨形!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能方能圓,曲直隨形!先來看河上公通行版和帛書修正版的差別,如下:通行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帛書版: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一章兩個版本有五處大小不同的地方,一是「似水」的「似」變成「若」,但兩者都是「像」的意思;二是「有靜」變成「不爭」;三是「居」變為「處」,兩者之間意思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