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F交流會Heng Zhang演講:鋰電池用基於黃醯亞胺陰離子和它的聚陰...

2020-12-01 中國網

6月20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本次交流會以「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題,重點關注了電池應用領域。全球50多位電池業界頂級專家亮相交流會並發表了主題演講,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名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與會。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Heng Zhang先生在CIBF2014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Heng Zhang: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情況是鋰電池用基於黃醯亞胺離子和它的聚陰離子的新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為什麼電解質一定要用到含氟的陰離子?雖然提出過無氟陰離子的概念,但相關報導並不多。首先由於含氟的陰離子具有高度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化學和電化學穩定性。到目前為止,已經有PF6、BF4幾種陰離子,另外一種就是亞胺陰離子。我們知道固體電解質和液體電解質相比具有很好的傳導性,也會發揮其隔膜的作用。目前的鋰電池所採用的電解質多為LiTFS,但也有報導稱其界線並不是很理想。然後就是LiFSI的鋁箔腐蝕問題,這方面也有很多相關報導。在4.2V的時候Lifsi並沒有發生腐蝕,如果繼續提高電壓到4.5V的時候,LifSI就發生腐蝕,在FPLifSI也有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再討論其幹擾因素,如果LifSI裡面有50PM的鋰離子就會發生很嚴重的腐蝕。所以目前從報導的結果來看,我認為造成腐蝕的原因之一是使用的鋰元素純度不好。

我們看到LifSI有非常好的柔軟性,LifSI比LiTFSI有更好的性能。最重要的一點,在80度下觀察阻抗實現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LifSI的界面阻抗要比LiTFSI的小,而且很難達到一定的時間。通過這個測試,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延長LifSI比LiTFSI要小很多,因此它能夠很好的提高界面的穩定性。

另外一點,在電導力方面,LifSI比LiTFSI要小一點。LifSI電池在實驗室是很好裝置,但是LiTFSI就不行,因為它很難加工。其實錳酸鋰的電池,在60度的時候可以循環400次,而六氟鋰酸磷循環40周就不能工作了。為什麼有這樣的性能呢?我個人認為,含有氟的鋰離子生成的是無機鹽,這樣有機因子分解出來性能會更穩定一些。

現在我講一下單粒子導體。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想通過共聚的辦法來降低PEO的結晶度。我們採取了兩種方式,一種是提高負電荷的性能,另一種是降低結晶度。我們通過DSC可以看到,共聚的粒子都沒有測到溶點,這就是說其結晶純度要比共混的粒子低很多。

從電導力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在60度的時候共聚粒子已經達到了10的負4次方,這是相當高的電導力,但是共混的離子要低1~2個數量級。

綜上所述:LifSI用在聚合物裡也是非常有競爭力,因為它表現出比LiTFSI更好的競爭效應。LifSI在4.2v以下是不腐蝕鋁箔的,但升高到4.5v以後就會腐蝕鋁箔。我們認為提高鋁元素的純度和通過共聚降低聚合物的結晶度是提高單粒子導體的一個方法。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陰陽離子氧化還原的聚陰離子草酸鹽陰極
    鋰離子電池最為常見的陰極材料是層狀LiCoO2和LiNi1/3Mn1/3Co1/3O2(NMC111),其反應主要基於鈷的氧化還原過程。然而,由於鈷具有毒性,資源有限,成本較高,人們希望探索新型陰極材料。鐵基聚陰離子化合物使用儲量豐富的鐵作為氧化還原中心能夠有效緩解資源限制,並且降低成本,實現大規模應用。
  • 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CIBF交流會Deyang Qu演講:鋰空氣電池放電過程中超氧化物自由基的...
    本次交流會以「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題,重點關注了電池應用領域。全球50多位電池業界頂級專家亮相交流會並發表了主題演講,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名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與會。來自美國麻省大學的Deyang Qu先生在CIBF2014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 廈大: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現象
    在兩類主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聚陰離子型材料和層狀氧化物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均起到構建材料結構框架、提供反應電子的作用,其在框架中的結構穩定性亦對材料循環性能、容量、電壓、安全性的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過渡金屬離子在層狀氧化物材料晶格中的遷移問題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 首次發現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現象
    在兩類主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聚陰離子型材料和層狀氧化物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均起到構建材料結構框架、提供反應電子的作用,其在框架中的結構穩定性亦對材料循環性能、容量、電壓、安全性的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過渡金屬離子在層狀氧化物材料晶格中的遷移問題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 華立源將圍繞電動輕型車用鋰電池發表主題演講
    打開APP 華立源將圍繞電動輕型車用鋰電池發表主題演講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1-24 14:11:43 ● 華立源作為此次會議的贊助商,將在年會電動輕型車專場做主題演講。 新國標政策與換機潮市場雙輪驅動下,鋰電池在電動輕型車市場應用提速。鋰電企業奔湧而至,甚至成為3C鋰電/動力電池巨頭重點角力的市場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動兩輪車領域,安全、價格和售後服務目前仍然是鋰電池全面替代鉛酸電池需要跨過的三座大山。
  • Small:同構陰離子取代的高性能鈉電磷酸鹽正極材料
    為了開發優異的鈉離子電池,高性能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是關鍵,決定著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等主要儲能參數。在各類正極材料中,磷酸釩鈉(分子式為Na3V2(PO4)3)是鈉超離子導體(NASICON)晶體結構,含有開放的三維Na+傳輸通道和穩定的晶體框架,具有適中的平均電壓和較高能量密度,使其成為了鈉離子電池正極研究過程中的明星材料。
  • CIBF交流會Jigang Zhou演講:鋰離子電池界面的軟X射線吸收光譜和...
    本次交流會以「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題,重點關注了電池應用領域。全球50多位電池業界頂級專家亮相交流會並發表了主題演講,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名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與會。圖為來自加拿大Canadian Light Source公司,Jigang Zhou先生在CIBF2014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 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大多數正極材料研究集中在過渡金屬氧化物和聚陰離子化合物上,因為它們具有較高的電壓和較高的容量(100-200mAh/g和3-5V平均電壓)。圖4中(e)給出了這些典型的正極材料充放電曲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NCA類似的高Ni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有更高的能量/功率密度(能夠在高Ni含量下會有更多的Li脫出而保持其結構穩定)。目前應用的常規523和622體系則是加入更多的Mn和Co是為了更好的平衡安全和循環性能。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第一單位通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共同通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新型電池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相關研究成果《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具有快速擴散動力學的三離子電池,顯著提高電池倍率和循環性能》(Hybridizing Anions towards Fast Diffusion Kinetics for Tri-Ion Batteries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ate Capability
  • 【材料】CsVO2F(IO3):具有三維釩碘酸陰離子骨架的二階非線性晶體
    金屬碘酸鹽晶體因具有優異的倍頻效應、較寬的透過波段、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光學損傷閾值一直是探索新型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前沿領域。引入具有強二階姜泰勒畸變(SOJT)的V-O/F多面體能夠有效的誘導無心結構的形成及增強材料的極化率。因此,金屬釩碘酸鹽的合成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之前報導的釩碘酸鹽的陰離子結構僅限於0D聚陰離子基團、1D鏈和2D層。
  • 李克強與俄領導人用英文自如交流 演講徵服90後
    中國和俄羅斯都是文明古國和世界大國,兩國人民和兩國青年對人類的前途和命運肩負重任。兩國現在謀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順應的是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大勢。……在每一句精彩演講、重要論述和深刻分析之後,現場的人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細數下來,一場演講,演講過程中有7次講話被鼓掌所打斷,贏得掌聲多達20餘次。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不斷提升鋰電池綜合性能是鋰電池發展的唯一方向,而要提升鋰電池性能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鋰電池材料的不斷研發和創新,下面介紹關於可以提升鋰電池性能的新型材料基本情況。1、鋰電池新型材料之新型高熵儲能材料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提出的一種適合儲能應用的新型高熵材料,研究人員以多陽離子過渡金屬基高熵氧化物為前體,LiF或NaCl為反應物,用簡易機械化學方法,製備多陰離子和多陽離子化合物,從而生成鋰化或鈉化材料,成功合成一種具有巖石鹽結構的氟氧基正極活性材料,適用於下一代鋰電池應用。
  • 鈉電池最終能取代鋰電池嗎?
    I will also tell you that sodium batter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energetic.先生,只有鈉會被消耗掉,但大海本身就提供了鈉。並且鈉電池應該是能量最高的。
  • 清華大學張強團隊: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發展基於金屬鋰負極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是未來高比能電池體系構建的終極選擇。金屬鋰負極的利用給整個電池體系的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電解液及其界面的設計。由於金屬鋰極低的電極電勢和強還原性,電解液在負極的界面反應劇烈。電解液反應造成幹液,導致電池失效;更嚴重的是電解液分解產生大量的可燃性氣體,引發安全隱患。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發展基於金屬鋰負極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是未來高比能電池體系構建的終極選擇。 金屬鋰負極的利用給整個電池體系的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電解液及其界面的設計。由於金屬鋰極低的電極電勢和強還原性,電解液在負極的界面反應劇烈。電解液反應造成幹液,導致電池失效;更嚴重的是電解液分解產生大量的可燃性氣體,引發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