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天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及環境汙染生態修復、水環境與...

2021-01-10 生物谷

導師姓名:趙 林         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  

姓名: 趙 林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天津大學       所在院系: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科學 研究領域: 環境生物技術及環境汙染生態修復、水環境與人體健康、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境質量體系認證過程系統分析、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聯繫方式

E-Mail: zhaolin@tju.edu.cn       電話: 022-*******       郵編: 300072 地址: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

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1996.07 長春地質學院環境水文地質 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2.07 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 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2.03 至今 天津大學化環境學院,教授,院長助理,系主任
  2001.08 ― 2001.09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Visiting fellow
  1999.03―2002.03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1997.02―1999.03 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業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1990.10―1997.02 中國礦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研室黨支部書
  教研室副主任兼實驗室主任
  1988.09―1990.09 英國伯明罕大學 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1982.08―1988.09 中國礦業大學任助教、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
  1.環境生物技術及環境汙染生態修復
  2.水環境與人體健康
  3.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境質量體系認證過程系統分析
  4.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主講課程:
  地下水汙染修復(研究生)
  環境水化學工程(研究生)
  環境影響評價(本科生、研究生)
  資源評價、開發及利用(本科生)
  汙染環境生態修復導論(本科生)
  學術團體:
  1.國際水文地質科學學會會員
  2.中國生態學會會員
  3.中國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
  4.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5.農業部農產品汙染防治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獲得獎項

  獲獎情況:
  1.1998年科研項目「鐳的遷移規律及其最終處置中阻滯擴散研究」獲核工業總公司部級二等獎。
  2.1992年科研項目「殷莊煤礦微山湖下安全開採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及預測預報」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礦業大學二等獎。

著作及論文

  刊物論文
  1.趙 林,閻 博,張建平,譚 欣.氮汙染淺層地下水修復的微生物方法實驗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4,5
  2.趙 林,閻 博,張建平,梁麥林. 水分子簇結構改變的分子動力學研究,天津大學學報, 2004,37(4)
  3.趙 林,張建平,譚 欣. 水分子團簇結構的改變及其生物效應研究進展,化學通報,2004,5
  4.Zhao Lin, Tan Xin. Effect Mechanism of Strucure-Changed Water on Heat Stablity of Lysozyme,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3,9(3):177-179
  5.王麗麗,趙 林,閆 博,譚 欣.低溫高效反硝化菌的分離及其誘變研究,天津大學學報,36(Suppl.)2003:250~253
  6.Zhao L, Yang Y, Tan X & R Kalin. Removal of Nitrate Contaminant in Porous Media Aquifer through Microbiological Method,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ogy, 2003, 71(2):362-369
  7.曹劍鋒,冶雪豔,王福剛,趙 林. 河南境內黃河流域地下水系統劃分與系,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2,32(3):251~254
  8.趙 林,魏連偉,林學鈺. 不同狀態下包氣帶除氮及阻止氮汙染能力的實驗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1, 21(2):53~57
  9.譚 欣, 趙 林,馬紅欽等. 微量鐳在海泡石礦物上的吸附行為機理研究. 天津大學學報,2001,34(6):812-814
  10.趙 林,譚 欣.水的微觀結構改變對溶菌酶熱穩定性的影響,化學通報(網絡版),2000,13,63W1024
  11.趙 林,譚 欣. 水的六環結構及其對溶菌酶熱變性的影響,天津大學學報,2000, 33(1):16~ 18
  12.趙 林.蛋白質熱變性前新峰形成機制探討,生物物理學報,1999,15(4):627~630
  13.Zhao Lin , Wang Rongshu, Lin Xueyu, The Modeling Study On Removal Of Nitrate In Water System By Bacteria Transplanted In Unsaturated Zone,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9, 5(1):12~15
  14.趙 林,王榕樹,林學鈺,地下水環境中氮汙染形式及其去除的微生物方法,環境科學學報,1999,19(4):443~447
  15.Zhao Lin, Yang Xiaoning, Lin xueyu, Wang Rongshu.Study on nitrogen pollution in waterbodies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8,1(1):28
  國際會議論文
  1.Zhao Lin, Lin Xueyu, Experimental Study And Some Issues on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of Aquifers Polluted by Nitrogen,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s,Vol.3 of 3:276, Beijing,1996.8
  2.Zhao Lin , Lin Xueyu,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Denitrifers in The Groundwater System,The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Groundwater Risk,175,UNESCO IHP,2000
  3.Lin Zhao, Y.S.Yang. Study on highly efficient denitrifer and investigation of nitrate removal in groundwater ,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Water Resources, Edited by:_S.M. Hassanizadeh and R.J. Schotting, ELSEVIER SCIENCE PRESS,,Amsterdam,Netherlands,June,2002,p593~598
  4.Lin Zhao1, Y.S. Yang2, Xin Tan1, H.K. Teng3,Corrosion inhibition approach of the oil production systems in offshore oilfields, 1st IWA CONFERENCE ON SCALING AND CORROSION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SYSTEMS.,Cranfield University, UK, 25

承擔項目

  完成主要項目:
  1.國家「863」項目「用於環境水體淨化的高效離子篩及新型分子篩膜的研究與開發」(715-004-220),1997-1999, 項目組副組長
  2.大慶市計委項目「大慶地區湖泊溼地洪水調蓄特殊生態保護研究」,2000-2001,負責人
  3.大慶市計委項目「黎明河上遊地區汙水淨化研究」,2000-2001,負責人
  4.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的結構及其功能化的研究與開發」(983606011),1998-2001,負責人
  5.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 項目「黃河流域水資源演化規律與可在生性維持機理」 (G19990436),2000-2002,主要研究人員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分子結構及運動對生物體內物流傳導與阻滯影響機理」(20176035),2002.1-2002.12,負責人
  目前研究課題:
  1.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前期研究專項「水分子簇結構及其振轉運動對生物大分子活性的影響及調控機理」(2003CCA04300),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水團簇結構及運動對藥物釋放影響的機理及規律研究」(20376054),負責人
  3.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清除環境中氮與有機汙染質的超級細菌研究」(013610111),負責人
  4.中澳特別基金項目「太陽能溫室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負責人
  5.天津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項「固定化米麴黴菌與固定化酶藕聯反應生產胺基酸高純度對映體研究」,負責人

相關焦點

  • 季民——天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汙泥厭氧消化新技術,垃圾滲濾...
    所在院系: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工程 研究領域: 環境生物技術,汙泥厭氧消化新技術,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高級氧化技術與膜分離過程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郭文生 見習記者 任效良 天津報導 「十三五」以來,天津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篤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以及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調整結構、深化治理、建設生態,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 「技術交流」海水養殖汙染與生態修復對策
    對於海水養殖汙染,單純的物理化學修複方法制約較大,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的生態浮床修復技術、大型藻類修復技術及人工溼地修復技術,是較為有效的海水養殖汙染防治措施。在未來研究中,還應加強養殖汙染源頭的治理,加強海水綜合養殖理論方法研究,以實現海水養殖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 微生物修復(ISSA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河道治理技術的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ISSA 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採用「ISSA 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來消除水中汙染物,修復遭到破壞的水生態系統,治理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水體環境,豐富群落種類,優化種群結構,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維持水生態系統的穩定健康發展。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
  • 重慶市湖庫生態修復適宜技術選擇指南(2017版)
    全文如下:重慶市湖庫生態修復適宜技術選擇指南(2017版)前言為加強重慶城市湖庫汙染防治,指導汙染防治技術選擇,促進湖庫水環境質量改善,制定本技術選擇指南。本技術選擇指南在對重慶市水體現場調研及水質監測的基礎上,結合包括《重慶主城面源汙染控制集成技術指南》、《重慶新建城區健康水系統構建技術導則》、《水生態基礎設施規劃技術導則》等水體汙染控制方面的技術成果,並根據國內外水體綜合整治的成功案例編制而成,可作為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環保技術服務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開展湖庫汙染治理技術選擇與應用的參考技術資料。
  • 生態環境部發布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我部決定製定《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
  •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於流域生態水文的北京水環境管理
    城市模塊是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的重要交叉點所在,是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的生態系統,已成為流域內最大的生活和生產需水單元,擠佔了生態系統的需水量和水資源調蓄空間;同時也是向流域其他生態單元輸出和轉移環境汙染源頭之一,使流域環境危機加劇和生態安全風險增加。
  • 「第十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通知(第一輪)
    與此同時,環境科學研究近年在中國迅速發展,環境科學界群星璀璨、新人輩出,在汙染物的檢測分析、環境行為與歸趨、生態毒理效應與健康風險,及汙染控制與治理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協辦單位  天津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城建大學  軍事醫學研究院環境醫學與作業醫學研究所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化學》雜誌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類似的,國家海洋局2007年《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國家海洋局技術導則」)對於海洋生態損害同樣採取了列舉的方法,賠償事項包括了海水質量損害、海洋沉積物環境損害、潮灘環境損害、海洋生物損害、典型生態系損害和海洋生態系統損害[4]。但上述規定僅限賠償系統、不是具體賠償請求事項。
  • 「技術交流」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
    》,湖南農業大學為課題參加單位。本期點將臺,講述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01研究背景水體重金屬汙染具有毒性大、不易被代謝、容易被生物富集並有生物放大效應的特點,是危害程度十分嚴重的水汙染問題之一。
  • 石油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發布日期:2020-09-27通信作者: 王加寧,男,博士,研究方向為汙染控制與環境修復。,生物修復是改善汙染現狀最具潛力和生命力的技術。本文綜述了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以及聯合修復技術的研究進展,認為目前國內外在生物修復應用中存在缺乏高效降解菌株、降解效率低下等問題,未來應向篩選高效降解菌株和提高降解效率等方向發展。
  • 技術交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技術
    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系統要根據以下幾點原則:(1)綠色發展,保護優先,努力向事前保護和自然恢復的方向轉變,改變從前的「以需定供、經濟最優、技術可行」的思路,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把人工修復和自然修復策略相互融合,以此才能建設友好生態水工程。(2)流域總體規劃和系統修復。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
    因此改善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已成為養殖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眾所周知,水產環境中化學藥品的使用會造成病原體產生抗藥性,藥品的殘留量,汙染水環境,同時會殺害水中有益細菌,造成水生生態的失調。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浙江省河流水生態質量評估技術方法...
    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技術大綱》(環辦水體函﹝2019﹞937號)精神,水生態質量被作為水環境管理的重要內容,將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而截至目前,水生態質量評估相關國家及地方標準尚未出臺,評估工作基礎及技術儲備薄弱。
  • 「技術交流」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我國在「十五」期間,國家「863」項目在太湖與滇池開展了重汙染水域的生態重建與環保疏浚技術、水源地水質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水網地區湖泊面源汙染控制技術、水體控藻技術與入湖河流汙染綜合整治工程示範研究;同時,開展了「973」計劃項目「湖泊富營養化過程與藍藻水華暴發機理研究」,深入研究長江流域獨特的淺水湖群背景下入湖生源要素受地球表層特徵、氣象因子、生物過程及人類經濟活動等要素的驅動,揭示在流域
  • 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廣東印發《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保障人體健康及保護生態環境。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環境監理技術指南1適用範圍本指南規定了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環境監理的目的與原則、機構、工作程序、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等技術內容,並明確了環境監理關注的要點。本指南適用於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的環境監理。
  • 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 首設長江保護修復展臺 水汙染防治成...
    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首設長江保護修復展臺 水汙染防治成亮點】  江蘇臺記者陳超:今年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的主題是「匯聚全球技術和以往不同,今年大會專門設立了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長江保護生態修復技術展區,集中展示最新治水治氣神器。  水質好不好,魚兒先知道。利用青鱂魚對環境敏感度高的特點,中科院聯合無錫企業自主研發了這款水質生物預警系統,一旦小魚出現異常行為,系統就能準確判斷水中毒性物質並及時報警,該技術已在全國100多個飲用水源地投入使用。如何更好地解決農村黑臭水體?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並表示將將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作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基礎材料,根據不同承載狀態提出差異化管控措施。   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