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濟公經常念的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原來是一道「門」

2020-12-03 淨宗傳承

宗道法師:「攝生三願」:彌陀的救度,一個都不能少!

關於第十八願,還有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四十八願裡有三條願,叫作「攝生三願」,「攝」是攝受,「生」是眾生。這三條願是講如何讓眾生往生的,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他的願,無非是講極樂世界多麼美好,往生之後得六種神通,身形如何,得到怎樣的境界,等等。

第十八願是根本

很多人搞不清楚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的差別,都認為佛開了三個進極樂世界的門,第十八願是一個門,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又是兩個門。其實,只有一個門,就是第十八願。

第十九願、第二十願跟第十八願有什麼關係呢?

第十九願是: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願是: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經文的含義特別深奧,只看字面,有時候不知所云。實際上,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之間有連帶關係,不是獨立的。可以說,第十八願是根本,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帶有方便。也可以講,第十八願是體,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是用。換句話說,正因為有第十八願,才有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假如沒有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就是空設的。

當機願與結緣願

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如果用三個詞來貼標籤,大家一聽就明白了,第十八願、第十九願都叫作「當機願」,或者叫「當生願」,第二十願叫作「結緣願」。什麼叫「結緣」呢?就像電視劇《西遊記》裡,唐僧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電視劇《濟公》裡唱「南無阿彌陀佛」,只要這句名號進入我們的心識,我們就跟阿彌陀佛結上緣了。結上什麼緣了?結上很快就會解脫、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緣。這是什麼在起作用呢?就是阿彌陀佛當初發的第二十願起作用。如果用大白話來表達,就是「凡是聽到我阿彌陀佛名號的眾生,都會在兩生、三生、四生……很快就能往生我的淨土」。

「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一定是這一生往生,可能是「聞我名號」的下一世,或者下下世。在「聞我名號」的金剛菩提種子種下去之後,產生作用,慢慢就有「繫念我國」的想法、心念,再慢慢地「植諸德本」,再「至心回向,欲生我國」。

所以,這條願又叫「三生果遂願」,就是最終結果得遂往生,否則阿彌陀佛就不成佛。而最初都是從「聞我名號」來的,因為跟阿彌陀佛結上了緣。我們也是因為這條「結緣願」,過去世跟阿彌陀佛結了緣,才慢慢產生了今天的善根。

古德用一形象的比喻來表達,但凡跟阿彌陀佛結上緣的,就如「吞鉤之魚,在水不久」,魚已經上鉤了,遲早要上岸,可能咬上鉤的時候還在掙扎。這就是形容第二十願。

攝機不同

第十九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聽起來好像比第十八願更厲害。如果從眾生的根機來講,第十九願所講的根機不差,他能「發菩提心」,還能「修諸功德,至心發願」;結果好像也不錯,「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聽起來比第十八願高級一些。

第十九願攝受的眾生,比第二十願攝受的眾生好一些。第二十願攝受的眾生,他在「聞我名號」的時候並不明了佛的智慧。比如,我們小時候看電視劇,聽濟公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甚至不知道是一尊佛,所以我們不明佛智。

第十九願攝受的眾生,雖然知道佛智,但是有所懷疑,所以叫作「疑惑佛智」。雖然他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但是他對阿彌陀佛有懷疑,所以導致他既靠自力,同時也靠佛力。他覺得佛力不完全可靠,除了佛力,還要加上自己的力量,二力相加,認為這樣最穩妥。這就是第十九願攝受的眾生,這類眾生的根機還不錯,要門修行就是這樣的。

比較而言,第十八願攝受的眾生是完全明信佛智的。所以,這三條願攝受的眾生是不同的。

第十八願是最真實、最根本的,這類人明信佛智,具足機深信,認定自己完全沒有力量出生死,只有完全仰靠佛力,也完全相信佛有能力救度自己。

第十九願攝受的人,對佛力有所疑惑,所以要自己發菩提心,自己修功德,因為疑惑佛智。為什麼第十八願沒講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佛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實都會這樣的,但為什麼只在第十九願特別提到這句?就是因為這類人有所疑惑,心中不安,佛才特別安慰這類眾生,「靠一點自力,再靠一點佛力,沒問題。我在你臨終的時候,一定現在你的眼前」。

第二十願攝受的人是完全不明佛智。

這是三類眾生不同的地方。

念佛不同

如果從念佛來論,第二十願只是「聞我名號」,只是聽到名號而已,或者是偶然聽到,或者念了一陣兒,一個月、兩個月,之後再也不念了,可能那一個月他在寺院裡做義工,也可能是他母親信佛,他不信佛,但是他孝順,聽母親的話,就去寺院做了一個月義工。在寺院這個環境裡,大家每天都念佛,互相之間打招呼都說「師兄,阿彌陀佛」,他也說「師兄,阿彌陀佛」,其實這樣的人挺多的。假期一結束,就放飛自我了,這一生可能只念了這一個月的佛。這都屬於第二十願攝受的眾生,是「微分念佛」。

第十九願攝受的人是「少分念佛」。因為他花了大部分時間「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搞自己的一套,或者參禪,或者持咒,但他也求生淨土,也少分地念佛,因為他疑惑佛智。這是第二類。

第十八願攝受的眾生是專復專稱名,完全稱名,稱名之外沒有絲毫其他的,也不靠自力。

果益不同

從往生的果益來講,第十八願攝受的人,今生決定往生,不會出一點差錯。第十九願攝受的人是往生不定的狀態,就看他自己了,如果他的疑惑大到認為自己不夠資格往生,那就不行,往生思不定則不定;當他覺得自己修的可能夠了,還不錯,往生思一定則一定。也就是說,他的往生有不確定性,這類人一般要三生果遂,下一生或者下下生往生,可能相隔不遠,幾生之後。當然,我們說起來好像很近的樣子,但可能下一世就到了地獄,一進去幾個大劫都出不來。

這樣,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就很清楚了。

三願攝盡一切眾生

從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我們也能看出佛多麼慈悲。因為第十八願完全仰仗佛力,阿彌陀佛完全救度眾生,非常殊勝,佛也有十足的能力救度眾生。但說實在的,這是不容易相信的,尤其是眾生生生世世已經習慣了自力修行,自力的觀念已經很深了。但是佛也不放棄,不能相信第十八願的人,可以走第十九願的路線,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同時借阿彌陀佛的一點力量。如果第十九願這條路也走不上去,僅僅是跟佛結了一點緣,也沒關係,還有第二十願。所以,這三願就是三大法寶,一網打盡,最終收口的是第十八願。

之所以在第十八願之外還有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實是因為眾生的狀態不同,有的眾生不能明信佛智,有疑惑佛智、不明佛智的情況,但是佛也不捨棄,特別設立了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所以,這兩條願都跟眾生有關係。

相關焦點

  • 人們口中念的「阿彌陀佛」到底是啥意思
    無論在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佛教的僧人,或者是普通信徒,口中都會常念叨一個詞語「阿彌陀佛」。那麼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此我還特意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經過調查發現,我爸和我媽都認為「阿彌陀佛」是一句咒語,只要念出它,就會保平安,或者是讓人心向善。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
    對於大多數信眾來說,提起「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一定會非常熟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似乎是佛教的代名詞,佛教專屬。佛教道場寺院裡各處也都貼著這樣的標識,僧眾與居士相互見面打招呼,也是這句佛號不離心。
  • 經常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關於佛教,我想最被人熟知的便是觀世音菩薩和「南無阿彌陀佛」吧!大家之所以熟知觀世音,是因為在民間流傳了諸多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傳奇故事,觀世音菩薩會根據人們的呼救而尋聲救苦,處處現身。故事流傳得多了,知道的人也自然變多了起來。那「南無阿彌陀佛」呢?
  • 佛教: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何原因?
    在佛教之中「念佛」,可以說是最普遍的一件事,不管是修禪宗,還是密宗或別的宗派,皆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不就有師兄問了,為什麼每次看佛教類型的視頻、文章裡面評論最多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想要見性成佛、想要離苦得樂。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的家裡,信奉的都是佛教。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在我們中國,還是信奉佛教的是佔大多數的。佛學對我們來說,它也是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已經看破紅塵的人選擇做和尚,他們可以在佛燈前面一座就是好幾個小時,不食葷,不娶妻,完成一個對自已的行為休養。在寺廟裡面,我們經常聽到所有的僧人嘴裡面都會常常念叨著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佛教:阿彌陀佛是誰,許多人念了一輩子佛都沒弄明白
    相信人們對阿彌陀佛這一佛號是再熟悉不過了。無論信佛與否,當人們在心有所求或身心不安時都會念上幾句阿彌陀佛。但恐怕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了解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其中不乏許多念了多年佛的人。清淨蓮花要介紹阿彌陀佛,有必要先說明一下「佛」的含義和佛教創立的緣由。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提起佛教,我想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那句人盡皆知的「南無阿彌陀佛」,許多不明其中緣故的人,會習慣性地將其理解為「南邊沒有阿彌陀佛」的意思,這樣理解是大錯特錯的,「南無」不讀「nan wu」,它是梵文音譯,和漢語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佛弟子總是念這六個字,它們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 阿彌陀佛是智慧光,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信智慧、念智慧
    阿彌陀佛也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智慧光佛。依經所說,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能如願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色身形象在《觀無量壽經》裡有簡略的描寫,經文如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
  • 「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有人念誦大半輩子也未必知道!
    不管是不是對佛學有所了解,你一定都聽過「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西遊記》裡,唐僧說得最多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而金庸小說裡的高僧,一出場也常念這幾個字。那麼,你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嗎?首先我們要了解,「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極為重要的六個字,也稱「六字洪名」。那什麼叫「淨土宗」呢?簡單來說,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大宗派,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念誦佛名。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
  • 為何和尚們總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翻譯後令人意外,鮮有人知
    每天清晨,他們的房間裡總能準時無誤地響起「南無阿彌陀佛」的音樂。而對於我們,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便成了佛教的代名詞。事實上,「南無阿彌陀佛」在佛教中確實很常見,幾乎是每個寺廟裡僧人的口頭禪,甚至連不信佛的人都知道,可見其傳播之廣。但這句人人都耳熟能詳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用在什麼語境裡。
  • 佛法:佛教「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哪些一般人想不到的大秘密
    從翻譯角度看阿彌陀佛佛號從翻譯角度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願「皈依」無量光無量壽佛。其中「阿」字甚為關鍵。從梵語構成看,「amita」由兩個詞連接而成:「a」、「mita」。「a」是否定詞;「mita」是數量和量度的意思。
  • 為什麼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理解「南無」二字的含義是關鍵
    不管是出家的僧人還是在家的居士,口中常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那麼,「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人們以之為佛號?這些問題恐怕是一些佛教的信眾也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含義是什麼?首先,我們來看「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要搞清楚這句佛號的意思,理解「南無」二字是關鍵。因為阿彌陀佛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一尊佛的名號。
  • 佛教: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兩點,功德無量!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提起「阿彌陀佛」的名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阿彌陀佛為梵語,阿意為「無」,彌陀意為「量」,佛即「覺」。換言之,阿彌陀佛即為無量覺。此外,阿彌陀佛又有十三個名號,除一個與「壽」有關,其餘十二個均與「光」有關。
  • 佛號「阿彌陀佛」,到底要怎麼念?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已經被人們廣為傳頌。無論修行與不修行的人,都懂得念一句「阿彌陀佛」。有的人可能聽說過「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這裡的「南無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很多人念了阿彌陀佛很多年,但是不知道正確的發音方法。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誦經念佛的習慣,尤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接觸佛教以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那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難道「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最大嗎?不是的。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想不到
    百姓現在可以有自由的信仰,信佛之人大多活得比較透徹通暢,也會在人生大事之際和閒暇之時去往佛教的聖潔之地,拜一拜佛,讓自己心靈有個數或者放鬆一下。就算是一個理性,信仰科學而不信神佛之說的人,也需要對佛門懷有一絲敬畏,不能有絲毫褻瀆之意。
  • 佛語「南無阿彌陀佛」啥意思?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很多人讀錯了
    大乘佛教中這句話也是最為普及的。但是其實不說不信仰任何宗教之人,就算是一些許多虔誠念佛一輩子的老修行,也不一知道這句佛號的真正釋義。 南無阿彌陀佛,梵語नमोऽमिताभा,這種念佛修行方法來自於漢傳大乘佛教得淨土宗,以念誦此語的方法來達到可以轉世入西方極樂的目的。南無與阿彌陀佛中其實是兩個詞,南無是一個意思,阿彌陀佛是一個意思。
  • 阿彌陀佛,請問,道教所說的長生不死藥是否存在?
    無量天尊,您老人家拜錯家門了,當然,也就討不到什麼長生不老藥啦。嘴裡念叨著阿彌陀佛,卻詢問著道教的不死金丹,這麼幹,是不是屬於不講武德呢?阿彌陀佛,按照佛教的說法,是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的教主。民間俚語上西天,就是直奔阿彌陀佛那裡去的意思。阿彌陀是梵語,意思是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為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