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豐」字開放交通體系 奠定百年發展大格局

2020-12-03 惠州日報

惠州日報訊 (記者戴建)昨日上午,我市在贛深高鐵北站連接線先行動工點舉行「豐」字交通主框架暨1號公路(南北軸線)建設動員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建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鍾偉寧,副市長林洪,市政協副主席羅慶雲出席會議。

劉吉代表市委、市政府作動員講話。他指出,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按照中央的決策和省的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創新的舉措、超常規的速度,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決定性進展,迸發出強勁的發展能量。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惠州長遠發展,開創性規劃了「豐」字交通主框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它擺脫了傳統以自我為中心的環狀結構交通,真正實現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把惠州充分融入到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格局中。項目建設將有力促進資源高效便捷流動,充分釋放惠州廣闊的土地發展空間和潛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價值,推動惠州從沿江時代向沿海時代邁進,奠定惠州未來百年城市發展大格局。

劉吉說,「豐」字代表「豐滿」,「豐」字寓意「豐收」。「豐」字交通主框架為惠州帶來的是大開放的格局,更是大發展的機遇。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十四五」期間「豐」字格局的打造,惠州將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5年惠州將實現GDP翻番,向千萬級人口、萬億GDP城市俱樂部邁進的步伐將更加堅定有力。

劉吉強調,建設「豐」字交通體系,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市裡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成立了建設前線指揮部和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協調推進項目建設。1號公路建設啟動標誌著惠州交通框架體系成熟定型,轉入全面實施階段,吹響了「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的衝鋒號。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這項工作擺在核心戰略位置,勇於創新、勇於擔當、攻堅克難、腳踏實地,積極解決好項目推進中的徵地拆遷、資金籌措、項目規劃等問題,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把「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成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一流精品工程,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貢獻力量。

市交通運輸局、市交通投資集團負責人作了情況匯報。

據介紹,1號公路(南北軸線)北起廣惠高速規劃的湯泉互通,近期終於大亞灣石化大道,建設裡程約64.5公裡,遠期擬延伸至稔平半島。

相關焦點

  • 惠州兩會時刻:開創性「豐」字交通主框架勾畫惠州向海發展新格局
    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發展的大背景下,惠州提出要以國際眼光、灣區水平、惠州特色來確立未來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自此,惠州交通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2019年底,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先後公示《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草案)》和《惠州市1號公路(南北軸線)詳細規劃(草案)》,全力推進惠州與深圳的互聯互通,致力於打造惠州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間「1小時生活圈」。元旦前夕,我市還進行了「豐」字交通主框架暨1號公路(南北軸線)建設動員,豐字交通體系的打造將成為2020年我市交通發展的重中之重。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引領世界經濟繼續開放發展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戰略和現實意義。
  • 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從經濟學意義上分析,國內大循環是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國內分工體系和市場體系為載體,以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為補充和支持,以國民經濟循環順暢、國內分工不斷深化、國家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為內生動力的經濟循環體系。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陳雷剛:廣東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哲學意蘊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科學研判當前國內外大勢、積極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戰略之舉。廣東是全國經濟大省,「雙區建設」貫通國內國際,完全有條件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中共廣東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作為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 為美好而來,多維交通體系,活力生活空間
    同時作為毗鄰二機場的城市之一,自覺扛起發展之重任,合理開發景觀資源,調整產業機制關係,在綠色理念的指引下,以自然生態推動區域內多產業並舉,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同時作為毗鄰二機場的城市之一,自覺扛起發展之重任,合理開發景觀資源,調整產業機制關係,在綠色理念的指引下,以自然生態推動區域內多產業並舉,形成新的發展格局。  毗鄰二機場,坐擁京南經濟發展資源  牛駝溫泉孔雀城距二機場約30公裡 ,居京畿、環渤海經濟圈內,不僅是連接北京及新區兩大經濟版塊的城市綠色生態廊道,還是新空港經濟、產業、居住的外溢承接地。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這是大國經濟發展的關口,我們要主動適應變化,努力攻堅克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2、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 江西奮力跑出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 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
    劉奇指出,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戰略定位,搶抓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讓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有溫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
  • 江西奮力跑出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
    劉奇指出,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戰略定位,搶抓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讓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有溫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點題...
    解決這一矛盾,要求發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這是大國經濟發展的關口,我們要主動適應變化,努力攻堅克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2、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謝伏瞻指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是堅持擴大內需,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二是堅持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加快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三是堅持創新驅動,通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
  • 優化空間布局和城鄉規劃 開啟「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
    古代絲綢之路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合作共贏的國際貿易體系。陸上絲綢之路奠定了沿線節點的聚居模式與建設傳統,海上絲綢之路則推動了沿海港口城市和內陸手工業城市的興起,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中華文化圈的形成。中規院在課題研究中緊緊圍繞國際貿易的發展,剖析世界貿易格局的演變趨勢,提出全球經濟格局經歷了從環大西洋到環太平洋,再到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相繼崛起的發展歷程,並對未來全球貿易格局發展趨勢進行預估和研判。歷史上,15世紀以來,以地理大發現為標誌,隨著新航線的開闢和殖民地貿易的拓展,世界貿易的中心轉向環大西洋地區的海上歐洲國家。
  • 「磁吸力」越發強勁 大項目紛至沓來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不利影響下,惠州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展現強勁發展勢頭,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現象。 當前,惠州正在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機遇,以競逐一流的雄心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城市。隨著「豐」字交通主框架和「2+1」現代產業集群建設,惠州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對國內外資本的「磁吸力」越來越強。
  • 若羌:打造立體交通網 構架絲綢之路新格局
    「十三五」以來,若羌的交通事業發生巨變,若羌樓蘭機場建成通航,和田至若羌鐵路加緊建設,格庫鐵路即將全面建成通車,烏尉高速尉犁至若羌、依吞布拉克至若羌、若民等一批高速公路計劃於2021年竣工投入使用……若羌正以不可阻擋的發展之勢,鐫刻下了立體交通大發展的印記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經濟及產業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企改革、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
  • .| 堅持和發揮制度優勢,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總體運行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 經濟日報鍾經文:深刻把握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精髓要義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匯的時間節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黨將以怎樣的發展理念創新和格局調整、改革突破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五大理念把改革發展著力點釐清了,把發展重大問題梳理出來了,能否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是衡量新發展格局的標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發展格局,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深厚根基、開闢寬闊道路。為此,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必須持之以恆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只有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位,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推進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 新發展格局十問 - 黨員教育移動培訓網上專欄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
  • 精細規劃管控體系打造「三生融合」樣板
    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萬象天匯廣場、讀者文化公園等項目均已初見雛形,包括蓮塘布河、河橋水、冷水坑河在內的南三河水環境綜合整治也基本實現了水清岸綠。治水興城,產業促城,金山新城。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新城正在有力地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