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艦隊旗艦的日子:「武藏」號在特魯克都幹什麼?

2020-12-05 裝甲鏟史官

1943年2月11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從"大和"號下來,轉移到司令部設備更完美的"武藏"號,即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它保持了舊日本海軍的三個記錄,一是舊日本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是擔任聯合艦隊旗艦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三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擔任聯合艦隊旗艦時間最久的一艘艦。

在"武藏"號擔任聯合艦隊旗艦410多天的任期時,約280天停留在日本南太平洋前線基地特魯克,這麼長的時間,"武藏"號沒有上前線戰鬥,它在幹些什麼?

1、武藏體操學校

只在GF司令部在特魯克,即使一動不動,每日也要消耗一萬噸重油。為了不妨礙艦隊的作戰行動,"大和"、"武藏"號不得不考慮節省用油,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停泊訓練。有時油料情況允許,就會在環礁內行動,進行主炮射擊、編隊運動等。

"大和"號艦長松田千秋艦長曾是海軍大學校教官,也有軍令部勤務的經驗,他將士官室士官匯集到後甲板,用兵棋演習來訓練他們。如此一來,既省了油,又能進行戰術研究。"武藏"號的有馬馨艦長身材魁梧,非常熱衷於體育,他的格言是"強大的戰鬥力源於健康的體魄"。在"武藏"號寬闊的甲板上,他經常帶領全體乘員進行體操運動、刺刀術訓練等等。因此,兩艦也被稱為特魯克基地的"大和海軍大學校"和"武藏體操學校"。

▇在甲板上比拼刺刀術的水兵。

2、武藏旅館開業

GF司令部轉移到"武藏"號之後,"武藏"號的艦內就變得繁忙起來。當然,帶有軍樂隊演奏的豪華用餐也一起過來了。從此,"武藏旅館"開業了。

說起司令部的用餐,有全套西餐和豐盛的和式晚餐,其實也並非只有司令部能享用,雖然等級不同,實際上都屬於日本海軍軍艦範疇的乘組士官的慣例飲食,準士官也以此為標準。"武藏"號士官們的一日三餐由士官廚房提供。士官廚房也進行了細分,士官室廚房給分隊長級別以及上的提供飯菜;第一士官次室廚房為中尉、少尉、候補生提供飯菜;第二士官次室廚房和準士官廚房分別為特務士官的中尉、少尉以及各科兵曹長提供飯菜。與司令部一樣,各士官廚房都有身為軍屬的聘用廚師烹飪飯菜,其他廚房的烹飪工作則由主計兵負責。士官(包括準士官)與下士官兵的飲食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以扣除工資的方式購買喜愛的食物讓廚師烹飪,後者的飯菜全部由海軍免費提供。

▇伊勢蝦是日本的高級食材,海軍軍官們想吃也是沒問題的。

司令部的飲食如此豐盛,原因就在於夥食費的差距。例如,聯合艦隊司令部以最高的司令長官為首的參謀長、參謀們當時一餐支付45錢的費用。按照規定和慣例,軍官的夥食沒有等級之分,一律同等。然而,艦長等士官、特務士官一餐卻只需支付40錢,準士官支付35錢。而且,想吃得更好還可以另外掏腰包,飲食自然就更豐富了。

3、開闢新的糧食來源

1943年4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離開"武藏"前往拉包爾,在乘機飛往肖特蘭島方面前線視察的途中,遭到美軍機的埋伏,與機同墜毀。

4月25日,古賀峰一大將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一職,登上特魯克的"武藏"號。大概過了三周,"武藏"號帶著山本長官的遺骨暫時返回日本。待古賀長官完成軍令部和海軍省的要務,"武藏"號也結束入渠修理後,再次離開日本,8月5日到達特魯克。

▇送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遺骨回國的"武藏"號。

停泊在特魯克的"武藏"和"大和"號以及其他艦艇都需要接受聯合艦隊附屬的特務艦"間宮"和"伊良湖"號從內地直接運來的食物、被服等補給。畢竟特魯克群島只是南洋群島中的小部分島嶼,這裡不可能有充足的生鮮食物,也沒有儲存食物提供給數萬名艦隊將士。在這裡能獲得的新鮮食物只有鰹魚。

再次回到特魯克的"武藏"號等艦船開始嘗試讓乘員上島開闢種植園。於是,每天都有一大批各艦的乘員上島勞作。起初沒有任何收穫,但沒過多久,種植的黃瓜、茄子結出喜人的碩果。因為這裡是熱帶,植物的生長發育相當快。讓乘員上島勞作,除了獲取一些新鮮蔬菜之外,也是為了讓運動不足的乘員活動活動筋骨,保持身體健康,對此,乘員們也相當樂意接受,每天都開心的乘坐短艇上岸勞作。不過,海軍禁止乘員採摘椰子,因為那是島上居民重要的財產。

▇水兵們在島上開闢了菜園,用於補充新鮮蔬菜的不足。

當然,島上勞作所收穫的蔬菜什麼的根本是杯水車薪,主要還是要依靠來自內地上述兩艘給糧艦。除了米、麥、肉、魚、蔬菜等,兩艦都有強大的食品再加工能力,能給將士提供麵包、點心,甚至還能自制蒟蒻和豆腐,當然還有最受熱帶作戰將士喜愛的冰激凌。

▇舊日本海軍最有人氣的給糧艦"間宮"號。

4、旅館歇業

到了特魯克之後,"武藏"號依然沒有出戰的機會。乘員每天從全員起床的號令開始,收拾寢具、甲板大掃除、洗臉、早飯,然後又是甲板大掃除。緊接著就是日常訓練。這樣的日子每天重複著。

進入1943年10月中旬後,特魯克也變得不再太平,不斷有美軍特混部隊在特魯克方面出現的情報傳來。10月17日,古賀長官率領"武藏"號等戰艦部隊、機動部隊、迎擊部隊的決戰兵力主動尋敵迎擊。19日進入埃內韋塔克環礁錨地,24日在威克島西面海面派出偵察機搜索美軍,但未能有所發現。礙於重油問題,此次出擊只能就此結束。在撤回特魯克的途中,航母以"武藏"號戰列艦部隊為目標展開航空戰訓練,戰艦群也實施主炮射擊訓練。

▇遭到美軍轟炸的特魯克島環礁。

然而,中部太平洋的戰況急轉直下,上空烏雲密布,"武藏旅館"宣告歇業,1944年2月10日離開特魯克返回橫須賀。此後沒有再來特魯克。

相關焦點

  • 潛水者的「墳墓」-特魯克瀉湖,你敢去嗎?
    介紹特魯克瀉湖地處密克羅尼西亞群島東南部,曾有大批日本海軍駐紮在那裡。特魯克瀉湖也由此被美國佔領,直到1990年密克羅尼西亞獨立。1971年,雅克·伊夫·庫斯託(Jacques Yves Cousteau)曾對湖底進行探測,當年沉沒在湖底的驅逐艦和飛機都已長成珊瑚礁。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當時距離Z艦隊最近的是位於它北方的南遣艦隊,只有120海裡。小澤手中最大的軍艦是旗艦「鳥海」號,加上慄田健男的第7戰隊共5艘重巡、1艘輕巡和4艘驅逐艦,在Z艦隊2艘主力艦面前可謂不堪一擊。宋卡、北大年等幾個日本登陸灘頭形勢一度十分緊張,運兵船紛紛向暹羅灣深處躲避。但小澤頗有大將之風,面對強敵調集手下全部力量南下準備投入夜襲雷擊。
  • 日軍偷襲珍珠港往返28天,聯合艦隊耗油巨大,如何補給燃油?
    川崎級高速油船共建造了13艘,"日本丸"號是其中第四艘,由山下汽船公司在海軍的指示下訂購,1936年6月30日竣工。"日本丸"號總噸位9971噸,搭載1臺9773馬力的MAN型柴油發動機,最大航速19.2節,滿載狀態下的航速也有16節。海軍要求伴隨艦隊的給油艦在滿載狀態下能達到16節及以上的航速,川崎級高速油輪完全滿足了軍方的要求。
  • 北約黑海挑釁不斷,美國聯合艦隊大舉壓境,俄羅斯黑海艦隊翻身了
    今年,北約在黑海部署的艦艇,已經越過俄羅斯領海幾次,北約海軍演習「海風2020」在7月在這裡舉行,最近又進行了一次,美國驅逐艦「庫克」號和北約其他軍艦、戰機參加了這次演習。黑海艦隊的旗艦是飛彈巡洋艦「莫斯科」號,該艦於1982年下水,經過了幾次升級,仍然是一支強大的艦艇。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主力是11356R級護衛艦,該護衛艦於2016-2017年服役。這些胡偉傑裝備有「口徑」巡航飛彈。明年,俄羅斯「守衛」級20380型護衛艦將大量加入到黑海艦隊,20380型護衛艦艦載武器包括反艦,防空和反潛武器,戰鬥控制系統,偵察,目標指定,通信和保護等綜合設施。
  • 日本海軍陽炎型八番艦,號稱友軍毀滅者的祥瑞,雪風號驅逐艦
    在日本聯合艦隊中非常出名的軍艦是大和號戰列艦嗎?是赤城號航母嗎?還是裝母信濃號?其實都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出名的軍艦其實是雪風號驅逐艦,只要是雪風參與護航的艦艇必然沉沒,參加的戰鬥必然損失慘重,連日本海軍官兵們都畏懼於雪風號的「祥瑞」,稱呼其為「死神」。
  • 雪風號:一艘傳奇戰艦,既是「坑爹」又是克隊友
    最大航速35節,最大航程6000海裡左右,一看這就是一艘小船,跟那些動輒7萬噸排水量的「大和」「武藏」號戰列艦,那是沒法比的。但是小船有小船的好處,它速度快,一踩油門,整個聯合艦隊誰也追不上。 再有一個,這一艘船的第3任艦長和第4任艦長,飛田健二郎和菅間良吉兩位中佐,這兩位是技術大拿,是整個聯合艦隊最有名的「船油子」,操艦高手,簡直是逆了天了。
  • 北洋艦隊鐵甲戰列艦定遠號的歷史宿命
    定遠艦定遠號戰列艦是清廷海軍頂尖的7000噸級鐵甲艦,也是北洋艦隊的旗艦,同時期的姊妹艦還有鎮遠艦、濟遠艦和威遠艦!1894年9月17日中日在黃海交火,也就是黃海大戰,戰鬥中的日本旗艦松島號被鎮遠艦擊中失去戰鬥力,可惜沒有擊沉它! 本來定遠艦和鎮遠艦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憑藉著堅船巨炮給日本海軍造成了較大殺傷,然而當時的北洋水師並沒有預知會和日本海軍在黃海發生大戰,以至於彈藥準備嚴重不足,鎮遠艦和定遠艦的威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 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雪風號驅逐艦是大家都熟悉的幸運艦和不死鳥,她的祥瑞梗網上到處都能看到。但梗這個東西,用濫了就成了尬吹。比如「唯一倖存的一艘戰前製造的驅逐艦」、「開戰時的XX艘,就它一艘浮在水面上了」。這真是事實嗎?要知道鬼子投降時候船還不少,光賠償盟國的驅逐艦就是24艘,戰前造的真只剩下雪風了?
  • 滿載16981噸 15節續航8000海裡 僅2門小炮 充前世界第一艦隊旗艦
    由於海洋號兩棲攻擊艦已經實際退役,待出口巴西,為保持兩棲作戰主力能力,英國正在加緊恢復海神之子號兩棲登陸艦,又稱:阿爾比恩號。這是本世紀初,英國建造的兩棲船塢登陸艦,一共二艘,首艦海神之子號,次艦堡壘號,分別於2003年與2004年服役,滿載排水量16981噸,艦長176米,艦寬28.9米,航速18節,艦員編制325人。
  • "眼鏡蛇"重創美軍最強艦隊:"哈爾西的颱風"傳奇
    編成這支龐大特遣艦隊的軍艦,包括了13艘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3艘防空巡洋艦以及56艘驅逐艦。負責指揮這支艦隊的,正是坐鎮旗艦新澤西號戰列艦的美軍第三艦隊指揮官、人稱「公牛」的威廉·哈爾西上將。
  • 裏海艦隊:養在魚缸裡的艦隊
    裝載了Kalibr NK飛彈系統的俄羅斯海軍飛彈護衛艦「達吉斯坦」號。該護衛艦已編入俄羅斯裏海艦隊服役。成立近300年來幾乎很少有實戰機會的裏海艦隊,一戰成名。  ——文字:李明波  裏海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緊鄰中亞與西亞,是世界最大鹹水湖。相比海洋軍事戰略意義,裏海的價值更多體現在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還有漁業資源。  俄裏海艦隊1722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創建,總部設在阿斯特拉罕這座以出產西瓜和魚乾聞名的海濱城市。裏海艦隊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艦隊之一。
  • 命運多舛——降日又反美的DD-224「斯圖亞特」號
    9月8日早上7點30分,艦隊起航,由於5艘驅逐艦輪機有問題,因此返航的艦隊僅包括14艘驅逐艦,均為最新建成的克萊蒙森級,各艦按照旗艦、第33、第31、第32驅逐艦分隊的順序浩浩蕩蕩地從金門大橋下通過,駛向波濤洶湧的大海。
  • 特拉法爾加海戰最亮麗的老太太,勝利號戰列艦,英國靠她扭轉局勢
    納爾遜中將十九世紀初,英國為奪取海上霸權,與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多次在海上交戰,而在1805年10月21日進行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以勝利號為旗艦,率英國艦隊徹底打垮了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從而墊定了此後百年間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
  • 藏在水下的日本幽靈艦隊:超過50艘軍艦250架戰機
    同樣在二戰後期,日本的海軍軍港也遭到了美軍的空襲,造成了日軍的重大損失,曾經規模龐大的特魯克瀉湖軍港,一時之間變為過去。而特魯克瀉湖軍港作為日軍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重要軍港之一,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是日本苦心經營的「絕對防禦圈」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摩耶」號的無奈:我是最強防空重巡洋艦,你卻為何從海底攻擊我
    竣工當時,該級重巡以三年式二號203毫米炮為主炮,此主炮不僅可以對艦、對地,也能用於對空射擊,即所謂的兩用炮。兩用炮在現代艦艇很常見,而早在上世紀20年代,舊日本海軍就計劃從高雄級的主炮開始加以對空射擊功能,這表明當時飛機已經對水面艦艇造成了威脅。高雄級重巡還有具有旗艦機能,武裝配置等艦內布局也經過精心設計,居住性良好,艦內設備稱手,受到乘員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