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偷襲珍珠港往返28天,聯合艦隊耗油巨大,如何補給燃油?

2020-12-04 戰艦鏟史官

從1932年開始,日本政府開始執行一項計劃,為民間船廠提供輔助金,以幫助這些船廠建造優秀船舶。不過,前提是有事需要的時候,這些民用船可以被徵用,作為特設艦船以補充各種支援艦艇的不足。

飯野商事是第一批獲得資助的公司,立即向神戶川崎造船廠訂購了一艘一萬噸級的油船。該造船廠在日本海軍艦政本部的指導下進行設計,這就是之後稱為川崎級的高速油船。

川崎級高速油船共建造了13艘,"日本丸"號是其中第四艘,由山下汽船公司在海軍的指示下訂購,1936年6月30日竣工。"日本丸"號總噸位9971噸,搭載1臺9773馬力的MAN型柴油發動機,最大航速19.2節,滿載狀態下的航速也有16節。海軍要求伴隨艦隊的給油艦在滿載狀態下能達到16節及以上的航速,川崎級高速油輪完全滿足了軍方的要求。

▇海軍徵用前的山下汽船的"日本丸"號高速油船。

川崎級高速油輪的構造基本上與通常的油輪沒有太大的不同,都能夠與海岸附近的儲油設施之間進行石油的裝卸,不同點在於多了海上輸油裝置,這也是軍方的要求,能為遠洋執行任務的艦艇輸油。海上輸油裝置可以事先安裝,或者預留位置,在必要時能快速追加安裝。另外,考慮到被海軍徵用後會加裝武器,在設計時就已預留出炮座的位置和彈藥庫的位置等。

之後,被海軍徵用的川崎級油輪進行了追加工事,在船的前後各搭載1門76毫米炮,沒有海上輸油裝置的也在此時追加安裝。

"日本丸"號服役後,主要從美國或婆羅洲運輸石油,1941年9月,被海軍徵用。10月,與同級的"極東丸"、"東邦丸"、"國洋丸"、"健洋丸"、"東榮丸"、"神國丸"號一起配屬聯合艦隊,7艘油輪將伴隨機動部隊前往珍珠港。可以說,日本海軍真正的主力給油艦其實是從民用船舶徵用的7艘川崎級油船。

▇1941年12月1日,跟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前往夏威夷珍珠港的幾艘給油艦(右側)。

"日本丸"號與"東邦丸"、"東榮丸"號負責警戒隊的輸油。警戒隊都是油箱小的驅逐艦,需要在海上頻繁輸油。在去程途中的11月27日至12月7日的11天之間,除了天氣惡劣的12月3、4日,"日本丸"號等每天都要給警戒隊的艦艇輸油。

海上輸油有兩種方法,如果是戰列艦級大型艦船,用繩索將給油艦拖在後面一面航行一面輸油;如果是巡洋艦或者驅逐艦等小型艦,則兩艦並駕齊驅,橫向輸油。輸油時的航行速度從9節至12節不等。

▇航母"飛龍"號縱向拖行"旭東丸"號給油艦,正在進行海上輸油。

在需要海上輸油之際,將接受加油的艦艇與給油艦用一根長115米的繩索連在一起。然後,從給油艦甲板上連接著艦內油艙的接頭接上9條12米長的油管,經由艦上的起重機吊到需要加油的艦艇。待接受加油的艦艇連接上油管的另一端,便可以開始輸油。如果是橫向輸油的場合,水面距離油管的高度約為30米,縱向輸油的話,高度更高。

▇"國洋丸"號正在海上給重巡"利根"號橫向輸油。

輸油速度也根據輸油方法不同而不同,橫向輸油的話,每根油管每小時輸油200噸;縱向輸油每根油管每小時輸油100噸。警戒隊下屬各艦的重油搭載量如下:輕巡"阿武隈"號1260噸、朝潮級驅逐艦580噸、夕雲級驅逐艦600噸、陽炎級驅逐艦622噸,假設油箱只剩下一半,全部採用橫向輸油法,使用兩根油管,則輕巡需要90分鐘、驅逐艦需要45分鐘左右加滿油箱。

參與奇襲珍珠港的機動部隊共計20艘艦艇,以16節速度航行的話,一天約消耗3000噸的燃料,往返需28天。這意味著,同行的7艘油船搭載了約8.4萬噸燃料,如不然,這次作戰將得不到完滿。

之後,在堪稱奇蹟的基斯卡島撤退作戰、瓜島撤退作戰時,"日本丸"號也作為伴隨艦隊的給油艦參與了救援行動。

▇攝於1943年的"日本丸"號。

1944年1月8日,"日本丸"號與"國洋丸"、"健洋丸"號組成高速船 隊,在"島風"和"早波"號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滿載重油和航空輕質油從婆羅洲的峇里巴板前往特魯克基地。14日午後,"日本丸"號在沃萊艾環礁西南約180海裡的地點遭美軍潛艇雷擊,僅2分鐘就爆沉,16名乘員一同戰死。

"日本丸"號支援了舊日本海軍多場大小作戰,最後如戰鬥艦艇般沉沒,它的命運也象徵著許許多多在背後支撐著前線艦艇作戰的徵用船舶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以牙還牙,偷襲他們這個基地,讓其元氣大傷
    山本五十六以奇襲的方式給美軍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重創,兩年後,尼米茲以同樣的方式奇襲日本聯合艦隊基地特魯克,給日本海軍以重傷,使其元氣大傷。太平洋戰場的形勢自中途島之戰後,逐漸對日本聯合艦隊越發不利,美國太平洋艦隊基本上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美軍兵分兩路收復失地向日本防禦圈逼近。
  • 二戰美軍空襲克魯特,日軍遭受翻版珍珠港
    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戰役中失利,鑑於不利形式,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將聯合艦隊司令部遷移至特魯克港,該港就此成為日本海軍的大本營。為了應付以後更激烈的作戰,日本苦心經營著特魯克港,將其變成為一個軍事要塞,其規模程度不次於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因而也被譽為「日本的珍珠港」。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其實比較成功,因為就正面戰場而言,日本沒有什麼可比性,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績。雖然偷襲之前具有很多可能性,但最終迎來的結果非常優異,在日本來說,可以讓他們自豪很久。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進行這次襲擊,除了日本一直以來日漸膨脹的野心外,和襲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山本有著不可割斷的關係。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誤?
    —— 羅素文/春晚連江風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1941年12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策劃發起了對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也就是珍珠港軍事基地的一次絕密偷襲,此時的美國奉行著中立政策並沒有公開地參與到二戰中來,這次日本的偷襲觸怒了美國,因此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為偷襲日本聯合艦隊而生的T級潛艇,卻在二戰地中海發威
    偷襲聯合艦隊的T級潛艇 在設計之時,考慮到海軍條約的限制,潛艇的排水量不得超過 尤其是當時日本聯合艦隊發展迅速,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獲得了世界第三的噸位分配,加上該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沒有一支強勁的海軍與之對抗,因此聯合艦隊成為威脅英國東亞利益的頭號對手。
  • 日軍空襲達爾文港——澳版珍珠港
    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這裡也開始了頻繁的兵力調動。但達爾文港的軍民顯然沒有想到,澳大利亞版的「珍珠港事件」正在逼近。 圖: 二戰期間,日軍共對達爾文港進行了59次轟炸,投彈量遠遠超過偷襲珍珠港。
  • 日本為何非要偷襲珍珠港?因為日本轉動地球儀時,發現了一個秘密!
    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在盧溝橋挑起了七七事變,開始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的加深了國際的緊張局勢。 日本當時的囂張氣焰可謂是空前的,因為雙方軍備差別過大,所以在一開始侵略軍幾乎是所向披露,因此他們甚至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這無疑是在痴心妄想,隨著中國的抗日情緒越來越高漲,日軍在囂張幾個月後便已是寸步難行。
  • 日軍版「珍珠港」:你以為是潛水天堂,卻是日本「海軍墳墓」
    這裡被美軍稱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或「日本人的珍珠港」。 自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之後,美軍一直想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在經過兩年的調整,再加上戰爭徹底激發了美國的工業潛能,報仇的一刻終於到來。1944年初,美軍制定了清掃特魯克基地的「冰雹」行動,派出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執行此行動。
  •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二戰美國血洗「日本珍珠港」:摧毀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心臟
    到了二戰時期,特魯克環礁裡面能夠能夠提供足夠容納全部聯合艦隊及其支援船隻的錨地。於是,特魯克島不僅成為成為日本在南太平洋「內防衛圈」的心臟,而且還是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所以,日本和美國都將此地視為「日本的珍珠港」,「日本的直布羅陀」。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有人認為,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地拖延了戰爭進程,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當時加入了盟軍,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傷亡。那時,美國是怎麼加入二戰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 日本偷襲珍珠港,她卻反對向日本宣戰,美國人最後是這樣對她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這是自19世紀墨西哥戰爭後,100多年來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膽敢對美國進行的攻擊。因此,高傲的美國人徹底被激怒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三天之後,美國國會就開始了是否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辯論。
  • 1942年印度洋之戰:英國艦船遭日軍大屠殺(圖)
    ■ 1942年4月9日,英國海軍「競技神」號航母被日本轟炸機擊沉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幾乎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獲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在隨後數月內,日軍席捲大半個太平洋,並計劃將魔爪伸向資源豐富的南亞。此時,長期控制印度洋的英國遠東艦隊就成了日本擴張的最大阻礙。為了消滅該地區的英國海軍,日本謀劃針對駐紮在南亞的英國艦隊實施「第二個珍珠港」計劃。  戰前態勢  在1942年上半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打得順風順水,僅以微小代價拿下美國、英國、荷蘭在亞洲的大片殖民地。
  • 提前預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那個中國人,為何突然死亡了?
    有很多人說中國人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密碼,然後由蔣告知了羅斯福,羅斯福視而不見,說了句「知道了」,然後就該幹嘛幹嘛。最後羅落了個「苦肉計」抗日的名號。 也有人總結,中國人破譯或預測日本偷襲密碼的,不止一個:什麼軍統戴笠的女幹將姜毅英、密碼天才池步洲、首席情報家楊宣誠…… 但也有人總結這些都是美好的傳說,事實上,中國當時的破譯水平沒有那麼高,也沒有那麼精準。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1941年12月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之後,攜勝利餘威,一路高奏凱歌。在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上,旭日東升的太陽旗所向披靡,光芒四射。短短三個月之內,東起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南至俾斯麥群島的廣大西太平洋地區,基本上成了大日本帝國的內海。這些地區的面積,竟然達到全球面積的1/10。
  • 美國修建太平洋堡壘,預防日軍登陸戰
    至於要塞防的是誰,在當時的情況下,太平洋地區沙俄的遠東艦隊不足以構成如此致命威脅,北洋艦隊又覆滅了,那就只有日本聯合艦隊的前身--日本常備艦隊。作為美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西雅圖的官方別名為翡翠之城,這就足以證明它的戰略價值,必須予以重點保護。
  • 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於是我就查了一下,結果如何?刨掉二戰中生產的,以及來路不正或者實在太老降級使用不好歸類的,由日本自己製造、歸類是艦隊驅逐艦的、並且一直被作為艦隊驅逐艦使用的、堅持到戰爭結束的艦隊驅逐艦一共是五艘。下面就讓我們一一講來,字數太多分成兩篇。
  • 中日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但是你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統計戰爭損失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影響,哪怕日軍死亡是清軍的十倍,對於日軍都是值得的,因為甲午打的是國運,日本贏了,這就是結果,只要這個結果不改變,日軍傷亡多少都是值得的,因為達成了戰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