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述:小心四季邪風,冷氣溫度要適宜

2021-02-13 太陽樹 三簡文化傳播


太陽樹

定期推送心理諮詢、親子教育諮詢、升學就業指導、家庭關係調解、身心靈成長、自然拍打理療,素食養生等諸多優質內容,最接地氣、重服務的微信平臺!關注我們(Taiyangshu2011)妥妥沒錯!


小心四季邪風,冷氣溫度要適宜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洩。」譬如我們睡覺,或者在曠野裡頭睡,尤其我們當兵打仗的時候,那真的要懂這一套了。那時不管生命倒頭就睡,累得什麼都不管了。當兵打仗的很可憐,人不當人看。譬如說海軍的人,天熱起來不得了,但是有個規定,不準在甲板上睡覺,絕對禁止。夜裡在甲板上睡覺有海風吹,很涼快,但是不到幾個月就中風了,手就動不了啦。

現在你們呢?對不起啊,家庭富有一點開冷氣睡覺,貪涼快;尤其年輕人,夫妻也好,情人也好,開冷氣做愛,只有四個字「包死無疑」。但是你當時不覺得。我常常碰到有些人,一看就曉得,這是傷寒,不得了的,很容易碰上,這就談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所以春天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洩」,拉肚子。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溼,上逆為欬,發為痿厥。」夏天受暑熱,秋天病瘧。秋天受溼,溼氣向上走,咳嗽不停止,因為肺氣受害了,「發為痿厥」,手腳沒有力氣,筋骨都鬆懈了。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另外還有講「冬不藏精,春必溫病」。這句話在哪裡我忘記了,過去曾背過的。冬天過分受涼,冷了沒有穿衣服,冬寒進去了,到春天患溫病。講到春天的溫病,兩三年前我們還在香港,聽到那個什麼SARS(非典)。我就笑,我們這位市長也懂,我說那是溫病啊!溫病只要小柴胡湯就行了。我講了以後,北京傳開了,上海同北京小柴胡湯買不到了,貴得不得了。那個時候我不認識這個呂老闆,認識他我就發一筆財了。所以就是這個道理,「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一年四季氣候的影響會傷到我們的五臟,尤其現在加上科學的設備,冷氣,我再三強調要特別特別小心。所以這裡建築的時候我跟建築師講,要想一個辦法,使空調有冷暖的調控,但是開冷氣沒有感覺。現在大概做到了,還沒有做好。將來建築科學還要進步,千萬不能貪涼。你們將來開冷氣啊、電風扇啊,亂開是不得了的。「四時之氣,更傷五臟」,要自己保養,就是剛才提到過的。

本文摘錄自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現在人都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於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所以這裡氣溫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可以的。像我坐在這裡,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本文摘錄自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本文摘錄自南懷瑾先生述著《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辯玄旨,請閱原書。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講「入定與出定」
    要知此欲界中眾生,哪個不是因慾念而來的?中國人綜合經驗,謂三禪為脈住(這在佛經上是看不到的)。心臟脈搏接近停止了,此與瑜伽術之勉力使心跳停止不同。後者是用妄想之念力控制,使之停止,而三禪是妄念不起,自自然然地就達到的,此是大關鍵,不可不察。故訪道要有眼光,世俗以為有道者,其實此道非彼道。
  • 為什麼香港冷氣愛開這麼低?
    這種時候,冷氣就派上用場了。有商場管理經理認為將冷氣開足有益於空氣流通,抑制細菌滋生,從而預防公共場合傳染病的產生。 而這一說法隨即又被香港一家空氣淨化公司的運營經理基爾霍夫給駁斥了,他介紹說冷氣只會令室內空氣循環,並不會產生所謂空氣更新。
  • 四季之風
    北師大株洲附校X1611班 趙恩民 證號:200404187090 指導老師:吳凱禁不住想親近風,讀風之語,聽風之聲。春天最美是春風。她悄悄地輕輕地拂過人們的臉頰,舒服極了!春風送暖,空氣中瀰漫、散發著它帶來的陣陣芳香,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
    南懷瑾老師雖然說吃長素七年,但是跟隨南懷瑾老師的師兄們,都知道南懷瑾老師一生都十分注重飲食清淨。在太湖的時光裡,客人來自五湖四海,飯菜雖然豐盛,但主要是素食。偶爾有肉,但也只是三淨肉。問題是,南懷瑾老師吃飯都是象徵性的夾幾下,基本全是在招呼其他人在吃。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不會那麼瘦。
  • 商場「一度效應」 73%顧客因溫度適宜而產生消費
    進入8月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炎炎烈日下,室外的人們紛紛選擇進入冷氣全面開放的商場消暑。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商場後發現,商場的冷氣開放使客流較平日有所上漲,並且,在消費者停留在商場內的同時產生了相應的消費。     圖一    圖二  然而,有消費者反映,商場內的溫度有時低得讓人發抖。
  • 晨起冷風、夜間對流風、運動吹風、腦後受風人體最怕四股風
    按照中醫理論,六淫邪氣即風、寒、暑、溼、燥、火,是導致人體患病的外因,而風邪又是百病之長,其他邪氣多依附風邪侵犯人體。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隋晶表示,深秋時節風邪最兇猛,尤其以下四股風要注意防範。    晨起冷風。早晨傷於風為「肝風」,病多在頭部,如有些過敏性鼻炎患者清晨接觸冷風后會流鼻涕、打噴嚏。
  • 溫度偏高,小學教室是否應該裝設冷氣
    最近這幾年,光是看數字來說,臺北的溫度的確是漸漸偏高。但是這件事情是否要直接連結到「小學教室必須全面裝設冷氣」一事?我認為這中間還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能源政策或是教育政策不是我這邊應該著墨太多的問題。但是一件對於全民健康有幫助的做法,如果還可以支持到能源與教育的好處,豈不更美?
  • 南懷瑾老師:神通和神經是雙胞胎,千萬不要亂來,搞不好就神經了
    要你自己去打開智慧。學佛千萬不要迷信,一切唯心,你智慧開發了,那個叫「般若」,才能開悟。而糊裡糊塗迷信放光啊、有神通啊,講這個我就煩了;我說你是神通二號,二號就是精神有毛病。什麼有神通?都是鬼話,都是腦神經的作用。智慧第一,大智慧就是大神通。
  • 南懷瑾老師:中國強盛起來,非把陰曆曆法變過來不可
    格里曆歷平均一年為365.2425天,與長度為365.2422的回歸年之間,要積累3300多年才有一日之差,但它的水平,僅僅達到了早于格裡歷380年的《統天曆》的水平。格里曆算法簡單,天數基本固定,與太陽高度基本對應,但其按月分配日數沒有明顯的天文學意義,摻雜著一些宗教與羅馬皇權的因素,並不合理。格里曆年不正,季不定,月不齊,周不定,可以說是諸多缺點。
  • 南懷瑾很有智慧的語錄,大家只用記住其中8個字,一生妙用無窮!
    臨近畢業時候,要交大學畢業證,很多大學生都在網上發帖讓人幫忙做,做完還能給對方支付費用。你看,拿著這樣的畢業作品去忽悠老師,老師也不知道,還真以為學生自己做的,很多大學生就這樣畢業,拿了畢業證。出社會後,難道你工作了,還要把自己工作網上發帖讓人來做,然後出費用別人,那麼你工作收入估計都不夠支付費用吧?
  • 兩岸媒體人走進四季花城 感嘆花城「溫度」
    四季花城社區居民黃阿姨剛剛打完桌球,和自己的「小姐妹」在喝水聊天,開心地告訴記者。12月7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媒體團來到深圳的四季花城社區,在社區假日廣場周遭隨處都能聽到歡聲笑語,放眼沿途健身路徑都是「運動健兒」在揮灑汗水。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南懷瑾出生在浙江的一個小村莊,家境不錯,讀得起書,現在看來應該和魯迅的童年差不多,年輕的南懷瑾愛讀書,但不會讀,小學畢業時,居然考到了班上的最後一名。憤怒的南父想送他去學泥瓦匠,將來好生有個養家餬口的本領,南懷瑾不樂意,硬勸父親在家自學三年。必須說,他是有定力的,這也為他以後苦心修行佛法,打下了基礎。
  • 雞腿蘑栽培要注意什麼?溫度控制要適宜,水分維持要合理
    那麼雞腿蘑的栽培當中要注意什麼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雞腿菇在生長當中,它對於溫度是有一定要求的,特別是在萌芽階段的時候,必須要保證在24度左右。只有這個溫度才是最適合菌絲生長的,雖然說雞腿蘑的菌絲有著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是它不能在溫度太低的環境當中生長,只有保證適宜的溫度,菌絲的生長速度才會更快。一旦菌素生長當中,周圍的溫度開始變低,此時都不適宜菌絲的生長,甚至是導致菌絲不長的情況。
  • 南懷瑾對傳說向來不加嚴謹考證
    南懷瑾的學術不靠譜》,指出南懷瑾不加任何的考證就胡說八道,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我認為,南懷瑾的治學態度是非常不嚴謹的。他的知識容量看起來很多,但是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和傳言,而且很多都是沒有被考證過的玄學和神秘主義。南懷瑾由於「自己信」,所以對內容不加以嚴謹的考證,又加上自己的附會,就把一些錯誤的知識向大眾傳播。
  • 國士無雙:你所不知道的南懷瑾,儒釋道外衣下的報國之心
    這稍有不慎,就會滑向林黛玉,從會吃飯就會吃藥,一生儘管才華橫溢,但總是病殃殃的樣子,幸好南懷瑾身為男孩子,在那個時代接觸到了武俠,也同樣有了一個武俠夢。南懷瑾的這種武俠夢,可不是我們現在青少年時代的那種喜歡,他是真的很痴迷這個,有一次他在練習「倒掛金鉤」時不小心從橫梁上摔落下來,巨大的動靜驚動了父母。
  • 昆明,一座四季如春溫度宜人的城市,因其獨特的魅力而享譽中外
    然而一到夏季,大多地方的溫度都是30攝氏度以上,有些地方還達到40度以上。這種溫度下,人們根本沒有心情到室外遊玩,實在是太熱了,太難了!要是有一個地方常年氣溫適宜,適合我們居住多好啊!然而在我國西南部還真有這樣的一個城市,不但風景優美,適合旅遊和宜居,還四季如春,非常適合避暑。這座城市就是昆明,雲南省的省會。
  • 《問禪》南懷瑾峨眉山閉關
    一要了解南懷瑾先生在峨眉山的閉關之事,就必須從其隻身入川談起。南先生少年時期,遍讀諸子百家,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等各種學問,並深得精要。其中,從小喜歡各種武術和道功,習練十八般武藝,曾拜師多達八十餘人。十七歲曾經拿過武術比賽第一名。嗜讀仙俠小說並受其影響對蜀山劍俠心嚮往之。於是,1937年5月,20歲的南先生隻身入川。
  • 青年人要擺脫冷氣
    魯迅先生曾對青年寄予殷切的期待,他希望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有一份熱,就發一分光。新時代的青年只有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工作的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歡樂。
  • 比冷氣少50%能耗,科學家研發讓人們有涼爽錯覺的「涼亭」
    炎炎夏日冷氣開好開滿,只是伴隨而來的電費也是很有感,對此,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開發出一座神奇的「涼亭」,可以吸收人體散發出的熱氣,用傳統冷氣50 %的電力來幫人們降溫。冷氣維持室內溫度的同時,也有除溼的功用,只是這會讓室內空氣過於乾燥,人們得適時補充水分,以免不小心脫水,UBC項目負責人
  • 『一稱南無佛』佛光山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對南懷瑾老師的一段...
    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後,和我來往的各界人士,不計其數,潛心禪學的南懷瑾居士便是其一。1、南懷瑾先生,民國七年(1918年)生於中國大陸浙江樂清縣。依袁煥仙先生學習儒、釋、道,遊走三教之間。可以說,他是一位雜家學人,三教九流都能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