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非常獨特的恆星,不管亮度還是溫度都很高

2020-12-05 三豐探索

當我們站在我們的家園地球上時,在晴朗的抬起頭看向天空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極其閃亮的星體,雖然這些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很遙遠,但是這些星星的光芒依然會透過大氣層,進入我們的肉眼之中。當然,我們看到的這些星星有遠有近,那些近的星星,它們散發出來的光芒雖然也較弱,但是依稀可以讓我們看到;但是,一些遠距離的星星,雖然距離我們太遠,但是由於其溫度和亮度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站在地球也能看到。不過有一些距離特別遙遠的星星,或許只能通過一些天文設備來觀測。

天津四

也就是這麼多神奇之處一直吸引著人類不斷對這些以龐大的宇宙空間進行探索,其中便有一些研究者發現有一些亮度極高,表面溫度也極高的恆星存在,這些恆星是恆星光譜分類中的第一級,這類恆星的光譜型號分別為O或B型,無論是其溫度還是其亮度都是非常高的,甚至其表面的溫度達到了1萬到5萬攝氏度,這些恆星的質量則是太陽質量的十倍以上,這種星體研究者將其稱為(BSGs)。

在宇宙空間中之所以會出現這麼獨特的星體,大都是因為那些較大的星雲收縮而成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大質量的恆星存在。不過,有少量的這類星體則是因為紅超巨星受到外界的碰撞,因為這種來自於外界的影響,導致這些恆星表面的溫度升高,從而形成了一少部分的這類藍超巨星。在研究者對這類恆星的內部結構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在這個類恆星的內部其實也有著與太陽相同的大氣層,而且它的大氣層有星冕、光球以及色球。唯一與太陽不同的是大氣層內部與太陽大氣層內部是不一樣的,這類恆星的大氣層內是輻射層,不像太陽內部是對流層,這種星體的對流層與其核心是一體的,並且與輻射相互連接。

參宿七

站在地球上能看到最亮的藍超巨星有兩顆,分別是參宿七和天津四,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坐落於獵戶座的參宿七,這個星體因為一次藍超巨星爆炸而引發的這種結果,而且這顆星體的前身是藍超巨星,這顆星體也是天文觀測者第一次觀測到的藍超巨星爆炸現象。這顆恆星的總光度達到太陽光度的11萬倍,表面溫度約1.2萬K,它是研究者已經發現的最亮恆星中的一顆,在這顆星體上不僅會出現持續不斷的強烈星風,而且還會不間斷的拋射出一些物質,從而形成膨脹的氣殼,在這顆恆星最亮的時候,就是整個獵戶座最亮的第一星。

與這個藍超巨星相比,天津四這顆藍超巨星的光度則為太陽的十八萬倍倍。這顆恆星其實也是已經被發現的那二十顆最亮的星體之一,這顆恆星坐落於天鵝座內,不存在明顯的變光周期。表面溫度為8500K。

R136a1

還有一顆藍特超巨星R136a1,亮度是太陽的870萬倍,在5秒內所散發的能量相當於太陽一年的能量,溫度達到50000K是太陽的十倍左右。質量是太陽的265倍,由於它質量大,表面重力低,亮度高以及光球重元素含量高使得它每年所損失的質量極大速度超過太陽的10億倍。也是宇宙中最亮的恆星。

其實那些超新星是一種劇烈而且還可以散發光芒的星體爆炸引發的結果,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僅會導致恆星被摧毀,而且還會將那些存在於這些星體內部的某些元素髮散出去,從而才有了行星或者某些原料的形成。只是至今研究者對超新星發生的這種情況的過程並不是那麼了解,還需要研究者繼續對這些星體進行更多的研究。

相關焦點

  • 具有特殊亮度變化的恆星,與其他一般脈動恆星有何不同?
    我們都知道,有不少的恆星都會出現亮度略微波動的現象,包括我們的太陽也不例外,尤其是當它們的外層出現收縮和膨脹這兩種情況的時候,但並不是所有的脈動恆星都具有完全一樣的特性。而這類新發現的變星卻有所不同,這些恆星的亮度改變頻率是6至8分鐘,其亮度的變化值甚至超過10%。在科學家們曾經探索過的類似變星中,不管是它的亮度變化範圍,還是亮度變化率,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人感到震驚的。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小矮星都是具有質量和發光度較低的恆星類型,如果將它們的大小大和太陽相比,其質量佔比大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
  • 1480光年恆星亮度變化:人工還是自然現象?
    F型恆星比太陽質量稍大一些,溫度也更高一些。  在所有這些波動起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十幾個不均勻且看上去不像是自然成因的亮度異常降低信號,周期大約是100天左右。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暗示有某個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從這顆恆星前方通過,因而暫時性地遮擋了恆星的一部分光芒。
  • 1480光年外恆星亮度神秘變化:人工設施還是自然現象?
    F型恆星比太陽質量稍大一些,溫度也更高一些。在所有這些波動起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十幾個不均勻且看上去不像是自然成因的亮度異常降低信號,周期大約是100天左右。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暗示有某個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從這顆恆星前方通過,因而暫時性地遮擋了恆星的一部分光芒。
  • 為何宇宙中無數的恆星不停產生熱量,宇宙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
    為什麼宇宙中這麼多的恆星不停產生熱量,宇宙的平均溫度才3k?自從發明瞭望遠鏡之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間斷過,在不停的探索中我們對宇宙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太陽只是宇宙中無數恆星中的一顆黃矮星。太陽上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就有5700K,中心溫度更是有1500萬K,在表面之上的日冕層也高達百萬攝氏度。可是,為什麼宇宙中如此之多的恆星不停的在散發熱量,宇宙的平均溫度才3K呢?K在溫度技術方面是和攝氏度一樣計算的,只不過它的零度不是水凝結成冰的點,而是我們所說的絕對零度,0K就是已知最低溫度。
  • 太陽表面溫度很高,地球內部溫度更高,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太陽釋放的能量如此巨大,那麼太陽的表面溫度一定很高吧?當然,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570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超過了目前已知的熔點最高的金屬。其實如此高溫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宇宙中充斥著高溫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了,其實地球是有一顆火熱的心的。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來自於:維基百科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在恆星中,我們的太陽實際上非常小。作為一個G型主序星(特別是一顆G2V恆星),通常被稱為黃矮星,它處於尺寸表上小的一端(如上)。雖然它還是比最常見的M型恆星也就是紅矮星大,但是和藍巨星還有其他光譜上的類別比起來它就相形見絀了(沒有雙關的意思!)。
  • 恆星為何會有不同的顏色?宇宙中有比太陽溫度還高的恆星嗎?
    現在正值高溫酷暑時期,全國很多地方的日最高溫度都已經突破30攝氏度,筆者身處東北地區的吉林省,雖然最高溫度目前也僅有31、2度,比起南方一些地區要「涼爽」許多,但是走在外面暴露在太陽底下,一會兒就渾身冒汗,忍受不了了。
  • 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這就是大多數恆星瑰麗的一生。但是就像人一樣,有些恆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快速了解一下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恆星。但後來,研究人員注意到,盾牌座UY的亮度會每隔大約740天發生變化,於是他們重新將其歸類為變星。這類恆星有些是因為外部的原因而改變亮度,比如從我們的視角望去,被其他恆星或星雲或雲氣遮擋。但是,像盾牌座UY這些內因變星,它們的亮度改變是因為內部的物理變化,比如脈動。就盾牌座UY而言,它的亮度變化是因為尺寸的持續擴展和收縮,這也給精確測量其「腰圍」帶來麻煩。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
    太陽就已經很大了,個頭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有的相當於太陽的幾十億倍,質量也比太陽大很多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當然要數R136a1,這是1985年發現,其位於R136超星團中。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早在1823年的時候就有奧伯斯悖論——假設宇宙無限大,且永恆存在,那麼在宇宙中會擁有無限多的恆星,這樣一來,我們不管從哪個地方看都能夠看到恆星,而且恆星之間也不應該有間隙,就算是在夜晚,我們所看到的宇宙應該也是非常的明亮。
  • 宇宙中有無數恆星發熱,為何還是極度寒冷?原因其實很簡單
    擁有一點天文學知識的朋友肯定知道,照片中那些五彩繽紛的天體,基本上都是發出強光和高溫的恆星,它們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它們並把它們拍攝下來。正因為恆星具有高溫強光等直觀的特性,並且我們平時看到的星空都是恆星,所以「高溫強光」成為了不少人提到宇宙的第一印象。
  • 宇宙中最冷的恆星,溫度僅有27攝氏度,比人類的體溫還低
    眾所周知,恆星是一種溫度極高的發光天體,其溫度少說也有上萬度,就拿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來說,其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更是達到了近2000萬攝氏度。在這樣的溫度下,任何物質都只能以氣態的形式存在,根本沒有固體或者液體能忍受如此的高溫。所以說,恆星的溫度是非常高的,高到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步。
  • 宇宙中的「長明燈」:恆星,它的成長史是什麼樣的?
    恆星宇宙中除了少數行星外,都是自己會發光且位置相對穩定的恆星。它們像長明的天燈,萬世不息。距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太陽。其他恆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最近的比鄰星也在4光年以外。如果把它們拉到太陽的位置上,那麼我們就能看到無數個太陽了。
  • 宇宙中最大恆星到底有多大?
    原本在人類眼中已經非常大的地球,進入太空之後才發現,太陽系當中比地球大的行星也有很多,在太陽系之外,更是多不勝數了。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到底有多大? 在太陽系當中,中心是太陽,而太陽是一顆恆星,我們地球與太陽相比較的話,的確是非常的渺小。太陽的直徑能夠達到地球的109倍,體積上是太陽的130萬倍。
  • 這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嗎?
    摩根-基南光譜分析系統,其上方顯示的每個星級的溫度範圍均為開爾文。我們的太陽是一顆G級恆星,產生的光線有效溫度約為5800K,亮度為1太陽光度。也有恆星的質量僅為太陽質量的8%,它們會以約0.01%的太陽光亮度燃燒,並且壽命是太陽的1000倍以上。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被發現
    宇宙中最大恆星到底有多大? 宇宙是非常浩瀚的,存在著無數的星球,我們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顆星球罷了。科技發展以來,人類能夠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原本在人類眼中已經非常大的地球,進入太空之後才發現,太陽系當中比地球大的行星也有很多,在太陽系之外,更是多不勝數了。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到底有多大? 在太陽系當中,中心是太陽,而太陽是一顆恆星,我們地球與太陽相比較的話,的確是非常的渺小。
  • 太陽溫度高達5000度,為什麼宇宙還是冷的?
    其實宇宙剛誕生的時候並不冷,非但不冷還是極其熾熱的,但暴漲的空間迅速讓宇宙的溫度下降到了物質能形成的程度!當然暴漲並沒有停止,宇宙也在逐漸降溫,一直到現在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約為3K,可以說跟絕對零度也就差了一刨花......
  • 死去的恆星還能發光發熱?白矮星表面溫度有多高,亮度從何而來?
    提到宇宙中能夠發光發熱的天體,我們很自然就會想到恆星,恆星依靠自身的聚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周圍的星體帶來光和熱。太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地球上所有的光和熱都來自於太陽,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的能量也都來自於太陽,而太陽作為一顆恆星,其表面溫度大約在6000攝氏度左右。
  • 宇宙中的恆星之最,盾牌座UY也不能稱王稱霸
    最大的恆星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就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距離我們5100光年,位於盾牌座。人們一直知道這是一顆非常巨大的恆星,卻直到2012年的時候,才知道這貨居然大到這個地步,排到了以觀測恆星中的第一位。
  • 科學家: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或比想像中更宜居
    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或比想像中更宜居 我們夜空中看到的小星星主要是那些和太陽相似可以發光的恆星,由於這些恆星離我們非常遙遠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通過發光發熱溫暖著世間萬物。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除了地球自身的條件比較優越外,太陽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如果沒有太陽,地球的生命也將不復存在;如果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更近,地球的溫度可能會很高,也不可能出現生命;如果地球離太陽足夠遠,地球的溫度可能會非常低,也不可能出現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