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S綜述:二維有機-無機類超晶格異質結構在儲能方面的應用

2021-01-18 半個導體

       

由垂直堆積的無機二維納米片組裝而成的二維超晶格是一類具有重要科技意義的新型人工二維材料。同時在這些體系中引入無限數量的有機分子,為進一步設計和合成具有可預測功能的二維有機-無機雜化超晶格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有鑑於此,南京理工大學朱俊武教授綜述了二維有機-無機雜化超晶格的最新研究進展。


文章要點

1作者首先提出了製備二維有機-無機超晶格的合成策略,包括:聚合物的直接插層、單體的插層和層間聚合、分層-重組和疊層(LBL)自組裝。


2作者接下來總結了2D有機-無機超晶格在超級電容器、Li/Na/K離子電池和多價離子電池等儲能系統中對於電化學性能的改善。


3作者最後指出儘管目前在二維有機-無機超晶格的製備、性能和應用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二維有機-無機超晶格的概念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於二維有機-無機超晶格研究所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研究前景提出了個人見解。


 

P. Xiong, et al, Two-dimensional organic-inorganic superlattice-like heterostructure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Energy Environ. Sci., 2020

DOI: 10.1039/D0EE03206A

https://doi.org/10.1039/D0EE03206A



(實名制-僅限老師和部分優秀博士後),在招生招聘、學生培養、儀器共享、材料互用、科研課題通力合作等方面科學交流。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異質集成二維材料的全面綜述
    自從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黑磷(BP),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C)和六方氮化硼(h-BN)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材料都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應用。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屬於一種具有獨特光、電、磁性能且通過有機小分子與無機分子發生自組裝而形成的新型複合晶體材料
  • 盧紅斌課題組在構建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取得重要進展
    二維異質結構在集成材料設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二維排列的氧化石墨烯和開放的層內空間使LGO成為創建周期性二維宿主框架的理想平臺。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機二維異質結構的輸運性質調控及其微納器件...
    本站訊(通訊員 宋肖瑜、陳婧文)11月21日,由天津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有機二維異質結構的輸運性質調控及其微納器件」青年項目2018年度報告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第三教學樓會議室召開
  • Small Methods: 最新綜述-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和展望
    該綜述首先簡要介紹了ESEM的發展歷程,結構特點以及工作原理。隨後從兩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其在科學材料科學研究中的最新應用。其一,對於普通的靜態觀察,作者回顧了近年來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生物、環境敏感材料、化石考古、建築材料等諸多研究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其二,作者重點強調了環境掃描電鏡作為一個可視化的「微型實驗室」在材料的原位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
  • 復旦盧紅斌團隊在構建交替排列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獲重要進展
    二維異質結構在集成材料設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
  • Rev.綜述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在...
    因此,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可以作為理想的結構模型,用於深入探究光還原CO2性能和催化劑結構之間的構效關係。成果簡介基於以上討論中國科技大學謝毅院士和孫永福教授團隊在英國皇家化學會著名期刊Chem. Soc. Rev.
  • Rev.綜述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在促進CO2光還原方面的基本原理...
    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許多常規的納米催化劑已應用於光還原CO2的中,但是它們通常包含豐富的微結構,這會導致催化過程中真正的活性位點被掩蓋,因此不利於建立清晰的構效關係。因此,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可以作為理想的結構模型,用於深入探究光還原CO2性能和催化劑結構之間的構效關係。成果簡介基於以上討論中國科技大學謝毅院士和孫永福教授團隊在英國皇家化學會著名期刊Chem. Soc.
  • Small Methods: 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光耦合綜述
    按照使用材料可以分為矽,銅銦鎵錫,鈣鈦礦,有機等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基於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法製備、柔性、透明和輕量等優勢而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之一。目前實驗室報導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經超過14%,然而相比於矽基等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換效率仍然偏低。限制有機太陽電池效率的原因主要包括較短的激子傳輸距離、本體異質結中的電荷傳輸和開路電壓損失等等。
  • 二維異質結構「接力」未來電子產品微型化
    硼墨烯-石墨烯異質結構的原子解析度隧道掃描顯微鏡圖片。納米材料為諸多新興技術奠定了基礎,例如微型、靈巧和透明的電子器件。雖然很多納米材料已經表現出良好的電子性能,但科學家們仍然在尋求整合這些材料的更好方式,以便用於製造性能優異的半導體和電路。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無機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當前矽基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效率的世界紀錄(25.6%)是由日本松下公司創造的,其器件結構是基於晶體矽/非晶矽薄膜的異質結形式(HIT電池)。借鑑HIT結構,新近發展起來的單晶矽/有機物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採用在矽基底上旋塗相應的導電有機物,再沉積上、下金屬電極的簡單途徑即可完成器件製備。
  • 二維材料異質結構光電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新興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因其可通過厚度變化調控能帶結構,同時通過獨特的範德瓦耳斯結構實現靈活的異質集成功能設計、構築高效率的光伏單元,而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是如何有效控制自發輻射損失,從而提高光伏單元的光吸收效率。此外,基於二維材料異質結光伏單元的效率極限及其相比於傳統半導體光伏結構是否有優勢尚不明確。
  • Sci Adv:新研究,硼烯與石墨烯的二維異質結構的整合
    本文要點:硼烯與石墨烯的二維異質結構的整合。成果簡介 異種二維(2D)材料的集成對於納米電子應用至關重要。與垂直堆疊相比,共價橫向縫合需要自下而上的合成,從而導致2D橫向異質結構的罕見實現。由於其多態性和不同的鍵合幾何形狀,儘管尚未證明合適的合成條件,但硼烷是2D異質結構的有希望的候選者。在這裡,我們報告了硼烯與石墨烯的橫向和縱向整合。儘管晶體學晶格和對稱匹配不完善,但地形和空間分辨光譜測量顯示幾乎原子上清晰的橫向界面。另外,在石墨烯下的硼插層會導致旋轉相稱的垂直異質結構。
  • AM:平面異質的二維層狀材料:電場誘導的離子篩分與海水淡化
    原生的和經化學修飾的GOM可以有效地過濾小分子染料和納米粒子,但是對於小得多的,水合尺寸在9 以下的無機鹽離子卻顯得無能為力。為了實現更為精確的離子篩分,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例如毛細壓縮 [Science 2013, 341, 534]、部分還原 [Nat.
  • Ⅱ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在遙感中的應用前景
    Smith和Mailhiot在1987年將InAs/GaSb Ⅱ類超晶格材料應用於紅外探測器,Ⅱ類超晶格材料組合是一種材料的能帶不包含另一種材料的能帶材料,分為「交錯型」和「錯開型」,Ⅱ類超晶格紅外材料的出現克服了碲鎘汞紅外探測器存在的問題,同時又具備其優勢;通過調節材料的能帶結構和帶隙,使其工作在3 - 30μm的任意波段範圍,有利於實現雙色及多色探測需求;通過材料設計可抑制俄歇複合及暗電流,提高焦面工作溫度
  • 第三類存儲技術誕生,二維材料的新異質結構
    打開APP 第三類存儲技術誕生,二維材料的新異質結構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6 10:00:43 4.10日,相關工作以《用於準非易失應用的範德瓦爾斯結構半浮柵存儲》為題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湖南大學等在《Nature》發表文章 湖南大學二維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段曦東課題組的博士生李佳、楊向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生劉暘,香港理工大學生物科技應用系的黃勃龍教授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模型構建,基本性質、吸附性質、催化性質計算
    自2004年石墨烯問世以來,二維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領域的焦點之一。本課程旨在通過講授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模型構建,基本性質、吸附性質、催化性質計算,幫助科研人員系統了解二維材料計算的思路,掌握基本的和先進的計算方法,將計算應用於日常實驗、科研思路的分析之中。
  • 「前沿技術」具有超低熱導率的二維材料異質結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DARPA和空軍科學研究署等資助,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制出超薄異質結構,表現出優異的隔熱性能。為此,研究人員以SiO2/Si為襯底,先後沉積原子層厚度的單層WSe2、MoS、Mo2 Se2和石墨烯,形成多層超薄異質結構。通過向石墨烯層施加電壓,加熱異質結構,並用拉曼光譜測量每層材料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