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今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多地考察,並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半年多來,我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日報推出《總書記浙江考察地回訪》系列報導,循著習近平總書記今年考察浙江的足跡,以融媒體報導形式,展現之江大地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豐碩成果。今天推出第五篇《繪就縣域和美新圖景》。
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很「紅」——今年3月30日以來,400餘批次團隊上門學習,全省近一半縣(市、區)現場「取經」。
正是那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了解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運行情況,並指出「安吉縣的做法值得推廣」。
牢記囑託,乘勢而上。安吉縣矛調中心半年多來的變化,來訪群眾有目共睹:常駐單位從11個增加至17個,找人更方便;大數據協同應用系統上線,反應更靈敏;縣領導接訪下訪、現場管理標準等制度出臺,辦事更規範。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這正是安吉縣的努力目標——牢固樹立群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理念,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全力推進縣鄉村三級矛調體系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交出一張平安建設的高分報表。
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接訪大廳
群眾找說法「只進一扇門」
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吉縣矛調中心調研時說的這句話,樸實直白、直抵人心,成為安吉縣矛調中心的行動指南和對來訪群眾的莊嚴承諾。
引導臺前,工作人員耐心接待訪客。旁邊的智能取號系統屏幕上,實時顯示各窗口的等候人數。最近,全省統一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協同應用系統在安吉縣矛調中心上線,來訪群眾電子建檔後,實現矛盾糾紛統一受理、流轉、辦理和反饋。「依託這個系統,我們把中心8個黨政部門、單位的數據打通,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和分析研判能力。」現場負責人介紹。
接訪大廳窗明几淨。3月30日以來,安吉縣矛調中心新添了住建、綜合行政執法、自然資源和規劃、發改、檔案、檢察、退役軍人事務等常駐單位。
「部門單位進駐矛調中心後,聯動更加緊密。」現場負責人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範起來」的要求,安吉縣出臺了矛調中心運行體系的實施意見,落實「首問負責」制,實施矛盾糾紛分類處理、分級處置,打造「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共同體。據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至10月底,安吉縣矛調中心累計受理群眾糾紛和訴求5000餘件,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7.01%,群眾滿意率達98%。
調解員王正平至今記得,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他的工作室,並與他親切交談。每每想起這一幕,66歲的王正平總是幹勁滿滿。他的工作室裡,每天都有群眾慕名而來:遇到土地權屬爭議的村民、希望解決買賣合同糾紛的生意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勞動者等。
每一次,他都笑臉相迎、傾力相助。「矛調公正 心繫百姓」,群眾送來的錦旗是他工作最好的寫照。如今,王正平不再是「一個人戰鬥」,工作室形成8人團隊,其中還有90後年輕人。9月以來,他和團隊承接法院民事訴訟訴前調解案件,調解成功率超過90%。
做強做大品牌調解團隊的背後,是安吉縣深化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建設的決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真正把縣矛調中心打造成回應群眾訴求的服務站、化解矛盾糾紛的終點站,做到「只進一扇門,化解煩心事」。
幹部下訪制度化常態化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領導幹部下訪工作,他在安吉縣矛調中心調研時強調,把黨員、幹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對加強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意義重大。」安吉縣信訪局局長沈高飛說。
真抓實幹是最好的落實。安吉縣制定了縣領導接訪下訪制度。縣領導接訪實行定時、定點、定人制,每周一至周三是固定接訪日,地點設在縣矛調中心視頻接訪室。接訪人員除了縣領導,還有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負責人、律師等。同時,每月的30日是固定下訪日,縣領導到各聯繫鄉鎮(街道)矛調中心下訪,並提前公布相關信息。
縣領導接訪下訪制度帶來的變化,安吉某新建小區業主王華(化名)深有感觸。房產證寫的是一個街道,自己落戶時又是另一個街道,學區也變了——如此「怪事」,一度讓她和其他業主無比焦慮。今年5月,王華等人當面把問題反映給接訪的安吉縣委主要領導。安吉縣委主要領導當即表示:7天內給出初步處理意見。
原來,由於行政區劃調整,該小區項目由昌碩街道變為靈峰街道管轄。5月20日,在安吉縣委主要領導推動下,縣政府辦、縣信訪局、昌碩街道、靈峰街道、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等單位一起協商,很快制定出解決方案:小區學區納入原來學區。「這樣的結果我們滿意!」王華等業主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縣領導接訪下訪制度,直面基層複雜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安吉縣信訪局接訪科科長呂斌說。
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10月,安吉縣領導下訪96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60餘件。一批信訪積案,需要多部門、多鄉鎮(街道)聯動的複雜矛盾糾紛,涉及政策完善的重大利益矛盾和突出問題得到解決。
群眾在訴訟服務窗口諮詢相關情況
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今年4月以來,安吉縣強化數字賦能理念,依託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的「智慧大腦」,不斷延伸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觸角」。
與接訪大廳人來人往不同,安吉縣矛調中心的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要安靜很多,但靜中有動。大屏幕上,一組組數據跳動,顯示著基層網格員上報的問題排查清單,自動分揀出哪些屬於矛盾糾紛類事項。
據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普通矛盾糾紛要求當天化解,相對複雜的要在10天內解決。與此同時,指揮中心聯通分布全縣的2萬餘個埠,隨時能夠可視化指揮處置矛盾糾紛。
今年6月,安吉縣15個鄉鎮(街道)矛調中心建成,並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增設矛調中心窗口,建成209個村(社區)服務站。全縣505名全科網格員實現工作聯動,主動排查矛盾隱患,根據輕重緩急實行「紅黃藍」三色預警,層層上報、層層調解。
安吉縣將矛盾糾紛分為簡單、複雜、疑難三類,村(社區)就地化解簡易矛盾糾紛,鄉鎮(街道)化解複雜矛盾糾紛,縣級調處疑難矛盾糾紛,確保矛盾糾紛65%化解在村(社區)、25%化解在鄉鎮(街道)、10%化解在縣矛調中心。
靈峰街道矛調中心「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接待大廳、多元矛盾糾紛調解室、談心談話室(群眾說事室)、綜合信息指揮室等一應俱全,還有「靈姐」幫忙團、鄉賢工作室、暢遊·1290工作室等個性化品牌調解室。
與此同時,安吉縣還廣泛動員各鄉鎮(街道)的平安家園衛隊、平安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排查矛盾等源頭治理工作,築牢基層平安防線。
使命在肩,砥礪前行。安吉縣持續深化縣矛調中心更新迭代,強化機制集成「化學反應」,變矛盾「中轉站」為問題「終點站」,變群眾「往上跑」為幹部「往下跑」,變業務「數位化」為全程「智慧化」,推進「基層治理四平臺」「全科網格」建設規範提升,構建「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新時代社會治理新模式,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