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蟲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一兩隻還好,要是成窩的話就不忍直視了。你有沒有想過,米買回來時明明沒有蟲,為什麼會平白生出蟲子呢?
實際上,大米裡生出的蟲子多為米象蟲,它不是平白無故的出現,而是因為米裡,本來就攜帶蟲卵,咋回事呢?這是米香蟲成年時的樣子,長度約2到3毫米,寬約0.9到1.5毫米。
在加工的過程中,成蟲基本就被殺死了,但是蟲卵很小,長度大概只有0.6毫米,寬甚至0.3毫米都不到,加上米的加工過程較為簡單,蟲卵就很難被殺死,沒被殺死的蟲卵就會粘在大米上面。之後,經過封裝,運輸,最後被你採購。
當然,如果封裝和運輸環境中存在蟲源,也可能會使米蟲裡出現蟲子或蟲卵。當存儲大米的環境溫度,達到20至40攝氏度,溼度達到65%至95%。那麼,僅需一周的時間,蟲卵就會孵化。之後經歷幼蟲,蛹,最後就會變成,你所見的長度約為3毫米的成蟲。
而且令人惱火的是,米象蟲的繁殖能力很變態,光是一隻健康的成年雌性米象蟲,它的總產卵數就能達到足足400粒,所以用不了多久,整個米箱都會被米象蟲佔領。
該怎麼辦呢?一,提前將買好的大米放冰箱,冷凍一周的時間,凍死蟲卵。二,將大米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還可以在米箱中放置幹辣椒,辣椒的氣味很濃,會排斥包括象鼻蟲的幾乎所有昆蟲。
最後米象蟲本身不攜帶病毒,一般對人體沒啥危害,如果蟲子很少,米又沒有黴變,除完蟲之後,你也是可以吃的。即便是誤食了少量煮熟的米蟲,也不會有食品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