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最深刻的一句話,幾個字就洞穿人心,說透識人之道!

2020-12-04 草民小二哥

杜月笙最深刻的一句話,幾個字就洞穿人心,說透識人之道!

自古以來,草莽英雄不少,但能真正留名的卻並不多,而在近代就有這麼一位,其不僅在上海灘叱吒風雲,卻有著傳奇的一生,他就是被稱為「百年幫會」第一人的杜月笙!

杜月笙能從底層一步步爬到上海最大黑幫的幫主,其既沒有過人的武力,也沒有極高的文化水平,甚至很多人說他就是一個半文盲,就是這麼個人,卻讓當時大半個上海灘都對他俯首稱臣,他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手腕和洞察人心,識人用人的能力!

杜月笙一生說過很多至理名言,這些至理名言是他行走江湖的座右銘和為人處世的準則,在他眾多話語中,有一句話最為深刻,雖然字數不多,但洞穿人心,說透識人之道!

這句話很通俗易懂:

「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杜月笙能說出這樣的話,必然與他的人生體會和混社會的經驗有關,的確,人的脾氣與人的本事往往成反比,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

要想長本事,光靠外在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要從內而外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樣才能遇事不慌,處事不亂,而對於脾氣大的人而言,往往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他們第一反應就是發脾氣,根本不會冷靜的去思考解決之道,所以這樣的人,很少能成為真正有本事的人!

而這句話,也從另外一方面教會我們如何去識別有本事的人,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意場上面,那些脾氣暴躁或者話多的人,往往都不是做最終決定的人,做最終決定的人可能看起來很和藹可親,但他們卻能在談笑風生之間,將對手消滅於無形!

杜月笙是一個傳奇的人,他的一生充滿了鬥爭、權衡,而比小說中的人物都還更加精彩,而下面這本《杜月笙傳》記錄了杜月笙的生平事跡,不僅讀起來津津有味,更能讓我們穿越到那個時代,跟著杜月笙的步伐,去上海灘打下一片天地!

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稱霸上海灘的杜月笙,63歲去世時說的七個字,讓人心痛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72,閱讀約2分鐘杜月笙估計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最具傳奇色彩的大人物。他建立了龐大的青幫集團,在中國近代史上刻下了獨特的印記,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雪中送炭的事我只做,錦上添花的事留給別人",寥寥數語足以展現這位瘦子一生的傳奇。14歲那年,他帶著餘生的簡單包裹,獨自走進繁華的上海。
  • 面對三合會的挑釁,杜月笙僅僅說了8個字,整個上海灘都為之一顫
    面對三合會的挑釁,杜月笙僅僅說了8個字,整個上海灘都為之一顫 在世界各國歷史上,都不乏黑幫的身影,比如說日本的山口組,還有美國的黑手黨等等,當然在中國的歷史上也不例外,在中國最著名的黑幫應該要屬於上海灘的青幫了,青幫的前身是洪門的分支,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獨立了,之後便成為了老上海灘第一大黑幫
  • 看了杜月笙不為人知的四個側面,才明白,民國最流氓的的人不是他
    1949年,杜月笙想去法國,請求蔣介石給他辦護照。蔣介石說,護照可以辦,先交15萬美元手續費。杜月笙無可奈何,終於明白天下最流氓的原來不是他杜月笙。欠條裡欠了500根金條的人不在少數,杜月笙死後,卻只剩了10萬現金,每個老婆各拿一萬,兒子一萬,未嫁的女兒六千,已經出嫁的四千。女兒杜美如說,杜月笙去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希望了,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 範紹增輸給杜月笙八十萬大洋,杜月笙點了根煙,慢悠悠的說了句話
    「袍哥」出身的川軍將領 範紹增出生於四川達州的一個大戶人家,從小就有著「哈兒」的稱號,他從小不喜歡學習,對於舞槍弄棒有著很大的興趣,在家裡人的支持下,他成為了當地「袍哥」的首領,手下聚集了數百人,
  • 杜月笙的後代在做什麼呢?大多事業有成,其中一位在聯合國
    上海灘三大惡棍之一杜月笙。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卻能明辨是非,愛國護家。曾經有人用六個字來評價他:有本事,沒脾氣。由一名水果商混為上海灘最大的幫主,至今在江湖上仍流傳著他的傳奇。舊時的人們已經逝去,但他們的子孫後代卻代代相傳。杜月笙一生中,明媒正娶的夫人只有五個,子嗣更是不少,那麼現在他的後代又在做什麼呢?
  • 杜月笙臨死前要把欠條燒掉,家人不捨得,他說:我是在救你們的命
    相信各位親們對於杜月笙這個人都並不陌生,畢竟現在有很多電影、電視劇都專門有拍他的人生傳記。 人人都知道杜月笙是老上海灘的「地下皇帝」,那麼他當時有多厲害呢? 金融界有一句話,巴菲特跺一下腳,華爾街都要「抖三抖」。
  • 杜月笙為日本人牽線搭橋,被罵賣國賊,卻少有人知道他的民族大義
    當時上海已經被日本人佔領,而從上海到重慶的運輸路也有不少落於日本人之手,其他路線則盤踞各種強盜,實為兇險至極。只有能為別人所不為,才能賺錢。杜月笙做生意的秘密此番生意關鍵之處在於日本方面,只有日本人點頭棉紗才能從上海出來。
  • 杜月笙被稱為「上海皇帝」,他的勢力有多大?說出來讓人很難相信
    ,張嘯林能打」如今,我們從他們的一生過往中不難看出,這個評價對於三人是相當的形象,在這三人中,人們普遍認同的一個人正是杜月笙,有的人甚至將他稱為「上海皇帝」「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可以說是評價至高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借據,對子女說:「不希望你們都成要帳鬼」
    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也正因此,杜月笙可謂朋友遍天下,從政界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 青幫三大亨裡邊,杜月笙比那兩位的名氣要大,比那兩位混的要開,而且對中國那個時期的影響,杜月笙遠大於黃金榮和張嘯林。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都說職場如戰場,如果你還覺得這是道聽途說,那只能說你如職場不深,感受不到其中的小氛圍。其實職場包括的範圍很廣,比如官場、商場都是職場的一種。在職場說到底就是人與人打交道,你知道了怎麼與人打交道,才能在社會任何地方生存,甚至混出一番作為!
  • 掙到人生第一大筆錢,杜月笙一夜便揮霍光,卻徵服上海灘第一女大佬
    機會總是等待有準備的人。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還真讓杜月笙給等著了。一天,林桂生得了一場重病,臥病在床。按照民間迷信,必須找幾個精壯小夥日夜陪在床邊,用他們的陽氣衝走晦氣,也好讓林桂生早日康復。在黃公館,最不缺的就是年輕的小夥兒。因此,黃金榮挑了5個小青年,其中就包括杜月笙。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20個字,卻深刻地寫盡人生孤獨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中有一句話,一共16個字:「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這是本書最扎心的一句話,顛覆了我們固有的認知,寫盡了人生的孤獨。所以每個年齡段的我們,做的最努力的事情,一定是嘗試擺脫孤獨。但讓人苦惱的是,似乎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孤獨都如影子般跟隨著我們,怎麼也擺脫不了,常常讓我們精疲力盡。讀了《百年孤獨》這本書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應該怎樣面對孤獨了。
  • 青幫三大亨,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和瘋狗有一拼、杜月笙有如諸葛!
    後勾結帝國主義、官僚、政客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達1000餘人,操縱賭博等罪惡勾當。  在上海灘權勢燻天的黃金榮卻因為一個女人失去了上海灘頭把交椅的地位,黃金榮有個相好的叫露蘭春,黃金榮初識露蘭春就對其一見傾心,於是下大力氣捧紅她。有一天黃金榮去聽露蘭春唱戲,露蘭春一不留神將一段戲文唱走了板,結果觀眾席有人喝倒彩,黃金榮二話不說就派手下教訓了喝倒彩之人。
  • 黃金榮欲再娶,請杜月笙做說客與原配談判,她的反應讓所有人驚嘆
    在這期間,他還收了杜月笙為弟子。這杜月笙是個聰明的主兒,他一早就斷定,在黃家,真正做主的其實是林桂生。於是,杜月笙便處處順意林桂生。慢慢地,林桂生也對杜月笙信賴有加。很快,杜月笙因為深得林桂生賞識,而晉升為了幫派的二把手,人稱「二爺」。 婚後,黃金榮對林桂生既敬畏又依賴,兩人的圍牆生活也算過得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林桂生嫁給黃金榮二十多年,卻始終未生下一兒半女。
  • 魯迅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24個字,大師思想深度就是不同
    他曾在自己的評論集裡,專門對他最擅長的批評文學手法進行過解釋,他說這些批評的文字,不管聽上去有多麼刺耳,最根本的動機和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而是為了改變而批評的。魯迅曾說人間其實從來沒有一個完全而徹底的怪物,無論這個人看上去有多像個怪物,或者無論這個人多麼應該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怪物。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可是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些。
  • 杜月笙巔峰時期有3千萬銀元,放現在能兌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每月存款折上多幾個零不算你有多少錢,花出去多少錢才算你有多少錢——杜月笙。這樣的話也只有豪氣的杜月笙能夠說得出來,我們這些普通人還達不到杜月笙那個級別,只能攢攢銀子,並等待一個能夠賺錢的好機會。杜月笙雖然出身低微,但涉及了領域很廣,金融、文化。娛樂,1925年又成立了「三鑫公司」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提運,光是這項就讓他賺的捧滿缽滿,他同時還兼任青山酒店、航聯保險公司分公司董事長。杜月笙的錢很難用數字來衡量,即便他沒錢了也能輕輕鬆鬆賺到上千萬的銀元,而我們說的這3000萬銀元是杜月笙流動帳面財產。
  • 杜月笙有一把秘密手槍,見過的人都命喪黃泉,只因它的造型太奇特
    這個皮箱裡有20發子彈,同時還有匕首和摺疊式的狙擊槍,最誇張的是,裡面還有一個催淚彈。如果不按正常步驟打開,便會引發催淚彈爆炸,從而銷毀痕跡。當年叱吒上海灘的青幫大佬杜月笙,就曾有過一把秘密手槍。這把槍乍一看完全不像一把槍,但卻能輕易取人性命,據說當年見過的人都命喪黃泉。到底是一把如何古怪的槍,竟能有如此威力呢?
  • 戴笠的死,為何會對杜月笙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雖然杜月笙沒有文化,但他的頭腦極其靈活,做事極為認真,沒多久就練出一手削梨的絕技:一刀到底,從不間斷,整個過程極其迅速,而且削出的梨又滑又圓!杜月笙因此得了個「水果月笙」的外號!當學徒期間,頭腦靈活的杜月笙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為自己找了個靠山,水果行倒閉後,杜月笙憑著陳世昌的關係到黃公館當了一個小廝,黃公館的女主人林桂生看中杜月笙身上的機靈勁,有意栽培他,幾次考驗之下,杜月笙的表現令牌她大為滿意。
  • 杜月笙手下的「八大金剛」,人人身懷絕技,連黃金榮都要忌憚三分
    可以說,杜月笙的創業故事中,有些確實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當然了,杜月笙的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明確點來說就是——人才。不過,這裡的人才並非是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只要他有才華就足夠了,還得具備一定的膽識,以及對主人的忠心等。要知道,在當年的上海灘,僅僅只是人才,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膽識和眼光才行。
  • 杜月笙死後葬在臺北,陵墓無人問津,為何不相識的老人掃墓三年?
    對於杜月笙想必大家不陌生吧?舊上海灘呼風喚雨的土皇上,民國時期上海灘黑白兩道通吃的流氓三大亨之一(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有人說他是電視劇《上海灘》許文強的原型,也有人說他是馬永貞的原型。我認為他是這兩個人物的「合體」,也就是說這三個人身上都有「俠肝義膽」的精神,同時難免帶有黑社會的打打殺殺的暴力色彩。常言道「拳打少壯,英雄美人怕遲暮」,杜月笙再怎麼能打,蔣介石敗逃臺灣,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老杜成了蔣介石的一個棄子,他只好帶著一家人去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