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香)兒童文學、科普讀物和低幼讀物是少年兒童閱讀的三大常青樹。然而,與兒童文學中原創作品比例佔絕對優勢、低幼讀物升級曙光漸現不同,暢銷科普讀物幾乎一邊倒地由進口書唱主角。原創科普難已經成了業內共識,不僅獲得好文本難,體例、形式創新難,還有獲得高品質繪畫、圖片作品難等一系列的操作之難。從年初開始,依託百萬名刊《我們愛科學》,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戰略性進軍原創科普出版。近日,中少總社原創科普圖書的階段性成果「趣味科學圖畫書」現身中國童書博覽會,與小讀者見面。
「科普讀物是常銷書的重要陣地,也是少兒讀物剛性需求的一種。科普讀物是孩子充實知識和培養科學精神之必需,但面臨表達方式和出版形式的創新。」中少總社社長李學謙表示,基於科普讀物市場由引進版佔據絕對優勢的現實,中少總社決意依託「中國少兒科普第一刊」《我們愛科學》雜誌,從2016年開始,戰略性進軍原創科普出版。
據了解,基於《幼兒畫報》《兒童文學》《中國卡通》等雜誌成功書刊互動之後,中少總社旗下科普名刊《我們愛科學》進軍圖書出版領域,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確定以重點選題為龍頭,以科普圖書的「定製服務」,充分滿足小讀者和學校的閱讀需求。創刊於1960年的《我們愛科學》雜誌被譽為中國少兒科普第一刊,目前月發行量突破140萬冊,並積累了強大的作家隊伍、專業的編輯團隊、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資源,是中少總社發力科普原創圖書的有力支持。
此次亮相中國童書博覽會的「趣味科學圖畫書·有趣的動物故事」叢書,是中少總社期刊中心出版發行的首套重點科普圖畫書,該書面向5~9歲的小讀者,既適於親子閱讀,又適於小學低年級小讀者獨立閱讀。全套共10冊,每冊分別以河馬、北極熊、狗、袋鼠、大象、駱駝、吼猴、樹袋熊、黑猩猩、松鼠為主角,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介紹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徵、生活習性;在每本書的故事之後,還有「認識動物」「了解動物」以及「動物大家庭」等內容來配合該冊動物主題進行詳細講解;每冊書的最後還有「知識小測試」,來幫助小讀者檢驗自己的閱讀成果。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吳海峰對全套書的知識點進行了審核,使圖書的知識準確性有保障。隨後,中少總社期刊中心還將出版面向4~7歲兒童的「趣味科學圖畫書·奇妙的人體」叢書,面向小學中低年級的「精品科普漫畫叢書」,面向小學中高年級、注重培養動手能力的「創意科學實驗室叢書」,面向中小學生讀者的「探秘大自然叢書」,面向少兒攝影愛好者的《用鏡頭看世界》等,力求將可讀性、趣味性、藝術性與知識性相融合,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
「現在,幼兒園倡導五大領域的教育,其中科學領域的教育,越來越多的園方採用了科學圖畫書作為核心閱讀材料,然後圍繞著科學圖畫書來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所以,未來我們會和幼兒園配合,開發科學圖畫書的閱讀,開展活動。此外,《我們愛科學》原來開過『科學實驗課』欄目,很多學校將其作為科學課的輔導教材;有的學校要設計活動競賽,還請我們的編輯去出題和輔導。我們將配合小學的科學教育,推出更多適宜小學學科閱讀的科普圖書。」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期刊中心總監毛紅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