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卓林與兩航起義
1943年,飛行員烈士陳卓林開啟了屬於中國的航空事業建設,這一段舉動將中國航空運輸業正式拉回了正規。陳卓林提出"振興央航"的口號得以進行實踐,這一次啟用的絕大多數正駕駛都是中國飛行員,並借勢培養充實了機務骨幹,同期建立和更新了電臺、電傳機線路;業增添了新型飛機,開闢出國內幹線5條,運輸業務迅速發展。
-
傳奇廖氏兄弟:時隔五個月策劃兩個一一〇師起義
1946年春,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對國民黨軍工作部主任靖任秋與廖運周取得了聯繫,當時計劃一一〇師在豫北舉行起義,並成立了起義工作組,後由於蔣介石突然將八十五軍全部調往山東,起義之事被迫取消。要求起義部隊官兵一律左臂上扎白布條或白毛巾,沿解放軍插上高粱杆路標的道路前進,還規定兩軍接觸時,打3發槍榴彈,作為聯絡信號,到大吳莊、西張莊匯合,最好在天明前全部通過。六縱領導還向各旅通報一一〇師即將起義的情況,以最快速度調整了兵力部署,在放開的口子上集中兵力,保證放得開,關得住,並決定派富有經驗的作戰參謀武英帶兩名嚮導前往一一〇師,具體指導起義。
-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安徽省鳳臺縣有一個廖家灣,廖村素來忠實文化教育,世代遵奉孔孟之道,崇尚民族起義,讀書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在近代歷史上,這裡還出現了3個國民黨將軍,他們是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其中,廖運周是中共臥底。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導演了「廖氏三兄弟和兩個一一〇師起義」的傳奇。
-
他是上將陳明仁的弟弟,49年起義後任副師長;一生因何5次離職?
1949年8月4日,在湖南長沙與程潛等人率部和平起義,為湖南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後歷任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四野第21兵團司令員、人民解放軍第55軍軍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1974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陳明仁將軍的一生是戰功赫赫,波瀾壯闊,頗具傳奇色彩。
-
電影《鳳翔1949》央視六套播出,西鳳酒帶你重溫經典
紅色電影《鳳翔1949》繼不久前在西安隆重首映後,2020年5月7日18:30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CCTV-6)播出。 紅色電影《鳳翔1949》宣傳海報 影片主要描述,抗日戰爭結束後,
-
蔣介石聽到「重慶號」巡洋艦起義的消息後,氣得渾身發抖(一)
1949年2月25 日凌晨,停泊在上海吳淞口外的國民黨最大的一艘重巡洋艦「重慶號」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武裝起義。它英勇地衝破黑暗,投向人民的懷抱。這一壯舉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打擊,加速了蔣家王朝的滅亡。「重慶號」重巡洋艦,是英國贈給國民黨政府的一艘重型軍艦。
-
1949年,臺灣永遠不是蔣介石的第一選擇,他更願意退守何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北京宣布成立。許多人認為,新中國已經成立了,蔣介石或許早就離開大陸,全心全意經營臺灣了。但是事實上到了十二月底,他還在四川苦苦地尋找一個目的地!這時中國還有一大片土地還處於割據狀態,所以,解放軍在華南、大西南和西北三個方向進行了最後的解放戰爭。
-
引爆甲午戰爭的朝鮮版「太平天國」——1894年「東學黨起義」
朝鮮自1392年立國以來,一直奉行「事大主義」(即全面親近中華,以求得庇佑)的國策,這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朝鮮王朝的國家安全,朝鮮王朝歷史上受過的比較大的侵略一共有兩次,一次是從1592年開始的,剛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帶著日軍侵朝,也就是「壬辰倭亂」,但這一次在宗主國明朝軍隊的幫助下,日軍被清掃出去;另一次則是17世紀,新興的滿清勢力侵略日本,這一次迫使朝鮮王朝背盟
-
生於1949丨這位老機長一輩子飛行距離能繞地球400圈
周春林,生於1949年11月18日。生於1949老機長:周春林。>1949年,中國民用航空局成立,揭開了中國民航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受訪者供圖1966年,17歲的周春林遇到空軍招收飛行員,經過4個多月的考核和體檢後,周春林成為空軍第十五期飛行員,就讀於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校。
-
戰史今日2月25日:國民黨最大巡洋艦「重慶號」起義
資料圖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蔣介石集團即將崩潰的時刻,「重慶號」巡洋艦官兵因不滿國民黨政府依附帝國主義,推行反人民的內戰政策,於1949年2月25日,在上海吳淞口毅然起義「重慶號」起義後,立即向北駛入解放區港口,2月26日抵達山東省煙臺港,受到當地人民解放軍、人民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重慶號」巡洋艦是國民黨海軍中最大的艦隻,系1948年5月英國政府贈給國民黨政府的。艦重7000餘噸,全長505英尺,寬51英尺,6.4萬馬力,最高航速每小時30海裡,續航力4000海裡。
-
徐秀麗:中國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
後一類的8個人,1949年後的研究在選題和指導思想上符合主流意識形態。1949年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革命史學由邊緣走向中心,由異端變為正統,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便全面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絕對支配地位。
-
洞穴中的吉卜賽女人,西班牙1949年
聖山,是西班牙(格拉納達地區)的一個社區,得名於附近的同名修道院,始建於1600年 在老城區以外的瓦爾帕萊索山坡上,下面是墓穴(古羅馬時期為礦井)。這座山的山坡地帶一直是傳統的吉卜賽社區。1568年,摩爾人起義失敗之後(格拉納達摩爾人)被驅逐,流落到了其餘地域,除了少數服役於皇家部隊的可靠的摩爾人,被允許留在緊鄰瓦爾帕萊索的原來的摩爾人區阿爾拜辛區。到了19世紀,在該地域有大批羅姆人寓居,他們在山坡(軟巖上)挖掘洞穴,建造自己的家園。該地區因(弗拉門戈)舞蹈音樂而出名,但在20世紀60年代的大洪水以及被迫疏散造成社區人口大幅減少。
-
新中國從這裡「起航」——「八一開航」七十年蝶變記
1949年11月9日,原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和原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陳卓林率隊「北飛」,兩公司的12架飛機平安飛抵北京、天津,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兩航」起義。不到一年後,1950年8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和天津-北京-漢口-廣州航線得以開闢,史稱「八一開航」。
-
武昌起義對中國影響深遠,其實起義的過程並不順利
在武昌起義之前,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已經大大小小地搞了很多次起義了,可由於規模以及實力等方面跟不上,這些起義都先後宣告失敗,大清對於這樣不安分的人當然不能輕易放過,下令全國通緝,孫中山沒辦法,只好流亡海外,在日本繼續遙控指揮自己手下的革命黨。
-
他是軍閥楊森的兒子,曾在戰場和日寇廝殺,後率部起義成為解放軍
楊漢烈從完埔軍校十六期騎兵科畢業後,擔任了第133師搜索連排長。他可不是來鍍金的,因為這搜索連不僅要在戰時需要承擔偵察使命,在平時也要經常跟著部隊去搜集情報。楊漢烈這個搜索排長擔子的不輕,是需要經常上戰場去拼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漢烈在部隊得到真正的鍛鍊,楊森對這個兒子的表現也十分滿意。
-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2021-01-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江黨史│①溫江黨史(1929-1949)概述
溫江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歷史上曾發生多次農民反抗封建統治者和地主壓迫的起義及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特別是在保路運動中,溫江人民以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始終站在鬥爭的前列,湧現了一大批志士仁人,為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
明朝開國大帝朱元璋之起義前的他
導語:本文主要講述朱元璋生平三大階段中,有關其參加起義之前的部分,閱讀約需要3分鐘。 朱元璋同志的生平可分為三大階段,分別為 1:1328——1352年,起義前的不幸生活; 2:1352——1368年,進擊的大帝朱元璋; 3:1368——1398年,好好當皇帝; 今天主要講述的就是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其實也可以分為三個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