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在下班的街道上,偶然發現一隻過街田鼠,很肥很肥的大耗子,著實下了一驚,雖然小編的膽子不是很大,偶然跳出一團黑乎乎的活物如果是女孩子經過還是很可怕的,老鼠在人們的印象當中不是名聲較好的小動物吧,從小就聽說老鼠愛偷吃農民伯伯種的糧食,於是聯想該怎麼消滅掉這種老鼠呢?我們國家都還能把水溝的小龍蝦吃掉,那麼能不能把田鼠也端上人們的餐桌呢?
於是網上先查了田鼠的吃法,真的是千奇百怪各種吃法,爆炒鼠肉,烤田鼠,曬鼠幹,等等,那麼這種田鼠究竟能不能吃呢?
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有些人把鼠肉放在桌子上作為美味的菜餚。那麼老鼠的肉可以吃嗎?據一些資料顯示,南方人吃的不是常見的,經常出現在下水道,垃圾堆等的老鼠,而是農村田地裡到處都是的田鼠。不同的是,田鼠每天都忙著偷食物。儲存大量作物,穀物和清潔皮膚,光滑的外套。然而,事實上,田鼠攜帶各種細菌,病毒,鉤端螺旋體,立克次氏體和寄生蟲,可以傳播70多種疾病,如:鼠疫,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鼠咬熱,恙蟲等。它可以傳播超過30種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通過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小鼠的皮膚,血液和肉,可以感染鼠疫。人類流行性出血熱通過接觸漢坦病毒及其排洩物和分泌物的齧齒動物而感染。鉤端螺旋體導致尿液中的細菌汙染外部環境,人類通過皮膚,特別是受損皮膚感染。有些疾病不僅會損害健康。因此,建議不要吃田鼠。
此外,在捕獲,運輸,屠宰和加工過程中,人們可能會被吸血蠍子,蟎蟲等昆蟲咬傷,或者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大鼠血液,分泌物和排洩物,從而感染各種人畜共患病原體。還有一些人被老鼠咬傷後直接生病。
在享受美味的「鼠宴」的過程中,食用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未煮熟的老鼠會導致疾病,特別是那些想要吃嫩肉的人。
田鼠在宰殺、加工的過程中,通過刀、砧板、抹布、碗等用具發生交叉汙染,使其他食品也攜帶致病生物,食用後使人生病亦或中毒。
田鼠除個別種類的毛皮可以利用外,絕大多數對農、牧、林業有害,特別是一些群棲性強、數量變動大的種類。另外,田鼠為蜱傳斑疹傷寒、兔熱病、腦炎等傳染病病原的天然攜帶者,與流行病學很有關係。
由於人類大肆捕殺貓頭鷹、蛇、狐狸、黃鼬等嚙齒類的天敵,使鼠害日益嚴重,我國鼠口多時高達30億隻,六五期間發生鼠害的農田達3億畝,每年造成的田間作物損失是糧食100億斤,棉花20萬擔、甘蔗10萬噸,受鼠害損失的糧食超過了全年進口糧食的總量。
最後,大家還是不要吃田鼠了,畢竟田鼠本身的危害還是不少的,貪吃野味以免傳染患病,那就得不償失了,對於老鼠對人類的危害或好處,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歡迎大家下發留言討論,小編都會一一回覆你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