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樣說……

2020-11-25 大河報

菜場裡賣的匙吻鱘和白鱘很相似 胡先生 攝

白鱘滅絕的消息,牽動著眾多市民和讀者的心。「新聞裡說白鱘滅絕了,但為什麼在菜場見到了它們的身影?」武漢市民胡先生給長江日報記者發來照片,照片中魚的體型與滅絕的長江白鱘很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嘴巴。

胡先生說,照片是上月15日在古田三路拍的,當時看到一家路邊菜攤上有小販在賣魚,而魚的品種並不常見,就隨手拍了幾張照片。白鱘滅絕的消息,讓胡先生想起了之前拍的照片。他問:「這是白鱘嗎?」

4日,長江日報記者向在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請教後得知,胡先生拍照的魚確實和白鱘很相似。該所的兩位博士劉飛、王熙看了照片後一致認定——「這是美國的匙吻鱘!」

白鱘與匙吻鱘,都是鱘形目鏟鱘亞目匙吻鱘科下的物種。白鱘與匙吻鱘的親緣關係很近,外形上也很相似,最大的區別就是白鱘的吻像圓木棍一樣;而匙吻鱘的吻更扁平,像鴨嘴一樣,因此匙吻鱘也被稱為鴨嘴魚。

專家介紹,匙吻鱘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緩慢流動水域。這種大型淡水魚可以長到220釐米,重達90斤以上。匙吻鱘的名字來自其獨特的吻部,呈扁平槳狀,長度約佔體長的三分之一。匙吻鱘肉質鮮美,吻部富含膠原蛋白,營養豐富,是宴席佳餚。美國於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我國1988年從美國引進,現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推廣生產。

來源:長江日報 編輯:沈晨

相關焦點

  • 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是美國匙吻鱘
    菜場裡賣的匙吻鱘和白鱘很相似 胡先生 攝白鱘滅絕的消息,牽動著眾多市民和讀者的心。「新聞裡說白鱘滅絕了,但為什麼在菜場見到了它們的身影?」武漢市民胡先生給長江日報記者發來照片,照片中魚的體型與滅絕的長江白鱘很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嘴巴。
  • 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是美國匙吻鱘
    菜場裡賣的匙吻鱘和白鱘很相似 胡先生 攝白鱘滅絕的消息,牽動著眾多市民和讀者的心。「新聞裡說白鱘滅絕了,但為什麼在菜場見到了它們的身影?」武漢市民胡先生給長江日報記者發來照片,照片中魚的體型與滅絕的長江白鱘很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嘴巴。胡先生說,照片是上月15日在古田三路拍的,當時看到一家路邊菜攤上有小販在賣魚,而魚的品種並不常見,就隨手拍了幾張照片。白鱘滅絕的消息,讓胡先生想起了之前拍的照片。他問:「這是白鱘嗎?」
  • ...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是美國...
    每經10點丨北京CBD功能區總部企業達550家;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是美國匙吻鱘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5 09:55:08
  • ...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
    每經10點丨北京CBD功能區總部企業達550家;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是美國匙吻鱘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5 09:55:08
  • 白鱘滅絕!而長江裡的它們也瀕臨消失……
    長江珍稀物種白鱘近日被宣布滅絕。白鱘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它的滅絕,令人深感痛心。目前長江裡還有哪些瀕危物種?保護現狀如何? 【白鱘被宣布滅絕 敲響生態警鐘】 長江白鱘是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古代魚類之一。十幾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
  • 白鱘被宣布滅絕?專家:可能性很大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高寶燕)3日上午,微博熱搜「白鱘滅絕」讓大家心痛不已。曾有長江魚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這是中國長江繼白鱀豚宣告功能性滅絕之後又一特有珍稀物種倒下。他介紹,對於物種滅絕,國際科學界有嚴格的評判和公布標準。
  • 那時經常看到有人拖著比板車長的白鱘 僅40餘年淡水魚之王漸行漸遠
    張先鋒介紹,長江裡的鱘一共有三種——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白鱘最大的一個特徵是,它身體的前段有一個長長的吻,佔身體總長的三分之一。」對於白鱘滅絕的消息,張先鋒表示「很震驚,但不意外」。他解釋說:「震驚的是,終於有這種說法公開對外發聲了。
  • 長江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滅絕!
    生活特別閱讀: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 白鱘為何會滅絕?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 白鱘為何會滅絕?危博士介紹,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白鱘生活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每年的繁殖期都要逆流而上來到長江上遊,進行交配,繁衍後代。這裡我們可以說一些關於白鱘為什麼如此稀少的原因了。首先,他們每年都要繁殖,而長江水域經常有漁民到處撒網捕魚,它們也被捕上來了,每少一隻白鱘,就算是少了幾千顆卵。再說了,關於白鱘滅絕這條新聞,很多網友在網上把三峽大壩給扯了上來,關它什麼事兒呢?其實,三峽大壩嚴重危害了白鱘,這條豎立在長江的水壩,阻斷了白鱘的繁殖路線。關於三峽大壩,網上的評論還有很多。比如說白鱘撞到水壩的牆壁死亡,還有幹擾白鱘繁殖等等,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 長江白鱘滅絕!科學家是如何定義物種滅絕的?
    而白鱘的滅絕,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了迫在眉睫的長江生物保護工作。為了改變當前的困局,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已經開始實行為期十年的重點水域分類分階段漁業禁捕政策。那麼,引起軒然大波的白鱘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又是為什麼會被宣告滅絕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事實上,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 「水中大熊貓」滅絕!為什麼高科技養殖,不能阻止中華白鱘悲劇?
    "水中熊貓"滅絕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沒看錯,是滅絕,從此我們只能在郵票上看看中華白鱘的模樣。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它們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長江鱘有多少種?長江裡的鱘一共有三種——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白鱘最大的一個特徵是,它身體的前端有一個長長的吻,佔身體總長的三分之一。」
  • 白鱘真的滅絕了?巡護隊未放棄尋找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宣告滅絕
    圖註:論文中展示的白鱘起源及滅絕的過程,圖片來自論文論文中指出,白鱘可能在2005年至2010年之間就已經滅絕了,那為什麼直到2019年12月,確認其滅絕的論文才正式發表呢?原來在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杭州組織了專家評估,認為白鱘已經滅絕,而聯盟在2010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白鱘列為極危(CR),距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
  • 長江白鱘滅絕,近年來國內還有哪些滅絕物種?
    事件回顧: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在線發布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消息。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長江白鱘早在2005-2010年時已經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是指其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在自然狀態下喪失了繁殖能力,甚至喪失生存能力。長江白鱘將是繼白鱀豚和長江鰣魚之後,第三種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的長江流域特有物種,它們被滅絕的原因差不多,都是長江流域的濫捕濫撈,人類的貪慾導致了這些生物滅絕。
  • 白鱘滅絕,聽見即是永別
    雖然這個消息還沒有得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滅絕官宣」,但論文作者、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稱,「評估已經完成了。公布與否,不影響其科學結論。」這意味著,除非有奇蹟,白鱘——這一中國長江特有物種,自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五千萬年後,消亡了。
  • 噩耗: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
  • 白鱘真的滅絕了嗎?
    當一個物種被認定滅絕,除了哀悼和紀念,更需要的,是反思。經模型計算認定白鱘滅絕白鱘是長江流域特有的淡水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體長可達7米。它有個又長又尖的吻,於是也被古人稱作「象鼻魚」。它很古老。白鱘的脊椎很原始,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軟骨。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在看動物世界的時候看到大自然中有這麼多的動物,我最喜歡的動物是魚,因為它們可以在水裡自由地遊泳,就好像它們永遠不會有麻煩一樣。但與中華鱘、白鰭豚、江豚等在生態鏈頂端的物種不同,白鱘的知名度比較低,直到這次的「滅絕」消息才把這一「沉默」的物種推到公眾視線。其實早在1999年初步統計,白鱘資源量已不足400條,而且從1985年以後,全江段未發現過長江白鱘幼魚的補充群。白鱘體型很大,體長約2到3米,體重約200到300克,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白鱘,長7.5米,重5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