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創建更精準譜系示蹤技術

2021-01-10 生物谷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的科研成果,以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genetic lineage tracing using dual recombinases為題,在線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該研究將Dre-rox同源重組系統引入到傳統的基於Cre-loxP同源重組系統的遺傳譜系示蹤技術中,有效地規避了由於Cre表達的不特異性而導致的非特異性(「異位」)同源重組,實現了更為精準的遺傳譜系示蹤,為發育、幹細胞及再生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遺傳譜系示蹤技術是揭示特定類型細胞在發育、疾病和再生中轉分化現象的有效研究方法,目前,體內的細胞追蹤技術主要基於Cre-loxP同源重組系統。在含有Cre的轉基因小鼠中,Cre由於在特性基因的啟動子驅動下,表達在特定的細胞類群中,當Cre小鼠與含有loxP位點的報告基因小鼠交配時,Cre通過識別loxP位點,將兩個loxP位點之間的終止序列切除,從而使含有Cre的細胞類群表達出報告基因,由於這種切除是位於基因上的,從而是永久性的和不可逆的,因此,所有表達Cre的細胞類群及其後代(無論是否表達 Cre)都將永久的被報告基因蛋白標記上,因此,利用該細胞追蹤技術可以解析特定細胞的起源和命運。

儘管基於Cre-loxP系統的遺傳譜系示蹤技術是研究發育、疾病、再生等過程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強大利器,但它本身也存在技術瓶頸。該技術的準確性主要依賴於Cre表達的特異性,如果有微量的Cre表達在了非靶向細胞中即為所謂的異位表達,那麼譜系示蹤結果的可靠性將降低,而這也成為近年來很多科學問題出現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解決這一技術瓶頸,周斌研究組開發了一種新的譜系示蹤技術,稱為DeaLT(Dual-recombinase-activated lineage tracing),該技術將Dre-rox同源重組系統與傳統的Cre-loxP同源重組系統結合,Dre-rox介導的同源重組反應在可能引起Cre異位表達的細胞中將Cre重組酶的識別位點loxP切除掉,有效地阻止Cre-loxP的異位同源重組,增加Cre-loxP介導的譜系示蹤結果的準確性。該系統包含兩種策略,分別是DeaLT-IR和DeaLT-NR。DeaLT-IR策略的報告基因小鼠上包含的兩個loxP位點和兩個rox位點以交錯形式存在(loxP-rox-loxP-rox),該策略適合組成性Dre與誘導性Cre相結合;而DeaLT-NR策略報告基因小鼠上的loxP位點和rox位點以嵌合的形式存在(rox-loxP-loxP-rox),該策略適合誘導性Dre和誘導性Cre相結合。

系統創建後,周斌研究組首先利用DeaLT-IR策略解決成體心臟c-Kit+心臟幹細胞的問題。成體c-Kit+幹細胞是否能夠分化形成心肌細胞之所以存在爭議,主要由於c-Kit除了表達在非心肌細胞中以外,本身還微量地表達在心肌細胞中,傳統的示蹤技術利用Kit-CreER無法做到單純示蹤c-Kit+幹細胞,而利用新開發的DeaLT系統阻斷了心肌細胞中Kit-CreER的同源重組反應,實現非心肌細胞中c-Kit+幹細胞特異性的遺傳譜系示蹤。結果發現,c-Kit+幹細胞在成體心臟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過程中均不會分化形成心肌細胞,主要是通過血管新生參與心臟修復。此外,利用DeaLT-NR系統解決了肝臟領域有關Sox9+肝組細胞能否轉分化形成肝細胞的爭議問題,造成該爭議的原因是Sox9除了表達在膽管上皮細胞中還少量的表達在膽管周圍的肝細胞裡面,傳統的譜系示蹤技術利用Sox9-CreER標記了膽管上皮細胞和膽管周圍的一部分肝細胞,因此很難判斷損傷後Sox9-CreER標記的新生成的肝細胞到底來自哪一部分。DeaLT技術阻斷Sox9-CreER在肝細胞中的同源重組反應,實現Sox9+膽管上皮細胞中特異性的遺傳譜系示蹤,結果發現在肝臟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過程中Sox9+膽管上皮細胞並不會轉分化形成肝細胞。DeaLT策略不僅提供更精確的Cre重組酶的控制,並為Cre表達細胞的譜系追蹤設定更高的技術標準,但它也足夠靈敏以檢測體內譜系轉換事件。以肝損傷後肝細胞轉分化形成膽管上皮細胞為例,DeaLT策略能清楚地展現肝損傷後肝細胞能夠轉分化形成膽管上皮細胞的過程。因此,這種新策略可用於揭示細胞命運轉變,也嚴格控制潛在的非靶向細胞表達Cre介導的異位譜系追蹤,為多個研究領域更準確地解析細胞起源和命運提供了有效手段。

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基金委、科技部以及上海科委等的支持。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科學家創建更為精準的譜系示蹤技術
    據介紹,目前,體內的細胞譜系示蹤技術主要基於Cre-loxP 同源重組系統。Cre在特性基因的啟動子驅動下,表達在特定的細胞類群中,當Cre小鼠與含有loxP位點的報告基因小鼠交配時,Cre 通過識別loxP位點,將兩個loxP位點之間的終止序列切除,從而使含有Cre 的細胞類群表達出報告基因。
  • 【中國科學報】生化細胞所科學家創建更為精準的譜系示蹤技術
    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斌研究組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將Dre-rox同源重組系統引入到傳統的基於Cre-loxP同源重組系統的遺傳譜系示蹤技術中,有效地規避了由於Cre表達的不特異性而導致的非特異性(「異位」)同源重組。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醫學》。  據介紹,目前,體內的細胞譜系示蹤技術主要基於Cre-loxP 同源重組系統。
  • 【學術前沿】周斌研究組利用譜系示蹤技術無縫隙捕捉體內腫瘤轉移...
    傳統的依賴Cre-LoxP的單同源重組譜系示蹤技術雖然可以在體揭示細胞命運,但一般示蹤的是他莫昔芬誘導時標記的那群細胞,並且標記的這些細胞的分子標記一般是在細胞中穩定表達的,而誘導型的單同源重組體統難以捕捉體內這些瞬時表達的基因。因此單同源重組系統不適用於示蹤腫瘤模型中瞬時的、可逆的EMT過程。
  • Circ Res: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周斌研究組利用譜系示蹤技術揭示心臟內...
    研究利用遺傳譜系示蹤技術揭示心臟心內膜細胞形成心肌內脂肪,為部分脂肪過多的心肌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思路。研究工作得到香港中文大學呂愛蘭教授、阜外醫院胡盛壽教授的大力幫助。營養所張輝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周斌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 多篇文章解讀示蹤技術在多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
    示蹤技術是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標記物在體內或體外跟蹤其行徑、轉變和代謝等過程的一種技術,近年來科學家利用示蹤技術在多種疾病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對近年來和示蹤技術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 【科技日報】譜系地理小區概念重新精準定量植物區系區劃
    我國植物區系複雜,傳統的區系區劃,尤其涉及特定區域內較小地理單元的區劃上還存在不足,不利於人們進一步精準地認識自然。隨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團隊關於區系區劃新概念提出,這一問題有望得到突破。
  • Nature medicine:Reg3β依賴性巨噬細胞促進心肌癒合
    2015年3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 精準醫療發展前沿:類器官 Frontiers of Precision Medicine: Organoids
    精準醫療發展前沿:類器官  Frontiers of Precision Medicine: Organoids  On Feb. 25th, we are excited to have Dr.from Bio-X Institutes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our panel discussion speaker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oids in tumor drug development and 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
  • 3D類腦組織中進行基因編輯和譜系追蹤的新方法
    篩選的目的是計算每個感興趣基因的譜系條形碼的數量,並將該數值與未發生任何基因突變的對照gRNA的譜系條形碼數量進行比較。如果與對照gRNA譜系條形碼的數量相比,候選基因的譜系條形碼發生了損耗,則表明該基因是細胞正常增殖所必需的。但是,在分析過程中我們很難檢測到數量較少的譜系條形碼(即來自小譜系的條形碼)。
  • 纖維束示蹤技術在震顫患者靶點定位中的應用進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將PSA或PSA聯合Vim 作為治療震顫的手術靶點,2018 年發表在Neurology上的一篇隨機雙盲對照實驗結果顯示,PSA-DBS與Vim-DBS控制震顫同樣有效且刺激電壓更低。
  • Nature中文摘要|22 October 2015
    Puente, Silvia Beà, Rafael Valdés-Mas, Neus Villamor, Jesús Gutiérrez-Abril+ et al.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4/full/nature15527.html白矮星的大氣層通常包含比氦更重的元素,一般來說人們認為這些元素會落到恆星的內部,然而對白矮星WD1145+017的觀察顯示其附近的軌道上存在解體的巖石物體,也許這些物體在為白矮星的大氣層提供重元素。
  •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1 12:28:04 2019年8月20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Olivier Lantz和Franois
  • 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22:47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Barry S.
  • 復旦團隊創建精準N糖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復旦團隊創建精準N糖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央廣網上海9月6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和化學系教授楊芃原團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賀思敏團隊以及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研究員黃超蘭團隊合作,發表了基於質譜的高通量糖基化肽段分析方法pGlyco2.0,為精準
  • 科學家利用單病毒粒子示蹤技術揭示海水魚類病毒侵染機制---中國...
    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秦啟偉研究團隊與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宏達合作,首次將單病毒粒子示蹤技術應用於水生經濟動物大分子DNA病毒研究,從時間、空間尺度多層次揭示了石斑魚虹彩病毒(
  •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9 19:17:50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鄭詣先、Chen-Ming Fan、Minjie Hu
  •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
    在吳家睿看來,用「精確醫學」更能表述precision medicine的豐富內涵。但在將這一話題引入中文讀者世界的美國Hudson Alpha研究院研究員韓健看來,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國內現在至少有兩百多家涉及「精準醫療」的公司,並把形形色色的精準醫療檢測推向市場,泡沫已經形成。10月28日,他在博客中,率先披露前述國際期刊上的這兩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