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2020-11-23 科學網

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22:47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Barry S. Taylor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譜系對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的影響。相關論文於2019年7月25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

該課題組表明,在晚期癌症患者中,2.7%的患者群體攜帶生殖系BRCA1/2基因突變,1.8%的患者群體BRCA1/2基因存在功能缺失性改變,這兩類BRCA1/2基因異常的群體中,諸如雙等位基因失活,接合性依賴性表型外顯率和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的敏感性的選擇性壓力僅存在於那些與BRCA1/2攜帶者(BRCA相關癌症類型)中可遺傳的癌症風險增加相關的腫瘤類型中。相反,在BRCA非相關腫瘤患者中,儘管攜帶有BRCA1/2基因突變,但是他們的腫瘤發生機制與這類突變沒有直接聯繫。總之,儘管在某些腫瘤中,BRCA基因突變是不可或缺的驅動因素,但在相當比例的其他癌症類型中,這類突變似乎是受腫瘤譜系影響的中性生物學差異,從而對疾病發病機制研究,癌症篩查,臨床試驗設計和治療決策有提示意義。

據了解,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使個體易患某些癌症,通過疾病特異性篩查和預防策略已經降低了受影響患者的癌症死亡率。這些經典的腫瘤抑制基因與體細胞雙等位基因失活相關,從而表現出致瘤作用,儘管單倍體不足也可能促進腫瘤的形成和發展。此外,BRCA1/2基因突變的腫瘤類型往往缺乏基於同源重組修復DNA雙鏈斷裂的能力,因此提升了對鉑類藥物化療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劑的敏感性。然而,在大多數癌症類型中,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表型和治療相關性的研究仍然缺乏。

 

附:英文原文

Title: Tumour lineage shapes BRCA-mediated phenotypes

Author: Philip Jonsson, Chaitanya Bandlamudi, Michael L. Cheng, Preethi Srinivasan, Shweta S. Chavan, Noah D. Friedman, Ezra Y. Rosen, Allison L. Richards, Nancy Bouvier, S. Duygu Selcuklu, Craig M. Bielski, Wassim Abida, Diana Mandelker, Ozge Birsoy, Liying Zhang, Ahmet Zehir, Mark T. A. Donoghue, Jos Baselga, Kenneth Offit, Howard I. Scher, Eileen M. OReilly, Zsofia K. Stadler, Nikolaus Schultz, Nicholas D. Socci, Agnes Viale, Marc Ladanyi, Mark E. Robson, David M. Hyman, Michael F. Berger, David B. Solit, Barry S. Taylor

Issue&Volume: Volume 571 Issue 7766

Abstract: Mutations in BRCA1 and BRCA2 predispose individuals to certain cancers, and disease-specific screening and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have reduced cancer mortality in affected patients. These classical tumour-suppressor genes have tumorigenic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somatic biallelic inactivation, although haploinsufficiency may als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tumours. Moreover, BRCA1/2-mutant tumours are often deficient in the repair of double-stranded DNA break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consequently exhibit increased therapeutic sensitivity to platinum-containing therapy and inhibitors of poly-(ADP-ribose)-polymerase (PARP). However, the phenotypic and therapeutic relevance of mutations in BRCA1 or BRCA2 remains poorly defined in most cancer types. Here we show that in the 2.7% and 1.8%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cancer and germline pathogenic or somatic loss-of-function alterations in BRCA1/2, respectively, selective pressure for biallelic inactivation, zygosity-dependent phenotype penetrance, and sensitivity to PARP inhibition were observed only in tumour typ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heritable cancer risk in BRCA1/2 carriers (BRCA-associated cancer types). Conversely, among patients with non-BRCA-associated cancer types, most carriers of these BRCA1/2 mutation types had evidence for tumour pathogenesis that was independent of mutant BRCA1/2. Overall, mutant BRCA is an indispensable founding event for some tumours, but in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other cancers, it appears to be biologically neutrala difference predominantly conditioned by tumour lineagewith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pathogenesis, screening, design of clinical trials and therapeutic decision-making.

DOI: 10.1038/s41586-019-1382-1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382-1

相關焦點

  • Nat Med | 胃癌患者腫瘤內部異質性的細胞起源並發現譜系組成
    該研究對胃癌晚期腹腔轉移病人腹水中的腫瘤細胞做了非常系統的單細胞轉錄組學上的解析,首次揭示了胃癌病人腫瘤內部異質性的細胞起源。通過比較長生存期患者和短生存期患者的腹水腫瘤細胞,發現了腫瘤細胞譜系組成和患者生存顯著相關 。
  • 【學術前沿】周斌研究組利用譜系示蹤技術無縫隙捕捉體內腫瘤轉移...
    傳統的依賴Cre-LoxP的單同源重組譜系示蹤技術雖然可以在體揭示細胞命運,但一般示蹤的是他莫昔芬誘導時標記的那群細胞,並且標記的這些細胞的分子標記一般是在細胞中穩定表達的,而誘導型的單同源重組體統難以捕捉體內這些瞬時表達的基因。因此單同源重組系統不適用於示蹤腫瘤模型中瞬時的、可逆的EMT過程。
  •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4:3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antiago Zelenay研究組發現,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以及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
    基因敲除Hela的研究案例:CRISPR/Cas9介導的TERT的紊亂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存活端粒是真核細胞中維持染色體完整性的一種獨特結構。而大多數腫瘤細胞通過激活TERT的機制來阻止進行性端粒侵蝕以實現增殖永生。因此,TERT失活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手段,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編輯系統來靶向癌細胞中的TERT基因。
  • 譜系依賴性基因表達程序影響結直腸癌的免疫圖譜
    譜系依賴性基因表達程序影響結直腸癌的免疫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7 14:37:38 韓國三星基因組研究所Woong-Yang Park和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源井生物
    基因敲除Hela的研究案例:CRISPR/Cas9介導的TERT的紊亂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存活端粒是真核細胞中維持染色體完整性的一種獨特結構。哺乳動物的端粒長度主要受端粒酶的調控,而端粒酶是一種核糖核蛋白,由逆轉錄酶(TERT)和RNA亞基(TERC)組成。TERC在所有細胞中都有組成性表達,而TERT的表達則是在大多數成年體細胞中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調控。
  • 研究揭示臨床背景下細胞衰老以及衰老相關分泌表型調控新機制
    長期以來,化療、放療、手術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手段是臨床醫生對於腫瘤患者採取的主要治療方式;其中,帶有脅迫性DNA損傷的放、化療手段是生理水平影響最深遠、臨床最常見、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最顯著的一種結構性和物理性傷害。
  • HLAI類基因影響腫瘤免疫治療
    HLAI類基因影響腫瘤免疫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1 14:44:17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Timothy A.
  • 全基因組篩選鑑定出調節MHC-I和MHC-II的譜系和腫瘤特異性基因
    全基因組篩選鑑定出調節MHC-I和MHC-II的譜系和腫瘤特異性基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10:01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Jonathan W.
  • 專家點評Nature背靠背 | 浙大教授解釋基因敲除為何沒有表型
    研究表明這些沒有表型的基因突變均可轉錄產生無義mRNA,無義mRNA引起相應降解(non-sense mRNA mediated decay,NMD)。介導NMD的Upf3a蛋白可以和COMPASS複合物直接作用,激活同源基因的表達,進行功能補償。這是首次發現基因突變產生的無義mRNA降解直接介導對同源基因位點進行表觀遺傳調控,激活其表達。
  • 系統性異質性:一種理解腫瘤異質性的綜合性方法
    DNA甲基化修飾是表觀遺傳的重要內容,通過對腫瘤患者甲基化組學的研究,發現甲基化異質性及其介導的基因沉默可影響腫瘤患者的表型;同時,肺癌患者的表觀遺傳學異質性也對該病的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表觀遺傳學中的DNA甲基化、組蛋白翻譯後修飾、染色質重塑對基因表達、細胞功能產生影響,導致腫瘤異質性的發生。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腫瘤這種惡性疾病除了被視為「基因病」,也被視為「代謝病」和「免疫病」,因為腫瘤組織和細胞內通常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代謝紊亂和免疫功能的異常變化,而代謝和免疫之間也存在影響,讓腫瘤的分子機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2020年7月6日,約翰霍普金斯藥理與分子科學教授Jonathan D.
  • 研究分析TP53等位基因狀態對腫瘤影響
    研究分析TP53等位基因狀態對腫瘤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16:18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Elli Papaemmanuil課題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7 14:52:24 法國科欽研究所Guillaume Assié團隊揭示了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 Nature Medicine:創建更精準譜系示蹤技術
    在含有Cre的轉基因小鼠中,Cre由於在特性基因的啟動子驅動下,表達在特定的細胞類群中,當Cre小鼠與含有loxP位點的報告基因小鼠交配時,Cre通過識別loxP位點,將兩個loxP位點之間的終止序列切除,從而使含有Cre的細胞類群表達出報告基因,由於這種切除是位於基因上的,從而是永久性的和不可逆的,因此,所有表達Cre的細胞類群及其後代(無論是否表達 Cre)都將永久的被報告基因蛋白標記上,因此,
  • NK細胞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
    ,而且NK細胞介導的免疫壓力還可能被預測會對CTCs的命運產生效應;這就好像達爾文的選擇進化機制一樣,免疫細胞的選擇性壓力被認為可以塑造腫瘤的表型和基因型,這一過程稱之為「癌症的免疫編輯」(cancer immunoediting),研究者表示,NK細胞能夠選擇性地控制單一CTC衍生的單克隆轉移,但並不能控制CTC簇衍生的多克隆轉移,這或許就能為研究人員提供新的思路來揭示NK細胞介導的轉移性腫瘤細胞的免疫編輯
  • Nat.Rev.Genet最新綜述丨萬字長文闡釋單細胞測序如何研究腫瘤進化
    驅動事件按照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時間順序被(不嚴格地)分成了早期和晚期驅動事件。其中早期驅動事件通常可以在原發腫瘤中檢出,一般對於腫瘤的惡變和發展起到驅動作用;晚期驅動事件則可能發生在部分亞克隆當中,影響腫瘤的表型改變、耐藥和復發轉移等過程。同樣,在腎細胞癌隊列研究中,可以將腫瘤分為進化亞型。例如PBRM1中具有驅動事件的腫瘤,隨後引起SETD2或PI3K中發生改變。
  • 解密癌細胞的「逃脫絕技」 基因突變之外還有這種方法!
    而癌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基因突變,導致它們可以繞過靶點被抑制的影響,比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信號通路下遊的效應子,或者激活替代生存信號通路。這些基因突變可能原先就在很少的細胞中存在,也可能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產生。帶來的結果是攜帶突變的癌細胞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癌細胞在不產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也能夠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 解密癌細胞的「逃脫絕技」,基因突變之外還有這種方法!
    而癌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基因突變,導致它們可以繞過靶點被抑制的影響,比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信號通路下遊的效應子,或者激活替代生存信號通路。這些基因突變可能原先就在很少的細胞中存在,也可能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產生。帶來的結果是攜帶突變的癌細胞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 血管鄰近性決定腫瘤內代謝分帶及由此產生的表型多樣性
    血管鄰近性決定腫瘤內代謝分帶及由此產生的表型多樣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1 10:38:40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Eli Keshe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