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2月9日電(記者方政軍)龍年立春之後,神州大地理應進入「思春」的季節,可是地球卻為何「擁抱寒冷」,竟讓歐亞大陸「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武漢大學教授廖皓磊從災害醫學的角度分析:原來「都是太陽惹的禍」。他說,整個「極端天氣」的源頭起於太陽磁場擾動地球磁場,誘發地磁活動異常,尤其在地球磁場的北極圈出現了少見的北極光、北極濤動等異常天象,加重了寒潮南下,使本應溫暖的春天多了一份寒意。
廖皓磊教授是湖北省災害防禦協會理事,曾發表科學論文40餘篇,其中《太陽黑子活動對交通事故的影響》論文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著作《災害醫學》獲得湖北省衛生科技進步獎。他認為,自從太陽已進入第24周期活動的快速上升期後,漸進高潮,除夕一過就活動非凡:在今年1月24日,便向地球發出了強度最高級別的「太陽風暴」。隨著太陽磁場活動強度增強,美國太空氣象預報中心曾預報太陽磁場對地球磁場的「騷擾」在1月25日前後以「太陽風」的形式到達地球。果然不出所料,就在太陽磁場激情「熱吻」地球磁場之時,藍色的地球竟然不領情,沒有「以熱對熱」,反而以地球磁場的北極——「冷屁股」相對——以極寒暴雪相對,在太陽磁場與地球磁場的較量中,雖無刀光劍影,卻有「北極寒光」不斷顯現。
廖教授分析說,在1月26日前後,北極圈許多國家(如挪威、加拿大、英格蘭、英國等)連續數日所看見的「北極光」(北極光的出現與地球磁場強烈擾動有關),這就是地球磁場「反感」太陽磁場「強吻」的特殊反應。緊隨而來的是,北極圈地區的氣壓也出現了高壓狀態,根本無法控制住冷空氣,終於誘導氣象學上的特殊現象出現——「北極濤動」。其實,北極圈冷空氣的「心動」也是從1月26日前後就開始了,絢麗多彩的北極光就是北極圈冷空氣「心花怒放」的特殊表現,隨著北極空氣的「心動」逐漸演變成「行動」,於是一股近10年少見的北極寒潮從1月27日開始南下,一時間,「極端天氣」 籠罩著歐亞大陸,冰雪不僅覆蓋了靠近北極的國家,而且從2月5日起「北極寒潮」也影響到我國神州大地,使全國平均氣溫達到27年的次低值,目前全國有42個地區的氣象站達到了極端低溫記錄,預計到本周末,北極寒潮仍在我國神州大地上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