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組成體的化合物》教案

2020-11-26 華圖教師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由各種化合元素組成的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核酸等各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特點,在細胞和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是體內各種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

能力目標

通過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培養學生理解、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組成、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學習和分析,培養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化合物的學習和分析,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各種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的學習,認識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通過各種化合物的功能的學習,認識生物體的物質性和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基礎的觀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抓住知識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用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的觀點分析事物、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重點分析

1.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該六大類物質在生物體內和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雖然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但組成的各類化學元素的種類、數量、組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各種化合物的組成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該部分的知識又是學習以後知識,如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的重要基礎。所以必須作為重點指導學生學好、學紮實。

2.四類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

四類有機物是生物體特有的化合物,了解這四種化合物的結構和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的功能,特別是四種化合物在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功能的側重點,利於學生深入理解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糖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供能物質,脂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核酸對生命活動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蛋白質來實現的。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引導學生對四種化合物的功能進行區分。

 

難點分析

 

1.組成蛋白質的結構單位——胺基酸的化學結構特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及其與功能特點的相互關係。

蛋白質的結構單位以及蛋白質的化學結構特點及空間結構特點等,是有機化學的知識,由於學生還沒有開始學習有機化學,因此是學習上的難點。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聯繫化學知識進行講解,講清楚胺基酸的結構通式,通過胺基酸的縮合反應引出蛋白質的化學結構,並直觀演示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模型),幫助學生理解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的相互關係。

2.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的結構特點,核酸的種類、結構特點和主要功能。

核酸的知識雖然簡單,但知識繁多、瑣碎,對於學生來講學習和記憶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是教學的難點。教師教學是一要注意與蛋白質的結構單位(核苷酸)區分開,二要區分核酸的不同種類(DNA、RNA),三要區分不同種類核酸的核苷酸,為後面遺傳的物質基礎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法建議

[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或班級]

可採用討論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自學和對大量事例的分析和討論,學習組成生物體的水分和無機鹽及其生理作用,學習糖類和脂類的知識,認識糖類和脂類的化學元素組成、分類及生理作用。

第二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分析和講解,學習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核酸的化學元素組成、基本組成單位、化學結構和空間結構特點、生理作用等知識。最後通過典型案例引出原生質的概念。

[普通學校]

可採用講解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講解水分、無機鹽、糖類和脂類知識。教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繫生物學實際,大量列舉生物學事例,通過大量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和脂類的相關知識。

第二課時:講解蛋白質和核酸的知識。教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繫化學知識,聯繫具體的生物學事例,聯繫生物體的具體功能,幫助理解相關的知識。最後總結歸納原生質的概念。

教學設計方案

 

第二節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說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體內以什麼形式存在(單質還是化合態),分析時結合學生了解的生物體組成的化合物來分析,總結歸納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80-90%

無機鹽:1-1、5%

有機化合物:蛋白質:7-10%

核酸

糖類:1-1、5%

脂類:1-2%

二、水

問題2:水對於生物體是至關重要的,水對於生物體、對於細胞有什麼生理作用呢?這種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說明:引導學生從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來啟發學生分析,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水分的相關知識。歸納總結如下: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結構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

(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

如:種子烘乾(水分為自由水)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劑,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3)利於細胞內物質運輸

三、無機鹽

問題3:無機鹽在生物體內以什麼形式存在?無機鹽對於細胞和生物體的作用如何?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發揮的?

說明:引導學生從無機鹽的存在形式、無機鹽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無機鹽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見下面總結)來啟發學生分析,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歸納總結如下: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離子態

3、生理作用

(1)細胞內某些複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鎂離子:葉綠素;鐵離子:血紅蛋白

(2)維持生命活動

鈣離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時表現抽搐現象

(3)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生理鹽水:保證細胞正常的滲透平衡

四、糖類

問題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這些糖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生理作用?

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糖類出發,分析糖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糖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糖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教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糖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1、組成元素:C、H、O

 

 

 

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

(1)單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產物

細胞重要的能源物質

 

半乳糖:乳汁中

(2)二糖:水解後產生兩個單糖

植物二糖:蔗糖、麥芽糖

動物二糖:乳糖

(3)多糖:水解後產生多個單糖

植物多糖:澱粉、纖維素

動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3、生理作用

(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3)糖類與生物體的結構有關

五、脂類

問題5:你所知道的脂類有哪些?這些脂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生理作用?

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脂類出發,分析脂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脂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脂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教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脂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1、組成元素:C、H、O、(N、P)

C、H比例高,徹底氧化釋放出更多能量

 

 

 

2、分類及生理作用

(1)脂肪:儲能物質

維持體溫恆定、減少摩擦、緩衝外界壓力等

(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腦磷脂、卵磷脂

 

 

 

 

六、蛋白質

問題6:你所知道的蛋白質有哪些?這些蛋白質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重要生理作用?

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蛋白質出發,分析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蛋白質功能的結構基礎及結構特點,詳細地分析講解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蛋白質被稱做是生命活動的體現物質。在細胞的各種結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約佔細胞乾重的50%,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1、相對分子量大

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幾萬到幾百萬

如:乳球蛋白3、6萬

 

 

2、分子結構複雜

 

 

 

 

1、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

分析原因:

(1)胺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

(2)空間結構多樣

 

 

 

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

(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

(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從細胞核中最初提取出來的酸性物質。分為兩類:DNA、RNA

1、分子量大 名稱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細胞質 細胞核

2、結構複雜

(1)元素組成:C、H、O、N、P

(2)結構單位:核苷酸

 

 

分類:核糖核苷酸:4種

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化學結構:多核苷酸鏈

(4)空間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註:第六章詳細講解)

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過渡:六種化合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核酸是生命活動的調控者,二者最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類和脂類主要是作為能源物質出現的,同時參與一些生命活動調節,水和無機鹽作為生命活動的輔助物質,這六種化合物共同組成了細胞的物質,即原生質。

八、原生質

案例1:小實驗--科學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種化合物,然後再按真實比例混合,放在適宜的環境下培養,預測一下能否得到活細胞?這個實驗能說明什麼問題?

分析:當然不能

原生質的具體存在形式是活細胞

原生質具有特定的結構

所以: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

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

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進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質,需要研究細胞的結構。

板書提綱

第二節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結構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

(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劑,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3)利於細胞內物質運輸

三、無機鹽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離子態

3.生理作用

(1)細胞內某些複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2)維持生命活動

(3)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四、糖類

1.組成元素:C、H、O

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

(1)單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3)糖類與生物體的結構有關

五、脂類

1.組成元素:C、H、O、(N、P)

2.分類及生理作用

(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恆定、減少摩擦、緩衝外界壓力等

(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質--生物大分子

1.相對分子量大

2.分子結構複雜

 

 

(4)空間結構:蛋白質--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形成空間結構

3.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

原因:(1)胺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

(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

(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 名稱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細胞質 細胞核

2.結構複雜

(1)元素組成:C、H、O、N、P

(2)結構單位:核苷酸

 

 

(3)化學結構:多核苷酸鏈

(4)空間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質

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

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

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

 

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探究原理: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生物組織中的有些化合物還可以通過其它方法鑑定它的存在。假設生物組織中含有水、無機鹽等化合物,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鑑定其的存在。

問題: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先寫出實驗設計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等),如果條件允許,親自做一下自己設計的實驗。

方案設計示例:

材料用具:小麥種子及小麥麵粉(或其它植物果實、種子等)、酒精燈、解剖針、火柴、試管架及試管若干支、顯微鏡、載玻片、斐林試劑、蘇丹Ⅲ溶液、雙縮脲試劑、碘酒

方法步驟:

(1)取小麥種子,置於乾燥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烘烤,看試管壁上有無水珠出現,證明水的存在。

(2)取烘烤過的小麥種子放在酒精燈上燃燒,說明有有機物的存在,燃燒後剩下的灰分,證明有無機鹽的存在。

(3)取小麥種子的胚,做橫切,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染成的紅色的透明物質,證明有脂肪的存在。

(4)小麥麵粉製成澱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分別進行檢驗,證明是否有澱粉、還原性糖、蛋白質的存在。

分析討論:

(1)為了能更有效地證明各種化合物的存在,應採取什麼措施處理要檢測的實驗材料?

(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種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參考資料:幾種化合物與特定試劑的顏色反應

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作用,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澱;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溶液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可以出現紫色反應。

澱粉與碘酒會發生蘭色反應。

 

相關焦點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與過程:學會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 高中化學《乙醇》教案
    教案撰寫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對於多數考生而言,如何撰寫教案並不是特別清楚。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化學學科講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乙醇》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乙醇》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麼是烴的衍生物。2.能說出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實驗現象並能寫出化學方程式,能推測乙醇的結構簡式。3.認識到乙醇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聯繫。
  • 高中教案:《力》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基本知識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 《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通過遺傳與進化觀理解分離定律的內容。2.通過對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實驗,建立類推理與演繹的思維。3.通過對孟德爾實驗的分析,根據初中所學遺傳的相關知識,構建生物模型。4養成嚴謹的求知態度和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
  • 教師資格證教案:高中化學《乙醇》
    《乙醇 》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化學為幫助考生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高中化學《乙醇 》教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精英教案》為生物競賽保駕護航
    新版生物學《精英教案》系列叢書,在北京大學11位專家及全國28位生物學教授及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叢書分為: 1、《精英教案》基礎生物教程(上、中、下冊); 2、《精英教案》生物習題專集(國內版); 3、《精英教案》生物試題解析; 4、《精英教案》賽題分析共六本組成。
  • 教案編寫至少要包含七部分,你的教案編寫合格嗎?
    提到教案,相信許多教師都覺得寫教案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就是抄教學參考書嗎?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可如果是在評職稱說課評課的現場呢?如果是在講公開課比賽的現場呢?半個小時之內你不但要備好課,還要寫一份教案,這時候是根本不能看教學參考書的,手機也要上交,三十分鐘之內寫一份內容詳實及可操作性強的教案,你能一項基本內容都不少的寫出來嗎?其實,教案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些內容是大家約定俗成地,成了教案的基本內容。所以無論老教師新教師,無論哪一個學科的教案,以下這些基本的內容還是不可少的。
  •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教案
    離子反應——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會書寫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鹼鹽。【學生回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方程式: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HCl、HNO3、H2SO4都能電離出H+,因此,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http://www.hteacher.net2013-07-03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老師上課沒帶紙質教案被處分:課堂上什麼最重要?
    有人說,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帶不帶教案與上課的效果沒有必然聯繫;還有人說,心中有教案最重要,而不是寫在紙上;還有網友建議,青年教師可以多寫寫紙質教案,便於理清思路,迅速提高自己;而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說,紙質教案更多是一種形式。上課要不要帶紙質教案,大家怎麼看?
  • 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案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資料以上是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案,更多教師資格面試技巧,請查看教師資格面試
  • [教案] Propositional Calculus
    相關連結:[教案] Symbolic Logic[教案] Logical Constants[教案] 純數學 VS 應用數學[教案] 1+1等於2嗎?[教案] "以太"引發的數學描述當數學遇上羅素課後作業思考如何用反證法證明命題演算的十個公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分享和「在看」,是最高的獎賞!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教學目標:  1.  (A代表腺苷  「—」代表普通化學鍵  「~」代表高能磷酸鍵 )  展示資料:一般將水解時能夠釋放20.92千焦每摩爾能量的化合物都叫高能化合物,ATP在水解時釋放的能量是30.54千焦每摩爾。  結論: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為下面的內容---了解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功能,由於本章與生活常識的密切結合
  •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面試《圓的周長》教案
    《圓的周長》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數學,小編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 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知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並能夠利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初中科學《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初中科學《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了解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反應,知道離子的形成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團結協作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
  •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01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試講不會寫教案,教你一步到位!
    不會寫教案,寫不好教案,是大多數考教師資格證的小夥伴們共同存在的問題,甚至是很多已經上崗的新教師存在的問題。教案怎麼寫,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平時都有學,可是寫得對不對,好不好,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教案的基本結構大概包括以下幾點: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寫教案很簡單,寫好教案卻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