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和science有什麼不同
sci和science有什麼不同?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sci是國際知名檢索系統,science是期刊,二者雖說是兩個概念,但並非毫無關係,science就是sci期刊,也就是被sci檢索收錄的,並且是sci一區期刊。
-
Science:重大進展!利用sci-CAR方法同時分析上千個細胞中的轉錄組...
他們將這種方法稱為sci-CAR。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8月30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Joint profiling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ousands of single cells」。細胞或細胞核中的核酸內含物的獨特條形碼被整合著到sci-CAR中。
-
...lift nationality restrictions on top science awards: report
China is planning to update the regulation of its top science awards by lifting the restriction on the nationality of winners, Wednesday's Beijing Youth Daily reported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上) 2017年2月第2期
圖片來源:sci-news.com(導讀 Takeko) 中等質量黑洞能夠幫助理解恆星黑洞如何演化為超大質量黑洞,但這種黑洞是否存在仍不確定。本研究利用超冷原子氣體中光與裡德伯激發態的相干耦合,展示了兩個光子間的相干交換碰撞,並伴隨π/2的相移。該效應穩健性良好,因為相移由相互作用對稱性保護,並且實驗在光子吸收極小的條件下進行。
-
Science兩連發 | 人類胎兒基因表達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在Science上發表了文章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通過研發和優化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sci-RNA-seq3feta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同樣是來自Shendure實驗室的Silvia Domcke, Andrew Hill和Riza Daza研究組研發了一項新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sci-ATAC-seq3
-
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
發表的文章,要選擇期刊,期刊等級不同,文章等級也不同,可能是sci論文,也可能是其他,比如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等。可以說不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都是sci。那麼,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看文章是不是sci,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分別是web of science是不是查詢到,以及查詢文章發表期刊是不是sci期刊。首先,文章若是sci,我們可以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去查詢,若能查詢到,則該文章是sci。
-
期刊解析—優質臺辦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更多信息請點擊下面連結: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2915影響因子該雜誌歸屬BMC旗下,臺灣科技局創辦的期刊。經查看該雜誌2019年上半年發表的文章發現,大部分文章的審稿周期都不會超過2個月。
-
sci收錄什麼時候開檢索證明
作者發表的sci論文要被本單位認可,通常少不了要提供檢索證明這一材料。但開檢索證明是有前提的,並不是想要什麼時候開就開得出來。那麼,sci收錄什麼時候開檢索證明?開檢索證明,要建立在sci論文能檢索的基礎之上。
-
布魯克收購Hain Lifescience,傳染病檢測與分子診斷實力上升
布魯克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RKR)今日宣布,已籤署最終協議,收購Hain Lifescience有限公司的多數股權,該公司總部位於德國Nehren。 Hain Lifescience的產品包括用於DNA樣品製備的耗材和儀器,用於結核病檢測,性傳播疾病(STD)測試,HIV病毒載量測試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人類遺傳疾病MDx測試的GenoType™測定組合。Hain在結核病和其他分枝桿菌感染的MDx測試領域尤為著名。Hain試劑盒的可用性取決於特定國家的診斷規定,大多數Hain MDx試驗均採用CE-IVD標記。
-
Science:新藥研發突破技術——sci-Plex!
這種粗略的檢測通常忽略了微妙的基因表達或細胞狀態的變化,限制了研究者對候選藥物作用機制、異質性反應等信息的深入了解。 sci-Plex使在單個實驗中對數以千計化學幹擾進行全轉錄組分析成為了可能(圖片來源:Science) 「今年早些時候,我們只能實現在單個實驗中分析來自較少不同樣本的數以百萬計的細胞。而現在,有了sci-Plex,我們可以分析來自成千上萬不同樣本的數百萬個細胞。這是令人振奮的進步。」領導該研究的Cole Trapnell博士說。
-
2020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Science:揭示蛋白NRLP1特異性識別雙鏈RNA來檢測病毒感染機制doi:10.1126/science.abd081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慕尼黑大學的Veit Hornung及其團隊證實在皮膚細胞中發現的一種稱為NRLP1的蛋白能夠識別病毒複製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核酸中間物。這種識別過程隨後會誘發一種強有力的炎症反應。
-
sci發表後多久可檢索
sci檢索,是指發表的sci論文可以在web of science上查詢到,是sci論文發表的最後一個步驟,建立在見刊的基礎之上。那麼,sci發表後多久可檢索?沒有統一標準,刊物不同,檢索時間有差異。sci發表後離著檢索還有一步之遙,但還有一些手續要辦理,才能完成檢索步驟
-
2019年2月8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9年2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2月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2.Science:之前的登革熱病毒感染可預防寨卡病毒感染doi:10.1126/science.aav661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巴西和尼加拉瓜的研究人員通過追蹤了生活在位於巴西2015年寨卡病毒疫情爆發的核心地區的貧困社區的將近1500人,發現人們對登革熱病毒的免疫力越高,他們遭受寨卡病毒感染的風險就越低。
-
Science:開發出在單細胞解析度下揭示癌細胞藥物反應的新技術...
此類測定方法也可能無法檢測到細微差別,這些細微差別可能表明所測試藥物的意外副作用,或者遺傳上完全相同的細胞對同一藥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或者為什麼細胞對以前有效的治療產生抵抗抗性。Trapnell說:「sci-Plex技術使我們能夠匯集許多遺傳上不同的細胞,並觀察許多細胞以多種不同方式受到擾動時會發生什麼。我們隨後將所有數據收集在一起,並使用來自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現代工具進行分析,以了解每種藥物對這些細胞的作用。」
-
2019年4月5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我國科學家在兩篇Science論文中揭示植物免疫受體ZAR1激活機制doi:10.1126/science.aav5868; doi:10.1126/science.aav5870; doi:10.1126/science.aax0174儘管在十多億年的進化中被區分開來,但是植物和動物都採用了類似的免疫策略來保護自己免受病原體侵害。
-
Science 中文摘要 19 AUG 2016
Lobell, Stefano Ermon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3/6301/790 有關發展中國家經濟和民生狀況的數據目前來說還是比較缺乏的,這對數據研究以及為改善問題而進行政策制定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721。第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教授Jay Shendure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Junyue Cao說,「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直接生成人類組織中所有主要細胞類型的目錄,包括這些細胞類型在不同組織中的基因表達可能如何發生變化。」
-
Science Fair 2019
How do we learn science at VSP?The annual Science Fair is coming, and we are ready!中學部的同學們自發的組成一個個小組,在老師指導下自由選擇課題進行研究,提出各自的假設,設計實驗,採集結果數據進行分析,最終驗證或推翻假設,並從中得到對實際生活的啟示。
-
2018年2月16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8年2月22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2月1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2.Science:駁斥製糖業嫁禍於脂肪的說法doi:10.1126/science.aaq1618近年來,學術文獻和大眾媒體高調宣稱製糖業(sugar industry)在20世紀60年代花錢請科學家來淡化糖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性,轉而強調膳食脂肪的危害。
-
2020年2月7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2020年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2月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icroglia mediate forgetting via complement-dependent synaptic elimination」。這項新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與小鼠的記憶保持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