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陳勇報導)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阿克蘇市融媒體中心點擊量過億的短視頻作品《新疆阿克蘇兩名小學生向醫護人員敬禮》成功入選。
這一高光時刻,是過去兩年來新疆縣級媒體推動融合發展,加大融合生產傳播力度的縮影。通過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上萬名新疆新聞工作者,正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活躍在新聞輿論工作主戰場,縣級媒體工作局面煥然一新。
新疆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始於2019年初,到今年10月,全疆85個縣市區的融媒體中心全部建成並接入自治區級融媒體技術平臺石榴雲。在石榴雲平臺的技術支持和內容助力下,各縣市融媒體中心不斷完善自身媒體矩陣建設,實現了華麗轉身。
從電視、電臺、網站、大喇叭,到自有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第三方平臺帳號;從每日固定時段的一兩檔視頻、音頻節目,到現在全時段滾動刊播的文字、圖片、短視頻、H5、海報、移動直播等各種新媒體作品,全疆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正在以新理念、新方式、新渠道為廣大受眾創作出全新形式的融合新聞作品。
縣級融媒體中心內容聚焦重大主題、關切民生熱點,大到全國兩會、脫貧攻堅、旅遊發展,小到家長裡短、市場供應、生活服務,報導都有涉及。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了一大批受眾喜聞樂見、點擊量過千萬甚至過億的融合新聞作品,為全疆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內容和形式突出本地特色,是新疆縣級融媒體中心融合作品的典型特徵。布爾津、溫泉、特克斯、託克遜聚焦旅遊,喀什、伊寧、焉耆、和田突出美食,阿克蘇、庫爾勒注重城市環境,巴裡坤、奇臺堅持傳統文化傳承;託裡、木壘採制阿肯彈唱,呼圖壁來段小曲子,沙灣的新疆土話引人入勝,和布克賽爾的特色海報生動傳神,嶽普湖本地情景劇廣受歡迎……
電視臺、電臺記者成為玩無人機、拍視頻、剪視頻的多面手,編輯在電視、廣播、網站、「兩微一端」中來回切換,主持人、播音員在抖音、快手中與粉絲積極互動,成為網紅……媒體渠道的多元和形式的多樣化,開拓了新聞生產傳播的空間,也提升了基層新聞工作者的成就感,給了他們極大的轉型信心。
福海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陳薇說:「新的傳播渠道、新的內容形式讓我們豐富了業務技能,移動網際網路也讓我們的新聞報導走出縣域,向全疆、全國乃至世界傳播。」
「上個月我參加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東西協作交流活動,感受很深。」莎車縣融媒體中心黨支部書記常振平說,「相比東部沿海地區,我們還存在方方面面的差距,但我們有信心,只要堅持移動優先,堅定不移地推動深度融合,新疆的縣級融媒事業必定大有可為。」
讓群眾用起來、用得好、離不開
——新疆各地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經驗談
順應網際網路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發展趨勢,新疆各地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在解決問題中紮實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努力推動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不斷增強群眾認同度、信任度、喜愛度,切實提升產品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群眾真正用起來、用得好、離不開。我們刊出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經驗、做法,以饗讀者。
——編者
阿克蘇地委宣傳部:
拿出實實在在支持舉措
阿克蘇地委和行署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全力支持推動全地區9個縣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和運行。針對全媒體人才匱乏,協調地、縣組織人事部門,加大人才引進政策傾斜力度,通過人員調動、人才引進、自主招聘、援疆幫扶等方式,2020年為各縣市融媒體中心引進人才42名,各中心融合生產能力煥然一新。注重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將鄉鎮幹部、個體工商戶、自媒體大咖等吸納為通訊員,為縣市建立信息供稿網絡。通過組織考察學習、邀請專家授課、開展實操演練等,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採編人員的觀念理念和實踐水平。此外,按照網際網路傳播規律和融合新聞產品的特質,建立對各縣市宣傳的考核評價機制,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
博州融媒體中心:
上下聯動凸顯融合效應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融媒體中心是基於博爾塔拉報基礎上建設的,融合轉型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上下聯動,堅持一體化發展,突出媒體融合的整體效應。通過入駐石榴雲平臺,爭取多與自治區媒體、其他地州市媒體進行聯動合作;在地區之內,與四縣市融媒體中心緊密連接。在管理中,試行興趣化組合、跨部門協作、項目化管理,為年輕採編骨幹「鬆綁」。今年秋天,博州融媒體中心與博樂市融媒體中心臨時組建聯合小分隊,圍繞免耕玉米喜獲豐收主題,實現了新聞產品的全媒體傳播。聯合採訪不但做到內容生產傳播共享,也激活了兩個團隊相互學習、柔性競爭、共同進步、創新創作的動力。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
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著力建強綜合服務平臺,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擴大主流媒體影響力。一是打造「指尖上的綜合服務大廳」,在「伊寧好地方」客戶端開通綜合服務功能,實現養老、醫保、公積金、交通出行等查詢。接入本地化的政務公開、市長信箱、調查徵集等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共有32家政務服務單位接入,增強了用戶黏性。二是拓展「新聞+商務」運營模式,不斷提升市融媒體中心對全市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參與市場競爭,增強融媒體中心「造血」功能。還為本地小微企業銷售產品建立合作渠道,開設電商專欄,帶動本地電商平臺、網紅大V入駐,努力提升融媒體中心平臺影響力。
莎車縣融媒體中心:
讓當地「網紅」紅起來
莎車縣融媒體中心全力培養一批年紀輕、有朝氣、形象好、業務強的名主播、名主持,努力打造當地「網紅」,在移動終端傳播形成正面眼球效應。每周一至周五,開設小楊帶你「行走」莎車、璇子帶你「品讀」莎車、弋煊帶你「愛上」莎車、小努帶你「閱盡」莎車、小迪帶你「嘗遍」莎車等直播欄目,就交通、住房、特產、美景、美食等內容進行直播互動。利用各種社交平臺,力推這些當地名主播名主持,打響自己的品牌,激發受眾參與熱情,提升用戶黏性,努力做好莎車亮點、特色宣傳推薦。近期,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線,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抖音、微博等平臺直播雪後莎車美景,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布爾津縣融媒體中心:
融合傳播聚焦重點熱點
堅持「內容為王」,讓融合生產傳播聚焦重點、熱點和民生關注點,創作貼近受眾、形式多樣、精準高效、質量優良的融合新聞產品。今年以來,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通過直播、短視頻、海報等報導方式,全媒體展示布爾津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成果。其中,微博話題《新疆百裡霧凇》點擊量過億次,短視頻《新疆深秋如打翻的調色盤》播放量達到6100餘萬次。在脫貧攻堅主題方面,開辦「縣長來了」「跟著村長去旅遊」「網紅、商家直播帶貨」等直播活動,有效帶動人氣集聚,為本地農產品對接大市場奠定了基礎。今年以來,通過直播,拉動網絡消費超2000萬元。
精河縣融媒體中心:
加強運營提升「造血」能力
精河縣融媒體中心成立以來,在堅持採編經營兩分開的基礎上,藉助新媒體影響力,統籌處理好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關係,科學使用好傳統廣告資源和新媒體平臺資源,創新「免費+收費」的盈利模式,全力打造「直播經濟」「短視頻經濟」。融媒體中心成立專門的經營項目組,以定製廣告、專題宣傳和電商直播3個方面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全媒體矩陣各渠道、各種新媒體產品形式,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客戶提供內容製作和廣告宣傳服務,不斷增強「精河融媒」的品牌影響力。融媒體中心成立以來,在移動視頻專題和短視頻新聞製作方面已經實現創收,極大增強了經營團隊的信心。
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
不論身份統一以崗定薪
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依託人才改革試驗區優勢,根據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相關改革激勵辦法,修訂了融媒體中心改革方案。市委和市政府將人權、物權、財權全部下放至融媒體中心,實行財政全額包幹,幹部編制全部封存,改檔案工資為崗位工資,按需設崗、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管理運行機制。中心配套出臺考核細則,明確內部各部門、崗位量化考核任務及獎懲措施,對任務量超額的採編人員採取上不封頂的方式予以績效獎勵,對採用的通訊員稿件予以績效獎勵,從而激勵激發全市新聞工作者支持融媒體中心內容生產的熱情。
呼圖壁縣融媒體中心:
吸引受眾參與生產傳播
呼圖壁縣融媒體中心把受眾「需要什麼」與媒體「生產什麼」結合起來,主動設置議題。開展了「平安建設有獎問答」「掃黑除惡知識競賽」等活動;結合旅遊宣傳、志願者活動開展了「海棠仙子大賽」「天山花海等你來」「點亮微心願」「你讀書我埋單」等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推出「宅家總動員短視頻大賽」「科普生活視頻大賽」等活動,廣泛吸引受眾參與。這些線上線下互動的融合傳播報導,引發受眾廣泛參與到內容製作和轉發傳播中。因為貼近受眾生活,話題生動活潑,大大提升了融媒體中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全疆一朵雲」加速迭代
自治區級融媒體技術平臺石榴雲(以下簡稱石榴雲平臺)是自治區實現宣傳工作「全疆一張網、全疆一朵雲」的重要平臺,為全疆各級各類媒體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基礎資源和技術支撐。石榴雲平臺於2019年12月23日正式上線,是全國首個完全按照國家相關規範標準建設的省級融媒體技術平臺,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總體設計,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負責建設。目前,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和全疆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均已入駐石榴雲平臺開展融合生產。
「1+85+N」運作體系
石榴雲平臺打造3個「1+85+N」運作體系(「1」是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85」指自治區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N」代表入駐的其他媒體或政企機構):
一是「1+85+N」超級編輯部。提供一體化採編業務系統、大數據分析工具、人工智慧工具和共享稿庫,支持聯合策劃、聯合報導、聯合運營,全面提升媒體生產能力和傳播效率;
二是「1+85+N」客戶端矩陣。自治區級客戶端石榴雲和「好地方」系列縣級客戶端,既獨立運作又可內容共享,實現重點內容全矩陣發布、運營活動全矩陣推廣,協同作戰放大傳播影響力;
三是「1+85+N」政務服務入口。對接各類黨政部門技術平臺,打造「指尖上的服務中心」。
一體賦能推動融合
近一年來,石榴雲平臺小步快走、加速迭代,建成媒體服務系統、宣傳管理系統、運營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移動客戶端系統、綜合服務系統、即時通信系統、計算服務、生產支撐工具、智能支撐工具等十大系統,為全區媒體融合發展一體賦能。
實現流程一體化,採編人員通過石榴雲全渠道融合生產,後臺就能完成文字、圖片、音視頻、H5等多媒體內容的編輯處理,一鍵分發到報紙、廣播、電視、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抖音號等不同渠道。
生產智能化,石榴雲將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嵌入採編業務全流程,通過人機協作方式實現智能策劃、智能編輯和智能審核,提升媒體生產效率和內容質量。
數據資產化,依託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石榴雲提供支撐「策劃、採集、編輯、審核、發布、考評、管理、追蹤」全流程的智能化工具集,同時可對各環節產生的數據實現管理挖掘。
依託石榴雲平臺,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和全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現了內容、技術、終端、管理的共融互通,構建起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的一體化組織架構。下一步,石榴雲平臺將
引入5G、區塊鏈、多語種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接入更多服務資源,以技術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新疆日報記者欒長纓整理)
【一線聲音】
現在的我幹勁十足
藏哈爾·金額斯別克,男,24歲原崗位:阿勒泰市電視臺記者現崗位: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移動直播記者
我是3年前來阿勒泰市電視臺工作的,雖然是個新聞新兵,但對融合發展的感受很深。以前扛著攝像機,採訪後只需要粗剪輯發給編輯,就能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播發。現在作為全媒體記者,手裡的新媒體設備又先進又輕盈,我學會了用這些設備進行多種形式的報導。每當看到我的作品以不同形態在中心的多個渠道播發,影響力更大時,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現在我加入直播團隊,作品可讓全疆、全國的網友同步觀看。看到點擊量不斷提升,看到網友熱情評論,我感覺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對記者這份職業也更熱愛了。
我要做莎車的「網紅」
迪力達爾·吾麥爾,女,26歲原崗位:莎車縣廣播電視臺廣播播音員現崗位:莎車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主播
莎車縣融媒體中心成立後,我從一名廣播播音員轉型為全媒體主播。這段時間,我有3點體會特別深。一是豐富的新媒體渠道贏得了更多受眾。現在我們的抖音號粉絲量已近百萬,積累了大量受眾資源。二是新媒體靈活的表現形式大大提升了傳播效果。通過琳琅滿目的內容推送,加上和觀眾進行實時互動,直播間人氣直線上升,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成就感。三是開放的網絡平臺提供了更多學習機會。莎車雖然地處偏遠,但我們通過網絡可以緊跟時代潮流,實時學習。看著吧,莎車縣融媒體中心會生產更多讓受眾喜愛的融媒體作品,也會打造更多「網紅」!
全新的體驗和成長
李潔,女,31歲 原崗位:庫爾勒市廣播電視臺記者現崗位:庫爾勒市融媒體中心 新聞信息採集部副主任
從事新聞工作9年來,我從一名電視記者,逐漸轉型為集攝影攝像、航拍、視頻製作、節目編導於一身的全媒體人;工作單位也從一個只能覆蓋庫爾勒市區的縣級電視臺,藉助移動網際網路變身為區域性綜合全媒體,僅抖音粉絲就近百萬。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有幸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代表之一,加入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報導行列,首次參與全國性重大主題報導。從傳統媒體向全媒體的發展,是一次全新的成長和體驗,我的新聞作品不再局限於電視新聞,而是通過媒體矩陣全方位傳播出去,讓我對幹好黨的新聞事業更有信心!
感謝轉型的難與痛
姚俊芝,女,34歲 原崗位:烏魯木齊晚報教育周刊編輯現崗位:烏魯木齊晚報融媒體編輯
儘管已從業12年,但當我從傳統媒體編輯向新媒體編輯角色轉變時,依然感到這是對自身素養的一次全面考驗。作為紙媒編輯,我們一直堅持讓新聞更有深度、更有廣度,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和培養的能力沿用到新媒體編輯的崗位時,並非「無縫嫁接」,必須不斷充實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才能跟上時代,完成轉型。能夠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是非常幸運的事,我們擁有了更寬闊的視野和格局。全新崗位充滿挑戰和機遇,感謝融合轉型的艱難和痛,這些經歷,都會讓我歷練成更合格的新聞人。
融合給我發展空間
薛慧,女,40歲 原崗位:都市消費晨報組版員 現崗位: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視頻編輯
我幹了十幾年的報紙組版員,4年前我想試試看自己還能不能幹點別的,主動嘗試學習視頻
編輯。我自費報名了相關課程,3個月時間就基本掌握了視頻編輯工作流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記者拍攝的幾百G素材在我手中變成優秀的視頻作品,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後來,一些素材量大、時間緊的重活我也敢接了。2019年,我剪輯的《綠水青山》還入選了「全國黨媒看兩會」活動推薦作品。媒體融合給了我們傳統媒體人更多發展空間。
我現在買了無人機,考取了飛手證,正在學習出腳本和拍視頻,希望能再上新臺階。
(整理:新疆日報記者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