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何如此備受重視?因其地位和作用太重要。長江作為「母親河」,在中國的生態地位自不必說。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省市,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其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這個評價,涵蓋了過去5年來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為重要的兩個層面: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生態環境保護層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從5年前開始,總書記就明確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面對「母親河」當時情況,總書記痛心疾首:「『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這些年,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自上而下的共識。如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始終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問題。當前,在這個主戰場上,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比如,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依然要擺在壓倒性位置;再如,如何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等。
在經濟社會發展層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眾所周知,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省市,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在中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次座談會召開的背景是,剛剛過去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未來5年、15年中國發展的預期,與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理解,黨中央給長江經濟帶「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的定位,足以表明寄予厚望。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到「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再到「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這3場座談會會議名稱的變化,體現出黨中央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的決策部署不斷深入。
面對這條流淌了千萬年的「母親河」,只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與「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定能讓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劉少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7日 第 01 版)
責編:閆宇航、張振
31918123,.望海樓: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2020-11-17 05:00:44,.204518,.閆宇航、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