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夥60釐米胸腹主動脈全部換成人造血管

2021-01-18 紅網健康

江西小夥帶著重獲新生的笑容順利出院了。

  紅網時刻5月30日訊(通訊員 劉微 黃倫芳)「黃醫生,看到你來我就不痛啦!」29歲的陳敏(化名)術後笑著對前來查房的黃凌瑾副教授說道。就在一年前,因身患兇險的主動脈A型夾層,陳敏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經過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兩次手術的全力救治,採用國際最前沿技術為他完成了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成功地挽救了這個江西小夥的生命。

  江西小夥命懸一線 湘雅專家迎難而上

  江西銅鼓小夥陳敏是一名廚師,2017年春節他被診斷為主動脈A型夾層血管破裂,醫生認為做手術成功率很小,甚至表示他「最多只有半個月生命」。一位從醫的堂姐告訴他,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在主動脈夾層的救治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陳敏猶如抓住了最後一棵救命稻草,連夜動身前往湘雅醫院。

  湘雅醫院黃凌瑾副教授接診後為陳敏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情況確實不容樂觀,陳敏身患主動脈A型夾層,是心血管外科最為兇險的疾病之一,瘤體極易破裂造成患者死亡,手術風險很高。

  2017年3月,湘雅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順利為陳敏實施了全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術+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Bentall術+象鼻支架置入術,為其置換了20釐米的人工血管。黃凌瑾副教授介紹,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臨床效果非常好,但如陳敏這樣的「馬凡症候群」患者,支架「象鼻」遠端夾層會逐漸擴張形成動脈瘤,需要二期行全胸腹主動脈置換術。

  技藝精湛 成功完成金字塔尖端手術

  全胸腹主動脈置換術是心血管領域內的高精尖手術,手術風險極大。手術涉及到血液保護,脊髓保護,腹腔臟器保護,手術中還要非常好地維持體溫。國內現有的技術在主動脈的結構性生理重建上和國際先進技術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

  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和完善的圍術期準備,2018年5月17日,在心臟大血管外科羅萬俊主任的指導下,由黃凌瑾副教授主刀,採用國際上先進的左心轉流技術,為陳敏了進行全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

  術中可見患者的胸降主動脈和腹主動脈較正常人的2.5釐米已經擴大到了4.5釐米,胸主動脈支架以下瘤樣擴張,腹主動脈更是形成了一個最大直徑為7釐米的動脈瘤。更讓手術醫生感到棘手的是,陳敏的左腎靜脈異於常人,位於主動脈後側,需要先切斷腎靜脈,完成手術以後再進行重建。

  第二期手術歷時9個多小時,為陳敏置換了40釐米的人工血管。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第二天即拔管,未出現任何神經系統併發症及肝腎損傷。5月30日,這個江西小夥帶著重獲新生的笑容順利出院了。

來源:紅網

作者:劉微 黃倫芳

編輯:曼曼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05/30/416429.html

相關焦點

  • 他的主動脈大血管全部都換成人造的
    於丹丹 攝14小時的手術,換上70釐米長的人造血管,9400毫升的輸血,6個大血管吻合口……這一系列讓人驚嘆的數字,發生在4月19日鼓樓醫院手術室中。一名患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年輕男子,經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專家的全力搶救,最終成功地保住了性命,而經歷過兩次手術的他,主動脈大血管全部置換上了人工血管。這一手術達到了心胸外科領域的最高難度,在江蘇地區尚屬首例。
  • 男子「任性」陷入險境 50公分長胸腹主動脈換成人造血管
    浙江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最近完成一例全胸腹主動脈置換手術,老陸術後恢復良好,不日可出院。據悉,全胸腹主動脈置換手術在大血管外科業內屬於「皇冠」級別,國內只有少數醫院能獨立完成,此病例也是我省首次開展。「2017年10月底,他突然胸口劇痛,得了讓人聞之色變的『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崔勇主任介紹,幸運的是,那一次,他正趕上國外專家團隊來醫院手術講學,加拿大專家與我們一起立即給他急診做了手術,修復了他心臟附近的撕裂血管,救了他一條命。由於他體重大,胸腔小,術後發生呼吸功能不全,ICU專家的精心治療,使他有驚無險闖過了一關。
  • 29歲江西小夥「血管破裂」,湘雅專家置換60釐米人造血管
    就在一年前,因身患兇險的主動脈A型夾層,陳敏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 江西銅鼓小夥陳敏是一名廚師,2017年春節他如往常一樣在自家店裡炒菜,突然感到胸背部傳來一陣劇烈疼痛,支撐不住的他頓時倒在了地上。 「當時人還是清醒的,我媽媽和朋友立馬把我送到了當地醫院。」回想起當時,陳敏還是一陣後怕。
  • 血管破裂,醫生給他換60釐米人工血管
    29歲的江西銅鼓小夥陳敏(化名),因患上主動脈A型夾層,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專家採用國際最前沿技術,為他完成了60釐米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成功地挽救了這個年輕的生命。據了解,該技術在國內僅幾家醫院能開展。陳敏是一名廚師,一年多以前,他突發背部劇烈疼痛,當時就倒在地上。
  • 湘雅專家完成金字塔尖端手術 換60釐米「人造血管」續命
    (陳敏(右二)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挽救了他的生命就在一年前,因身患兇險的主動脈A型夾層,江西銅鼓小夥陳敏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經過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兩次手術的全力救治,採用國際最前沿技術為他完成了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成功地挽救了生命。據悉,該技術國內僅屈指可數的幾家醫院能開展,湘雅醫院為湖南省內唯一一家。
  • 高血壓男子「速凍」半小時 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來源:太原晚報  全身麻醉,體溫驟降17℃,外科醫生爭分奪秒切開男子心臟裡破損的主動脈,換上了一根由高分子材料製成的人工血管……日前,我省首例低溫麻醉「主動脈全弓人工血管置換術」在山醫大二院成功實施。
  • 主動脈撕裂危在旦夕 植入人造血管幸獲救
    去外地出差時他突然心慌、胸痛,回廣州後立即進行全面體檢,不料查出兇險的主動脈夾層,且主動脈血管已發生撕裂,危在旦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獲悉,該院爭分奪秒為周生完成手術,成功挽救了他。主動脈夾層的患者往往好發於秋冬、冬春,這一時期控制好血壓,接受規範的降壓治療非常重要。
  • 患病男子血管壁薄如紙 手術後主動脈血管換人工
    關鍵詞  80釐米切口、14個小時手術、主動脈大血管置換、尼龍人工血管  危急:血管壁薄如紙片  今年34歲的安徽天長男子秦強(化名),在2011年4月14日突然出現右上腹疼痛,嘔吐、大汗淋漓
  • 8小時將整根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半年治療周期、兩周推演定方案、1米手術切口、8小時手術臺奮戰……為徹底解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血管病變帶來的猝死風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將問題血管進行了整體替換。這也是四川省首臺「全胸腹主動脈替換術」。為何要做手術?
  • 醫生飛針走線完成主動脈血管替換 救回病人一命
    而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在常溫、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給患者進行了主動脈人工血管替換手術。手術過程爭分奪秒,7小時內將腹腔主動脈上的血管全都人工重連了一遍。據了解,這也是江蘇省首例常溫非體外循環下分期全主動脈人工血管替換手術。
  • 8小時將女子整根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半年治療周期、兩周推演定方案、1米手術切口、8小時手術臺奮戰……為徹底解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血管病變帶來的猝死風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將問題血管進行了整體替換。也就是說,她整根主動脈「從頭到腳」都是毛病,還伴有一堆心臟問題。「田英是一位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有家族遺傳史。」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程力劍博士表示,這種患者主動脈會發生病變,繼而出現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一旦破裂會導致患者猝死。對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來說,用人工血管替換全部的問題血管,是唯一徹底告別猝死風險的方式。
  • 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在寧問世
    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在寧問世 2002年7月24日08:25  揚子晚報   南京市鼓樓醫院22日傳出信息:該院成功研製出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其成本僅為進口同類產品的1/20,為廣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病人帶來了福音。
  • 京山老人主動脈破裂在漢成功換血管
    &nbsp&nbsp&nbsp&nbsp今年春節後,京山縣人民醫院院長郭科下鄉調查時,在羅店鎮大山頭村發現了60歲的來升浩。他常年胸悶、胸痛,近年症狀越發嚴重,走幾步就乏力,生活難以自理。當地醫生懷疑是主動脈夾層,屬於最兇險的心血管急重症,建議他到武漢做手術。然而來升浩家境十分貧困,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
  • 主動脈大出血陷昏迷 換上人工血管救回命
    主動脈大出血陷昏迷 換上人工血管救回命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6.05 星期三 送到東部市立醫院,醫生一摸發現了「倆心跳」:原來,肚子裡的腹主動脈上長了一個拳頭大的瘤子,也在像心臟一樣跳動。正是因為這個瘤子破裂導致了患者大出血,這種病的猝死率高達80%。在此後的23天裡,醫院多個科室開展大搶救,置換人工血管、全身大換血……終於救活了這名患者,創造了一個醫學上的奇蹟。今天上午,他將康復出院,乘飛機回國。
  • 有人換了人造血管,有人敗了15萬,還有人連命都保...
    中年人老陸的教訓很深刻——差點連命都沒了,現在他體內有一根50多釐米長的大血管被換成了人造血管,「這次我保證,一定聽醫生的,性命還是要的。」面對前來查房的專家,老陸滿臉堆笑地說到。不吃藥、猛抽菸,只憑運氣好兩次逃出鬼門關老陸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 24歲小夥血壓竟高達170/110 mmHg,病因是……
    查體:患者無口腔、外陰潰瘍等表現,骶髂關節痛,四字徵陽性;頭顱+主動脈弓上MRA未見明顯異常。胸主動脈CTA:胸主動脈未見明顯擴張。頸動脈超聲:未見明顯異常。超聲心動圖:1.左室壁增厚;2.左房輕度增大伴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3.輕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4.輕度三尖瓣關閉不全。
  • 山大二院應用開窗、分支支架治癒複雜主動脈夾層
    原標題:山大二院應用開窗、分支支架治癒複雜主動脈夾層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血管外科開窗、救命、防截癱、零切口一氣呵成,應用完全經皮腔內開窗、分支支架技術,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I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夾層累及大部或全部胸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腹主動脈;Ⅱ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少數可累及主動脈弓;Ⅲ型:原發破口位於左鎖骨下動脈以遠,夾層範圍局限於胸降主動脈為Ⅲa型,向下同時累及腹主動脈為Ⅲb型。
  • 6毫米以下「人造血管」有望臨床實驗(圖)
    本報訊(記者方芳)本市小口徑血管研究取得突破,北京理工大學已經研發成功直徑6毫米以下的「人造血管」,並且正在一條狗身上進行實驗,將進一步應用於人類臨床實驗。  據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楊榮傑教授介紹,理工大學成功研發出直徑6毫米以下的小口徑血管後,首先由阜外醫院在一條狗身上進行實驗,22個月未發現堵塞現象。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9例狗動脈植入試驗,除手術致死進行病理分析以外,其餘全部存活。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在一定數量動物身上進行實驗並成功後,這項技術就可以進行人類臨床實驗。
  • 人工器官之人造血管
    、福馬林、酒精或冷凍、冷凍乾燥保存,再移植的研究;(木本誠二用酒精保存的羊和牛的主動脈置換人的主動脈是患者活了8年之久)人工材料:高分子的發展,合成纖維人工血管(尼龍、滌綸、聚四氟乙稀(PTFE),臨床上比較理想的是滌綸和聚四氟乙烯       -1940s,維尼龍用於血管修復       -1958年,滌綸用於動脈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