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學說—生命的秘密

2021-01-16 康雅集團

細胞學說(Cell theory)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有了細胞學說,生物體產生、 成長和結構的秘密被揭開了。細胞學說被恩格斯譽為打破自然觀的三大發現之一,它同達爾文進化論、能量守恆定律一起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科學基礎。它和進化論一同成為19世紀生物學的兩個豐碑。



在數目和品種都很複雜的生物界中,既有僅由一個細胞組成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也有由多種細胞,組織,器官組成的動物體,固然也包羅由40億-60億細胞組成的人類。在整個生物圈中,除了病毒之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細胞是生物體維持形態、保持結構以及發揮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

3、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成的。

4、生物的疾病是因為細胞的機能失常造成的。

5、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6、生物體是通過細胞的活動來反應其他功能的。

7、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




在細胞學上很重要的一點:病毒並不是細胞構成



1、細胞分化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2、細胞分化是穩定的,而且通常是不可逆的,一旦細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便不會再反分化到原來的狀態。

3、細胞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發育過程中,並且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程度。

通過細胞分化,多細胞生物體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組織和器官。




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速度減慢。3、細胞內的色素逐步積累,影響了細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進行。.4、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6、細胞分化速度降低,全身免疫功能下降,人體衰老速度加快。



1、採用細胞療法,大量給到細胞營養,促使細胞分裂細胞。2、當細胞收到刺激開始發生變化,分化繼續進行,通過細胞分裂不斷繼續分化下去,從而達到抗衰的目的。3、通過修復細胞內的物質,延長細胞壽命,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
4、清除自由基,徹底改善人體各系統肌能,提高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6、由內而外,真正實現肌膚年輕化,身體健康化,免疫加強化。







相關焦點

  • 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動植物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1838~1839年間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 (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和動物學家施旺(Theodor Schwann) 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觀點,才較完善。它是關於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學說。
  • 細胞學說——細胞分裂程序
    細胞學說是1838~1839年間由 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 動物學家施旺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魯道夫 魏爾肖細胞學說論證了整個生物界在結構上的統一性1858年,德國病理學魏爾肖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的著名論斷,徹底否定了傳統的生命自然發生說的觀點。至此細胞學說才全部完成。
  • 細胞學說的建立
    細胞學說(Cell theory)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有了細胞學說,生物體產生、 成長和結構的秘密被揭開了。
  • 探索生命界的原子——細胞學說
    一般來說,人們不難區分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什麼東西是沒有生命的。但給生命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卻又是千百年來的一個困難問題,至今也沒有完全解決。在科學史上,首先把生命界統一起來,並提出了科學的生命定義的是19世紀的施萊登和施旺。他們創立了細胞學說,從而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紀元。
  • 【微專題】細胞學說的意義
    【例題領悟】例1  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施萊登和施旺發現了細胞並創立了細胞學說B.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一切生物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組成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多樣性D.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基本一致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解析  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是虎克,施萊登和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
  • 知識|細胞學說
    分類:基礎具體知識點:細胞學說提出的背景羅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細胞學說的內容細胞學說的發展細胞學說的提出是1839年,但是細胞的發現歷程是一兩百年前。Robert Hooke(音譯:羅伯特虎克/羅伯特胡克)在1665年用顯微鏡發現細胞,當然他當時看到的是一個軟木塞裡的死細胞,只保留了細胞壁,像一個小房間,因而他命名為cell,被翻譯成細胞。
  • 科學歷史 創建「細胞學說」--中國數字科技館
    創建「細胞學說」  在柏林,施旺有幸結識了施萊登。1838年,施萊登在對有花植物胚囊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細胞是一切植物結構基本的活的單位和一切植物賴以發展的基本實體。他認為細胞是具有生命的獨立自主的單位,植物的發育是靠新的細胞不斷形成實現的。
  • 7年級科學小故事丨細胞學說的故事
    ②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單位;動物和植物在宏觀上看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生物,但是構成他們的細胞結構卻基本上是相似的,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細胞學說闡明了植物界和動物界在生命本質上的統一性」。也說明了生物在進化上的共同起源。所有細胞都是有機體,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每一個細胞都是有生命的,都能進行生命活動。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 學者孫作東推翻生命科學經典理論霍奇金的「離子學說」
    目前,解釋細胞生物電現象的理論基礎就是Hodgkin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所建立的GHK方程與H-H方程。事實上,人類對細胞的生物電現象的理解,並不清楚甚至出現了顛覆性的認知。自1902年Bernstein膜學說提出至今的118年間,細胞的生物電現象一直是生物學領域未解世界之難題。
  • 歷史上的今天 | 細胞學說創始人施萊登逝世
    1839年他從細胞的形成機理與生命的發育過程兩方面,把細胞學說成功地引入動物學,建立起了生物學中統一的細胞學說。他的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論顯花植物胚株的發育史》,《植物發生論》,《植物及其生活》等。
  • 學者孫作東推翻生命科學基礎經典理論霍奇金的「離子學說」
    目前,解釋細胞生物電現象的理論基礎就是Hodgkin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所建立的GHK方程與H-H方程。事實上,人類對細胞的生物電現象的理解,並不清楚甚至出現了顛覆性的認知。自1902年Bernstein膜學說提出至今的118年間,細胞的生物電現象一直是生物學領域未解世界之難題。
  • 50個孩子一定要知道的世界科學奇蹟-46.細胞學說
    46.細胞學說  奇蹟概覽  細胞學說是關於細胞是動、植物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學說。
  • 生命形式和細胞的組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生命形式和細胞的組成。細胞學說不管是最微小的細菌,還是最龐大的動物,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即它們都是由細胞組成的。他研究了水綿藻類、血細胞、細菌以及微生物,這些都是裸眼無法看見的多細胞生命形式。但直到很久之後,兩位德國研究者正式提出細胞學說,這才為列文虎克的觀測結果提供了理論支持。第一次突破發生在1838年,植物學家馬蒂亞斯·施菜登( Matthias jakob schleiden)斷言細胞是所有植物生命的基礎。
  • 10.生命起源的幾種學說
    從生命的豐富多彩來看,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中其它星球無法比的:水族昆蟲,飛禽走獸,花草樹木,奇珍異獸等。其它星球連一顆小草,一隻螞蟻,甚至一個細胞都找不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實在是非常獨特的,可以說風景地球獨好!好奇的萬物之靈長的人類總會天問不息:這些多彩多姿的生命來自於何處?又要去往何方?生命究竟是怎樣起源的?
  • 勇於探索的人--施旺創立細胞學說
    顯微鏡問世以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細胞的研究工作。19世紀中葉,德國動物學家施旺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終於創立了完整的細胞學說。這個學說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的集合體,生命體的基本單位就是細胞,動物和植物都是在細胞的繁殖和分化中發育起來的。施旺細胞學說的創立,為後來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人們將其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 生命起源學說——奧巴林
    然而,由於生源論無法真正說明生命的起源問題,到了20世紀初,科學界渴望建立一種科學的生命起源學說。這樣,蘇聯科學家奧巴林綜合當時許多相關學科成果的生命起源學說就誕生了。1924年,他出版著作性生命的起源》。在該書中,奧巴林對生命演進過程的化學問題進行了基本闡述其實,在奧巴林之前,恩格斯就曾敏銳地指出:關於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學到目前為止所能肯定它的只能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實現的。
  • 生物學家勒柏辛斯卡婭,曾創立「新細胞學說」,研究20年都是錯誤
    但如果這樣的話,最初的細胞又是怎樣從前細胞性質的生物進化來的呢?可以說這一問題還是相當複雜。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的生物學研究者勒柏辛斯卡亞在綜合了前人關於細胞新生的看法以後,提出了她的觀點:「新細胞學說」。勒柏辛斯卡婭先是發現雞的卵黃球會發展成為雞的內胚層細胞,後來又發現卵黃球還會變成最初的造血組織血島。
  • 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
    他把這些孔雀稱為:細胞。其他顯微鏡學家在活的組織裡也發現了類似的小房,可是其中充滿了液體在以後的150年裡生物學家們逐漸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且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有些生物某些微小的生物只有一個細胞較大的生物則是由許多互相協作的細胞組成的,在最早提出這種見解的人當中有一個是法國的生物學家迪特羅。
  • 【新教材】1-1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這是否暗示著你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凝聚著漫長的進化史?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細胞的多樣性還是生物界的統一性?【答案】「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這暗示著人的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凝聚著漫長的進化史;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因為它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 010 多細胞生命(下)| 進化的歷史010
    科學家給出了很多推測,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種學說:多細胞生命進化理論以上種種特性可以推測這種古老的生命形態,誕生於惡劣的環境中。當環境向著更適宜生命的方向變化時,它們由於生長緩慢、遺傳機制上的欠缺在競爭上處於被動的劣勢。所以最終成了少數派,只是由於生命力強所以延續到現在。合胞體學說這一學說認為多細胞動物來源於多核纖毛蟲的原始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