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8月14日訊 《泰晤士報》記者馬特-休斯近日撰文,描述了阿森納新任主帥埃梅裡給球隊帶來的種種變化。休斯表示,相比溫格,埃梅裡更注重於手把手地教導(hands-on),而他本人也是個工作狂。
用藝術上的術語來說,阿森納球員們就是把表達主義的畫作換成了按編號填色的塗鴉。埃梅裡的球隊也經常能踢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足球,而溫格也是如此,不過兩者實現的方式非常不同。
溫格的教學理念,是給球員們去表達的自由,讓他們去得到發展和進步。而埃梅裡則相信,如果讓他本人來掌舵的話,這個過程會更加迅速。
埃梅裡非常注重手把手的教導,每一堂訓練課都由他親自規劃,對球員們的教導也經常精確到每一分鐘的踢法。埃梅裡精心照看到了球員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他們的訓練日程,到飲食,再到他們恢復能量的習慣,但埃梅裡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當球員們夏天返回球隊報到時,他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球隊在訓練場邊新建的室外健身房。這是埃梅裡要求的,這樣一來,健身房和有球的訓練就能更加無縫地銜接起來,球員們也不必花上十分鐘走到室內健身房了。這也反映了埃梅裡的一種堅持,他希望所有的訓練課都有一定的節奏和強度。
與此同時,阿森納的訓練課長度也比從前要長,球員們也被要求在訓練場上多呆些時間。很多訓練的主題則是埃梅裡要求的持續移動,無球時進行壓迫,有球時則開始輪轉換位。阿森納在反擊上也做了很多訓練,還有針對對手弱點而特別設計的系統。
而埃梅裡本人則是一個知行合一、言傳身教的人。除了阿森納踢客場的時候,埃梅裡基本就像住在訓練場一樣。46歲的埃梅裡每天9點前就會到場,且很少會在晚上9點前回家。埃梅裡正值青春期的兒子目前還住在西班牙,感覺埃梅裡像是跟他的新工作結婚了一樣。
在每天早9點到晚9點的12小時中,埃梅裡至少有兩個小時在上課以提高他的英語。每天,都會有私人教師來到訓練場,給埃梅裡上兩小時的課,甚至阿森納在新加坡踢季前賽時,這些課也是雷打不動。現在埃梅裡覺得在和球員們說英語時更舒服了,雖然在和技術人員開會時,他仍會蹦出幾句西班牙語。
相比溫格,埃梅裡更願意傾聽技術人員們的想法。卡爾賽多曾跟隨埃梅裡在6家俱樂部執教,是他的心腹。但阿森納此前教練班子裡的成員鮑爾德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埃梅裡還和阿森納的表現總監戴倫-伯吉斯有非常緊密的合作。他倆一起分析球員們在訓練上的數據,還有睡眠飲食的狀況,這在埃梅裡選擇球隊陣容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雖然埃梅裡非常注重細節,但和溫格相比,他在時間上沒有那麼精確。溫格總是隨身帶著計時錶,且一直活得像他的瑞士表那樣精確。而與此相反的是,埃梅裡認為訓練課該練多久就得練多久,在季前準備時尤其如此。他會和球員們一直練下去,直到他們能完美完成訓練,而不是設定一個特定的解散時間。因此,季前賽的一天兩練分別在早上10點和下午5點,安排上更鬆弛,但同時也要求球員們待得更久。
埃梅裡每天的日程也使得他有精力投入到視頻分析中去,這也是他執教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埃梅裡會花上好幾個小時重看阿森納的訓練課、友誼賽,也會和工作人員們一起看未來對手的比賽。埃梅裡每天都會和球員們做視頻情況匯報會。
比起溫格,埃梅裡也有更多的一對一或是小組談話。很多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溫格表達的很清楚,他的大門永遠向球員們打開,而埃梅裡在這件事上更主動一些,他會和重要球員們組織面談,來討論一些具體事宜。
埃梅裡的另一項武器則是打氣視頻。這可能是電影片段,或是剪輯好的球隊視頻。他也會閱讀文學作品或是傳記中的片段,那些片段通常描繪如何從失利中走向輝煌。他的目標是要給球員們傳遞一個信息,不管任務看上去有多艱難,普通人經常能克服非常重大的困難。
雖然埃梅裡在訓練上要求很嚴,但他也有輕鬆的一面。在新加坡時,埃梅裡就組織了球員和教練組工作人員一起共進晚餐。在塞維亞時,埃梅裡還在球員放假時加入打網球的行列。由於時間限制,在阿森納還沒有組織起來,但這樣的聯誼未來肯定會有。
最後,休斯寫道:「阿森納球員們肯定得習慣埃梅裡的聲音,因為當他在俱樂部時,感覺他們的主教練像是無處不在一樣。」
(編輯:愛餵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