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人,如何鍛鍊身體才能預防高血壓?三個方面要做到

2020-12-06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這個問題的答案既簡單又明確:生命在於運動,只要運動就能在強身健體、防治疾病方面有獲益。當然,對於步入中年的人來說,運動時要根據自身情況在運動項目、運動強度等方面做合理安排,但最關鍵的是要做到持之以恆地運動。要防治高血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第一,運動時要達到一定的心率

在血壓的影響因素中,心率的快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心率也是有高血壓的人在控制血壓的同時需要同步控制達標的一項指標。因為心率較快的人,心臟就可能不能完全收縮到位,致使血液在血管中有滯留而對血管的壓力增大,舒張壓(低壓)受的影響較大,這也是缺乏運動鍛鍊的年輕人心率常常會超過80次/分鐘,收縮壓(高壓)正常而舒張壓往往偏高的原因。

因此在運動時應當使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才能促進心臟的收縮功能,在平時保持較低又平穩的心率,對調節血壓起到良好作用。運動心率=(220-年齡)*(60-80)%。

第二,運動時要有出汗

血管的擴張與血液總量的多少對血壓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血流加速、血液循環較快的情況下,血管會發生擴張增大管腔的管徑減小血流的阻力;同時因為運動增強了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性,新陳代謝加快會產生更多的熱量,而機體散熱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過汗液的蒸發進行的,汗水實際上是由血液中的水分滲出而形成,水分的滲出減少了血液總量,對血管的壓力也會減小,血壓便會隨之而下降。因此,運動時出汗水可以達到上述一舉多得的目的。當然這種出汗並非一定要大汗淋漓,但至少應達到額頭、後背出微汗的效果。

第二,運動要有持續性

研究證實:一次有效的運動產生的強身健體效應可以持續近20個小時,所謂的有效運動從單次運動來說是指達到運動心率要求、出微汗並持續30-45分鐘,且每天都應當進行才能保持運動效應的連線性,這就是運動要長期堅持的原因。至於運動方式,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尤其是能否長期堅持來選擇,快走、慢跑、遊泳、做體操、跳廣場舞等等都可以。

需要說明的是:血壓是人體最基本的生命體徵之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運動只是對血壓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堅持運動的同時,還要從多個生活細節上入手,綜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預防控制高血壓的目的,比如:

清淡飲食,吃得過鹹血液中鈉含量過高致使血液滲透壓有升高,血管周圍組織中的水分便會滲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多,加大對血管的壓力,血壓便會有升高。如能把每天的攝鹽量控制在6克以內,血壓即會有2-8mmHg的下降。

按時作息,這是很多年輕人發生高血壓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因為睡得太晚長期熬夜,打亂了血壓晝高夜低的規律,在夜間不得不保持較高的血壓來維持各項生理活動,長此以往整體提升了全天血壓基線水平,血壓便會逐漸升高。

戒除菸酒,吸菸導致動脈硬化眾所周知,硬化的血管彈性下降,緩衝血流壓力的能力下降,血壓便會有升高;而飲酒後雖然可刺激血管擴張,血壓會有所下降,但這是在酒精代謝產物刺激發生的,當這些代謝產物代謝出體外後,血管便會快速收縮致使血壓反射性升高,研究證實:每天飲白酒超過2兩的人,十年後將有近一半的人發生高血壓。

綜上所述,預防高血壓發生的基礎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檢測血壓,當發現血壓有升高的趨勢時即及時採取幹預措施,力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人體最佳的血壓水平上。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60歲還堅持鍛鍊的人,身體正在用四大好處回報他……
    俗話說「人老不以筋骨為能」,不少上了歲數的人信奉這句話,總愛悶在家裡,頂多出門買個菜、遛個彎兒,很少進行專門的運動。《生命時報》結合國外研究並採訪專家,解讀堅持鍛鍊給身體帶來的好處,並為60歲以上的人推薦適合的運動項目。
  • 40歲高血壓,吃魚油能預防心梗嗎?本文帶你正確認識魚油作用
    40歲就出現高血壓問題,可以說是挺早的,對於這樣的情況,當然是要強調儘早的加強血壓控制,同時也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控制。有的朋友這樣問,聽說吃魚油能夠預防心梗,我這高血壓問題,吃點魚油能有用嗎?吃魚油對於降血壓沒有什麼效果。
  • 50歲以後,高壓160、低壓100正常嗎?不妨了解一下
    人過了50歲就已經到了老年期,這就伴隨著各個器官的衰退,血液的流動速度也隨之變得緩慢,並且身體中有很多垃圾是排不出的,這就伴隨著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人的血壓也會隨之升高。那麼對於一些年過50歲的人來說,高壓160、低壓100到底正常不正常呢?一、50歲以後,高壓160、低壓100正常嗎?
  • 50多歲絕經的人,看起來比40多歲絕經的老?或許和這3個原因有關
    導語:對於女性而言,絕經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一個趨勢,其實每個女人的絕經年齡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身體狀況也不同。而女性在進入絕經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會對女性的容貌以及皮膚狀態產生相應的改變。
  • 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減少腦供血不足風險,8個壞習慣最好改掉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會逐漸衰老,出現這樣那樣的健康問題,有時候是很難避免的,特別是一些50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有人說是進入了生命的「危險期」,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更大,特別是心腦血管健康方面,更是要多加注意,有很多50歲以上的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問題,而腦供血不足是如何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注意哪些方面
  • 50歲和70歲有區別嗎?了解這些後,你就清楚了
    導語:大家都知道,高血壓和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大關係,當大家飲食不當,或有些壞習慣時,血壓就容易飆升。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大家都在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血壓多少才算正常?人50歲和70歲有什麼區別嗎?事實上,這些還真的有區別,大家了解以下問題後就清楚了。血壓多少算正常?50和70有什麼區別?
  • @年輕人:注意,高血壓越來越多,出現這些症狀,速量血壓!
    有數據顯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超過30%,其中,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以上。為什麼高血壓出現年輕化趨勢?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增進降壓藥物的療效,降低心血管風險,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尤為重要。鍛鍊身體經常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還可以將血液內的垃圾排出體外,從而達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 最新公布的長壽方法:50歲後要少鍛鍊,而是做到這7事,值得一看
    年老之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不要像年輕時那樣去奮鬥,不要做些激烈的運動,要選擇一些慢動作,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這樣邊休息邊鍛鍊才能做到休息鍛鍊兩不誤。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一些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健身鍛鍊方法。
  • 50歲後,哪些「偷走」記憶力的食物要少吃?為了預防痴呆,要少碰
    當人一過50歲,身體的各種技能都在逐漸下降,對於一些經常損傷大腦的人來說,患上老年痴呆的概率就更大。老年痴呆在很大程度上與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稍不注意吃錯,就可能導致大腦受到損傷,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健康飲食習慣。
  • 高血壓的分級和控制目標,你了解多少?預防高血壓有這5招
    高血壓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病,與糖尿病、高血脂並稱「三高」,長期的血壓增高對健康有重大的危害,可累及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所以一旦確診,應該要及時的處理,避免出現各種併發症。那麼血壓多少才算是高血壓?高血壓的分級和控制目標是什麼呢?
  • 高血壓竟是眼部疾病的「殺手」之一,身體的這些異常要留意!
    審閱者: 黃兆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高血壓除了造成心臟和腎臟問題外,還會影響視力並引起眼部疾病,還可以損害視網膜中的血管。 視網膜是位於眼睛後方形成影像的部位。這種眼病也稱為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如果高血壓未得到治療,這種損害會加重。
  • 人過50歲,不想變成「脆骨」,沒事多做3項運動,身體也會變強壯
    大家都知道,人老了之後,身體的骨頭也會開始變「脆」,過了50歲,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明顯的不如從前,尤其是膝關節這個部位,彎曲的幅度過大,身體都會感覺到不舒服,這就可能是出現了很多人都不想變成「脆骨」,這就需要大家多做運動,尤其是人過了50歲,就一定要多做相關的運動,長時間不運動,就會讓大家的骨骼退化嚴重,這時身體對鈣的吸收就會變少,當體內鈣物質含量變少之後,骨骼的密度
  • 50歲後如何增強骨密度?骨科醫生告訴你具體做法,壯骨防疏鬆
    養生保健意識提高以後,很多人都知道定期體檢,通常會做尿常規、血常規、B超等項目,但是很少有人會做骨密度檢查。其實,50歲以後骨量加速流失,檢查骨密度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骨密度是否符合標準,才能根據結果適當補充,預防骨質疏鬆。
  • 50歲以上的人群,「三高」該保持多少算健康?醫生給出詳細對照表
    導語:由於生活方式的西化和運動量的減少,得「三高」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群,如何來減少「三高」和控制「三高」,該如何來控制呢?我們的身體裡,住著 4 個健康衛士: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它們夜以繼日地守在自己的領地,維持家園安定平和。
  • 為什麼會患高血壓?如何預防和控制高血壓?一文講全了
    「高血壓」這個詞大家似乎是已經司空見慣了,即便高血壓的危害甚大,但是由於它實在是太常見,而經常讓人忽略了它的危害。身邊就有許多高血壓的病人,每天離不了降壓藥,由此看來,對於高血壓患者是很痛苦的。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要想辦法降血壓,正常人要預防高血壓,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 糖尿病+高血壓,危險係數飆升!3個方法教你穩定病情!
    我國醫學專業界建議 20 歲及以上人群要注意血壓監測,35 歲及以上人群要注意血糖監測。 對於超重及肥胖、有高血壓和(或)糖尿病家族史、血糖異常、血脂異常、飲食長期過鹹、過量飲酒,缺乏鍛鍊、分娩過巨大兒(體重超過 4Kg)或妊娠期糖尿病的人,更要加強血糖、血壓的監測,建議每年至少檢查 1 次。一旦發現苗頭,及時就醫。
  • 50歲後,體重為多少的人更容易長壽?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希望可以獲得更長的壽命,但是要知道壽命的長短和平時的飲食生活、身體狀況密切相關,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體重。如果一個人的體重不達標,就很難獲得更長的壽命,想知道是什麼原因,接著往下看。體重為什麼和壽命有關係?50歲以後,身體進入中老年時期,代謝速度逐步下降,各種慢性疾病往往會在這個時期顯露出來。
  • 以頸部血管斑塊為例,談一下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其實日常隨著健康查體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斑塊被檢查出來,尤其頸動脈斑塊,檢查出的人越來越多的,有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人,動脈硬化存在,動脈斑塊更普遍。所以說發現頸動脈斑塊,也不要過於緊張,絕大多數的的人都不會發展到斑塊脫落阻塞血管這一步。
  • 高血壓頻發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冬季做好措施遠離高血壓
    特別是近幾年,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中國是一個高血壓大國,中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已經超過2億,每年還在以1千萬人數繼續增加。而且,高血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30歲以下的人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達到10%,上升的趨勢遠遠高於老年人。
  • 50多歲阿姨打麻將突然胸悶 送醫發現心臟破了個洞
    家住浦江50多歲的陳阿姨,和小姐妹搓麻將時,突發胸悶。回家休息一晚,之後的情況卻急轉而下。心臟大面積壞死,靠近心尖部位的心臟表面長了一個鵝蛋大小的室壁瘤,心臟裡還破了一個3cm左右的洞。「這是我接診過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之一。如果不治療,死亡率100%,就算動手術,活下來的機會也不到兩成。」錢希明主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