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什麼照見?用般若智慧。智慧是頭上的一團光,也是祥瑞之光,12歲以下的小孩,可以看到成年人頭上有沒有光,有光小孩看到很喜歡,要人抱一抱,很好。如果小孩一見你就哭著躲閃,你身上的陰氣太重,不大好。人一著急,一煩惱,這團光就散掉了。憂則天地窄,怨則結使來。我們每一個人宿世以來,都有累世的因果相報。一頭豬被殺死三百次,才可以投一次人。這就叫累劫。做人修得不好,命相不好,臉相都會變得越來越難看,修心補相,相隨心變。
所以六度布施與忍辱非常重要,特別是忍耐、忍辱。修心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忍辱消業。因為這一切都是業報,不能忍辱就無法了受,果報還會更大。忍辱是最大的精進,忍耐、忍辱之後得清淨心,就容易得定。如果不能忍,只有生氣的份兒,火上來燒盡功德林。萬境本閒,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吾之大患,為吾有心。人真正的大難,都是自己心裡來的災難。自作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憂鬱患得患失,都是自己的心裡受災了。人苦了才能修心,比如輕視別人,失恭敬心就是苦。人的災難從破壞外在的生態環境,到破壞自身的環境,與眾生相害有結,一切災難就是這樣來的。
五百羅漢之一的悟達尊者,就是唐代高僧知玄。知玄初遊歷長安時,在禪林遇到一位掛單老僧,渾身長滿毒瘡,無人肯接近他,唯有知玄以慈悲之心悉心照顧,為其清洗敷藥。病僧康復後,感念知玄的慈悲佛心,臨別時對知玄說:「你以後如遇到災難,到西蜀彭縣九隴丹景山找我,上山以兩棵青松為志。」
知玄被僖宗封為「悟達國師」後,左膝上生了一個怪瘡,狀如人面,眼、耳、口、鼻齊全,痛不可忍,遍請名醫治療,均無效果。悟達就找到當年他救治過的老僧,老僧看過人面瘡安慰說∶「不必憂愁,去崖下,用三昧水一洗即愈。」悟達到泉旁,正要掬水洗人面瘡時,瘡口突然開口說話∶「不可洗啊!」悟達反問∶「為什麼不可洗呢?」
人面瘡說∶「你應該知道西漢史書上所載,袁盎殺晁錯於東市之事。你是袁盎轉世,而我是當年被你屈斬的晁錯,累世以來我都在尋找機會報仇。可是你十世皆為高僧,持戒嚴謹,苦無機會下手。直到現在,你受到皇帝恩寵,生起名利之心,有失戒德,我才有機會化為人面瘡加害於你。今蒙老僧慈悲,叫你用三昧水洗清你我累世冤孽,至此我們相互和解,不再冤冤相報了。」悟達雙手捧泉水洗瘡,突然痛徹肺腑,暈倒在地。待他甦醒時,人面瘡已完全消失,周身通暢。
生病,一般凡夫擔不起,痛苦難忍,修證成就的大師,就有力量承擔。果報到他身上,因為心空,可以不受其苦。真歇禪師說:「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總無妨。」為什麼有八種病苦,一起來熬煎他都不怕?因為心空不受之故。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中,第二就是受蘊,它是一切煩惱、業障的根本。假如我們能夠遇色聞聲而不受,則一切煩惱無從生起。如果有很深的定力,心空無住,不隨境走,或者把思想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別的事情上,隔斷傳導則可不受其苦。
悟達國師生人面瘡掬水療之痊癒了,因此著悲水懺法,實則就是心空懺法。悟達前世與袁盎有殺身之結,袁盎找了他十世報復,因為他累生累世做高僧心空不受,無法抓住他。直到他做了國師,皇帝賜他沉香几案、玉如意、紫金袈裟、紫金缽盂,等等名器貴物,欽差大臣又都很敬重他,他心裡很得意,心一動,影子現前,被袁盎尋到了,就讓他生人面瘡,討還命債。人過去世做了壞事,業力就到處找你,這就是業障。你若心空了,沒有影子在,它尋也尋不到你。所謂業,其實也是虛幻不實的。但如果你不清淨,心動了有影子出來,被業力抓住,就要還報了。
二祖神光大師曾對達摩講:「等我傳了法之後,還報也無所謂。」就像一個大富翁,還筆小債務,九牛一毛。神光大師把法傳給三祖之後,就去還報了。臨殺頭時,他說:「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殺頭像揮刀斬風一樣,心裡沒有一點東西,是何等的心空淨到家啊!心空並不是一點事不做,是大機大用,無為而無所不為。
(李松陽20200719fccf0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