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落幕,與會者用行動回答錢學森...

2020-12-03 鄭州教育網

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圓滿落幕,第三屆承辦方與第四屆承辦方進行交接旗儀式。

錢永剛教授做專題報告

學校舞蹈團精彩表演

學校民樂團精彩表演

戚發軔院士做「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專題報告

戚發軔院士激勵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學子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社交宣傳部部長傅強做主題報告

專家做微型報告

高中組分論壇

高校組分論壇

初中、小學組分論壇。

11月27日,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在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隴豫藝術中心閉幕。在兩天的時間裡,與會領導、專家在論壇中分享各學校在「錢學森班」建設中的體會、經驗,傳承錢學森「愛國、奉獻、求真、創新」的精神,在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引領下,鑽研創新,培養新型創新人才,推動 「大成智慧」教育邁向新高度。

閉幕式在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民樂團和舞蹈團的精彩表演中開始。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錢學森實驗班名譽班主任錢永剛教授以《集大成 得智慧——錢學森教育思想淺述》為題闡述了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

錢永剛教授在講座上談到,錢學森教育思想從時間上的演變過程。從20世紀40至50年代,教育模式為理工結合,以理為主;20世紀90年代,教育模式轉變為大成智慧的通才教育的模式。

錢學森的「大成智慧」就在於微觀和宏觀相結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合用,不是只談哲學、也不只談科學,而是把哲學和科學技術統一起來,哲學要指導科學,哲學也要來自科學的提煉。「人的智慧不僅來源於人腦,還來源於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是人機結合的智慧。」

錢永剛教授把錢學森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進行了總結:首先要嘗試按照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的思想來設置課程並進行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的教育;其次要大力加強系統科學、思維科學的教育;第三要大力加強形象思維的訓練;第四要改革數學教育。最後,就是精神境界的高尚與否也是「大成智慧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1場主旨報告、4場分論壇、8場分會場……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發言得到了與會者的極大關注。兩天裡,與會專家、領導、同行們共同探討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回答錢學森之問。

在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承辦學校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校長閆培新與第四屆承辦學校海南中學教務科科長梁振峰交接旗儀式中,本次工作論壇落下帷幕。

圖/文:鄭州4中 楊利紅 責編:楊召蕾 | 列印

相關焦點

  • 羅藤學府朱源院長受邀參加全國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
    11月26日,由全國錢學森班工作聯盟(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和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在鄭州四中開幕。羅藤學府朱源院長受邀前往鄭州參加了本次工作論壇,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 錢永剛分享父親錢學森小故事:都是我一生的財富
    圖為在全國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做「錢學森的故事」主題報告。 闞力 攝中新網鄭州11月27日電 (記者 闞力 李超慶)「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誰敢和我比」、「這可不成,得給他們補補課」……從國內的學生時代,到海外求學,再到歸國工作,錢學森的每一個小故事,在錢學森兒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眼裡都是一生的財富。
  • 錢永剛分享父親錢學森十個感人故事
    【解說】11月26日,全國第三屆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在鄭州舉行。 【解說】當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以「講錢學森故事,明人生方向」為主題,講述了錢學森從國內上學時「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到國外求學中「誰敢和我比」,再到回國後工作時「這可不成,得給他們補補課」等十個故事。
  • 薛惠鋒:用錢學森智慧點亮「創新中國」—新聞—科學網
    可以說,創新是是深圳崛起的「靈魂」,是深圳強大的「基因」。深圳市3萬多家科技型企業、1600多家創新載體、數以萬計的創新成果,迸發出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為打造「全球創新之都、創客之城」積蓄了千鈞之勢、磅礴之力。這次論壇回到改革開放的起點舉辦,正是要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傳承下去,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官宣啦,「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近日發布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工程」部分提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
  • 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就能解開錢學森之問這個痛點嗎
    但是廣東的星海音樂學院紀念廣東籍的人民音樂家是順理成章的,而湖南瀏陽與錢學森似乎並沒有這樣的關係。錢學森曾經在湖南工作過,但這主要是為了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而非繁榮湖南的高等教育事業,算作是為當地做出突出有點勉強。哪怕放眼世界,也很難找出這樣的例子。因此,如果錢學森科技大學不是為了回答錢學森之問而籌建的,那麼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太稀薄了。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錢學森一錘定音,從此中國一直稱「飛彈」,而至今海外華文媒體仍把飛彈稱為「飛彈」。萬毅中將還圍繞飛彈的性能和原理向錢學森提問,錢學森用通俗的語言一一作了回答。陳賡見到此情此景,對錢學森說,彭老總今天下午對錢先生說,可以請他給我們軍隊的高級幹部講課,我看,錢先生你就像剛才那樣用很通俗的語言,給在京的解放軍高級軍官作演講,你看好不好?
  • 陝西首個「錢學森學校」西安開學,愛國的人才呼之欲出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是人民敬重的傑出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 中國飛彈研製歷程,從錢學森歸國談起
    錢學森在宴會廳左顧右盼。兩天前,錢學森應邀出席全國政協二屆二次全體會議,並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按照請柬上的安排,他應該作為政協增補委員,列席第37桌,但這張桌子上沒有他的名字。正在為難之際,一位工作人員把他帶領到了一張正中央的大桌前,他的桌籤被有意臨時挪到了這裡,而在他左邊的名字是:毛澤東。
  • 餘鵬鯤:錢學森科技大學選址瀏陽,合理嗎?
    但是廣東的星海音樂學院紀念廣東籍的人民音樂家是順理成章的,而湖南瀏陽與錢學森似乎並沒有這樣的關係。錢學森曾經在湖南工作過,但這主要是為了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而非繁榮湖南的高等教育事業,算作是為當地做出突出有點勉強。哪怕放眼世界,也很難找出這樣的例子。 因此,如果錢學森科技大學不是為了回答錢學森之問而籌建的,那麼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太稀薄了。
  • 新時代用錢學森智慧指引科技創新
    錢學森雖然已很少介入國家工作,但他寫下了「應將飛船方案也報中央」這擲地有聲的10個字。錢學森認為,從國家承受能力、安全係數、實現時間、政治影響等多方面權衡考慮,飛船方案是最穩妥,也是能夠取得最大效益的方案,即「用簡單的辦法走一段路,保持發言權」。
  • 錢學森是馮卡門的弟子,那馮卡門為何說「是錢學森發現了他」?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則是1939年推出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此公式第一次給出了在可壓縮的氣流中,機翼在亞音速飛行時的壓強與速度之間的定量關係。這是由馮·卡門教授提出命題,然後由錢學森做出的結果。這一關係對空氣動力學,尤其是亞音速範圍的飛行器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用它能夠比較精確地估算機翼上的壓力分布,來指導各種機翼的設計。
  •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出版: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
    新書發布會現場「故事線」寫作方法的運用《他日歸來》作者呂成冬任職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從事錢學森檔案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已近十年。作者在發布會上說,這次寫作既是對過往零星研究的系統思考,同時也在寫作方法上進行大膽嘗試,即借用劇本中的「故事線」概念運用於寫作。
  • 上街區舉辦錢學森論壇深度會議,許昌路小學獲「錢學森小學」冠名批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趙東東 高鵬 李鵬11月25日, 由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主辦,中共鄭州市上街區委、上街區人民政府協辦的第九期錢學森論壇深度會議在鄭州市上街區許昌路小學舉行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之際,懷念錢學森院士
    1986年6月27日,在第三屆中國科協第一次全委會上,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新華社記者楊武敏攝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應祖國呼喚,決定回國。1965年1965年五院改為第七機械工業部,王秉璋任部長,錢學森任副部長。國產防空飛彈紅旗一號裝備部隊。海防反艦飛彈「海鷹二號」開始研製。空軍用國產飛彈擊落美國高空間諜偵察機。
  • 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當時,錢學森年已九旬。於是,趁錢學森住院時,大夫就對他進行老年痴呆症測試。老年痴呆症的表現之一,就是計算數字產生障礙。大夫按照老年痴呆症的測試「規矩」,問錢學森:「100減7是多少?」錢學森不假思索回答說: 「93。」大夫繼續問:「93減7是多少?」錢學森遲疑了一下,答道:「86。」大夫再問:「86再減7呢?」
  • 《錢學森著作系年》(1985—1986年)
    4月26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的首次「全國法制系統科學討論會」開幕式上作了《現代科學技術與法學研究和法制建設》的專題報告[6]。發表於《政法論壇》1985年第3期第1—6頁。刊載於群眾出版社1986年6月版《論法治系統工程》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法制系統科學研究——全國首次法制系統科學討論會文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32—142頁。
  •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先生簡介
    同年,錢學森參加馬林納領導的火箭研究小組,在馮·卡門指導下,與馬林納等一起研究火箭發動機的熱力學問題、探空火箭問題和遠程火箭問題等,並參與了美國早期用可儲存液體推進劑的幾種試驗性火箭,如1945年"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後來的"下士"飛彈研製工作。
  • 第三屆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舉辦
    4月19日下午和4月20日全天,第三屆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成功舉辦。在學校第三屆「墨子論壇」統籌安排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廣泛宣傳,精心準備,來自世界各地的53位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青年學者受邀參加本屆「墨子論壇」,大家共話生命科學與醫學學術和科技創新前沿,共商生命科學與醫學一流學科建設。
  • 「錢學森科技大學」真的要來了?
    他是清華大學第七屆「庚子賠款」獎學金項目留美學生,在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期間,得以成為大科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 西奧多·馮·卡門,匈牙利猶太人,1936年入美國籍,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的得意門生,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飛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研究課題和建立